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144章 太后臨朝

第1144章 太后臨朝

政事堂五相都到齊了,當然,李輔國還是他的替身出席,張皇后宣佈了天子遺詔,她拿出的是兒子定王李侗的繼位詔書,雖然繼位詔書有七份,但這個關鍵時刻,拿出來的只有定位李侗這一份。

這是真實的繼位詔書,又有張皇后支持,相國們跪下,裴遵慶高聲道:“謹遵天子遺詔,臣願支持定王繼位,支持皇后晉升太后,繼續代行天子之權,直至天子成年。”

李岱也高聲道:“臣左相李岱支持定王繼位,支持皇后晉升太后,代行天子之權。”

緊接着,崔煥、張立和李輔國一一表態。

坐在上方的張皇后點點頭,“政事堂一致通過,那就正式確定,定王李侗繼承大統,本宮按照大唐禮制榮升太后,定王年幼,哀家行使太后職責監國。”

裴遵慶出來宣佈了政事堂和皇后決議,這時,張皇后抱着六歲的兒子定王李侗坐上龍塌,百官下拜,三呼萬歲,大唐體制就暫時定下來了。

張皇后緩緩對百官道:“天子臨終前拉着哀家的手,表達了他最後的意願,他要下葬關中,哀家決定,左相國李岱兼任禮部尚書,全權負責天子治喪,另外,天子登基大典宜早不宜遲,後天舉行登基大典,恢復大唐正常秩序。”

“遵太后懿旨!”

這一刻,張皇后,不,應該是張太后了,她竟然有一種傲視天下的快感,她多年的野心終於如願以償。

她甚至不想再執行和閹黨達成的協議,她哪裡願意讓李輔國再來分她的大權。

但張太后也知道,李輔國陰冷的目光在某個角落裡盯着自己呢?

軍權都在閹黨手中,她若不遵從,會死得很慘。

兩天後,洛陽舉行了登基大典,年僅六歲的定王李侗登基,太后手握天子大印,行使監國大權。

但所有人都知道,真正的權力掌握在閹黨手中,他們在新皇登基後,一定會露出毒蛇的獠牙。

登基的次日,張太后便宣佈了一連串的重大人事變動。

撤銷政事堂,重新實行兩相制,封李輔國爲中書令右相,執政事筆,尊爲尚父,封張立爲門下侍中左相。

原右相裴遵慶改任吏部尚書,左相李岱改任禮部尚書,崔渙改任刑部尚書。

其次天下兵馬大元帥府更名爲樞密院,魚朝恩出任樞密史兼觀軍容使,李思敬出任副使,王希遷和孫知古出任司馬和判官。

一連串的政令使朝野譁然,儘管知道閹黨不會蟄伏,一定會嶄露猙獰,但誰也沒有想到,會來得這麼狠,軍政大權全部被閹黨掌控,尤其掌握軍權的樞密院,裡面高官全部都是宦官。

羣臣激盪,兵部尚書顏真卿身穿孝服,跪在應天門外哭靈,他哭的不是天子,而是大唐王朝,太宗皇帝一世英名建立的大唐王朝,終於被閹黨竊取,大唐王朝完了。

顏真卿哭靈觸犯了李輔國的逆鱗,他當即威逼太后下旨,以欺君之罪免除顏真卿一切官職,將他革職爲民,並流放嶺南充軍。

顏府內,十幾名梅花士兵押着一輛囚車等候在門口,二十幾名顏真卿的門生故吏趕來爲顏真卿送行。

這時,頭戴平巾、身穿白衣的顏真卿帶着腳鐐被幾名梅花衛士兵押出府門,二十幾名門生故吏跪下大哭,顏真卿不耐煩地揮手道:“你們哭什麼?我高興還來不及,我就恨不得閹黨把我一刀砍了,讓我名垂青史!”

後面將領推了他一把,惡狠狠道:“說話當心點,當心打掉你的滿嘴牙!”

顏真卿仰頭大笑,“閹黨有什麼說不得,你們這羣閹黨走狗還想要臉嗎?”

梅花衛將領大怒,舉拳要打,只聽一人厲聲喝道:“住手!”

只見一名中年官員帶着百名武士騎馬而來,這名官員正是齊王特使楊韶華。 他一揮手,百名武士將梅花衛士兵團團包圍,爲首將領大驚,厲聲大喊:“你們是什麼人,想幹什麼?”

楊韶華拿出一面金牌,冷冷道:“奉齊王殿下之令,請顏真卿去長安做客,誰敢阻攔,格殺勿論!”

聽說是齊王的手下,二十幾名梅花衛將士都不敢動了。

楊韶華一招手,一輛馬車上前,楊韶華抱拳道:“請顏先生上車!”

顏真卿怔怔看了楊韶華半晌,他長嘆一聲道:“這是齊王殿下第三次請我了,我再拒絕就太矯情了,好吧!我願去長安做客。”

他坐上馬車,百名武士護衛着馬車揚長而去,顏真卿的門生故吏一片歡呼。

梅花衛將領鐵青着臉,眼睜睜望着馬車遠去,他一揮手,“我們走!”

他帶着梅花衛士兵灰溜溜趕去彙報了。

顏真卿被齊王手下搶走一事轟動了整個洛陽,所有人一片歡心鼓舞的同時,也在等待李輔國的態度。

如果李輔國敢和齊王對抗,顏真卿還是走不掉,一樣會被攔截流放。

皇宮萬壽殿內,李輔國來回踱步,臉色十分陰沉,他已經得到消息了,李鄴的特使竟然把顏真卿搶走了,他第一次懲處官員,便被李鄴打臉。

李輔國當然想出兵把顏真卿搶回來,但他又不敢,李鄴是否支持朝廷,態度不明,萬一觸怒了李鄴,他出兵殺過來,那真是一場噩夢了。

這時,宦官董秀匆匆走來,李輔國連忙問道:“怎麼樣,打聽清楚了嗎?”

李輔國現在最想知道,李鄴究竟是針對他,還是針對顏真卿?

是故意給自己難堪,還只是碰巧了。

董秀低聲道:“卑職已經打聽清楚,齊王確實兩次請顏真卿去隴右,都被顏真卿拒絕,這是第三次了,應該是巧合。”

李輔國頓時鬆了口氣,只要不是故意針對自己就好。

他眉頭一皺道:“但那麼多人盯着呢,我怎麼下臺?”

董秀眼珠一轉,向李輔國獻計道:“可以讓太后出面,這件事就和君上撇清了,然後太后可以改封顏真卿爲先帝築陵使,讓他去關中負責先帝陵寢,這樣一來,尷尬就化解了。”

雖然董秀這個建議有點掩耳盜鈴,但李輔國也沒有辦法,只得點點頭,“好吧!就這樣決定了。”

當天下午,張太后再次下旨,改封顏真卿爲先帝築陵使,去關中負責先帝的建陵完工。

這個消息頓時成爲朝野的笑談,李輔國唾面自乾,不過顏真卿事件也讓很多官員看到了大唐的希望,大唐的希望在長安。

第571章 無恥小人第854章 沙河大戰(下)第1204章 驚悉機密第66章 初見烈鳳第63章 出線之戰(上)第1019章 兩個選擇第1013章 閹黨誤國第661章 笑談八卦第610章 無奈接受第440章 主動反擊第491章 破城之策第26章 球場綽號第666章 嚴莊之子第28章 自作多情第473章 裴家提醒第1109章 徹底翻身第481章 突聞警訊第80章 三十七郎第303章 無奈妥協第442章 夜間行動第588章 重玄之變(下)第387章 惡人先手第1234章 命在一線第1051章 水軍摸底第532章 又見張平第374章 宇文懷德第1143章 懦夫有用第716章 案情惡化第1029章 四大承諾第431章 惡念不斷第1249章 戰略陷阱第978章 明年計劃第271章 推卸責任第974章 再議太子第1077章 突遇刺客第775章 乘勝追擊第965章 談判開始第682章 臨時節度第1244章 雲中報警第373章 心生妒念第1172章 深夜急報第712章 案情複雜第979章 藩鎮子弟第768章 被迫出兵第693章 破敵有術第143章 獵和被獵(下)第385章 家主之憂第790章 警告見效第273章 痛下殺手第702章 南城決戰(六)第55章 龍爭虎鬥(下)第63章 出線之戰(上)第721章 神秘來客第19章 露了馬腳第983章 西遷隴右第574章 激戰魯陽第1185章 註定滅亡第1001章 酒樓小議第554章 搶先下手第724章 秋浦小縣第746章 辛氏名將第1249章 戰略陷阱第1217章 戰略建議第358章 改變策略第526章 稍加籠絡第660章 曲線勸諫第1204章 驚悉機密第505章 火攻奇效第376章 王母之石第104章 緊急求助第886章 幽州求降第118章 勇闖敵穴第175章 尋釁滋事第1138章 效率猛增第1059章 踏上返程第224章 抵達龜茲第160章 朔方大戰第417章 遠敵來襲第510章 失財之恨第552章 斬盡殺絕第1075章 國丈張立第1083章 幕後真兇第572章 火燒蛇谷第184章 傳遞信號第508章 血戰勃律(上)第196章 再獲遺留第1106章 動員部署第730章 時機成熟第252章 偷天換日第152章 血戰峽谷(上)第85章 護身鎧甲第373章 心生妒念第730章 時機成熟第1140章 天子駕崩第842章 幡然醒悟第959章 實力爲王第938章 識人不明第106章 有失有得第982章 必須妥協第433章 再三警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