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72章 又遇故人

阿史那承慶率軍倉惶逃到藍田縣,原本五萬大軍只剩下四萬不到了,心中懊惱異常,自己明明什麼料準了李鄴的企圖,但還是被他偷襲得手,損兵折將近萬人。

這時,高秀巖前來請罪,“卑職實在抵擋不住敵軍騎兵的攻勢,沒有能很好掩護主力撤退,請太尉責罰!”

阿史那承慶擺擺手,“沒什麼好責罰的,趕緊去城內收集糧食,看看能收集到多少,另外把城內居民都給我斬盡殺絕!”

高秀巖是河東軍大同守將,安祿山出任河東節度使,對高秀巖頗爲看重,命他把大同軍撤退到易縣,也稀裡糊塗跟隨安祿山清君側。

等安祿山在洛陽登基後。他才反應過來,但已經來不及。

高秀巖畢竟是唐將,讓他把數萬百姓全部殺死,他心中不忍,心念一動,便想出來一個藉口,“屍體太多恐怕會生疫病,不如趁機唐軍未到,把他們都趕出城去!”

“你自己看着辦,但不准他們帶走一顆糧食!”

“遵令!”高秀巖匆匆走了。

阿史那承慶又對心腹大將費利令道:“高秀岩心太軟弱,做不好事情,你去率三千軍隊去監督,若有人不肯離開,給我格殺勿論,另外,不準縣民帶走任何箱子包裹。”

費利抱拳行禮,“卑職遵令!”

阿史那承慶心煩意亂走上城頭,注視着南方,此時天剛矇矇亮,冬天的霧氣籠罩着野外,城外都是冰雪堆積,天氣寒冷異常。

探子也沒有一點消息,不知道唐軍殺到哪裡了?

阿史那承慶當然不能往長安撤離,他的任務就是擊敗唐軍,如果實在擊敗不了,那也要儘量拖住唐軍,爭取時間,讓原慶二州大軍能及時撤回來。

他現在只能死守藍田縣,儘量把唐軍拖在這裡,給援軍爭取時間。

此時,身後城內開始一陣大亂,滿城百姓哭爹喊娘,拖兒帶女往城外逃命。

燕軍士兵如狼似虎,暴力驅趕城內民衆,一顆糧食都不準帶,不肯離開就當場殺死,大部分老人都不願離開家園,被費利下令全部處斬,燕軍士兵毫不留情將數千老人殺死,滿城百姓都被燕軍的兇殘嚇壞了,跌跌撞撞向城外奔逃。

僅僅半個時辰,城內數萬百姓都被驅逐殆盡,民衆們無衣無糧,在曠野裡哭着不知所措,這時,幾名官員帶着數萬百姓向南面而去,他們知道燕軍在藍橋和李鄴軍隊作戰,必然是被唐軍擊敗,才倉惶逃到藍田縣。

此時李鄴並沒有向北追殺,他已經得到消息,敵軍已逃進藍田縣,他索性也不急了,整理搶救出來的糧食和物資,敵軍大營幾乎燒燬殆盡。

但東北角靠灞水是倉營和馬營,倉營存放糧草物資,馬營是養戰馬之處,都用營柵和主營隔開,正是這些營柵阻擋了火勢向倉營和馬營蔓延,加上關沛率領唐軍士兵搶救及時,大火只燒着了營柵,卻保住了倉營和馬營。

這次夜襲,李鄴也有點遺憾,被燕軍主力跑掉了,只殺死了七千餘人,其中兩千餘人還是大火燒死,說明燕軍已有準備,阿史那承慶猜到了自己的意圖,只是他沒有想到火鷂子,輸在火鷂子攻營之上。

失之東隅,收之桑榆,雖然沒有徹底擊潰燕軍,但他們收穫了敵軍的倉營和馬營,奪得戰馬和牲畜上萬頭,以及大量糧草物資。

李鄴在關沛的帶領下視察敵軍的倉營,關沛沒有辜負李鄴的重託,率領一千騎兵不僅保住了倉營,還超額完成任務,同時保住馬營,要知道保住馬營的難度更大,十幾萬擔草料都存放在馬營內。

這個戰果着實讓李鄴滿意,當即給關沛記了大功。

“敵軍的糧食大概有十萬石左右,存放在二十座大型帳篷內,每座帳篷有五千袋,而且帳篷是皮帳,不容易被火點燃,是專門用來存儲糧食的帳篷。”

李鄴點點頭,走進一頂大帳,全是裝滿糧食的麻袋,整齊地碼放,儼如一座小山,李鄴發現一處麻袋稍有破損,用手指撥拉一下,流出一撮麥子,他聞了聞,又放在嘴裡咀嚼,眉頭一皺道:“有點陳了。”

“都是幾年前的老糧食,殿下請看這個標識!”

李鄴看到了,麻袋上面寫着‘天寶十一年秋,潁州。’

這是三年前的麥子,產地是潁州,運送到京城,最後成了安祿山的軍糧。

“都是通過灞水運來的?”

關沛點點頭,“我們抓住了管理倉營的官員,他說全部是通過灞水,用船隻運來,今年天氣反常,灞水居然沒有結冰。”

“但沒有繳獲船隻?”

“沒有船,都去京城了。”李鄴隨即又來到旁邊存放物資的大帳,也有數十座之多。

“都是什麼物資?”李鄴問道。

“都是兵器、弓弩、箭矢、盔甲,還有盾牌、帳篷、旗幟、鑼鼓、藥品之類,但沒有找到火藥,只找一批火藥箭,大概有一萬支。”

“有錢嗎?”

“有!在另外大帳內,大概有二十五萬貫銅錢,都是燕軍士兵的軍俸,另外,士兵還在收集軍營內的士兵私人皮袋,裡面可能還有不少錢。”

這時,一名親兵飛奔而來,單膝跪下行禮道:“啓稟殿下,南霽雲將軍帶着幾名官員來了,後面還有大量百姓。”

李鄴翻身上馬,催馬來到大營前方,只見前方逶迤來了浩浩蕩蕩的隊伍,扶老攜幼,都是普通民衆,走到前面是十幾名官員,南霽雲帶着數千騎兵跟在難民隊伍旁。

南霽雲看見了李鄴,催馬上前稟報道:“啓稟殿下,這些都是藍田縣的百姓,被燕軍強行驅趕出城,足有數萬人。”

李鄴點點頭,吩咐身後司馬王遂舟道:“回軍營給他們搭建帳篷,再架鍋熬粥,再找一些碗筷,分發給他們,讓他們吃飽了再說!”

王遂舟連忙答應,帶着數百士兵回去安排了。

這時,有人大喊;“賢侄,魯王殿下!”

李鄴一回頭,一眼便看到了熟人,居然是王維,他和幾名官員走在一起。

李鄴催馬上前,翻身下馬,驚喜抱拳道:“王叔父怎麼在這裡?”

王維苦笑道:“你知道我在藍田買了塊地造別舍,安祿山大軍殺來,我就帶着家人逃到藍田了,沒想到前些天安祿山軍隊又殺到藍田,燒燬了我的別舍,我只好帶着家人暫住縣城,今天一早,安祿山大軍把縣城所有人都強行驅逐出城,不走就殺死,我們全家又被趕出來,什麼都沒來得及攜帶,身無分文,一顆糧食都沒有。”

說到這,王維連聲嘆息,李鄴安慰他道:“叔父放心,有我在,不會有事情。”

“只能依靠賢侄了!”

王維又把旁邊一名稍年輕的瘦高男子拉過來,“這是我三弟王𦈎,也是進士出身,官任太常寺主簿。”

王𦈎連忙給李鄴見禮,李鄴知道王維幾個兄弟都是大才,便回一禮笑道:“都是自己人,不用客氣了,我們先安排百姓,縣令可在?”

“卑職在!”

旁邊走上來一名四十歲左右的官員,“卑職沈煥,藍田縣縣令!”

“有多少民衆?”李鄴問道。

“大概有七八萬人!”

李鄴嚇一跳,“藍田縣有這麼多人?”

“殿下有所不知,藍田縣本地人只有兩萬餘人,其他都是從長安逃過來避難的,只是沒想到又遭遇了兵災,大部分家產都丟在藍田縣了。”

“有人被殺嗎?”李鄴又問道。

沈煥嘆口氣,“燕軍暴力驅趕百姓,但只要肯出城,都能活命,但只要不肯走,一律殺死,很多老人都被殺了,而且不允許攜帶物品,所有的包裹物品都要放下,必須空着手出城,但女人身上的首飾他們卻不管,卑職感覺他們是要糧食。”

李鄴點點頭,“往前走八里外是我們的大營,讓老弱婦孺先去大營休息吃飯,然後青壯留下來替我們搬運物資。”

縣令沈煥連忙答應,去給百姓們解釋一通,當即有上萬青壯留下來,願意替唐軍搬運物資。

第568章 路遇山匪第324章 隊友姓豬第697章 南城決戰(一)第126章 坊門遇襲第406章 大食使者第1243章 擅戰降職第622章 攔截情報第437章 慾壑難填第233章 護蜜聖僧第702章 南城決戰(六)第648章 走投無路第292章 黃雀在後第642章 江夏戰備第586章 緊鑼部署第319章 隱患難除第486章 上兵伐謀第751章 四路出擊第15章 王府揚威(一)第1036章 緊急支援第1002章 名將之死第1199章 緊急事態第280章 怛城決戰(一)第615章 大軍壓境第1168章 內衛之憂第890章 漫天開價第17章 王府揚威(三)第1152章 父子交心第196章 再獲遺留第65章 出線之戰(下)第719章 洛陽陰雲第895章 延州事件第1260章 誘之以利第958章 短兵相接第377章 競爭危機第653章 萌生退意第1051章 水軍摸底第656章 攔路搶劫第281章 怛城決戰(二)第853章 沙河大戰(上)第110章 同行風波第84章 欺人太甚第925章 新豐殲敵第1214章 恢復馬球第704章 瑕不掩瑜第1126章 算科考生第1273章 渭南夜談第964章 盜賊事件第45章 規則之外第1057章 再回安西第346章 抵達郃陽第451章 黃雀在後第59章 錦囊妙計第475章 冤家路窄(下)第941章 巡視河西(下)第296章 貴妃消息第248章 攻守激戰第564章 畫蛇添足第559章 過關斬將第1026章 魯王遇刺第1093章 雲州計劃第1118章 七份密旨第961章 優勢在彼第1265章 兩個弱點第1169章 郭公之擇第942章 事出有因第770章 金城備戰第1213章 商人消息第808章 商人泄密第775章 乘勝追擊第577章 關城淪陷第121章 泄露機密第349章 捷足先登第1014章 有備無患第290章 祖孫夜話第301章 說服王家第11章 樂極生悲第320章 意外來客第493章 激戰且末(上)第906章 奪取鄯州第946章 提前卡位第596章 將相生惡第218章 夜襲敵營第406章 大食使者第1054章 軍營奪權第812章 獨孤抉擇第176章 殺人事件第92章 淘汰複賽(下)第846章 家有醜事第745章 初遇敵情第669章 兩軍對峙第783章 羅家突破第1085章 詭異之處第236章 峽谷遇劫第845章 蛇蠍女人第1161章 洛陽新政第513章 碎葉秋別第453章 內應確定第894章 後患難斷第1247章 清河崔氏第1172章 深夜急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