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08章 未雨綢繆

不過從另一個方面來看,閻重喜其實也是出色的完成了他賦予的任務,原本他要求閻重喜半年之內控制整個晉南,可是閻重喜在六月底之前,便已經完成了他賦予的任務,徹底的將晉南整個控制在了自己的手中,這麼一來,他便有能力抽調出更多的人馬來做更多的事情了。

更何況晉南對於刑天軍來說非常重要,畢竟刑天軍身處大陸內部,長久以來,轄地內軍民吃鹽都是一個問題,要暗中通過鹽梟們販運私鹽,來解決轄地內軍民吃鹽的問題,所以對於刑天軍來說,是一個很大的經濟負擔,而解州拿下之後,刑天軍便解決了吃鹽的問題,同時也控制了內地一個重要的食鹽產地,使得刑天軍又擁有了穩定的財源,更不用說平陽府還產鐵,是當下大明非常重要的產鐵之地,現如今不管是打仗還是恢復農業,鐵都是不可或缺的資源,控制整個晉南,對於刑天軍來說,至關重要,這是他們以後打天下的基礎。

而且據付德明送來的報告,肖天健得知單是在平陽府一帶,就找到了兩千餘名鐵匠,和數千採鐵礦的礦工,這對刑天軍來說,更是非常重要的資源,短時間之內,刑天軍的武器生產,又可以上一個臺階,滿足他擴充兵力的需求。

所以在閻重喜攻下解州之後,肖天健一方面傳令給付德明,令其儘快在平陽府以原有的那些鐵場爲基礎,擴大生產,一是要最大力度的擴大鍊鐵業的生產,二是要大力加大對於火銃的生產數量,支援軍隊使用,同時着令閻重喜立即休整之後,調派刁正率領一部人馬,出晉南,到懷慶府和衛輝府,協助劉寶守禦黃河以南刑天軍的控制區,抵禦京輔和山東官軍對刑天軍控制區的進犯,緩解一下劉寶眼下的壓力。

再說在晉北一帶活動的王承平李凌風所部,他們在這兩個多月以來,在晉北的活動也頗有成效,先是攻下了朔州,進而又攻下了岢嵐州,然後以武力威脅忻州,大大的牽制住了山西的官兵以及宣大官軍南下救援晉南諸州縣,控制了很大一塊地面。

不過和其它刑天軍行動有所不同的是王承平和李凌風他們的兵馬以騎兵爲主,步軍數量並不是很多,機動能力強,但是攻堅能力卻相對較弱,畢竟火炮這玩意兒他們裝備少,雖然有範家暗中給他們輸送晉南所產的自生火銃,但是大炮這東西,卻無法給他們偷運,所以他們的部下裝備的火炮,多是從晉北各州縣掠奪來的舊式火炮,由工匠們加以對火炮的炮架進行改造隨軍使用,所以火力不強,不適合進行大規模的攻堅戰,這也是他們這幾個月來,僅僅是攻下了幾座州縣,而沒有能去攻打太原的北大門忻州的原因。

不過這並不代表着他們就沒多少功勞,相反他們二人做的甚至可以說比其他任何人都要好得多,他們爲刑天軍打造出了一支兵力已經超過五千人的精銳騎兵兵團,並且通過時不時的入寇蒙古諸部,搶掠回來了不少的戰馬、牛羊,儲備下了大批的戰馬,這些騎兵之中不但有晉北一帶的漢人,而且還有大批因爲部族爭紛而失去部落的蒙古人,更有相當多當地的党項人,甚至有從遼東跑到晉北的渤海人和朝鮮人。

這些少數民族的人,沒什麼信仰,多是和後金韃子有着血海深仇之人,在遼東乃至草原無法生存,最終選擇了投靠王承平和李凌風他們,成了刑天軍的一員,對於這些人,肖天健告訴過王承平和李凌風他們,要儘量爭取,只要他們認同刑天軍,便對其一視同仁,乾的好的該升遷就升遷,該重用就重用,而這些人之中絕大多數以前都是遊牧出身,各個都有一身的好騎術,編練騎兵是最合適的,而且成軍速度飛快,短時間便能用來上陣殺敵。

再加上刑天軍推行的軍事訓練方式和紀律,刑天軍的騎兵在這幾年來,王李二人的率領下,已經錘鍊成了一支紀律性很強,戰鬥力也非常強悍的騎兵隊伍,上陣的時候更多的倚重於紀律和相互的配合,別說他們本來就騎術精湛,即便是軍中一些騎術稍差的騎兵,在有效的紀律約束之下,和相互配合下,在騎兵對戰之中,也都能發揮極強的戰鬥力。

畢竟騎兵不見得就非要個人騎術以及技戰能力超強,歷史上拿破崙的騎兵個人技能並不很強,但是在完善的軍事組織之下,他們的戰鬥力卻十分強悍,往往能打得對手無法招架,而他們的戰鬥力來源,則是依靠完善的組織性和紀律性以及相互之間的配合。

換而言之,現在大明的騎兵和蒙古騎兵乃至是後金韃子的騎兵,在上陣的時候,更多的還是在講求個人技戰能力,雖然韃子騎兵號稱天下最強,其實在單兵技戰能力上,並沒有強過蒙古騎兵什麼,反倒是一對一的時候,蒙古騎兵還要厲害一些,只不過蒙古人現在已經是一盤散沙,不是凝聚力比較強的韃子軍的對手罷了,不得不聽從韃子的吩咐,去充當後金韃子的炮灰。

而刑天軍自建軍之始,肖天健便在對部下灌輸組織紀律性,要求不管什麼時候,什麼兵種,都要講求相互間的配合,所以王承平和李凌風也接受了他的觀念,在組建他們的騎兵兵團的時候,潛移默化的將肖天健的治軍理念灌輸給了部下們,再加上不斷補充給他們的那些新的低級軍官,都接受過相對比較嚴格的培養,所以他們二人麾下的騎兵隊伍,便擁有了更強的紀律性,所以即便是沒有吸納這些少數民族的騎兵,他們的騎兵隊的戰鬥力也絕不容小視。

這一點在他們這幾年屢次深入關外草原,洗掠草原中蒙古部落,和蒙古騎兵交手,卻罕有敗績的情況上,已經檢驗了他們的治軍理念,使得王李二人麾下的騎兵隊伍很是強悍。

雖然這一次他們打出刑天軍大旗,正式宣告了他們的身份,並且地處宣大周邊,朝廷的宣大騎兵對付他們,卻只有吃虧的份,幾次交手之後,宣大兵對他們都退避三舍,不敢跟他們作對了。

而他們眼下不但攻下了朔州和岢嵐州,而且分出了部分人馬,出長城渡過黃河,進入到了陝西北部地區,在神木、榆林一帶開始活動,並且在那裡也開始建立起了屬於他們的勢力圈,當地邊軍雖然對他們多次圍剿,但是他們多采用游擊戰的辦法,一觸即走,打了就跑,官軍也奈何不了他們,反倒是不少官軍倒戈,投靠了他們,使之開始有跡象表明,將會逐漸的控制住陝北地區。

這一點對於肖天健以後北上,是至關重要的,雖說眼下在北方用兵還不是他的重點,但是未雨綢繆,先在那邊建立起一支屬於刑天軍的強悍騎兵隊伍,對於以後刑天軍北上和韃子爲敵,是隻有好處沒有壞處的。

(我知道我有罪,又是兩千多字的一章,我保證,週一爆發,來向大家謝罪!)

第200章 四面楚歌第118章 出發第94章 以漢制漢第111章 正主失蹤第43章 殺牛第155章 星夜回援第150章 家人佳人第一百八十七八 破洛陽第112章 大軍來犯第134章 短期計劃第183章 貴客臨門第241章 奴酋的鬼胎2第160章 河西村前哨戰2第29章 踏上征程第58章 決勝3第92章 棄卒第57章 決勝2第84章 聰明反被聰明誤第199章 改制第80章 進展神速2第58章 衝突第153章 問題第93章 偵查第105章 兵至高嶺第124章 屠殺第67章 怒而還師第134章 短期計劃第33章 兵臨城下第68章 不得消停第52章 臨危不懼第191章 虛實不定第168章 火炮發威第56章 再次失利第132章 時不我待冒雨強攻第14章 落腳之地第36章 跟蹤第165章 完勝第167章 陸海之爭第159章 不可能完成的任務第205章 奇兵第17章 天下烏鴉一般黑第27章 忠烈之臣第167章 兵站第38章 隴州之戰5第87章 激辯2第129章 擴張行動第47章 盧象升的判斷第24章 油盡燈枯第80章 圍城打援第121章 崇禎遺孤第64章 世事難料第14章 敵人的敵人是朋友第28章 送行第188章 石冉第148章 分而化之第212章 南下北進第207章 破釜沉舟第200章 建奴入寇第131章 區別對待第49章 互通有無第114章 迎頭痛擊第29章 守財奴第138章 言而有信第60章 決死一搏第206章 劍指臺灣第63章 喜訊連連第138章 援軍紛至第131章 區別對待第79章 新附軍第123章 北方戰區第77章 通州會戰6第8章 都是尿惹的禍第68章 佈置第38章 強盜遇上強盜第174章 圍點打援第49章 滿門盡屠第33章 危局第19章 千金馬骨第154章 納妾第84章 恍如隔世第101章 兵敗如山倒第70章 背水一戰第92章 鳳翔衛官軍第90章 巡邏隊第150章 全勝第58章 大中牌絞肉機第81章 綁腿第216章 暗戰第120章 前朝舊臣第116章 奉旨抄家第57章 決勝2第128章 懸賞第152章 訓誡第69章 看破第192章 大敵當前第103章 慶捷第97章 絕非君子第29章 守財奴第63章 喜訊連連第85章 初會牛金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