第869章 一念之間

第869章 一念之間

入夜,天子李亨攻進敵軍巢穴只搗騰了兩三下,便狼狽不堪退出來了,躺在一旁呼呼喘氣。

張皇后眼睛裡全是幽怨,她又不得不安慰道:“陛下國事繁重,保重龍體要緊。”

李亨嘆了口氣,“朕確實很累,事情太多,也讓人頭大,光是李鄴的五萬大軍駐紮在咸陽,朕就睡不好覺了。”

張皇后心中砰的一跳,自己還在想辦法引這個話題呢,天子自己就說出來了。

“陛下,臣妾在宮中也聽說了,李鄴割據隴右、河西,想成爲安祿山第二。”

李亨搖搖頭道:“他比安祿山可怕多了,天下人人都把安祿山視爲叛賊,但李鄴不同,很多人都把李鄴視爲大唐中興的希望,你明白嗎?他是要合法取代朕的子孫。”

“既然如此,陛下爲何不殺了他?”

“哎!能殺朕早就殺了,上次皇宮大宴是一次機會,朕也想趁機殺他,還在他酒中下了麻醉散,但他沒有上當,藉口祭奠太子改成白水,李輔國又建議朕用刀斧手,但朕反覆考慮,殺李鄴的機會只有三成,可一旦殺不了,他就會反噬,把朕給殺了,朕不得不放棄那次機會。”

張皇后又問道:“陛下認爲,和李鄴遲早有一戰嗎?”

李亨點點頭,“遲早有翻臉那一天。”

“既然如此,爲何陛下不早做準備呢?”

“準備什麼?”李亨不解地問道。

“剷除他在朝中的黨羽啊!”

張皇后一骨碌翻起身,注視着李亨道:“像文官那些其實不重要,手無縛雞之力,派幾名酷吏就解決了,關鍵是軍隊,他是獨孤家的女婿吧!他的大舅子獨孤晉陽還掌控着三萬驍騎衛,陛下就不怕他們裡應外合?”

李亨雖然懦弱,但他卻不傻,半晌搖搖頭道:“獨孤家不會做這種事情,現在李鄴屯兵五萬在咸陽,這不就是最好的機會,獨孤家爲什麼不做?皇后多心了,朕瞭解獨孤家族,世代忠良,在大唐危機時會挺身而出,但絕不會做落井下石的事情。”

張皇后還想再說,李亨擺擺手,“朕疲憊了,不想再說了!”

他轉過身去,慢慢閉上眼睛,他着實有點疲憊不堪,張皇后無力地躺下,她才意識到,李輔國爲什麼讓她來吹枕邊風,如果能說服天子,李輔國早就把他說服了,還輪到自己?

就是因爲李輔國也說服不了,才讓自己來,可是.她也不行啊!

這可怎麼辦?望着丈夫浮腫的後背,她心中忽然閃出一個念頭,不如殺了這個天子,立一個自己能控制的皇帝。

這個念頭只是一閃而過,把張皇后自己也嚇壞了,自己怎麼能有這個念頭?這可是她的丈夫啊!

張皇后怎麼也睡不着,雖然她爲這個念頭而感到惶恐,但這個念頭卻沒有消亡,而是在她內心深處種下了,一旦條件適合時,它就會生根發芽。

目前陝州被郭子儀和王思禮的軍隊控制,因爲潼關久攻不下,史思明的軍隊已經退出陝州,五萬大軍由李歸仁統領,部署在澠池縣一帶。

李鄴的大軍抵達陝州後,和郭子儀、王思禮的軍隊辦了交接,朝廷軍隊退回潼關,由李鄴的軍隊控制了陝州。

撤離的前一天,郭子儀走上前對李鄴道:“殿下,我們出去走一走吧!”

李鄴點點頭,兩人走出大營,來到黃河岸邊,遠處便是三門峽,能看見三塊巨石儼如小山一般矗立在河中。

郭子儀指着三門峽感慨道:“就是這幾塊巨石,嚴重製約了關中和長安,如果能去掉這三塊巨石,長安就能長盛不衰了。”

李鄴搖搖頭,“漢長安的衰落可不是因爲三塊巨石,老百姓吃不飽飯,就會來燒長安城,今年冬天長安糧價漲到鬥米五百文,何嘗不是人禍?”

郭子儀點了點頭,“你說得對,你父親去年秋天上書天子,要求提前備糧,結果因李輔國的反對不了了之,我後來才聽說,長安三大糧商和閹黨都有千絲萬縷的關係,今年冬天糧價暴漲,他們卻賺得鉢滿盆滿,簡直太黑暗了。”

“老將軍和史思明的軍隊交過手嗎?”李鄴又笑問道。郭子儀苦笑道:“不怕殿下笑話,我和史思明軍隊交戰就是相州大戰那次,我們六十萬大軍慘敗,魚朝恩就把兵敗責任推到我的頭上,天子就剝奪了我的天下兵馬副元帥的職務,由李光弼擔任,改封我爲校檢兵部尚書、校檢御史大夫,後來又封我爲河南道節度使。

現在陝州這三萬朝廷軍隊屬於陝虢節度府管轄,陝虢節度使是王思禮,我這個河南道節度使的兵力還不知在哪裡?”

“那老將軍是擔心我的五萬軍隊敵不過史思明軍隊?”

郭子儀點點頭,“我確實很擔心!”

李鄴笑了笑道:“去年秋天,我在邢州沙河縣和蔡希德軍隊大戰,老將軍知道嗎?”

郭子儀愕然,“我從未聽說,朝廷好像也不知道!”

李鄴緩緩道:“當時是我統領兩萬五千河隴軍和一萬五千安西軍,一共四萬人和蔡希德的三萬精銳之軍大戰,這裡面還有一萬曳落河鐵騎,最後戰果,我以四千人傷亡的代價,全殲了蔡希德三萬軍隊,光敵軍的屍體我們就處理了兩萬八千五百具。”

郭子儀聽得目瞪口呆,半晌問道:“如果回紇軍來幫助史思明呢?”

李鄴淡淡道:“我已經派白孝德率五萬大軍出雲中道,攔截回紇的援軍,務必將他們一戰全殲。”

郭子儀心中感慨萬分,拍了拍李鄴肩膀,“不愧是大唐中堅,伱若能早點出兵,哪裡會有今天的史思明!”

李鄴微微笑道:“對付澠池的李歸仁軍隊,老將軍有什麼建議?”

郭子儀沉吟一下道:“我只有八個字送你,知自知彼,百戰不殆!”

郭子儀走了,朝廷軍隊也返回了潼關,把陝州和虢州交給了李鄴。

李鄴率五萬大軍進駐陝縣,陝縣是一座大縣,城牆周長至少三十餘里,最多時,這裡曾有二十萬人口,但幾年的拉鋸戰使這裡民生凋敝,商業衰敗,人口只剩下了區區兩萬人不到,基本上都是老弱,青壯男女基本上都沒有了。

李鄴第一件事就是檢查他的倉庫,他派一千先遣軍進駐陝縣,就是爲了看守他的軍糧物資。

看守將領叫做曹清,岐州雍縣人,是一名郎將,他單膝下跪行禮,“卑職參見殿下!”

“曹將軍辛苦了,請起!”

曹清起身對李鄴道:“目前糧食和物資都在倉庫內,郭老將軍很關照,不準任何軍隊前來打我們糧食的主意,一共三十萬石糧食,完好無損。”

李鄴點點頭,“靈州方面的船隊來了嗎?”

“啓稟殿下,還有沒有來!”

“好吧!我們去看看糧食。”

李鄴在曹清的引領下,向倉庫快步走去。

===

【老高感冒有點嚴重,碼字效率太低,各位容我再休息一章,今天依舊是兩更】

 

第178章 棋手交割第279章 峽谷血戰(下)第183章 冤家路窄第155章 路遇主力第449章 捷足先登第894章 後患難斷第391章 貴妃求詩第804章 枕邊之風第127章 釣魚執法第1195章 矛盾化解第58章 誰是棒槌第403章 國王之憂第865章 備戰正急第428章 裴家之諾第136章 最後一場第1156章 皇宮鏟閹第1035章 重大改革第417章 遠敵來襲第313章 遇見詩仙第949章 唯一機會第926章 符璽之憂第4章 心服口服第960章 肺腑之言第344章 故技重施第519章 不詳之兆第1203章 劍南鹽案第308章 並非貴客第1111章 身份確定第682章 臨時節度第944章 顛覆規則第616章 不期而遇第89章 抓住機會第569章 長安兌錢第1095章 轉換思路第469章 以牙還牙第371章 三娘探寶第503章 再見阿靈第639章 巡視漢陽(上)第977章 等級制度第216章 出兵態度第24章 財運亨通第1031章 官宅問題第781章 由表及深第289章 王者歸來第1151章 來瑱投效第45章 規則之外第634章 陰差陽錯第931章 夜闖道觀第1240章 改換策略第1112章 拜請辦學第363章 榻中之物第871章 陰差陽錯第122章 飛龍遺物(上)第213章 戍堡鏖戰第320章 意外來客第1019章 兩個選擇第477章 新仇舊恨第1160章 窮途末路第723章 鶴頂之紅第369章 酒樓聽曲第1066章 覓藥吊命第1259章 抓住弱點第258章 石國寶冊第1021章 上皇詔書第1027章 迅速破案第193章 謀事在先第239章 夜襲陷阱第738章 深夜來訪第1234章 命在一線第1057章 再回安西第1062章 天子消息第151章 山谷避難第1157章 擊掌爲誓第61章 爾虞我詐第400章 戰略目標第556章 驚悉謀反第7章 奇貨可居第379章 一舉兩得第497章 借君之首第851章 運籌帷幄第468章 又見手套第656章 攔路搶劫第105章 道家玄學?第643章 火藥消息第929章 調虎離山第162章 新的任務第335章 朝會之爭(三)第982章 必須妥協第1163章 潑天富貴第234章 石屋聞警第543章 反遭清算第736章 談判僵局第1121章 重結聯盟第729章 三娘之憂第1037章 河北消息第591章 故人西來第905章 絕好機會第1113章 求賢若渴第484章 趕往河西第1164章 法網恢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