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十三章 廟堂垂衣天宇泰(十三)

張載身前沒有置產,絕大部分的財產都送進了橫渠書院這個無底洞。在他去世之後,張家的遺孀遺孤甚至連他的後事都辦不起。還是幾個學生,加上馮從義代表遠在廣西的韓岡,一起料理的後事,在橫渠鎮外張載父母的墳地邊安葬。

在這之後,韓岡又指派馮從義幫張家置辦了五百畝地,以保證自己的師母師弟的生活。在他的領頭下,其他學生也零零碎碎湊了三百畝出來。只是這八百畝地,分佈在鳳翔府、京兆府、邠州、渭州的四個州府包括郿縣在內的八個縣裡,收起賬來不僅僅是麻煩,而是讓人痛苦了。

不是因爲湊地皮的人太多,導致土地零碎——韓岡送的五百畝,也分散在三個縣中——而是因爲在大宋任何一個內地州縣,想要買到能有正常產出的大片田地的機率幾乎爲零,根本做不到。

做地主的沒有不想將自己的土地連成一片——韓岡當年之所以會被人陷害,也不過是李癩子想要韓家的三畝菜田,好將家中的河灘田連成一片——但心想事成的寥寥無幾,除非有幾代人的經營,否則家裡的田產都是東邊一片,西邊一片,能有十幾畝整地都算大片了。

而且這個時代,土地交易頻繁,有說法是“千年田易八百主”,許多土地幾年就換一個主,不僅僅是在商業氣氛濃厚的南方如此,就是視土地爲生命的北方地主,也會因爲各種各樣的原因買地賣地,而且整地零賣的情況很多,一百畝地,今天送禮賣三畝,明天還債再賣五畝,再完整的田地,幾年下來就成了。想要將分散的土地重新拼湊在一塊兒,那目標田地的主人怎麼可能還不趁着良機,擡高價碼?

但爲了解決八百畝地收賬困難的問題,後來依然是馮從義和張載的學生們出手,靠着在關西大戶中的人脈,幫着賣地置地換地,最後得到的田地還是八百畝,不過集中在鳳翔府內的郿縣、盩厔、扶風、岐山四個縣中,同在一府,收賬也方便多了。

聽到今年租稅收繳得差不多了,蘇昞點着頭,一副很是滿意的樣子,“子厚先生爲人寬和,現在師母師弟也是一般,再不幫忙照看着,遲早會被下人所其欺。”

“季明兄說得是,小弟一定會注意照看的,這段時間可沒有少跑。”拍胸脯保證過後,他試探地問道:“不知最近有什麼喜事?怎麼季明兄一下變得春風滿面。”

蘇昞也不瞞人:“是玉昆那邊的事。”

“襄漢漕運成功了?”慕容復驚訝地叫道,“六十萬石綱糧這麼快就運到了?!”

“那下面是不是河北軌道該拿上臺面了?”遊師雄在戰略上眼光,張門弟子中能排前三。一條馬車速度的運輸線,對國家戰略的影響不言而喻,他看出其中門道的時候不比任何人晚。

“都不是,你們說的還沒有登上臺面,”蘇昞搖搖頭,從袖子裡摸出一卷書來。“你先看這一卷的內容再說。”他對着遊師雄說道。

遊師雄疑惑不解,接過來一看,臉色全都變了。擡頭驚問:“這是真的?!”

慕容武好奇地探着頭,就在遊師雄的手中看到了讓蘇昞變得神神秘秘、而遊師雄本人差點跳起來的報告。

竟然是種痘。

慕容武不懷疑韓岡的能力,但韓岡放出種痘法的時機很成問題,在官場上稍有眼色的,都能看得出其中有點不對勁。藏了十年了,再藏個兩年也沒什麼關係,等到有關軌道的功勞先拿到手再說。選擇當下放出來,理由當然只有一個,“這是何苦呢,再等兩年也沒有關係。”

但蘇昞不這樣看,“玉昆所學講究以實爲憑,玉昆精研格物之道,格出了其中的道理。又有誰能說一句不對?”

世人是現實的,韓岡通過板甲、飛船、軌道,再加上如今的牛痘,一步步地樹立起了無人能動搖的權威,他在學術上的觀點,自然也就如同天子的金口玉言一般,對其他學派擁有了壓倒性的優勢。

可以說,程頤入關中後的多日辛苦,韓岡只用了區區四個字,就將他打回了原形。

蘇昞興奮無比,但遊師雄和慕容武則是面面相覷。以兩人的政治智慧,哪裡看不出韓岡爲此付出了什麼樣的代價?

看蘇昞的樣子,只在乎能不能維繫氣學道統,但遊師雄和慕容武卻要爲韓岡擔心他日後的前途——這同樣事關所有張門弟子。

“前五名皇子接連夭折,還有三位公主也是一樣,其中多半就有因痘瘡而夭折的。”遊師雄聲音乾澀無比,“玉昆不願有傷聖德,故而隱匿至今。但天子那裡還不知會怎麼想,萬一有個奸佞進讒言……”

“玉昆既然將事情做出來了,肯定是考慮過了後果,你我也不必爲他擔心。”蘇昞讓遊師雄和慕容武不必操心太多。

可遊師雄和慕容武又哪裡能不擔心,當韓岡的奏章送到預案前,惹怒天子幾乎是必然的,而且還少不了會升起猜忌之心。韓岡還不能抱怨,他所玩的就是這樣的遊戲。

蘇昞現在的心情最平和:“有了玉昆的種痘免疫法,所有人的心都能安定下來。”

蘇昞雖然沒有明說出來,但前日看到韓岡讓人送來的《桂窗叢談》時,早已被韓岡的選擇給觸動了,還激動了很久。他在官場混跡多年,韓岡付出的代價蘇昞難道能不知道,如此胸襟和見識的人物,的確是世所罕有。

韓岡雖然人在京西,但心還在氣學上。爲了維護氣學一脈的根基,寧可放棄光明燦爛的前程,也要堅持心中的信念,這纔是真正的儒者。韓岡都能做到,他爲何不能做到?

“愚兄準備辭官了。”蘇昞說得真誠,他此前只是辭了差遣,不去候闕,但在收到韓岡的來信後,就準備離開官場了,“雖然蘇昞所學有限,不及子厚先生之十一,但同列張學門牆,總不能眼睜睜地看着玉昆一人苦撐大局。”

遊師雄和慕容武對視一眼,皆在對方的眼中看到了無奈和嘆息。蘇昞這樣的知名前輩,都給韓岡帶下了水。

還有韓岡,怎麼就那樣的死心眼?韓岡平時看着多精明厲害的一個人,當初跟他岳父因學派不同而鬧得差點翻臉,都有可能是做給天子看的,但這一次的表現實在是有辱過去立下的赫赫名望,難道他認爲使天子的子嗣不再受痘瘡困擾的功勞,能讓他繼續高歌猛進下去?

但兩人無奈歸無奈,韓岡的選擇讓他們也無法指摘,最後只能乾脆了當地讓韓岡繼續守着下去。

……

襄漢漕運的啓動,使得襄州不僅成爲物資集散中心,同時也成了信息情報的集散中心。

汴水上的兩個轉運中樞揚州和泗州,京城大商號至少會在其中一處設立分號。如今的襄州,也有成爲另一處商行聚集的中心城市的趨勢。

就在伏龍山中、黃庸還沒有登門造訪韓岡的時候,種痘免疫的傳說就已經以襄州爲中心,向四面八方散佈開來。這個消息沿着溝通南北的通道,北上京畿,南下荊湖,不數日就傳遍了沿線的各大州府,最後隨着不斷運抵京城的綱糧抵達了京師地界。

爲了推行手實法,呂惠卿前些日子將呂升卿外放做了提點開封府界諸縣鎮公事,俗稱的府界提點。呂惠卿是打算在京城做個樣板做出來,讓朝堂上下都看一看手實法的成果。

呂升卿要爲兄分憂,現在是忙裡忙外。由於府界提點衙門因爲韓岡的緣故,在熙寧七年搬到了白馬縣。呂升卿就不得不前往白馬縣,隔上好一陣才能回一趟京城。

不過呂升卿更多的時候,還是在開封府轄下的十八個縣中來回跑。接觸的人多,走的道路也多,聽到的消息自然同樣的多。種痘法出現在京西的消息,很快就傳入呂升卿的耳中。

剛開始僅僅是一兩句話,說有這回事而已。呂升卿哪裡會當真,只當作笑話跟自己的幕僚說。但等到箇中細節隨着時間的推移一步步地補充完整,他心中頓時就火燒火燎。急忙丟下手上所有的事,找了個藉口跑回了京城。

回到家中,呂惠卿還沒有回來。他在書房坐立不安地等了大半天,好不容易纔等到呂惠卿回來。呂升卿草草地行禮問好,就急着道:“大哥,你聽說了吧?外面都在傳韓岡發明了種痘之術,能防痘瘡了!”

呂惠卿彷彿沒聽到呂升卿的話,坐下來,擡起眼,慢悠悠地嘆道:“建國公昨夜病卒。”

“啊?”呂升卿一時沒反應過來。

“韓岡的奏章是今天早上到的。”呂惠卿語氣平和的就像是寒暄時聊着天氣:“而皇第七子建國公在昨夜夭折了……”停了一停,露出了一絲若有若無的笑容,“是痘瘡。”

第二十章 心念不改意難平(八)第一十六章 山入四荒更鬱蒼(下)第五章 九州聚鐵誤錯鑄(四)第三十四章 爲慕昇平擬休兵(六)第三章 時移機轉關百慮(二)第二十六章 鴻信飛報猶覺遲(六)第一章 坐忘渭水岸(上)第一十八章 青雲爲履難知足(七)第六章 見說崇山放四凶(二)第三十四章 雨澤何日及(一)第三十章 臣戍邊關覓封侯(四)第四十七章 節禮千鈞重(中)第一十七章 觀婿黃榜下(下)第一十五章 焰上雲霄思逐寇(十八)第二十六章 惶惶寒鴉啄且嚎(上)第三十八章 豈與羣蟻爭毫芒(二)第三十六章 滄浪歌罷濯塵纓(七)第四十章 帝鄉塵雲迷(一)第四十六章 易法變制隳藩籬(三)第三十四章 爲慕昇平擬休兵(十二)第一十三章 赳赳鐵騎寒賊膽(中)第二十三章 內外終身事(下)第二十章 冥冥鬼神有也無(二十六)第四十八章 浮雲蔽日光(下)第四十一章 禮天祈民康(六)第四十八章 時來忽睹紅日低(四十七)第九章 長戈如林起紛紛(五)第二十章 千山紅遍好憑欄(上)第四十八章 一揖而別獨騎歸(下)第四十六章 了無舊客伴清談(九)第十章 千秋邈矣變新腔(二十三)第二章 天危欲傾何敬恭(四)第三十六章 滄浪歌罷濯塵纓(二十四)第一十四章 貢院明月皎(中)第二十章 土中骨石千載迷(三)第十章 卻慚橫刀問戎昭(六)第四十八章 辰星驚兆夷王戡(中)第二百四十九章 新議(十五)第二十章 千山紅遍好憑欄(中)第九章 鼙鼓聲喧貫中國(一)第四十六章 易法變制隳藩籬(十一)第一十二章 平生心曲誰爲伸(三)第四十六章 易法變制隳藩籬(十二)第二百六十八章 長風(五)第三十章 肘腋蕭牆暮色涼(十一)第十章 千秋邈矣變新腔(九)第九章 拄劍握槊意未銷(八)第二百八十六章 旅話(下)第一十六章 三載願終了(上)第一十三章 赳赳鐵騎寒賊膽(上)第三十七章 朱臺相望京關道(十三)第二十章 冥冥鬼神有也無(二十)第四十八章 時來忽睹紅日低(一)第四十三章 百里河谷田一頃(上)第三章 鞏州(下)第一十二章 鋒芒早現意已彰(十四)第八章 朔吹號寒欲爭鋒(一)第一百八十六章 變遷(十三)第四十一章 禮天祈民康(五)第一百三十二章 梳理(二)第一十一章 安得良策援南土(三)第二百四十一章 新議(七)第三十一章 停雲靜聽曲中意(十七)第八十二章 塵囂(十三)第三十二章 吳鉤終用笑馮唐(十九)第三十章 隨陽雁飛各西東(八)第三十八章 一夜驚濤撼孤城(中)第一十四章 廟堂(五)第三十章 隨陽雁飛各西東(十五)第一十一章 五月鳴蜩聞羌曲(二)第一百三十二章 梳理(二)第三十一章 停雲靜聽曲中意(二十)第三百二十五章 反擊(中)第八十六章 塵囂(十七)第四十八章 時來忽睹紅日低(十三)第二十二章 早趁東風掠馬蹄(中)第二百四十二章 新議(八)第三十一章 九重自是進退地(五)第四十一章 千嶂重隔音信微(上)第四十四章 秀色須待十年培(十七)第四十六章 八方按劍隱風雷(十)第三章 時移機轉關百慮(十二)第一章 一入宦海難得閒(二)第四十八章 時來忽睹紅日低(二十六)第二十章 千山紅遍好憑欄(下)第一十三章 晨奎錯落天日近(十七)第二十五章 山水流連住多時(上)第一章 縱談猶說舊昇平(五)第二十五章 閒來居鄉里(三)第一十五章 自是功成藏劍履(五)第四十八章 時來忽睹紅日低(二十六)第一十一章 城下馬鳴誰與守(十二)第三十三章 物外自閒人自忙(十一)第六章 見說崇山放四凶(十二)第四十二章 詭謀暗計何曾傷(一)第四十四章 本無全缺又何慚(上)第九章 鼙鼓聲喧貫中國(二)第十章 千秋邈矣變新腔(五)第三百一十七章 反撲(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