從北京民革的發展看參政黨建設_一、始終保持正確的政治方向

一、始終保持正確的政治方向

2002年,民革中央領導提出了要建設適應新世紀要求的參政黨的目標,提出了“建設什麼樣的參政黨?”和“怎樣建設參政黨?”的兩項重大課題。民革市委的領導班子對民革中央提出的“一個目標”、“兩個課題”進行了深入的學習研討,增強了對參政黨建設重要性和緊迫性的認識。加強和完善中共領導的多黨合作與政治協商制度是在新的歷史條件下抵禦國際敵對勢力進行“西化”、“分化”的制度保障;是全面建設小康社會、構建和諧社會的時代要求;是適應我國社會結構變化、推進有序政治參與的需要;是社會主義政治文明建設,發展社會主義民主的政治基礎。參政黨建設的目標就是要毫不動搖的把我國的政治制度和政黨制度堅持好、發展好、完善好。

五年來,我們國家社會穩定,經濟快速增長,國際地位日益提高。2003年成功的戰勝了“非典疫情”;2004年完成制定“反分裂國家法”;在經濟、社會發展方面,提出了科學發展觀、構建社會主義和諧社會、建設社會主義新農村、建立創新型國家、加強中國共產黨的執政能力建設和先進性建設等一系列重大戰略思想;中共北京市委提出了“新北京、新奧運”的戰略構想。五年來,統一戰線發展進入最好時期,2003年中共十六大把堅持和完善多黨合作和政治協商制度寫入今後必須長期堅持的十條基本經驗,十六大閉幕後,胡錦濤等中央領導逐一走訪了各民主黨派中央,劉淇等中共北京市委領導也走訪了各民主黨派的北京市委,體現了執政的中國共產黨對參政的各民主黨派的尊重與關心。2005年2月,中共中央頒發《關於進一步加強中國共產黨領導的多黨合作和政治協商制度建設的意見》(2005年5號文件),2006年2月又頒發了《中共中央關於加強人民政協工作的意見》(2006年5號文件),2006年8月中共中央召開了第二十次統戰工作會議,胡錦濤同志做了重要講話,頒發了《中共中央關於鞏固和壯大新世紀、新階段統一戰線的意見》,強調新世紀、新階段統一戰線的極端重要性,明確新世紀、新階段一系列重大理論政策,對新世紀、新階段統一戰線做出了重要部署。民革市委的領導班子十分重視緊密結合中共中央和北京市委的重大決策和戰略部署,緊密結合統一戰線理論形勢的發展和中共中央、北京市委有關文件,利用理論中心組和主委會組織認真學習、研討。學習中,堅持聯繫思想實際、工作實際,堅持敞開思想,實事求是,不斷增進對中國共產黨的基本理論、基本路線、基本綱領和基本經驗的共識,增進對中國共產黨先進性認識的共識,鞏固和發展走中國特色政治發展道路的思想基礎。領導班子成員把自己學習中提高的認識,在常委會、全委會、中青年骨幹學習班以及民革各項活動中介紹給廣大黨員羣衆,引導羣衆,凝聚羣衆,使民革市委的工作堅定不移的沿着正確的政治方向前進。

(本章完)

構建可持續發展的社會主義學院教育體系_一二、54年憲法正式確立了黨的統一戰線在新中國歷史上的地位二、中共第三代領導集體對鄧小平民主監督思想的運用和發展對加強社區統戰工作的一些思考_一、加強社區統戰工作的必要性和重要性統一戰線在構建和諧社會中的優勢與作用_一、統一戰線在構建社會主義和諧社會中的優勢新中國憲法變遷與統一戰線_一、《共同綱領》首次使黨的統一戰線呈現在憲法性文件之中論社會轉型期的統一戰線_三、社會轉型期統一戰線工作面臨的新情況、新問題論社會轉型期的統一戰線_三、社會轉型期統一戰線工作面臨的新情況、新問題三、堅持完善新世紀中國共產黨領導的多黨合作和政治協商制度論社會轉型期的統一戰線_三、社會轉型期統一戰線工作面臨的新情況、新問題二、借鑑歷史經驗,“反獨促統”,發展和壯大廣泛的愛國統一戰線試論憲政與黨內民主_一三、全面、辯證地看待當今世界政黨綱領的兼容性特點一、在中共北京市委領導下,北京各民主黨派參政議政工作在首都政治文明建設中不斷進步統一戰線在構建和諧社會中的優勢與作用_一、統一戰線在構建社會主義和諧社會中的優勢論社會轉型期的統一戰線_三、社會轉型期統一戰線工作面臨的新情況、新問題社會公正及其實現途徑_一二、借鑑歷史經驗,“反獨促統”,發展和壯大廣泛的愛國統一戰線一、中華民族凝聚力在全面建設小康社會、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中的作用三、堅持完善新世紀中國共產黨領導的多黨合作和政治協商制度政治文明建設與利益表達機制的建全與完善_二從北京民革的發展看參政黨建設_四、團結共事,努力保持黨內的和諧一、多黨合作和政治協商制度面臨的難得機遇五、在開放互動中定位,進一步優化社會主義學院發展的外部環境三、堅持完善新世紀中國共產黨領導的多黨合作和政治協商制度實施中華民族凝聚力工程的方式與載體_二、當代中華民族凝聚力的發展趨勢三、發揮統一戰線優勢,再造歷史的輝煌,早日實現祖國和平統一大業政治文明建設與利益表達機制的建全與完善_二第二時期研究狀況的概述和分析從北京民革的發展看參政黨建設_四、團結共事,努力保持黨內的和諧論社會轉型期的統一戰線_二、社會整合是轉型期統一戰線發展的現實依據二、統一戰線在構建社會主義和諧社會中大有作爲三、“一國兩制”的實施,使我國呈現出多法域並存與發展的格局民主監督思想及其規範與發展_三、高舉鄧小平理論旗幟,進一步加強民主監督的三化建設一、“一國兩制”的實施,豐富了我國的憲法理論與實踐民主監督思想及其規範與發展_一、鄧小平的民主監督思想第一、統一戰線的健康發展離不開“三個代表”的正確指導從北京民革的發展看參政黨建設_一、始終保持正確的政治方向三、建設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政治文明,開闢人類文明文明的新途徑論社會轉型期的統一戰線_三、社會轉型期統一戰線工作面臨的新情況、新問題統一戰線在構建和諧社會中的優勢與作用_一、統一戰線在構建社會主義和諧社會中的優勢三、鞏固和發展新時期最廣泛的愛國統一戰線,爲建設社會主義政治文明而奮鬥二、北京民主黨派在參政議政工作機制上存在的問題及成因分析論社會轉型期的統一戰線_一、轉型期的社會分化爲統一戰線的存在和發展奠定了社會基礎一、深刻認識加強黨外代表人士隊伍素質能力建設的現實必要性和極端重要性從北京民革的發展看參政黨建設_三、不斷創新,提高履行職能的水平民間組織——統一戰線工作的新領域_二、民間組織是統一戰線工作的新領域論社會轉型期的統一戰線_二、社會整合是轉型期統一戰線發展的現實依據從北京民革的發展看參政黨建設_三、不斷創新,提高履行職能的水平二、借鑑歷史經驗,“反獨促統”,發展和壯大廣泛的愛國統一戰線三、堅持完善新世紀中國共產黨領導的多黨合作和政治協商制度二、多黨合作和政治協商制度面臨的嚴峻挑戰對加強社區統戰工作的一些思考_一、加強社區統戰工作的必要性和重要性四、82年憲法及其修正案昭示着黨的統一戰線進入新的歷史發展時期從北京民革的發展看參政黨建設_三、不斷創新,提高履行職能的水平對加強社區統戰工作的一些思考_二、社區統戰工作的特點和難點社會主義政治文明與新時期愛國統一戰線_一、民主政治、政治文明和統一戰線第一時期研究狀況的概述和分析三、鞏固和發展新時期最廣泛的愛國統一戰線,爲建設社會主義政治文明而奮鬥從北京民革的發展看參政黨建設_四、團結共事,努力保持黨內的和諧發揮私營企業主階層的政治參與功能_三、私營企業主階層政治參與中存在的問題及對策從北京民革的發展看參政黨建設_三、不斷創新,提高履行職能的水平發揮私營企業主階層的政治參與功能_二、私營企業主階層政治參與的必要性和重要性二、借鑑歷史經驗,“反獨促統”,發展和壯大廣泛的愛國統一戰線構建可持續發展的社會主義學院教育體系_一論社會轉型期的統一戰線_一、轉型期的社會分化爲統一戰線的存在和發展奠定了社會基礎二、多黨合作和政治協商制度面臨的嚴峻挑戰民主監督思想及其規範與發展_一、鄧小平的民主監督思想從北京民革的發展看參政黨建設_三、不斷創新,提高履行職能的水平論社會轉型期的統一戰線_三、社會轉型期統一戰線工作面臨的新情況、新問題對加強社區統戰工作的一些思考_二、社區統戰工作的特點和難點從北京民革的發展看參政黨建設_四、團結共事,努力保持黨內的和諧三、鞏固和發展新時期最廣泛的愛國統一戰線,爲建設社會主義政治文明而奮鬥從北京民革的發展看參政黨建設_三、不斷創新,提高履行職能的水平實施中華民族凝聚力工程的方式與載體_二、當代中華民族凝聚力的發展趨勢一、什麼是“五型”幹部政治文明建設與利益表達機制的建全與完善_二試論憲政與黨內民主_一二、中共第三代領導集體對鄧小平民主監督思想的運用和發展第一、統一戰線的健康發展離不開“三個代表”的正確指導發揮私營企業主階層的政治參與功能_二、私營企業主階層政治參與的必要性和重要性二、“一國兩制”的實施,使我國形成了兩種法律制度並存的局面統一戰線在構建和諧社會中的優勢與作用_一、統一戰線在構建社會主義和諧社會中的優勢三、建設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政治文明,開闢人類文明文明的新途徑二、牢牢把握堅定不移走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政治發展道路這一主題,全面加強自身建設二、54年憲法正式確立了黨的統一戰線在新中國歷史上的地位二、中共第三代領導集體對鄧小平民主監督思想的運用和發展民主監督思想及其規範與發展_三、高舉鄧小平理論旗幟,進一步加強民主監督的三化建設對加強社區統戰工作的一些思考_三、對加強社區統戰工作的幾點建議一、深刻認識加強黨外代表人士隊伍素質能力建設的現實必要性和極端重要性二、54年憲法正式確立了黨的統一戰線在新中國歷史上的地位三、堅持完善新世紀中國共產黨領導的多黨合作和政治協商制度政治文明建設與利益表達機制的建全與完善_一政治文明建設與利益表達機制的建全與完善_二從綱領的兼容性看民主黨派的政黨獨立性_一、民主黨派綱領發展變化的主要特點從北京民革的發展看參政黨建設_一、始終保持正確的政治方向從綱領的兼容性看民主黨派的政黨獨立性_二、世界各國政黨綱領發展變化的突出特點二、北京民主黨派在參政議政工作機制上存在的問題及成因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