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858章 吐蕃動靜

第858章 吐蕃動靜

片刻,辛雲京快步走進來,躬身行禮,“參見殿下!”

李鄴笑眯眯道:“辛將軍辛苦了,請坐!”

辛雲京坐下,李鄴緩緩問道:“這段時間我不在,吐蕃軍可有攻勢?”

“小規模的騷擾有,幾百人、千餘人之類,但大規模的進攻沒有,卑職感覺,吐蕃似乎是想坐實洮水這條分界線,讓我們從心理上認可洮水以西都屬於吐蕃。”

李鄴冷笑一聲道:“洮水從來就不是什麼分界線,我的目標是重回天寶十三年的分界線,把分界線壓到積石山去,但這需要時間,明年開春後,我還要率軍東征,大概半年時間,洮水的防禦就交給辛將軍了。”

辛雲京躬身道:“保家衛國,是卑職的職責!”

李鄴笑了笑又問道:“最近吐蕃軍有變化嗎?”

辛雲京沉吟一下道:“前不久卑職得到一個消息,是個商人告訴我的,不知真假,據說馬重英率領吐蕃軍去攻打天竺去了。”

李鄴笑道:“辛將軍久在隴右,怎麼看這個消息?”

“殿下,隴右的老將都知道,吐蕃人一直就是用天竺人來練新兵,讓新兵去對陣比較弱的天竺軍隊,卑職覺得如果消息是真,這裡面有兩層意思,第一是吐蕃缺糧,到天竺搶掠糧食去了,第二就是吐蕃朝廷的新兵出來了。”

“你說得有點道理,如果是馬重英統領,那就是吐蕃贊普的直屬軍隊,估計吐蕃贊普也趁機利用我們削弱吐蕃貴族的勢力。”

“殿下,天寶十三年是吐蕃最羸弱之時,現在已經過去四年,當時的少年長大了,新兵肯定出來了,去天竺練兵完全合理合情。”

李鄴負手走了幾步道:“按照你的經驗,吐蕃新兵到投入隴右戰場,還需要多少時間?”

“至少還要兩到三年,吐蕃軍的特點是先打弱小,然後驅使其他弱小民族的軍隊替他打頭陣,殿下也看到了,我們對陣的基本上都是吐蕃漢人、吐谷渾人,真正的吐蕃人並不多,如果有一天我們對面出現大量的天竺士兵,卑職一點都不奇怪。”

李鄴點點頭,“馬上到冬天了,我們很快就會有一批河北新兵,八到十萬人左右,好好準備練兵吧!”

辛雲京大喜,他對新兵期待已久。

辛雲京走了,緊接着李泌笑眯眯走了進來,李泌是隴右留守,官員們不可能全部都跑去安置難民。

“恭喜殿下喜得貴子!”

李鄴笑着點點頭,“中午叫上王監使一起吃飯,我請客!”

李鄴請他坐下,李泌沉吟一下道:“前天接到劉晏從朔方送來的碟文,難民總人數可能會突破一百五十萬,讓人始料不及!”

李鄴點點頭,“其實也很正常,河北從來都是大唐人口最密集的區域之一,一百多年來都是大唐稅賦之冠,雖然經過安祿山和史思明的屠殺、破壞,人口消亡過半,但底子很大,出現一兩百萬的難民也不奇怪,只是大家都成了驚弓之鳥,聽說回紇軍隊要來搶掠人口,便把他們嚇壞了。”

李泌嘆口氣,“但這麼多人,我們糧食恐怕不夠啊!”

李鄴沉吟一下道:“這確實是一個大問題,好在這些百姓都是秋收後逃亡,手中多少有一點糧食,之前我讓陳渙估算了一下,到明年夏天收穫時,這期間我們大概需要一百五十萬石糧食。”

“我測算也是需要這麼糧食,但問題就在這裡,我們一共兩百萬石糧食,還要去掉軍糧,我們最多隻剩下一百二十萬石存糧,缺口至少在五十萬石左右,補這個缺口,殿下有想法嗎?”

李鄴淡淡道:“實際上的缺口遠不止五十萬石,明年我們還要開戰,缺口大概在八十萬石糧食,關隴貴族會支援我五十萬石,然後江南的糧食會運來四十萬石,另外,軍師要考慮一塊很大的收入,那就是戰爭紅利。”“殿下是指洛陽?”

李鄴點了點頭,“我南征北戰這麼多年,最大的一塊收入就是戰爭紅利,軍師想一想,大唐積累的財富被安祿山掠奪一空,後來我收復長安,太子收復洛陽,並沒有多少錢財,這些錢財到哪裡去了?

被安慶緒搬到相州去了,最後落在史思明手中,一部分在幽州,但大部分都在洛陽,史思明在哪裡,錢財就在哪裡?還有洛口倉和黎陽倉的幾百萬石糧食,也囤積在洛陽,所以明年這個大桃子我一定要摘到。“

李鄴要比李泌多了上千年的歷史積累,他看得更透徹,更深遠。

比如李鄴知道二戰時,日本把中國幾千年積累的財富都搶掠一空,還有東南亞的財富,美國爲什麼後來出兵?他們就是盯上了這筆財富。

日本辛辛苦苦從中國掠奪的財富,大部分又被美國掠奪走了,當然,一部分還留在日本,才奠定了二戰後美日繁榮強盛的基礎。

李泌嘆了口氣,雖然在道義上欠缺了一點,但要迅速強大起來,一些捷徑必須要走。

中午時分,李鄴在黃河酒樓請李泌和王昌齡小酌。

王昌齡年紀大了,身體又不好,便沒有去靈州,但作爲河隴監察使,王昌齡也派了幾名手下前往靈州監察難民事宜,一是監察是否以權謀私,中飽私囊,二是監察官員和軍隊是否濫用職權侵犯災民。

王昌齡主動替李鄴將酒杯滿上,問道:“難民怎麼安置,殿下考慮過嗎?”

李鄴點點頭,“我考慮在朔方安置五十萬,河西安置三十萬,其餘都安置在隴右。”

旁邊李泌道:“朔方安置五十萬,殿下也考慮豐州嗎?”

李鄴搖搖頭,“朔方不光是靈州,當然靈州是重點,靈州的絕大部分耕地面積都閒置了,把它們全部開墾出來,養活百萬人一點問題沒有,還有北面的豐州、南面的鹽州和東面的夏州,那麼多適耕土地,隴右更不用說了,氣候溫和,降雨溼潤,土地肥沃。”

王昌齡沉吟一下道:“一百五十萬人口,壓力還是大了點,但考慮到將來大部分人還會返回河北,可以做別的事情,不一定都要務農。”

李泌笑道:“其實我是建議好好利用他們開發豐州,效仿東漢設立民屯,幾百戶人家設立一個民屯點,開墾幾萬畝土地,這幾百戶百姓實行互助,一起建房,互相照顧,如果不願離去,就直接把土地分給他們,實行免稅,我覺得光豐州就能容納二十萬人,設立三百個民屯點。”

“那有沒有合適的官員,誰來執行這個方案比較好?”

“卑職推薦辛雲野,他文武雙全,能獨當一面。”

辛雲野是辛雲京的三弟,目前任河隴節度府參軍,李鄴對他也十分器重,辛雲野現在也在靈州安置災民,李鄴欣然道:“可以試一試!”

這時,酒保又送來一瓶渭南燒春,這是隴右最好的酒,一名在劍南燒春鋪釀酒三十年的老工匠回家鄉渭州後,帶着兒孫徒弟自己開了酒鋪,釀出的燒酒不亞於劍南燒春,深受好評。

李泌給李鄴斟滿一杯酒笑道:“試試隴右的燒酒,不比劍南燒春遜色!”

李鄴一飲而盡,喉嚨火辣辣的,果然是蒸餾酒的滋味。

這時,李鄴忽然想起一事,笑着對李泌道:“你替我找一名會做燒酒的大工匠,高價招攬,如果還不幹就給他做官,我在延州搞到了一批火油,需要用釀燒酒的技術把它進行提純。”

 

第804章 枕邊之風第315章 財不露白第779章 喜迎新婦第562章 致命刺殺第787章 軟硬兼施第1112章 拜請辦學第287章 別館事件第122章 飛龍遺物(上)第1200章 丹灞水道第501章 喜獲新宅第627章 朔方來使第615章 大軍壓境第437章 慾壑難填第387章 惡人先手第704章 瑕不掩瑜第124章 利益之爭第382章 新年朝會第163章 穿越賀蘭第665章 再破武關第189章 連環出劍第906章 奪取鄯州第84章 欺人太甚第884章 半渡而擊第559章 過關斬將第856章 火油基地第413章 漢女小康第365章 名人薈萃第940章 巡視河西(上)第616章 不期而遇第37章 入會終試(四)第1052章 兩方爭取第1232章 引蛇出洞第593章 巡視難民第314章 歸途聞警第87章 妖孽之孫第895章 延州事件第55章 龍爭虎鬥(下)第568章 路遇山匪第1102章 公共交通第790章 警告見效第452章 原來是他第1057章 再回安西第218章 夜襲敵營第751章 四路出擊第29章 初試意外第712章 案情複雜第1076章 老奸巨猾第438章 五大勢力第518章 夫妻夜話第194章 半夜截殺第294章 知情泄秘第810章 祖孫對話第1007章 宋州逃兵第593章 巡視難民第1172章 深夜急報第658章 緊急商議第859章 巡視難民第133章 東市遇熟第408章 碾壓之戰第706章 功高震主第472章 無米侍郎第290章 祖孫夜話第41章 搬家計劃第1085章 詭異之處第860章 意外之喜第596章 將相生惡第243章 碎葉來人第126章 坊門遇襲第184章 傳遞信號第338章 武瑛現蹤第589章 驗明正身第456章 渾水時局第1153章 李岱失蹤第749章 洮州激戰(上)第1122章 塞翁失馬第1208章 固若金湯第570章 同窗舊友第676章 狡兔三窟第251章 碎葉疑影第1022章 兩個方案第369章 酒樓聽曲第1161章 洛陽新政第977章 等級制度第10章 神秘男子第1214章 恢復馬球第875章 草原阻截第7章 奇貨可居第316章 兩年之約第1150章 驕兵之計第923章 心悅誠服第3章 融合超越第467章 是福是禍?第939章 寶應元年第228章 勇奪險堡(上)第1008章 及時出手第527章 石破天驚第550章 初到襄陽第78章 效力天鵬第1165章 心懷僥倖第578章 滴水不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