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章 驚雲紛紛掠短篷(一)

“陛下發錢以本業貧民,則曰‘贏得得兒童語音好,一年強半在城中’;陛下明法以課試官吏,則曰‘讀書萬卷不讀律,致君堯舜知無術’;陛下興水利,則曰‘東海若知明主意,應教斥鹵變桑田’;陛下謹鹽禁,則曰‘豈是聞韶解忘味,爾來三月食無鹽’。”

燭光下,呂惠卿讀了幾句抄來的舒亶彈章,屈指彈了一下這張不大的紙片,冷笑着:“李資深這是恨蘇軾不死啊。”

“這不是舒亶寫的嗎?”呂升卿疑惑道。

呂惠卿冷眼地瞥了弟弟一下,話都懶得說一句。

呂升卿怔了一下,明白了過來。舒亶完全是在配合李定的奏章來寫。

李定在彈章中說蘇軾“所爲文辭,雖不中理,亦足以鼓動流俗,所謂言僞而辨”,舒亶就在自己的彈章中說蘇軾“譏切時事之言,流俗翕然爭相傳誦”。李定說蘇軾“騰沮毀之論,怙終不悔,其惡已著”,舒亶就將蘇軾的詩文一句句地拿出來細細分析給天子看。

兩人一唱一和,加上一干很快就要參合進來的御史,看着聲勢當是要置蘇軾於死而甘心。

“今日聽傳聞,說李定之子年前曾過其門,蘇軾依故事設宴,但在席上卻冷嘲熱諷,說‘好一個呆長漢’,李定之子是大慚而退。”

“……”呂惠卿沉默了好一陣,半晌之後搖搖頭。都沒什麼好說的了,“此事若爲真,李定銜蘇軾入骨,倒也不爲過了。李定之子乃是後生晚輩,縱是厭見其人,遣人代爲主席便可,豈可如此行事。蘇軾輕佻如此,實是有失體統。”

“李定遣其子過蘇門,或許主動化解舊怨的打算。當年畢竟是蘇軾攻李定,不得李定首肯,其子當也不敢赴蘇軾之宴。”

“‘知其生不逢時,難以追陪新進;查其老不生事,或可牧養小民’。”呂惠卿嘆了一句,“蘇子瞻的文章的確不錯。《知湖州謝上表》裡面,這一句寫得最妙……”頓了一頓,“這把好刀遞到李定的手裡,是給自己的棺材釘釘子呢。”

呂升卿嘆道:“這一次蘇軾的罪名肯定是小不了了。”

“文王拘而演《周易》;仲尼厄而作《春秋》;屈原放逐,乃賦《離騷》;左丘失明,厥有《國語》;孫子臏腳,《兵法》修列;不韋遷蜀,世傳《呂覽》;韓非囚秦,《說難》、《孤憤》;《詩》三百篇,大底聖賢發憤之所爲作也。”

呂惠卿將司馬遷的《報任安書》在這時候背出來,幸災樂禍的味道就太濃了。不過他也是蘇軾所說的新進,蘇軾的文章傳播得越廣,自家的名聲就被糟蹋得越厲害,只是幸災樂禍,沒有順便落井下石就已經可以算是寬宏大量了。

“但以言辭罪人,御史臺那裡是不是做得太過了一點。”呂升卿並不是爲蘇軾叫屈,而是兔死狐悲,“一旦開了頭,後人仿效之,誰還敢作詩?”

呂惠卿聞言,眉頭突然皺了起來,很是有幾分疑惑:“韓岡素來不作詩,是不是知道會有這一天?”

呂升卿也給帶得疑惑起來,“……還真說不準,他是神仙弟子,肯定早就被叮囑過了,不見他連醫術都不學,省得被人找去治病,壞了神醫的名頭。就是孫真人,也不可能手上的病人一個都不死!”他越說越是肯定,“能中進士,又怎麼可能連詩都不會作,那些村夫子還寫詩呢,韓岡的才學好歹也比他們要強得多。就是不入第一第二流,三流總能擠進去的。”

“在章子厚家奔走的有個叫路明的,他當初跟韓岡一起進京……”

“西太一宮題壁?這小弟也聽說了,路明也見過。他說整首詩都是韓岡所作。不過路明他還說了,韓岡後來自陳是在路旁廢廟中所見。”

呂惠卿冷哼一聲:“愚兄走得廟宇也多了,新的舊的,大的小的,市井中的,深山裡的,怎麼我沒這個運氣?好事偏偏給他遇上了!”

“韓岡不是都遇了仙嘛……神仙能碰上,撞上一個壁上有佳作的廢廟,也不是不可能。”呂升卿回想了一下,道:“不過路明說他也曾問韓岡是在哪間廟裡看到的,韓岡就沒回話,說不定還是夢裡撞進去的。”

“這一首,當是韓岡所作。”呂惠卿很肯定地說着,“當初與章子厚議論,他也是覺得韓岡寫得出來。”

“可‘斷腸人在天涯’,以韓岡當年的經歷心境分明是寫不出來的,他可是就要入京爲官了!何況當時還是冬天,‘小橋流水人家’,在關中無論如何都看不到。”

呂惠卿哼了一聲:“好好想想,韓岡當年從張子厚門下趕回鄉里,到底是爲了什麼!”

“啊……”呂升卿一下張大了嘴。

韓岡如今名震天下,遇仙的故事更是遍傳海內。世人中十個裡面倒有九個知道韓岡是兩個兄長歿於王事之後,趕回家奔喪,然後病倒在路邊的破廟裡,遇到了孫真人。而韓岡說他看到那首題西太一宮壁,也是在破廟看到的……

“這下倒是能對上了。”呂升卿喃喃自語。

“兩兄戰歿,甚至是屍骨無存,倉皇間回鄉奔喪。”呂惠卿慢慢地說道,“當時的心境難道還不是斷腸人嗎?”

呂升卿搓着下巴,緩緩地點頭。

“此一篇《題西太一宮壁》,論文字,論格律,都不算高妙,但其意其境,卻是動人心魄。甚至壓倒了介甫相公。短短五句,不見華彩,卻出乎意料得讓人心生感觸。要寫出這樣的詩作,並不要太好的文采,只關乎經歷、心境,正好是韓岡這樣的人能寫的出來的。”

“大哥說得正是。”呂升卿連連點頭,附和道:“並不是要有蘇軾那樣的才能寫得好詩,就是韓岡這般文采平平的士人,心境到了,也能有一名篇傳世。”

可呂惠卿忽得又皺起眉來,“怎麼說到韓岡身上了。”

呂升卿眨了眨眼睛,也愣了。議論了半天韓岡的詩才,呂家兄弟才發現自己的話題莫名其妙地就偏掉了。

“蘇軾之事大哥你覺得該怎麼辦?”呂升卿問道。

“現在還不是表態的時候,暫時由着李定他們鬧去。”呂惠卿道,“御史臺已經請了上命,遣人去湖州捉人了,有什麼話等蘇軾上京後再說吧。治他的罪,當能給州縣中明裡暗裡反對新法的一干鬼祟之人一個警告,手實法推行也能更加順利。但以言辭、詩文定重罪,這一點就萬萬不能了……不爲蘇軾,只爲自己。”

“大哥說的正是。”呂升卿點頭,“就是隻爲了自己,也肯定是要勸一勸天子。蘇軾文才曠世,怎麼也得保住他的性命。”

“……要真的這麼說,蘇軾多半就死定了。”呂惠卿聲音低得很,沒讓他的弟弟聽到。

……

韓岡剛剛赴了韓縝的邀約,在羣牧使府上吃喝了一頓。前後十巡酒,二十道正菜,加上甜點、菓子,涼菜,對韓岡來說,實在是豐盛得過了頭。靈壽韓家的豪富,也總算是領會到了。

在席面上,兩人並沒有說多少公事,只是天南海北地聊着天,說着不着調的閒話。

韓縝請韓岡,也只是聯絡感情的打算,都在一個衙門裡面共事了,沒坐在一起喝過酒,怎麼都是一件奇怪的事。

韓縝早就想請韓岡一起飲宴,也正式出言邀請過。不過韓岡如今絕足歡場,對於一些脂粉味太重的酒樓敬謝不敏,韓縝等到過了年了,才邀請了韓岡過府一敘。

雖說在席上並沒有論及正事,但一頓酒,喝得賓主盡歡。到了初更的時候,韓岡才帶着幾分醉意,告辭離開。

迎面吹來了一陣夜風,韓岡裹緊了斗篷之後,酒意也被冬夜的凜冽寒風給吹得不知蹤影。

明天就是上元燈會的初日,街巷中到處都是各色彩燈。有掛在屋檐下的,有拴在樹梢上的,還有直接擺到了大街上——通常有兩三人高,數丈長,這是燈山。只是大部分的花燈還沒有點起來,在風中搖搖晃晃。不過少部分亮起來的花燈,已經足以用流光溢彩來形容,照得街上通通透透。

韓岡一行十餘人,都是騎在馬上,轉過一道街口,前面便是南門大街,韓岡回他的宅邸,都要經過寬闊的南門大街,雖不比寬敞得如同廣場一般的御街,但五十步的大街,也是可以當廣場用了。

此時的南門大街兩側,擺滿了燈山,不是之前看到的民間行會所造的燈山,而是在京百司的燈山——地位高的衙門能擺在御街之上,地位低的,就只能在南門大街,以及東十字大街,西角樓大街擠一擠了——這些拿着官中的錢紮起的巨型彩燈,外形各不相同,有的是描述了一個有名的歷史故事,有的則是天南地北的飛禽走獸,看了就給人以爭奇鬥豔之感。

第二十三章 鐵騎連聲壓金鼓(四)第二十七章 片言斷積案(上)第三十九章 欲雨還晴諮明輔(五)第四十八章 時來忽睹紅日低(六)第二十九章 頓塵回首望天闕(十六)第二章 天危欲傾何敬恭(十一)第三章 收兵止戈留餘恨(下)第一百四十一章 梳理(十一)第二十七章 舒心放意行所願(上)第四十三章 修陳固列秋不遠(四)第二百五十八章 新議(二十四)第三十八章 何與君王分重輕(四)第四十六章 世情如水與天違(中)第九章 舊日孤燈映寒窗(下)第四十三章 竹紙知何物(中)第二十六章 鴻信飛報猶絕遲(一)第二百二十四章 變故(二十一)第二百二十九章 變故(二十六)第一十九章 波瀾因風起(下)第五章 平蠻克戎指掌上(三)第三十六章 可能與世作津樑(四)第一百零八章 微雨(十五)第二十三章 鐵騎連聲壓金鼓(四)第四十章 敗敵逐遠山林深(中)第四十八章 時來忽睹紅日低(五十九)第一十二章 鋒芒早現意已彰(三)第四十三章 修陳固列秋不遠(八)第七十三章 塵囂(四)第一百六十七章 暗潮(二)第三十四章 爲慕昇平擬休兵(六)第三十三章 爲日覓月議乾坤(十五)第一十四章 飛度關山望雲箔(二)第三章 時移機轉關百慮(六)第四十三章 廟堂垂衣天宇泰(四)第三十三章 爲日覓月議乾坤(五)第十章 卻慚橫刀問戎昭(八)第三十一章 停雲靜聽曲中意(四)第一百二十七章 消息(下)第二十九章 百慮救災傷(五)第二十五章 阡陌縱橫期膏粱(五)第三十章 隨陽雁飛各西東(十九)第一十五章 經濟四方屬真宰(中)第三十五章 歷歷新事皆舊史(四)第一百一十六章 慶雷(下)第四十七章 豈意繁華滋劫火(中)第三章 牆成垣隳猿得意(上)第一十二章 共道佳節早(一)第三十二章 吳鉤終用笑馮唐(九)第八章 破釜沉舟自專橫(下)第四十三章 廟堂垂衣天宇泰(十五)第三十六章 滄浪歌罷濯塵纓(三十)第四十八章 時來忽睹紅日低(二十)第二十一章 山外望山待時至(一)第二百二十九章 變故(二十六)第一十三章 晨奎錯落天日近(二十一)第三百零二章 不悖(六)第二百二十五章 變故(二十二)第二百七十七章 長風(十四)第一章 廟堂紛紛策平戎(五)第二十八章 官近青雲與天通(十七)第四十一章 千嶂重隔音信微(下)第二十三章 鐵騎連聲壓金鼓(二)第六章 千軍齊發如奔洪(下)第六章 仲尼不生世無明(上)第八章 朔吹號寒欲爭鋒(五)第四十八章 時來忽睹紅日低(七十九)第二十九章 浮生迫歲期行旅(四)第一十一章 廟堂(二)第二十章 土中骨石千載迷(十四)第二十四章 繚垣斜壓紫雲低(五)第一十一章 飛雷喧野傳聲教(七)第一百四十一章 梳理(十一)第二十六章 任官古渡西(一)第一十六章 綺羅傳香度良辰(中)第一十一章 城下馬鳴誰與守(四)第三十四章 山雲迢遞若有聞(四)第八章 朔吹號寒欲爭鋒(七)第三十三章 旌旗西指聚虎賁(三)第五章 月滿完舊諾(上)第三十九章 欲雨還晴諮明輔(十九)第二百七十七章 長風(十四)第二十七章 京師望遠只千里(一)第一十一章 城下馬鳴誰與守(五)第二十三章 天南銅柱今復立(下)第二十九章 百慮救災傷(十一)第四章 力可迴天安禁鍾(中)第四十七章 節禮千鈞重(上)第一十八章 青雲爲履難知足(十五)第四十四章 秀色須待十年培(十七)第三十九章 欲雨還晴諮明輔(四十)第三十八章 豈與羣蟻爭毫芒(一)第三十章 肘腋蕭牆暮色涼(七)第三十二章 金城可在漢圖中(十)第三十四章 爲慕昇平擬休兵(九)第四十七章 百戰功成朝天闕(下)第四十四章 秀色須待十年培(二十一)第四十八章 時來忽睹紅日低(六十)第四十二章 詭謀暗計何曾傷(五)第一十六章 綺羅傳香度良辰(中)第三章 參商稻粱計(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