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36章 談判僵局

第一天的談判還算是順利,朝廷承認了目前江漢軍所有將士武職和軍職的合法性,同時也認可了山南東道由李鄴任命的所有州縣官員皆爲朝廷正式官員,另外也承認了江漢軍目前所擁有的資源合法,這主要是指土地和房產宅。

作爲回報,李鄴也正式將江南西道交給了朝廷,同時承諾儘快從江南西道撤軍。

這是一個很好的開端,可謂皆大歡喜,李鄴既然決定去隴右和河西,那麼江南西道就沒有必要保留了,作爲順水人情交給朝廷,換取朝廷對他所任命襄陽官員的承認。

但很快,在第二回合談判,雙方就出現了分歧,是關於荊襄過渡期的安排,朝廷只給李鄴三個月時間,但李鄴希望用一年的時間過渡,也就是說,一年後李鄴纔會把所有軍隊撤完,但朝廷三個月後就想接手防務。

官房內,李泌向李鄴彙報道:“其實朝廷是害怕殿下卡住江南漕運的脖子,所以才希望我們趕緊走人。”

李鄴負手來回踱步,他停住腳步對李泌道:“之前我是想用荊襄來換取漢中的長期控制,我後來想了想,漢中一年的時間還是太短了一點,我希望至少控制漢中三年,當然,漢中的地方政權我不要,我是要漢中的一塊土地,作爲我們後勤重地,如果朝廷在漢中讓步,那我也可以在荊襄讓步。”

李泌點點頭,“那卑職明天就開始第三個回合的談判,開始談漢中,爭取漢中,逐步在荊襄讓步,可以把鄧州的防務先還給朝廷,其次可以把襄州以外的州縣交給朝廷,還有戰船可以交給朝廷!”

“戰船等一等,那是在最後才考慮的事情,政務權可以先交,如果朝廷同意把漢中的梁州和興州交給我,我可以立刻辭去山南東道觀察使之職,不過有一個原則軍師要把握住,不是我們先讓步,而是對方先讓步後,我們再給予一定的讓步。”

“請殿下放心,卑職完全明白,能把握住談判節奏。”

李鄴又問道:“程元振還在遊山玩水嗎?”

“他今天回來了,估計在一起商議下一步的談判,今天談判中,卑職稍稍露了一點口風,軍隊將以漢中爲後勤,進攻隴右,他們應該聽懂了!”

貴賓館內堂上,十幾名朝廷官員也坐在一起,探討今天的談判,宦官程元振顯得有些疲憊,用手撐着頭,眯眼打盹。

李瑀緩緩對衆人道:“對方提出緩衝期爲一年,絕對不可以,我臨行時天子說得很清楚,荊襄最多延遲三個月,但對方堅持要一年,大家都說說,接下來我們怎麼談?”

李瑀回頭看了一眼程元振,笑道:“我們想聽聽程知監的意見!”

程元振擺擺手道:“既然天子都定下期限了,那還有什麼好說的,就三個月,他們不走也得走!”

這話就是站着說話不腰疼了,如果沒有什麼商量餘地,那還來談判做什麼?

李瑀嘆口氣道:“如果我們堅持三個月要對方離去,那麼我們就得在別的方面做出重大讓步才行。”

“使君說得沒錯,卑職也認爲江漢軍軍另有所圖。”

一名官員站起身,他叫元載,官任度支郎中,這次作爲談判助理前來襄陽。

他走上前行禮道:“其實最後李泌已經暗示了我們,他們要以漢中爲後勤根基,這就說明一點,他們或許會在漢中呆很長時間。”

李瑀點點頭,“元使君說得對,對方一定是想在漢中滯留,明天我們就會遇到這個問題了。”

次日一早繼續談判,這次,程元振也加入了談判隊伍,他作爲副代表坐在李瑀身邊,一言不發。

李泌不慌不忙道:“我們十五萬大軍西遷,如果加上家眷。不下三十萬人,但問題是隴右和河西已經被吐蕃佔領,軍隊首先要和吐蕃軍隊作戰,爭奪地盤。我們不可能拖着家眷以及糧食物資和吐蕃軍作戰,那麼我們肯定需要一個後勤之地,現在看來,後勤之地放在漢中是最合適的,如果朝廷同意把漢中借給我們兩三年,那麼我們三個月內離開荊襄也完全可能了。”

“兩三年?”

李瑀吃了一驚,“漢中這麼大,不能全部交給你們,而且還要那麼長的時間。”

李泌臉一沉,冷冷道:“那麼還是昨天的方案,一年後,我們把荊襄移交給朝廷。”

“不!不!不!”

李瑀連忙擺手道:“我的意思是,當然可以.”

在一旁眯眼的程元振忽然打斷了李瑀的話,“李太常,能不能把漢中借給岐王,可不是由我們決定的事情!”

李瑀嘆口氣道:“不如這樣吧!關於借漢中之事,讓我請示一下天子和朝廷,我確實沒有權限答應或者不答應。”

李泌又問道:“李使君是打算用鷹信請示朝廷,還是派人去送信?”

“事關重大,鷹信說不清,我肯定是要派人去送信!”

李泌微微笑道:“既然如此,我們不妨繼續談一談隴右、河西節度使的權限問題,還有朝廷對我們的支持,朝廷能給我們什麼?”

就在雙方的談判如火如荼進行之時,高力士又再一次低調地來到了襄陽。

李鄴在內衛官衙秘密接見了高力士。

шшш☢Tтkā n☢¢ O

高力士將一卷黃緞子包裹的詔書遞給了李鄴,“這就是殿下想要的詔書,太上皇很痛快地給了,也希望殿下遵守承諾,放永王軍隊入蜀。”

李鄴淡淡笑道:“事實上,我已經把一百五十艘五千石戰船給了永王,如果高翁願意,可以在江陵等到永王的船隊,然後一同入蜀!”

高力士大喜,“我還能趕得上嗎?”

“應該趕得上,我可以安排軍隊送高翁前往江陵,然後派人通知永王,高翁在江陵江面上直接上船。”

“多謝了,我等會兒就出發,聽說殿下要去隴右和河西?”

李鄴點點頭,肅然道:“吐蕃已經吞併了隴右、河西和朔方,大唐的江山社稷落入異族之手,作爲大唐宗室,我有責任,也有義務率軍前往隴右和河西,擊潰吐蕃,收復我漢家江山。”

第1158章 韋公之策第198章 人性弱點第877章 刺殺大案第201章 不速之客第1248章 陷入困境第951章 智取劍門(中)第1196章 視察泉州第484章 趕往河西第1024章 嫁禍淮西第965章 談判開始第215章 河西裴氏第623章 烈火焚江第1211章 連環之計第658章 緊急商議第1126章 算科考生第949章 唯一機會第196章 再獲遺留第318章 友情提醒第1009章 關鍵突破第642章 江夏戰備第637章 糧草機會第229章 勇奪險堡(中)第453章 內應確定第868章 心中不甘第491章 破城之策第1106章 動員部署第420章 官復原職第29章 初試意外第381章 巧取豪奪第999章 視察工坊第1245章 爆裂震懾第950章 智取劍門(上)第520章 再爆內幕第1173章 將計就計第801章 大斗血戰(上)第729章 三娘之憂第703章 南城決戰(七)第807章 餡餅砸頭第129章 五強首戰第214章 除匪安良第135章 激戰隴右第1051章 水軍摸底第831章 無意插柳第1219章 陰魂不散第738章 深夜來訪第182章 真假兩難第735章 談判開始第894章 後患難斷第697章 南城決戰(一)第711章 兩個大案第525章 引蛇出洞第1072章 權宦小鞋第186章 抓住把柄第260章 新官上任第780章 民間疾苦第572章 火燒蛇谷第1153章 李岱失蹤第355章 喬遷新居第996章 人窮志短第645章 關鍵人物第597章 再度離間第486章 上兵伐謀第834章 獨孤內裂第108章 猛將之道第442章 夜間行動第912章 凱旋歸來第1247章 清河崔氏第764章 奇怪騷擾第424章 草原大戰第1167章 絕對實力第1248章 陷入困境第677章 再戰漢水第1241章 萬中挑一第761章 湖畔小敘第93章 如履薄冰第934章 後顧之憂第522章 密旨之謎第875章 草原阻截第541章 勇闖關卡第885章 喜憂參半第434章 籌備婚禮第1194章 發現秘密第1179章 暗訪藥鋪第931章 夜闖道觀第815章 草原佈局第968章 談判僵持第781章 由表及深第1103章 棉花妙用第1212章 奪取太原第996章 人窮志短第337章 不肖子孫第854章 沙河大戰(下)第192章 重要棋子第1102章 公共交通第893章 兩個條件第814章 回紇可汗第113章 比武較箭(上)第251章 碎葉疑影第751章 四路出擊第147章 危機難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