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主監督思想及其規範與發展_三、高舉鄧小平理論旗幟,進一步加強民主監督的三化建設

三、高舉鄧小平理論旗幟,進一步加強民主監督的三化建設

十幾年來,中共第三代領導集體不僅站在理論創新創新的高度,較系統地闡述了民主監督的發展目標和方向,同時站在制度創新的高度,充分運用和發展了鄧小平的民主監督思想,使多黨合作和民主監督取得了巨大成功。但隨着形勢的發展,多黨合作和民主監督也面臨着一些新情況、新問題,如何認真總結經驗,在鄧小平理論和“三個代表”思想指導下,進一步提高民主監督意識,使民主監督更加規範有序、富有成效,是值得深入探討的重要課題。爲進一步搞好民主監督的“規範化、制度化、程序化”建設,應加強以下幾方面的工作:

1、 落實培訓制度,提高民主監督主客體的民主意識

目前民主監督中的一個最大難點是民主監督主客體的民主意識缺失。一是作爲監督客體的中共方面不能正確認識和對待民主黨派的民主監督,以至一些領導幹部在利益趨動下,不願受監督、害怕受監督,對民主監督採取敷衍、推諉甚至打擊報復的態度。二是作爲監督主體的民主黨派方面不能找準位置,患得患失,不敢、不能認真履行監督職責。有鑑於此,必須加強對監督主客體的政治培訓,提高他們的民主監督意識。在這方面,中共黨校和社會主義學院都有相應的培訓計劃和制度,但都沒有很好落實,即使有的經過了培訓,也沒有很好地納入幹部使用機制。因此,認真落實培訓制度和創新培訓制度是能否真正將中共領導集體民主監督思想落到實處的基本前提。

2、 提出具體要求,提高民主監督制度的可操作性

中共14號文件對民主監督作了原則性規定.但缺乏一些實施細則或具體操作程序,運作起來就容易“空泛”或流於形式。加強制度建設,就是要對制度的實施提出具體的要求和規定,增強可操作性。如應對提案的辦理結果作出“解決程度”的要求;對“重大問題”的協商做出具體規定,確保“協商於決策之前”;制定特約人員工作程序和“知情制”等操作性較強的具體規定。

3、 加強程序規範,提高民主監督的實效性

民主政治實質上就是程序政治,制度化的根本就是程序化,沒有嚴格的程序要求,制度執行起來效果就參差不齊。一方面是執政黨要建立自覺接受監督的工作流程,如有的地方黨委、政府建立了專人負責聯繫各民主黨派、督辦黨派提案、主要領導親自批閱提案等一系列的工作程序,民主監督就有成效;但有的地方沒有建立規範的工作程序,想起來就抓,忙起來就亂,隨意性很大,使民主監督失效。一方面民主黨派也要建立起履行職責的自我約束機制,逐步建立集民主黨派民主監督責任、民主監督成效評估、民主監督成果獎勵爲一體的自我約束機制,確保民主監督的水平和質量。

當然,解決民主監督的制度問題是一個帶根本性、長期性、全面性的問題,也是一個在實踐中不斷探索的艱難過程。正如江澤民所說,“我國建立社會主義制度畢竟只有半個世紀,時間還不長,各個方面都需在實踐中繼續加以完善。我國的政治體制,也需要根據實踐的發展不斷改進”。但我們相信,在中共和各民主黨派的共同努力下,“我們的制度將一天天完善起來,它將吸收我們可以從世界各國吸收的進步因素,成爲世界上最好的制度。”

(此文載於《人民政協報》2004年7月15日)

(本章完)

政治文明建設與利益表達機制的建全與完善_二一、什麼是“五型”幹部新世紀中國政黨制度的發展趨勢_一、多黨合作制度在新的世紀中將長期存在一、深刻認識加強黨外代表人士隊伍素質能力建設的現實必要性和極端重要性新世紀中國政黨制度的發展趨勢_一、多黨合作制度在新的世紀中將長期存在二、借鑑歷史經驗,“反獨促統”,發展和壯大廣泛的愛國統一戰線社會公正及其實現途徑_三二、如何做“五型”幹部發揮私營企業主階層的政治參與功能_一、私營企業主階層政治參與的可行性三、積極創新培訓形式,努力提高培訓質量和效果政治文明建設與利益表達機制的建全與完善_二論社會轉型期的統一戰線_三、社會轉型期統一戰線工作面臨的新情況、新問題試論憲政與黨內民主_二三、堅持完善新世紀中國共產黨領導的多黨合作和政治協商制度新世紀中國政黨制度的發展趨勢_二、多黨合作制度將在迎接新的挑戰中發展完善論社會轉型期的統一戰線_三、社會轉型期統一戰線工作面臨的新情況、新問題二、社會主義民主政治、政治文明與黨在新時期的愛國統一戰線一、“一國兩制”的實施,豐富了我國的憲法理論與實踐社會主義政治文明與新時期愛國統一戰線_一、民主政治、政治文明和統一戰線發揮私營企業主階層的政治參與功能_二、私營企業主階層政治參與的必要性和重要性三、堅持完善新世紀中國共產黨領導的多黨合作和政治協商制度三、堅持完善新世紀中國共產黨領導的多黨合作和政治協商制度論社會轉型期的統一戰線_二、社會整合是轉型期統一戰線發展的現實依據三、75年、78年憲法記錄了黨的統一戰線在新中國建設史上的曲折三、堅持完善新世紀中國共產黨領導的多黨合作和政治協商制度構建可持續發展的社會主義學院教育體系_一新中國憲法變遷與統一戰線_一、《共同綱領》首次使黨的統一戰線呈現在憲法性文件之中四、82年憲法及其修正案昭示着黨的統一戰線進入新的歷史發展時期四、進一步加強民主黨派參政議政運行機制建設的具體建議對加強社區統戰工作的一些思考_三、對加強社區統戰工作的幾點建議二、借鑑歷史經驗,“反獨促統”,發展和壯大廣泛的愛國統一戰線二、中共第三代領導集體對鄧小平民主監督思想的運用和發展三、在提升教學科研能力中定位,進一步落實社會主義學院教師隊伍建設的重點新時期黨領導的多黨合作制度的重大發展_二、《意見》受到了黨和政府的高度重視論社會轉型期的統一戰線_三、社會轉型期統一戰線工作面臨的新情況、新問題構建可持續發展的社會主義學院教育體系_一三、鞏固和發展新時期最廣泛的愛國統一戰線,爲建設社會主義政治文明而奮鬥五、在開放互動中定位,進一步優化社會主義學院發展的外部環境一、提出“社會主義政治文明”概念和三個文明協調發展的思想,拓展了馬克思主義文明觀論社會轉型期的統一戰線_一、轉型期的社會分化爲統一戰線的存在和發展奠定了社會基礎三、“一國兩制”的實施,使我國呈現出多法域並存與發展的格局第一時期研究狀況的概述和分析二、北京民主黨派在參政議政工作機制上存在的問題及成因分析社會公正及其實現途徑_二三、75年、78年憲法記錄了黨的統一戰線在新中國建設史上的曲折三、鞏固和發展新時期最廣泛的愛國統一戰線,爲建設社會主義政治文明而奮鬥發揮私營企業主階層的政治參與功能_三、私營企業主階層政治參與中存在的問題及對策統一戰線領域黨的執政能力建設的基本思路和主要任務社會公正及其實現途徑_一從北京民革的發展看參政黨建設_四、團結共事,努力保持黨內的和諧對加強社區統戰工作的一些思考_三、對加強社區統戰工作的幾點建議一、多黨合作和政治協商制度面臨的難得機遇二、牢牢把握堅定不移走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政治發展道路這一主題,全面加強自身建設二、創立人民民主理論,深化了馬克思主義政治民主的內涵新時期黨領導的多黨合作制度的重大發展_一、《意見》體現了鄧小平統一戰線思想一、“一國兩制”的實施,豐富了我國的憲法理論與實踐民間組織——統一戰線工作的新領域_二、民間組織是統一戰線工作的新領域民間組織——統一戰線工作的新領域_一、民間組織概念及其基本特徵五、在開放互動中定位,進一步優化社會主義學院發展的外部環境一、深刻認識加強黨外代表人士隊伍素質能力建設的現實必要性和極端重要性一、在圍繞大局、服務中心中定位,進一步明確社會主義學院的發展方向五、在開放互動中定位,進一步優化社會主義學院發展的外部環境社會公正及其實現途徑_三對加強社區統戰工作的一些思考_三、對加強社區統戰工作的幾點建議一、深刻認識加強黨外代表人士隊伍素質能力建設的現實必要性和極端重要性一、提出“社會主義政治文明”概念和三個文明協調發展的思想,拓展了馬克思主義文明觀從北京民革的發展看參政黨建設_三、不斷創新,提高履行職能的水平發揮私營企業主階層的政治參與功能_一、私營企業主階層政治參與的可行性從北京民革的發展看參政黨建設_二、努力維繫民革的黨派特色發揮私營企業主階層的政治參與功能_二、私營企業主階層政治參與的必要性和重要性試論憲政與黨內民主_一第一時期研究狀況的概述和分析健全和完善民主黨派參政議政機制調研報告_三、對民主黨派參政議政運行機制的幾點意見新中國憲法變遷與統一戰線_一、《共同綱領》首次使黨的統一戰線呈現在憲法性文件之中民間組織——統一戰線工作的新領域_一、民間組織概念及其基本特徵三、“一國兩制”的實施,使我國呈現出多法域並存與發展的格局四、進一步加強民主黨派參政議政運行機制建設的具體建議統一戰線在構建和諧社會中的優勢與作用_一、統一戰線在構建社會主義和諧社會中的優勢民間組織——統一戰線工作的新領域_一、民間組織概念及其基本特徵對加強社區統戰工作的一些思考_一、加強社區統戰工作的必要性和重要性四、在以教學科研爲中心中定位,進一步發揮社會主義學院的整體功能發揮私營企業主階層的政治參與功能_一、私營企業主階層政治參與的可行性二、多黨合作和政治協商制度面臨的嚴峻挑戰二、如何做“五型”幹部健全和完善民主黨派參政議政機制調研報告_三、對民主黨派參政議政運行機制的幾點意見社會主義政治文明與新時期愛國統一戰線_一、民主政治、政治文明和統一戰線社會公正及其實現途徑_三新時期黨領導的多黨合作制度的重大發展_二、《意見》受到了黨和政府的高度重視民主監督思想及其規範與發展_一、鄧小平的民主監督思想新時期黨領導的多黨合作制度的重大發展_二、《意見》受到了黨和政府的高度重視二、牢牢把握堅定不移走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政治發展道路這一主題,全面加強自身建設三、“一國兩制”的實施,使我國呈現出多法域並存與發展的格局統一戰線在構建和諧社會中的優勢與作用_一、統一戰線在構建社會主義和諧社會中的優勢三、“一國兩制”的實施,使我國呈現出多法域並存與發展的格局實施中華民族凝聚力工程的方式與載體_二、當代中華民族凝聚力的發展趨勢二、在以學員爲主體中定位,進一步突出社會主義學院的教學特點新世紀中國政黨制度的發展趨勢_一、多黨合作制度在新的世紀中將長期存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