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63章 穿越賀蘭

第163章 穿越賀蘭

下午時分,李鄴帶着兩名手下以及六匹馬離開隊伍,向西面的賀蘭山脈方向疾奔而去。

李鄴當然不是走河西走廊,他要去金山,只能走北面草原。

穿過賀蘭山麓,沿着白狐沙磧邊緣進入草原,一個月後就能抵達金山一帶。

兩名手下都是朔方軍中的胡人士兵,都很年輕,一人叫做阿倫,是鐵勒思結部人,另一人叫做蘇必,是鐵勒契芯部人,他們熟悉地形,草原經驗豐富。

賀蘭山橫臥南北,長約千里,山勢巍峨陡峭,林海茫茫,在山腳下是大片草原,在這裡生活着不少零散的遊牧民族,他們都是底層牧民,不堪盤剝,便拖家帶口來到朔方尋找活路,大部分都在賀蘭山麓安頓下來。

兩名手下阿倫和蘇必都是這樣的家庭,他們在朔方從軍後,所在的家庭也能得到稅賦減免。

“李參軍有所不知,賀蘭山北面地勢低緩,山體破碎,會出現一些斷谷,穿過斷谷就直接到賀蘭山西面了,但有的山谷不能走,過去就是茫茫大沙漠,死路一條,我們所知有兩條斷谷可以走,過去後便是草原。”

李鄴點點頭笑道:“你們家人就是經過這些草原和斷谷過來的?”

阿倫笑眯眯用鐵勒語說了幾句,“這是鐵勒語,參軍聽得懂嗎?”

李鄴擺擺手,“你說慢一點,你說的鐵勒語我好像能聽懂!”

蘇必哈哈大笑,“參軍,他說是朔方土話,不是鐵勒語,伱當然能聽懂!”

李鄴知道自己被耍了,上前狠狠掐住阿倫的脖子,“臭小子敢耍我,從現在開始,你要教會我鐵勒語,否則我把你的脖子拉成長條。”

阿倫連連點頭,他不敢再耍李鄴,再用鐵勒語說了一遍,給李鄴解釋道:“翻譯成漢語就是,我們有時候會跟隨家人驅趕羊羣去西面草原放牧,冬天快來臨時,又會帶着羊羣穿過斷谷來東面過冬。”

“不錯!不錯!我們、冬天、草原、羊羣、山谷、西面、東面,這七個詞鐵勒語怎麼說?”

三天後,他們進入一座斷谷,說是斷谷,其實就是兩座大山之間的一片谷地,寬達數裡,森林密佈,還有高山融水形成的小河,鹿羣以及野獸衆多。

三人射了幾隻肥鹿作爲糧食,還能採一些甘甜的山果,走了整整兩天,穿過了賀蘭山麓,前面出現了大片草原。

這片草原李鄴前世來過,是阿拉善左旗,南面是南吉冷沙漠和騰格裡沙漠,北面是烏蘭布和沙漠,兩座大沙漠中間是一條狹長的草原地帶。

天空蔚藍如洗,白雲朵朵,大地上綠草茵茵,一眼望不見邊際,李鄴心境也變得格外寬廣,他縱聲長嘯,縱馬向無邊無垠的草原奔去,阿倫和蘇必也被他的情緒感染,跟着大喊一聲,縱馬奔馳。

六萬唐軍抵達了豐州,豐州也是黃河幾字型最頂部的河套平原,這裡平原廣闊,土地肥沃,一條條河流縱橫其中,無論畜牧、還是農業,這裡都是最肥美的土地,東漢時期,這裡獲得了大開發,朝廷遷徙幾十萬農民在這裡耕種,使這裡成爲著名的糧倉。

兩晉南北朝時期,遊牧民族大舉南下,豐州也被胡人佔領,漢人農民都消亡殆盡。

進入隋唐後,尤其突厥被唐朝所滅,唐朝疆域向北延伸到陰山和狼山一線,豐州也成爲唐朝最北面的一座行政州,建立九原、永豐和豐安三座縣城。

天寶初年,唐軍在碎葉城一帶滅亡了西突厥最後的勢力,依附西突厥的同羅部東遷,投降唐朝,被安置在豐州北部一帶。

雖然同羅軍被編爲朔方軍,大酋長阿布思也出任朔方軍節度副使,但在同羅朔方軍在表面上效忠朝廷的同時,也同時是阿布思的私軍,這一點讓朝廷始終感覺危險,解決同羅軍一直是朝廷在暗中推進的事情。

安祿山看到了機會,他幾次向天子李隆基建議,將同羅部遷到幽州,由他來解決同羅軍隊的問題,安祿山想插手同羅部,遭到了李林甫和高力士的反對,安祿山的意圖太明顯,會導致矛盾激化,但天子李隆基被安祿山迷惑,最終同意了安祿山的請求。

正是這份同意遷徙同羅部去幽州的詔書逼反了阿布思,在武亭川刺殺天子李隆基失敗後,阿布思舉起了反唐大旗。

豐州的三座縣城已經被同羅軍摧毀,數萬百姓和商人逃的逃,死的死,三座縣城房舍坍塌,一片狼藉,算是徹底毀了。

六萬唐軍駐紮在北黃河旁,他們沒有急於北上,而是耐心等待同羅與回紇之間的消息。 李俶聽從了郭子儀的建議,按兵不動,郭子儀認爲,大軍急於北上,會逼迫同羅部完全投入回紇人的懷抱,反之,如果不急於北上,阿布思就不會那麼甘心被回紇吞併,在討價還價難以達成之時,兩大部族必然會爆發戰爭。

這時,有侍衛在大帳門口稟報,“啓稟殿下,回紇使者葉護在大營外求見!”

回紇葉護是第二號人物,也就是回紇太子,李俶連忙道:“速請他進來!”

不多時,葉護被領了進來,李俶親自在大帳前迎接。

兩人見禮,李俶把葉護請進大帳,副帥郭子儀和長史崔渙作陪。

雙方寒暄幾句,便進入了正題,葉護對李俶道:“阿布思狼子野心,我們對他一直很提防,回紇在陰山北部部署軍隊,就是爲了防止同羅北上搶佔地盤。

但同羅部最近已經北上,看他們的北上趨勢,應該是想進入回紇地界,很可能會爆發戰爭,所以父汗特地派我南下,和殿下商議,想問一問朝廷的意思,需要我們怎麼做?”

葉護說得很客氣,態度也誠懇,他的言外之意就是說,回紇要吞併回紇,希望唐朝不要干涉,有什麼條件可以提出來。

李俶點點頭道:“唐朝天子要求很簡單,把阿布思和同羅貴族交給唐軍處置,其他的同羅部族我們可以不干涉。”

葉護大喜,連忙道:“我可以代表父汗保證,將阿布思和所有同羅貴族都交給唐軍,我們不會進入唐朝的領地。”

此時在陰山中部一條叫做諾真水的河流旁,數千頂大帳聚集,白色的大帳一眼望不見邊際,這裡便是數萬回紇軍的大帳,其中最大的一頂大帳佔地數畝,帳頂爲金色。

它便是回紇葛勒可汗的王帳,葛勒可汗叫做磨延啜,是回紇第二任可汗。

葛勒可汗早就盯上了同羅部,人口對於草原的重要性不言而喻,同羅部十幾萬人口,葛勒可汗早就垂涎欲滴,他在幾年前就派人勸說阿布思率部北上。

但阿布思看透了回紇想吞併自己的企圖,一直不爲所動,回紇也不敢南下豐州,這兩年,葛勒可汗一直在耐心等待機會。

現在機會來了,同羅部背叛唐朝,在朔方被唐軍擊敗,率殘軍倉皇北逃,和十幾萬部族聚集在金河一帶。

這時,親兵在王帳前稟報道:“啓稟可汗,俟利發回來了!”

葛勒可汗連忙道:“速讓他進來!”

片刻,葛勒可汗的侄子頓莫賀快步走進王帳,他官居俟利發,相當於唐朝尚書,自身也擁有很大的部落,實力強大。

頓莫賀是去和阿布思談判,希望同羅部併入回紇。

他向葛勒可汗行一禮道:“啓稟可汗,侄兒再三和阿布思協商,但他不肯鬆口,他願意加入回紇汗國,向可汗繳稅,並出兵追隨可汗,但要和其他鐵勒部落一樣,保留同羅名號,回紇不得干涉同羅內政。”

葛勒可汗重重哼了一聲,“他追隨突厥西逃,已經做出了選擇,又有何德何能在回紇建國?若允許他建國,別人又怎麼辦?”

很顯然,葛勒可汗不接受阿布思的條件,如果早幾年北歸,葛勒可汗或許會從大局出發,同意對方保留同羅部,但現在阿布思已是喪家之犬,他哪裡還有資格和自己討價還價?

葛勒可汗冷冷道:“唐朝已經同意,只要我們把阿布思和同羅貴族交給唐朝處置,他們不反對我們吞併同羅部,這是長生天賜給我們的人口,我們若不接受,會觸怒長生天!”

之前第一百三十四章漏一章,今天補上了。

(本章完)

第1020章 抵達洛陽第1091章 視察流求(上)第1029章 四大承諾第569章 長安兌錢第988章 難民座談第518章 夫妻夜話第108章 猛將之道第419章 遭遇夜戰第12章 西市買杆第734章 全力支持第564章 畫蛇添足第578章 滴水不漏第144章 安樂小縣第685章 修補漏洞(下)第164章 玉狼之禍第707章 逐步撤退第444章 時間緊迫第1061章 料敵在先第752章 半渡而擊第1181章 吞食殘兵第545章 密潛長安第115章 天命老人第1011章 一聲驚雷第59章 錦囊妙計第434章 籌備婚禮第167章 千里追殺(二)第637章 糧草機會第420章 官復原職第1102章 公共交通第839章 東宮出事第968章 談判僵持第526章 稍加籠絡第1271章 公開評估第1201章 返回京城第915章 連夜告密第923章 心悅誠服第674章 火攻藍田第62章 大賽前夕第1194章 發現秘密第765章 將計就計第1156章 皇宮鏟閹第30章 酒樓遭遇第584章 再遇舊人第838章 上書反對第871章 陰差陽錯第417章 遠敵來襲第258章 石國寶冊第776章 精英來投第576章 夜踏龍武第667章 攻心爲上第567章 強奪武關第1137章 鐵腕手段第704章 瑕不掩瑜第888章 史系覆滅第582章 機會來臨第143章 獵和被獵(下)第502章 春歸碎葉第615章 大軍壓境第897章 烽火夜起第1057章 再回安西第355章 喬遷新居第749章 洮州激戰(上)第246章 臨危受命第7章 奇貨可居第106章 有失有得第333章 朝會之爭(一)第1141章 皇宮驚變第94章 押寶祖父第974章 再議太子第1023章 太子之憂第665章 再破武關第789章 父子血脈第681章 殺入長安第568章 路遇山匪第575章 離間之計第1146章 情報欺騙第26章 球場綽號第150章 危機如影第268章 聯合軍議第1125章 科舉來臨第574章 激戰魯陽第101章 五月一號,求雙倍月票!!第1228章 鬱洲奇兵第137章 初爲隊正第1275章 尋找突破第931章 夜闖道觀第1193章 錢塘夜戰第1116章 張家報道第752章 半渡而擊第761章 湖畔小敘第392章 驀然回首第1052章 兩方爭取第606章 司竹之變(下)第303章 無奈妥協第92章 淘汰複賽(下)第1063章 視察弩院第1047章 兩座縣城第726章 交易盛會(上)第850章 殺入河北第1108章 燒兩炷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