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811章 拖字之策

夜已經深了,天子李亨同樣寢食難安,夜不能眠,他已經連續三天睡不好覺了。

李亨最不願意面對的事情還是來了,父皇竟然派特使崔圓來長安了,要求他冊封永王爲皇太弟,如果自己不肯答應,他就直接封永王爲太子。

李亨當然懂父皇這話是什麼意思,如果不封皇太弟,他就復辟,把巴蜀重登皇位。

李亨怎麼能不焦慮,他的皇位並不是正式繼承,而且發動政變逼迫父皇讓位,如果父皇在他身邊,他就能將父皇囚禁起來,父皇的聲音發不出去,這件事就不會再有任何風險。

偏偏父皇不在自己身邊,而在巴蜀,而且現在手中還有了軍隊,一旦他詔告天下,宣佈自己的通過發動政變登基,宣佈將自己廢除,他再重新登基,天下各州會怎麼站隊?

恐怕到了那時,自己就只剩下關中了。

李亨心急如焚,但又無計可施,負手在內書房來回打轉,不停地長吁短嘆。

這時,李輔國和張皇后先後走進來,張皇后行禮道:“請陛下寬心!”

李亨看了看皇后,又看了看站在門口的李輔國,知道是李輔國去把皇后找來勸自己。

李亨嘆口氣道:“朕過於關注安祿山和史思明造反,卻沒想到真正的毒箭來自身後,太上皇向朕逼宮了,皇后說朕該怎麼辦?”

張皇后淡淡道:“其實也不是沒有辦法!”

李亨一愣,連忙問道:“什麼辦法?”

張皇后緩緩道:“就一個字,拖!”

李亨眉頭一皺,搖搖頭道:“朕不太懂你的意思!”

張皇后嘆口氣道:“事到如今,只能犧牲太子,先讓太子退位,封永王爲皇太弟,然後拖到太上皇駕崩,到時,陛下不再承認皇太弟,重立太子,永王又能怎麼樣?他想自立爲帝,那就是造反,因爲他接受皇太弟的冊封,就等於承認了陛下的天子之位,陛下說是不是?”

李亨心中稍微舒服一點,這個拖策確實可以,他忽然想到一事,又道:“如果永王遲遲不肯宣佈太上皇駕崩呢?一直隱瞞消息,弄個假的太上皇,我們又該怎麼辦?”

這時,李輔國走進來道:“陛下可以在成都宮內安插一些密探,一旦太上皇駕崩,再隱瞞他們也會知道,那時,陛下就向天下宣佈太子皇駕崩的消息,要求天下哀悼,假如永王搬出假太上皇,陛下就直接揭露他造假,大逆不道,然後以此爲藉口,廢除他的皇太弟,畢竟太上皇七十多歲了,大家肯定相信陛下。”

李亨點點頭,嘆息道:“只是苦了太子!”

張皇后連忙道:“陛下可以把事情告訴太子,請他以大局爲重,以病重爲由,主動辭去太子之位,等以後滅了永王,再重立他爲太子就是了。”

張皇后極爲狡猾,她要利用這件事廢了太子,將來滅掉永王,那時的太子之位就輪不到李豫了。

李輔國立刻明白了張皇后的意圖,他連忙道:“陛下,皇后娘娘說得對,讓太子以病重爲由主動辭位,這就爲他以後復位創造了條件,大臣們也能理解,如果直接廢除他,那他以後就沒有機會了。”

李亨終於下定了決心,“朕明白了,朕會和太子談。”

負手走了幾步,李亨又道:“朕已決心罷免房琯相位,任何人膽敢私下和太上皇特使接觸,朕絕不輕饒!”

這幾天,朝中有兩件大事,一個是河隴節度使、岐王李鄴的特使劉晏來長安,代表李鄴進行述職;一個是太上皇的特使崔圓來長安,爲永王爭取名份。

如果沒有崔圓,那劉晏肯定是朝野關注的焦點,可崔圓一來,提出了轟動朝野的要求,居然要求立永王爲皇太弟,簡直讓人無法接受。

這個時候,劉晏已經不再被人關注了。

上午,劉晏來到大明宮尚書省都臺,拜訪相國李岱。李岱現在是相國,之前兼任禮部侍郎,科舉結束後,他便卸任禮部侍郎一職,改任中書侍郎兼禮部尚書。

政事堂五相,每個相國都有自己的基本盤,韋見素是中書令右相兼吏部尚書,他一般呆住中書省或者吏部,他牢牢掌控着人事權,這也是右相的最大權力。

房琯是門下侍中兼兵部尚書,他大部分時間呆在門下省,很少去沒有實權的兵部。

裴冕是尚書左僕射兼刑部尚書,他是法相,一般呆在刑部。

第五琦是尚書右僕射兼戶部侍郎,他是財相,大部分時間呆在戶部。

政事堂也是一個很大的建築羣,有專門的事務官員,也有官房,一般只有輪到執政事筆的相國,纔會在那裡辦公。

現在正好輪到李岱執政事筆,所以他在政事堂辦公。

爲什麼劉晏來尚書省都臺找李岱呢?

這就是執政事筆職責之一,負責和各州進奏院的官員們打交道,聽取彙報,審閱各州送來的奏摺,一般的普通事宜他就直接批覆,重要事宜纔會提交右相。

但重要事宜又分爲一般重要事宜和重大事宜。

一般重要事宜,右相直接審覈批覆,如果右相認爲是重大事宜,那就要召集政事堂進行討論表決,同時提交天子。

這就是執政事筆相國的第二個職責,接到右相的要求,召集政事堂議事。

此時,李岱就在尚書省都臺辦公,接見地方官員。

所以,劉晏來找李岱,其實就是來辦正事的,河隴節度府要求拿到採礦權和鑄錢權,當然,不管朝廷同不同意,李鄴都會自己採礦、鑄錢,也只不過現在他給朝廷一個面子,讓朝廷正式授予採礦和鑄錢的權力。

李岱讓從事上了茶,眯眼笑道:“很不錯嘛!居然知道申請鑄錢權和採礦權,尊重朝廷。”

劉晏也微微笑道:“我們內部也有分歧,天寶二年,朝廷批准了幾大節度府擁有采礦權和鑄錢權,並沒有明顯時限,我們內部就認爲,這個規定是無限期有效。”

李岱搖搖頭,“不是無限期,在天寶十三年,朝廷就廢除了這個規定,又同時同意除了范陽、平盧、河東三鎮以外的七個節度使和經略府有采礦權和鑄錢權,後來太上皇又同意永王、盛王、淮王可以採礦鑄錢,緊接着天子在靈武又下旨嚴禁民間和地方官府的採礦鑄錢,所以有點亂,實際上,鑄私錢的地方有很多,甚至地方官府也在偷偷鑄錢,朝廷三令五申也沒有用。”

“那麼我們提出的這個申請朝廷是什麼態度呢?”

李岱苦笑一聲道:“朝廷又不負擔隴右軍和河西軍的軍俸,甚至連地方官府的開支雜項也不管,除了同意外還能怎麼樣,我昨天和韋相國、裴相國探討過這件事,他們二人都很讚賞岐王尊重朝廷的態度,我想政事堂應該會一致通過。”

“但聽說第五琦反對?”

李岱搖搖頭,“他是魚朝恩的人,也是魚朝恩推薦入相的,他反對只是他個人態度,但在政事堂表決時,他必須體現魚朝恩的態度,既然你們已經把魚朝恩收買了,還擔心什麼?”

劉晏心中暗暗吃驚,昨晚去三大宦官府上送銀子之事很隱蔽,李岱怎麼會知道?

“是岐王告訴相國的嗎?”

李岱淡淡笑道:“是獨孤家告訴我的,你放心,這件事很隱蔽,朝廷不會知道。”

這時,李岱的小茶童從外面跑進來,把一張紙條遞給李岱。

李岱看了看,笑道:“有人請使君吃午飯,我們走吧!”

第1077章 突遇刺客第1064章 權鬥初始第634章 陰差陽錯第501章 喜獲新宅第153章 血戰峽谷(中)第1258章 清倉行動第419章 遭遇夜戰第1027章 迅速破案第450章 刺客身份第935章 峽道困狼(上)第828章 引民入隴第70章 約法三章第473章 裴家提醒第254章 金山阿靈第618章 失守魯陽第416章 非職之責第528章 揭穿謎底第1058章 巡視安西第8章 刮目相看第626章 夜戰南陽第451章 黃雀在後第805章 天降大任第1028章 發現蹊蹺第124章 利益之爭第94章 押寶祖父第1112章 拜請辦學第397章 人約黃昏(五)第296章 貴妃消息第49章 林家藥鋪第933章 蹊蹺猝亡第404章 戰俘大營第205章 天子宣召第309章 壽星悟佛第75章 程家後人第56章 破爛得寶第1040章 取捨之間第460章 最後遺留第448章 特別辦案第310章 嫉恨如狂第29章 初試意外第453章 內應確定第726章 交易盛會(上)第1242章 以退爲進第423章 大戰來臨第352章 激烈交鋒第87章 妖孽之孫第370章 再次相約第271章 推卸責任第134章 柳葉飛刀第905章 絕好機會第644章 新奇事物第364章 人情如水第340章 分家之初第531章 特殊禮物第217章 居延之海第606章 司竹之變(下)第227章 瓦罕走廊第112章 初顯身手第131章 嚴厲警告第26章 球場綽號第482章 臨危授命第291章 金鼎失竊第253章 人生再遇第655章 人才難得第1161章 洛陽新政第86章 弟兄紛爭第924章 爲利而來第20章 友情提醒第266章 侵佔事件第208章 救贖之道(下)第957章 發現真相第682章 臨時節度第227章 瓦罕走廊第383章 相親首關第1099章 報復到來第334章 朝會之爭(二)第1080章 案中有案第969章 釜底抽薪第1176章 枕戈以待第210章 會寧遇警第1175章 居心叵測第239章 夜襲陷阱第1251章 狼羣戰術第645章 關鍵人物第960章 肺腑之言第456章 渾水時局第345章 緩和一步第398章 再別長安第608章 夜宿子午第147章 危機難解第629章 加官進爵第599章 談判本錢第244章 兩國大戰(一)第1268章 劉晏到來第170章 誤打誤撞第432章 不速之人第351章 人質脅迫第510章 失財之恨第135章 激戰隴右第1232章 引蛇出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