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08章 血戰勃律(上)

第508章 血戰勃律(上)

出乎李鄴的意料,尚結贊並沒有上當,沒有放棄城池出來和自己決戰,而是繼續死守城池。

大將荔非守瑜小聲道:“節度使,或許尚結贊接到了小勃律的鷹信,知道我們軍隊人數。”

李鄴搖搖頭,這種可能性不大,他已派人搜查過小勃律,並沒有養鷹的跡象,倒有可能是小勃律主將事先派人趕來稟報了。

既然不肯出戰也無妨,李鄴立刻派人回去將全體軍隊召集過來,大軍在距離王城三裡外紮下了大營。

現在已經是五月份,大勃律也完全進入春天,氣候溫暖,唐軍斥候很快在二十幾裡外的山腳下發現了大片松林。

李鄴當即派三千軍隊去砍伐樹木,傍晚時分,軍隊回來了,用駱駝拖回來數百棵百年大松樹。

這裡的松樹長得又高又直,非常適合用來製作大型攻城梯。

唐軍攜帶了大量製作攻城梯的材料,用皮帶和繩索將數十根粗壯的木頭捆紮起來,又用大鐵釘子固定,再釘上一根根木檔,前面裝兩個大鐵鉤子,一座五丈高的巨大排梯算是做成了。

這種排梯看是很粗糙,但非常簡單實用,它就像一座座橋直接搭在城頭上,士兵扛着它奔跑,可以抵擋箭矢,它就像一面巨大的盾牌,如果有護城河,可以直接架上河上,梯子非常沉重,城頭守軍很難將它掀翻。

梯子很寬闊,攻城士兵可以在上面奔跑,不容易被砸下梯子。

唯一的不足,就是數量不會太多,對樹木要求較高,但在大勃律這裡卻不成問題。

大勃律的城牆高度只有三丈不到,但李鄴卻要求排梯的長度爲五丈,比從前排梯的四丈長度加了一丈,梯子雖然變長,但坡度卻變緩。

別小看這短短的一丈,它能大大降低滾木礌石的衝擊力,士兵用重盾就能抵擋住,這也是一次次攻城的經驗積累。

一夜之間,唐軍紮下了十架攻城排梯。

入夜,尚結贊站在城頭上注視着不遠處的唐軍大營,唐軍大營紮在東面,意圖很明顯,就是攔截爲了他們東撤。

大營一角燈火通明,無數人影晃動,這顯然是唐軍在打造攻城武器。

尚結讚的目光裡很緊張,他也沒有想到唐軍竟然會有三萬大軍,而自己只有七千人,這一戰恐怕凶多吉少,除非是唐軍出現巨大失誤,但從目前的部署來,唐軍主將佈置得滴水不漏,數百名唐軍斥候在城池四周嚴密監視着吐蕃軍的一舉一動,稍微有點風吹草動,都會被他們發現,想夜間偷襲唐軍,幾乎是不可能,只會遭到慘敗。

尚結贊心中暗暗後悔,早知如此,他就放棄大勃律,率領大軍撤回吐蕃,雖然大勃律保不住,但至少七千軍隊保住了。

七千吐蕃軍啊!現在吐蕃人口銳減,年輕男子幾乎全部從軍,一年年消耗下來,至少有二三十萬人陣亡,這對只有兩百萬人的吐蕃而言,實在是無法承受的損失。

現在的七千軍隊是那麼珍貴,若這七千軍隊全軍覆滅,加上小勃律的損失,整個吐蕃恐怕也只剩下幾萬軍隊了,哪裡還有兵力西進?

尚結贊心中着實懊悔,自己的一念之差,恐怕會導致七千軍隊全軍覆滅。

大將桑傑看出主帥的擔憂,低聲道:“不如趁夜色掩護,我們撤軍吧!”

尚結贊搖搖頭,“夜色對我們是陷阱,唐軍希望我們夜晚撤軍,我們會在黑夜中全軍覆滅。”

吐蕃士兵出了名的不擅長夜戰,患夜盲者的士兵比例相當高,幾乎達到一半,讓吐蕃士兵夜晚突圍,只要被唐軍包圍,那肯定是全軍覆滅的結果。

還有一個重要原因是吐蕃士兵不擅長騎射,雖然大部分士兵都有戰馬,但那只是代步,到了戰場上,都會下馬結隊而戰。

夜裡突圍,被唐軍攔截,那是戰還是不戰?戰的話就得下馬,馬匹怎麼辦?不戰逃跑,一樣會被唐軍騎射殺死。

尚結贊很清楚,機會一去就不會再有了,他嘆口氣道:“傳令全軍好好休息,明天會是一場血戰!” 天剛亮,唐軍大營內‘咚!咚!咚!’的戰鼓聲敲響,與此同時,大勃律王城內也吹響了低沉的號角聲。

一隊隊吐蕃士兵奔跑上城,七千士兵站滿了城頭。

大勃律國的人口很少,只有一萬餘人,大部分都住在城外,主要是因爲這裡長期駐紮數萬吐蕃軍,需要大勃律提供後勤供養,嚴重製約了大勃律的國力,沒有足夠的糧食,人口無法滋生,嚴重缺乏營養,很多孩子都長不到成年。

低出生率,高死亡率,短短十幾年時間,大勃律的人口從三萬多銳減到現在的一萬出頭,從前的兩千軍隊也隨之消亡。

年輕男子都在城外種田,城內都是老弱婦孺,吐蕃軍別說抓壯丁,就連提供後勤的年輕女人都找不到,只有一百多名給他們做飯的中年婦女。

唐軍的營帳拆除了,三萬唐軍在東城和南城外列下了陣型。

李鄴率一萬五千軍隊進攻東城,李嗣業也率一萬五千安西軍進攻南城,這兩面城牆都有城門。

李鄴戰劍一揮,喝令道:“重盾軍掩護,投火!”

兩千重盾士兵列陣向前,每兩名重盾軍士兵身後還跟着一名噴火手,就是兩面盾牌防禦三個人,也差不多夠了。

重盾士兵每五十人爲一排,分列立了四十排。

在一聲聲震天動地的戰鼓聲中開始向前推進。

與此同時,南城的唐軍也開始列隊向前推進,這是昨晚李鄴的部署,每一個細節都必須按照李鄴的部署來執行。

李鄴之所以沒有部署弓弩手,是因爲吐蕃軍的投石器比較厲害,對沒有防禦的弓弩手威脅很大,連重甲步兵都曾遭受重創,更不用說弓弩手了。

李鄴必須要先看清楚對方投石器的射程,再決定怎麼使用弓弩手。

果然,當唐軍士兵前進到兩百步左右,城頭上拳頭大小的石頭如雨點般打來,重重擊打在盾牌上,重盾士兵紛紛蹲下,抵禦城頭上密集打來的石塊。

投石器的射程是兩百步,李鄴當即喝令道:“重弩手出擊!”

“嗚——”

低沉號角聲吹響,藍旗揮動,南城和東城的大將同時命令各兩千名重弩手壓上。

重弩手開的是五石弩,需要兩人躺在地上同時用勁蹬踏,弩箭才能拉開,他們放上了重箭,從三百五十步外向城頭射擊。

兩千支重箭同時射向城頭的投石器,兩輪箭後,效果顯現,原本密集的投石忽然變得稀疏下來。

在重弩軍的掩護下,重盾士兵又重新起身繼續前進。

這是普通弓弩手也出動了六千人,一起向兩座城頭放箭,非常有章法,重弩手是爲了對付投石器,而普通弓弩手則是爲了對付城頭上的吐蕃士兵弓箭,壓制住對方。

這時,一千噴火手開始奔跑起來。

(本章完)

第1180章 投名之狀第54章 龍爭虎鬥(中)第605章 司竹之變(上)第1218章 擴城方案第681章 殺入長安第148章 黑夜化魔第1004章 上元燈會第1244章 雲中報警第375章 不欺暗室第535章 改變風格第306章 飛刀釋仇第245章 兩國大戰(二)第730章 時機成熟第18章 王府揚威(四)第816章 迎頭痛擊第1093章 雲州計劃第1259章 抓住弱點第289章 王者歸來第369章 酒樓聽曲第822章 發現臥底第648章 走投無路第299章 又見貴妃第755章 定基金城第925章 新豐殲敵第885章 喜憂參半第551章 一觸即發第440章 主動反擊第883章 突襲洛陽第277章 背後藏刀第25章 無主之財第1258章 清倉行動第893章 兩個條件第445章 尋找破綻第254章 金山阿靈第1181章 吞食殘兵第502章 春歸碎葉第1059章 踏上返程第952章 智取劍門(下)第818章 奇計在馬第1266章 引蛇出洞第692章 再戰北城第1230章 交釋兵權第370章 再次相約第568章 路遇山匪第1258章 清倉行動第468章 又見手套第104章 緊急求助第1028章 發現蹊蹺第392章 驀然回首第1262章 秘密營救第1133章 面試機會第860章 意外之喜第1089章 密見彭王第970章 妥善安排第138章 刺頭尉遲第907章 石堡之城(上)第481章 突聞警訊第895章 延州事件第957章 發現真相第137章 初爲隊正第434章 籌備婚禮第25章 無主之財第337章 不肖子孫第464章 節度述職(上)第1118章 七份密旨第870章 小試牛刀第1235章 最後通牒第777章 再次入相第548章 大禍臨頭第842章 幡然醒悟第710章 合適人選第248章 攻守激戰第1262章 秘密營救第501章 喜獲新宅第310章 嫉恨如狂第1172章 深夜急報第770章 金城備戰第713章 關鍵線索第195章 初見高帥第1061章 料敵在先第694章 巢車初現第375章 不欺暗室第260章 新官上任第1146章 情報欺騙第547章 王儲遇刺第543章 反遭清算第524章 太平兇案第1098章 長遠計劃第1273章 渭南夜談第1048章 秘密交易第968章 談判僵持第373章 心生妒念第837章 旁觀者清第1165章 心懷僥倖第807章 餡餅砸頭第475章 冤家路窄(下)第535章 改變風格第376章 王母之石第99章 改變策略第1116章 張家報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