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世紀中國政黨制度的發展趨勢_一、多黨合作制度在新的世紀中將長期存在

一、多黨合作制度在新的世紀中將長期存在

多黨合作制度是適合中國國情的政黨制度。新世紀裡這項制度將長期存在,其依據我們可以從以下幾個方面來分析。

1、以先進性和廣泛性的統一,確保政黨在國家政權中的領導地位

中共領導的多黨合作制度,是中國共產黨和各民主黨派合作共事關係在制度上的表現。從組成的政治力量來看,這一制度體現着先進性和廣泛性的統一。中國共產黨是中國工人階級的先鋒隊,它在多黨合作中居於領導地位決定了這一制度的先進性。各民主黨派作爲參政黨蔘與和參加國家政權體現了這一制度的廣泛性。

先進性和廣泛性的統一是我國政黨制度的特點,也是我國政黨制度的優點。在社會主義現代化建設的新時期,這種先進性和廣泛性相結合的政黨制度具有特別重要的意義。改革開放以來,隨着利益結構多元化趨勢的出現,作爲執政黨的中共如何凝聚各種社會力量是一個大問題。如果把各種社會力量都吸收到唯一存在的政黨的組織結構中來,就會削弱黨的團結、紀律和純潔,其結果是削弱了黨的先進性和戰鬥力;如果爲了維持黨的先進性和內聚力而將黨的範圍控制在少數先進分子之中,又難以解決廣泛吸取社會精英和從黨外對黨實行監督的問題。這兩種做法最終都會危及執政黨的領導地位和領導權。可見,保持黨的先進性和擴大權力基礎,是現代化過程中政黨所面對的一個“二律背反”。但是,中共領導的多黨合作制卻較好地解決了這一難題。這種政黨制度既在複雜的環境下保持了中共的先進性,又通過民主黨派吸納了各種社會力量,通過政黨間的合作,實現了先進性和廣泛性的統一,擴大了中共領導的權力基礎,較好地解決了中國在走向

現代化過程中出現的保持黨的先進性、增強黨的凝聚力和戰鬥力的需要與擴大黨的權力基礎的矛盾,鞏固了執政黨的領導地位。

2、以革命性和科學性的統一,發揮政黨對政治生活的方向和效率的保證作用

中國共產黨是建設有中國特色社的會主義事業的領導核心。這一領導地位和領導作用,既是由中國共產黨的先進性和革命性決定的,也是由中國共產黨領導的科學性所決定的。中國共產黨的先進性和革命性,使得它能夠順應歷史發展的潮流,正確認識中國革命和社會主義建設的特點和規律,制定正確的綱領、方針、政策和策略,給中國革命和建設指明方向和道路。

中共領導的多黨合作制度既有利於保持中共的革命性,又有助於實現中共領導的科學性,從而在制度上把革命性和科學性統-起來。這是由多黨合作制度的內在機制決定的。一是協商機制o二是決策機制。把政治協商納入決策,中國共產黨可以減少或避免決策失誤,提高執政水平和執政能力。三是監督機制。各民主黨派對共產黨實行民主監督,有利於完善社會監督機制,加強和改善共產黨的領導,保持黨的先進性和革命性。

共產黨領導的多黨合作制度把革命性和科學位統一起來的基礎在於通力合作的政黨關係。各民主黨派作爲參政黨與執政黨團結合作,而不是作爲反對黨與共產黨競爭,可以形成強大的合力,在發揮政黨對政治生活方向的保證作用的同時提高了政黨履行職能的效率。

3、以權力集中和擴大政治參與的統一,擴大政黨在國家權力中的羣衆基礎,有利於實現最廣大人民羣衆的最大利益

社會主義現代化建設是黨和國家的中心任務,也是廣大人民羣衆的根本利益之所在。中國是後

發現代化國家,採取了趕超型的現代化戰略。這就對黨和國家政權的作用提出了很高的要求。因爲現代化戰略的推行必須依靠執政黨強有力的領導,藉助國家政權的力量,通過黨的方針政策和國家的法令自上而下來實現。這就需要權力的集中統一行使。這種權力的集中不是爲了本黨的利益,而是爲了更好地實現廣大人民的利益。飛另一方面,現代化建設必須進行充分的政治動員,調動全體人民的積極性,在此過程中,各階層、各社會集團和利益羣體,都會提出擴大政治參與的要求。現代化建設的順利進行必須解決擴大政治參與的問題。

政治參與的擴大意味着權力的分散,因此權力集中和擴大政治參與往往是矛盾的,但兩者的統一卻是現代化建設成功所不可缺少的條件。如果不能正確處理兩者的關係,就會導致現代化建設的失敗。實行一黨制和多黨制的發展中國家以及實行一黨制的前社會主義國家都留下了深刻的教訓。一般說來,一黨制容易實現權力集中,但很難擴大政治參與,無法最大限度地調動人民的權極性;多黨制容易擴大政治參與,但權力的分散使得政策和法令難以有效地推行,兩者都難以有效地推行現代化戰略。中共領導的多黨合作制度把堅持黨的領導和發揚社會主義民主結合起來,通過制度化的渠道實現了權力集中和擴大政治參與的統一,有力地推動了中國的社會主義現代化建設的進程,有利於實現廣大人民的根本利益。

總之,中共領導的多黨合作制度具有很多的優點。正是因爲這些優點,多黨合作制度在保持國家政局的穩定,增進人民的團結,改善人民的生活,促進生產力持續、快速發展的過程中發揮了重要的作用。這也是中共領導的多黨合作制度在新的世紀裡存在和發展的內在根據。

(本章完)

二、中共第三代領導集體對鄧小平民主監督思想的運用和發展一、中華民族凝聚力在全面建設小康社會、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中的作用一、深刻認識加強黨外代表人士隊伍素質能力建設的現實必要性和極端重要性三、鞏固和發展新時期最廣泛的愛國統一戰線,爲建設社會主義政治文明而奮鬥二、多黨合作和政治協商制度面臨的嚴峻挑戰對加強社區統戰工作的一些思考_一、加強社區統戰工作的必要性和重要性一、多黨合作和政治協商制度面臨的難得機遇二、54年憲法正式確立了黨的統一戰線在新中國歷史上的地位二、借鑑歷史經驗,“反獨促統”,發展和壯大廣泛的愛國統一戰線二、北京民主黨派在參政議政工作機制上存在的問題及成因分析第一時期研究狀況的概述和分析二、如何做“五型”幹部四、“一國兩制”的實施,爲大陸、港、澳、臺提供了相互吸收和借鑑法律文明成果的歷史三、發揮統一戰線優勢,再造歷史的輝煌,早日實現祖國和平統一大業發揮私營企業主階層的政治參與功能_一、私營企業主階層政治參與的可行性二、北京民主黨派在參政議政工作機制上存在的問題及成因分析社會公正及其實現途徑_三從綱領的兼容性看民主黨派的政黨獨立性_一、民主黨派綱領發展變化的主要特點新世紀中國政黨制度的發展趨勢_一、多黨合作制度在新的世紀中將長期存在試論憲政與黨內民主_二二、北京民主黨派在參政議政工作機制上存在的問題及成因分析一、在中共北京市委領導下,北京各民主黨派參政議政工作在首都政治文明建設中不斷進步對加強社區統戰工作的一些思考_二、社區統戰工作的特點和難點第二時期研究狀況的概述和分析新世紀中國政黨制度的發展趨勢_一、多黨合作制度在新的世紀中將長期存在二、牢牢把握堅定不移走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政治發展道路這一主題,全面加強自身建設第一、統一戰線的健康發展離不開“三個代表”的正確指導二、創立人民民主理論,深化了馬克思主義政治民主的內涵從綱領的兼容性看民主黨派的政黨獨立性_一、民主黨派綱領發展變化的主要特點二、在以學員爲主體中定位,進一步突出社會主義學院的教學特點四、在以教學科研爲中心中定位,進一步發揮社會主義學院的整體功能新世紀中國政黨制度的發展趨勢_一、多黨合作制度在新的世紀中將長期存在發揮私營企業主階層的政治參與功能_三、私營企業主階層政治參與中存在的問題及對策健全和完善民主黨派參政議政機制調研報告_三、對民主黨派參政議政運行機制的幾點意見二、社會主義民主政治、政治文明與黨在新時期的愛國統一戰線三、在提升教學科研能力中定位,進一步落實社會主義學院教師隊伍建設的重點二、創立人民民主理論,深化了馬克思主義政治民主的內涵新世紀中國政黨制度的發展趨勢_二、多黨合作制度將在迎接新的挑戰中發展完善二、北京民主黨派在參政議政工作機制上存在的問題及成因分析一、什麼是“五型”幹部從綱領的兼容性看民主黨派的政黨獨立性_一、民主黨派綱領發展變化的主要特點四、在以教學科研爲中心中定位,進一步發揮社會主義學院的整體功能一、中華民族凝聚力在全面建設小康社會、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中的作用四、82年憲法及其修正案昭示着黨的統一戰線進入新的歷史發展時期新時期黨領導的多黨合作制度的重大發展_二、《意見》受到了黨和政府的高度重視新時期黨領導的多黨合作制度的重大發展_二、《意見》受到了黨和政府的高度重視一、提出“社會主義政治文明”概念和三個文明協調發展的思想,拓展了馬克思主義文明觀政治文明建設與利益表達機制的建全與完善_一一、中華民族凝聚力在全面建設小康社會、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中的作用二、多黨合作和政治協商制度面臨的嚴峻挑戰民間組織——統一戰線工作的新領域_一、民間組織概念及其基本特徵三、發揮統一戰線優勢,再造歷史的輝煌,早日實現祖國和平統一大業論社會轉型期的統一戰線_一、轉型期的社會分化爲統一戰線的存在和發展奠定了社會基礎社會公正及其實現途徑_三試論憲政與黨內民主_一二、創立人民民主理論,深化了馬克思主義政治民主的內涵二、如何做“五型”幹部二、統一戰線在構建社會主義和諧社會中大有作爲民主監督思想及其規範與發展_三、高舉鄧小平理論旗幟,進一步加強民主監督的三化建設發揮私營企業主階層的政治參與功能_二、私營企業主階層政治參與的必要性和重要性二、社會主義民主政治、政治文明與黨在新時期的愛國統一戰線統一戰線領域黨的執政能力建設的基本思路和主要任務二、54年憲法正式確立了黨的統一戰線在新中國歷史上的地位從北京民革的發展看參政黨建設_四、團結共事,努力保持黨內的和諧實施中華民族凝聚力工程的方式與載體_二、當代中華民族凝聚力的發展趨勢三、堅持完善新世紀中國共產黨領導的多黨合作和政治協商制度從綱領的兼容性看民主黨派的政黨獨立性_一、民主黨派綱領發展變化的主要特點五、在開放互動中定位,進一步優化社會主義學院發展的外部環境新世紀中國政黨制度的發展趨勢_一、多黨合作制度在新的世紀中將長期存在第一時期研究狀況的概述和分析發揮私營企業主階層的政治參與功能_二、私營企業主階層政治參與的必要性和重要性一、“一國兩制”的實施,豐富了我國的憲法理論與實踐一、多黨合作和政治協商制度面臨的難得機遇對加強社區統戰工作的一些思考_二、社區統戰工作的特點和難點三、75年、78年憲法記錄了黨的統一戰線在新中國建設史上的曲折一、提出“社會主義政治文明”概念和三個文明協調發展的思想,拓展了馬克思主義文明觀二、統一戰線在構建社會主義和諧社會中大有作爲發揮私營企業主階層的政治參與功能_二、私營企業主階層政治參與的必要性和重要性一、多黨合作和政治協商制度面臨的難得機遇一、抗日民族統一戰線與推進祖國和平統一進程的內在聯繫三、全面、辯證地看待當今世界政黨綱領的兼容性特點論社會轉型期的統一戰線_二、社會整合是轉型期統一戰線發展的現實依據三、建設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政治文明,開闢人類文明文明的新途徑三、堅持完善新世紀中國共產黨領導的多黨合作和政治協商制度二、創立人民民主理論,深化了馬克思主義政治民主的內涵二、創立人民民主理論,深化了馬克思主義政治民主的內涵二、中共第三代領導集體對鄧小平民主監督思想的運用和發展三、發揮統一戰線優勢,再造歷史的輝煌,早日實現祖國和平統一大業一、什麼是“五型”幹部試論憲政與黨內民主_二新時期黨領導的多黨合作制度的重大發展_一、《意見》體現了鄧小平統一戰線思想三、堅持完善新世紀中國共產黨領導的多黨合作和政治協商制度一、深刻認識加強黨外代表人士隊伍素質能力建設的現實必要性和極端重要性一、“一國兩制”的實施,豐富了我國的憲法理論與實踐二、如何做“五型”幹部一、“一國兩制”的實施,豐富了我國的憲法理論與實踐二、借鑑歷史經驗,“反獨促統”,發展和壯大廣泛的愛國統一戰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