構建可持續發展的社會主義學院教育體系_一

構建可持續發展的社會主義學院教育體系,全面貫徹十六大精神,實現全面建設小康社會宏偉目標的必然要求。

社院作爲我國各民主黨派和無黨派人士的聯合黨校,其根本任務是培訓統一戰線隊伍的兩支幹部隊伍。這一根本任務,決定了社院必須堅持以政治培訓爲主的原則,把馬克思主義基本理論、毛澤東思想、鄧小平理論、江澤民“三個代表”重要思想以及黨的路線方針、政策作爲重要辦學方向,要求構建可持續發展的社會主義教育體系。統一戰線幹部培訓是我們黨幹部培訓的重要組成部分,是統一戰線的一項重要的事關全局的基礎性工作,具有十分重要的戰略地位。在新世紀,如何更好的以黨的十六大精神與“三個代表”重要思想爲指導,繼往開來,與時俱進,進一步加強社會主義學院教育體系,不斷實現社會主義教育體系建設的發展與創新。

教育體系改革與發展的總目標,是建立可可持續發展的社會主義教育體系。可持續發展的社會主義教育體系有兩層含義:一是社會主義教育體系藥味統一戰線的可持續發展服務,二是必須滿足社會主義統一戰線教育本身可持續發展的要求。這兩層含義有機的統一於社會主義教育本身,缺一不可。

社院統一戰線教育要爲社會的可持續發展發展服務。可持續發展是一種新的社會發展觀。現代化是人類社會文明史發展的必然選擇。現代化固然給人類社會帶來了歷史性的超越,但其弊端又深刻的影響着文明的發展和人類的生存環境。正是在這樣一種背景下,可持續發展應運而生。基於對現代

化和可持續發展之間的辨證關係的正確認識,黨的十五大報告明確提出了可持續發展戰略。社會主義學院爲可持續發展戰略服務主要體現在它對於統一戰線教育不僅要堅持正確的立場和政治方向,而且要努力展示馬克思主義的思想魅力和無窮生命力。社院統戰教育既要能進行高水平的統戰理論研究又要能培養一支與共產黨親密合作的新一代黨外代表人士隊伍和一支政治堅定、德才兼備的統戰幹部隊伍,爲營造一流的社會主義教育體系作出貢獻。

可持續發展的社院統戰教育體系還要滿足自身可持續發展的要求,社會主義學院教育體系要爲社會可持續發展服務,首先必須實現自身的可持續發展。社院自復辦以來,在統一戰線兩支幹部隊伍培訓工作中,取得了很大的成績,社院教育的規模、內容體系、層次水平以及教育的形式上都有了質的飛躍。但由於復辦時間不長,也存在着一些問題,突出表現在以下幾個方面:

第一,規模小。我們黨統一戰線是隨着我們革命、建設、改革的歷史進程而不斷髮展變化的。改革開放以來,特別是在建立和完善社會主義市場經濟體制過程中,我國的經濟和社會結果發生了深刻的變化,統一戰線的內部構成、任務、範圍、對象也發生了深刻變化。這些都產生對統一戰線幹部進行培訓教育的迫切需要。目前,每年培養規模根本滿足不了這種急劇膨脹的社會需求。

第二,師資力量不足,且流失嚴重。“名校渴求名師,名師造就名校”。擁有一支高素質的知名的教師隊伍是辦好一所學校的必備條件之一;一所學校要有知名度,成就一

流業績。就必須把培養和造就一支高素質的師資隊伍作爲學校自身建設的一項重要任務常抓不懈。目前,一方面,受編制、經費、教學任務總量的限制,社院專職教師人數較少,社院教育體系中專職教師一般不能滿足教學科研任務的要求,絕大多數課程要到校外去聘請教師。另一方面,職稱評審制度管理上的不科學等也成爲教師流失的原因。沒有一定數量的專職教師隊伍,就難以對學員進行系統性、經常性的理論輔導,不可能形成自己的科研基礎,也不可能從根本上保證正常的教學秩序和教學質量,更不可能構建有社院特色的教學培訓體系。

第三,教學培訓規模零散,多缺乏系統定位。

目前,各社院校內內主體班次,爲民主黨派幹部培訓班和進修班、讀書班。另外還有各省市(州)與當地社院聯合辦班,或與外省(市)社院聯合辦班,及各黨派,共商聯自辦班,以及各種培訓班。另外由於社院教育對象差別大(如非公有制制代表人士與黨外代表人士)、班級類型在培訓時間的長短上也有不同(如讀書班與進修班),同時,按照我國幹部教育培訓的有關規定,同一職務幹部每5年必須到相應的黨校學習培訓3個月。但是,由於幹部升遷,異地交流、職位崗位變化、兼職職務(這種情況在黨外幹部中尤爲普遍)等客觀原因,以及某些主觀因素,造成幹部培訓中學員參加同一類型或者相近班次重複學習的現象始終存在,也造成了社院教學安排中某種程度的盲目和混亂現象。尤其不可忽視的是在教育作爲一種產業的共識下,社院教育的靈活性與系統性不能很好的結合。

(本章完)

從北京民革的發展看參政黨建設_四、團結共事,努力保持黨內的和諧三、建設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政治文明,開闢人類文明文明的新途徑從綱領的兼容性看民主黨派的政黨獨立性_一、民主黨派綱領發展變化的主要特點二、牢牢把握堅定不移走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政治發展道路這一主題,全面加強自身建設政治文明建設與利益表達機制的建全與完善_二一、在圍繞大局、服務中心中定位,進一步明確社會主義學院的發展方向新世紀中國政黨制度的發展趨勢_二、多黨合作制度將在迎接新的挑戰中發展完善民主監督思想及其規範與發展_一、鄧小平的民主監督思想從北京民革的發展看參政黨建設_四、團結共事,努力保持黨內的和諧對加強社區統戰工作的一些思考_二、社區統戰工作的特點和難點四、在以教學科研爲中心中定位,進一步發揮社會主義學院的整體功能一、提出“社會主義政治文明”概念和三個文明協調發展的思想,拓展了馬克思主義文明觀社會公正及其實現途徑_三二、54年憲法正式確立了黨的統一戰線在新中國歷史上的地位三、全面、辯證地看待當今世界政黨綱領的兼容性特點二、“一國兩制”的實施,使我國形成了兩種法律制度並存的局面二、北京民主黨派在參政議政工作機制上存在的問題及成因分析二、牢牢把握堅定不移走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政治發展道路這一主題,全面加強自身建設民主監督思想及其規範與發展_三、高舉鄧小平理論旗幟,進一步加強民主監督的三化建設發揮私營企業主階層的政治參與功能_三、私營企業主階層政治參與中存在的問題及對策對加強社區統戰工作的一些思考_一、加強社區統戰工作的必要性和重要性三、發揮統一戰線優勢,再造歷史的輝煌,早日實現祖國和平統一大業二、創立人民民主理論,深化了馬克思主義政治民主的內涵一、中華民族凝聚力在全面建設小康社會、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中的作用二、北京民主黨派在參政議政工作機制上存在的問題及成因分析二、借鑑歷史經驗,“反獨促統”,發展和壯大廣泛的愛國統一戰線二、“一國兩制”的實施,使我國形成了兩種法律制度並存的局面北京社會主義學院發展歷程四、進一步加強民主黨派參政議政運行機制建設的具體建議三、在提升教學科研能力中定位,進一步落實社會主義學院教師隊伍建設的重點從綱領的兼容性看民主黨派的政黨獨立性_二、世界各國政黨綱領發展變化的突出特點社會公正及其實現途徑_一四、“一國兩制”的實施,爲大陸、港、澳、臺提供了相互吸收和借鑑法律文明成果的歷史社會主義政治文明與新時期愛國統一戰線_一、民主政治、政治文明和統一戰線新時期黨領導的多黨合作制度的重大發展_二、《意見》受到了黨和政府的高度重視對加強社區統戰工作的一些思考_二、社區統戰工作的特點和難點一、深刻認識加強黨外代表人士隊伍素質能力建設的現實必要性和極端重要性民間組織——統一戰線工作的新領域_二、民間組織是統一戰線工作的新領域一、多黨合作和政治協商制度面臨的難得機遇試論憲政與黨內民主_二對加強社區統戰工作的一些思考_三、對加強社區統戰工作的幾點建議五、在開放互動中定位,進一步優化社會主義學院發展的外部環境二、如何做“五型”幹部四、在以教學科研爲中心中定位,進一步發揮社會主義學院的整體功能論社會轉型期的統一戰線_二、社會整合是轉型期統一戰線發展的現實依據二、北京民主黨派在參政議政工作機制上存在的問題及成因分析二、在以學員爲主體中定位,進一步突出社會主義學院的教學特點一、什麼是“五型”幹部民間組織——統一戰線工作的新領域_二、民間組織是統一戰線工作的新領域第二、實踐“三個代表”需要發揮統一戰線的獨特優勢和巨大威力統一戰線領域黨的執政能力建設的基本思路和主要任務政治文明建設與利益表達機制的建全與完善_一民間組織——統一戰線工作的新領域_一、民間組織概念及其基本特徵健全和完善民主黨派參政議政機制調研報告_三、對民主黨派參政議政運行機制的幾點意見對加強社區統戰工作的一些思考_一、加強社區統戰工作的必要性和重要性新時期黨領導的多黨合作制度的重大發展_一、《意見》體現了鄧小平統一戰線思想一、什麼是“五型”幹部從北京民革的發展看參政黨建設_一、始終保持正確的政治方向五、在開放互動中定位,進一步優化社會主義學院發展的外部環境論社會轉型期的統一戰線_三、社會轉型期統一戰線工作面臨的新情況、新問題二、北京民主黨派在參政議政工作機制上存在的問題及成因分析從北京民革的發展看參政黨建設_三、不斷創新,提高履行職能的水平五、在開放互動中定位,進一步優化社會主義學院發展的外部環境從綱領的兼容性看民主黨派的政黨獨立性_二、世界各國政黨綱領發展變化的突出特點統一戰線領域黨的執政能力建設的基本思路和主要任務二、統一戰線在構建社會主義和諧社會中大有作爲發揮私營企業主階層的政治參與功能_三、私營企業主階層政治參與中存在的問題及對策三、在提升教學科研能力中定位,進一步落實社會主義學院教師隊伍建設的重點一、在中共北京市委領導下,北京各民主黨派參政議政工作在首都政治文明建設中不斷進步構建可持續發展的社會主義學院教育體系_一二、多黨合作和政治協商制度面臨的嚴峻挑戰三、全面、辯證地看待當今世界政黨綱領的兼容性特點三、“一國兩制”的實施,使我國呈現出多法域並存與發展的格局三、75年、78年憲法記錄了黨的統一戰線在新中國建設史上的曲折三、鞏固和發展新時期最廣泛的愛國統一戰線,爲建設社會主義政治文明而奮鬥發揮私營企業主階層的政治參與功能_二、私營企業主階層政治參與的必要性和重要性民主監督思想及其規範與發展_三、高舉鄧小平理論旗幟,進一步加強民主監督的三化建設第一、統一戰線的健康發展離不開“三個代表”的正確指導第二時期研究狀況的概述和分析一、多黨合作和政治協商制度面臨的難得機遇一、什麼是“五型”幹部三、全面、辯證地看待當今世界政黨綱領的兼容性特點北京社會主義學院發展歷程發揮私營企業主階層的政治參與功能_三、私營企業主階層政治參與中存在的問題及對策一、多黨合作和政治協商制度面臨的難得機遇三、全面、辯證地看待當今世界政黨綱領的兼容性特點第一時期研究狀況的概述和分析三、建設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政治文明,開闢人類文明文明的新途徑從北京民革的發展看參政黨建設_一、始終保持正確的政治方向三、鞏固和發展新時期最廣泛的愛國統一戰線,爲建設社會主義政治文明而奮鬥健全和完善民主黨派參政議政機制調研報告_三、對民主黨派參政議政運行機制的幾點意見民間組織——統一戰線工作的新領域_一、民間組織概念及其基本特徵一、多黨合作和政治協商制度面臨的難得機遇二、北京民主黨派在參政議政工作機制上存在的問題及成因分析第一、統一戰線的健康發展離不開“三個代表”的正確指導一、中華民族凝聚力在全面建設小康社會、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中的作用二、在以學員爲主體中定位,進一步突出社會主義學院的教學特點新時期黨領導的多黨合作制度的重大發展_二、《意見》受到了黨和政府的高度重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