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十七章 籍籍人言何所圖(下)

王旖往父母所在的院子裡走去,兩個隨身婢女慌慌張張地跟在後面。

“夫人,仔細腳底下,別走得太快,小心動了胎氣。”

儘管王旖其實走得並不算快,只是隨身婢女在大驚小怪而已,但她還是小心地將腳步慢了下來。爲了肚子裡的骨肉,她可不敢有哪裡疏忽大意。

如今韓家不僅是雲娘和周南已經身懷六甲,就是王旖在韓岡走後沒半個月,也被確診了喜訊、有了身孕。

家中的主心骨不在,一下有了三個孕婦,府中裡外事務只靠嚴素心一人也管不過來,而且婦道人家又是妾室,與外界打交道也是麻煩。到最後也只能依靠王旖的孃家,借用了相府的一間偏院,全家上下都住了進來。

多了一大家子,還包括三個小兒女,相府中一下就熱鬧了許多,不再像過去那般冷清:除了人數絕不算多的親友、門客,以及不多的僕役,一家上下都不到十口人。

小孩子都在王安石和吳氏的院子玩在一塊兒。韓家的三個兒女精神極好,拿着球跑跑跳跳,追逐吵鬧着。而王雱的幼子雖然沒有他的表兄弟們玩得這麼瘋,可因爲近來學着韓岡家照顧孩子的方法,比起過去病懨懨的情況要好了許多,也是很有精神地在又叫又跳,紅撲撲的一張小臉,很快就是滿頭大汗。

吳氏就在旁邊含笑看着小孩子們玩鬧,手中拿着張圖樣在繡着。雖然孫子外孫們鬧騰得厲害,但家中多長時間沒這麼熱鬧過了。若不是因爲王雱的病情一天比一天重了,吳氏的心裡會比現在高興得更多。

不過看見王旖進了院子來,小孩子們立刻就不敢鬧了,金娘帶着兩個弟弟韓鍾和韓鉦乖乖地過來行禮。吳氏不高興地轉過來,責怪地說了一句:“二姐兒你現在有了身子,不要走動得太多,要好生養着身子。也不學學你家的南娘和雲娘,晨昏定省後,就安安靜靜地養着多好?!”

“娘你是怕女兒管着金娘他們吧?”王旖笑着坐下來,讓金娘他們到院子裡稍遠一點的地方鬧去。她知道吳氏多喜歡小孩子,金娘他們在有着潔癖的吳氏面前,就算打翻了花盆,弄髒了牀罩,砸壞了窗戶,都是有對無錯。又對吳氏道:“官人說着就是有孕的時候,也要每天走一走路,這樣纔能有力氣生養,雲娘和南娘在院子走動得也不少。”

“姑爺連這事也說!”吳氏不高興,只是立刻想起來韓岡在穩婆中也是有着偌大的名氣。

“官人也是擔心女兒才這麼說的。”

看着女兒提起韓岡一臉幸福的模樣,吳氏心頭哪有半分不快。二女兒夫妻倆人感情好當然是好事,比起大女兒不知要幸運多少倍,但家裡面的事情,不光在夫妻兩人之間:

“聽你爹說,親家公兩任輪滿,考績年年都在上選,到了年中時也該上京了。自從你和玉昆成親之後,兩邊親家都沒有見上一面,親家公親家母逢年過節都讓人送了隴右的風物過來,我們這邊卻沒多少合適禮物送回去,怎麼看,都是我們這邊失了禮數。”

“姑姑還讓人捎口信來說,娘娘託人送去的團茶、緞子,家裡都喜歡得很,還要女兒代爲致謝。”

韓岡娶了王旖之後,兩家依節慶也有禮物往來,雖說兩邊是一個是宰相,一個則是農官,但放在親家這一條上就沒有尊卑之分,王安石夫婦更沒有高高在上的態度。

www. T Tκan. C O

“借花送佛,也算不上誠意。”吳氏將繡花針往針插裡面一收,對王旖正經起來訓誡道:“親家公和親家母年紀也大了,就一個兒子還不在身邊上。說起來也是你不對,二姐兒你既然已經是韓家的媳婦了,照規矩也該留在隴西守着,怎麼能陪着玉昆一起出來。”

韓家夫婦兩人就剩韓岡一個兒子,老夫妻兩個留在隴西做官,身邊都沒有照應,只能靠着馮從義這個表侄來服侍着。要是傳揚出去,對韓岡的名聲免不了也有所損傷。

王旖有些委屈,當初可是韓阿李急着要兒孫滿堂,才催着自己上京的,要不然她就算再捨不得,也不會不守世間的規矩。只是親孃拿着綱常訓誡,她也不敢分辯。

吳氏訓了女兒幾句,也捨不得再訓了,自家的女兒能在身邊常常相見,她哪有不高興的,轉而又道:“也不知你爹哪裡到底要說到什麼時候,病還沒好透,就坐不住了!”

王安石一邊要處理着繁重的公務,一邊還爲着長子的日漸沉重的病情而擔心,加之朝堂內外、天南地北都沒一個消停,累得一日比一日厲害。勉強撐過了一個冬天,春天的時候就有些撐不住了。並不是王安石過去因爲與趙頊之間的紛爭,而做出告病的姿態來要挾,而是當真生了病,這些天下來,已經請了十天的病假。

天子派來的御醫一個接着一個,而來自宮中的中使,一天要往相府跑上三五趟。王安石休息了一陣子後,身體也康復了許多。也能接見來探病的官員——因爲已經是參知政事,要避嫌的情況下,呂惠卿就算以探病的名義也不便多來拜訪王安石——傳遞朝堂要務的工作則是交給曾孝寬:

“章子厚、韓玉昆此次功績非小,以天子的心意,章子厚當爲端明,而韓玉昆則是從假龍變大龍。”

王安石坐在韓岡送給他的搖椅上,膝蓋上蓋着羊毛毛氈,春日午後的陽光灑在他和曾孝寬的身上。眯起眼睛,慢悠悠地晃着:“想不到都做了直學士了,才二十五啊……”

世間俗稱龍圖閣學士爲老龍,直學士是大龍,侍制小龍,韓岡之前的直龍圖閣爲假龍,至於在直龍圖閣任上至死不遷的倒黴鬼,則被人笑稱爲死龍。韓岡跨過了侍制一級,跳到了直學士的級別上,就如同鯉魚跳龍門一般。

“國之大事,在祀與戎。祭祀天地神明先祖,只是日常之事。而在勳表之上,唯有軍功最重!”說起韓岡升官的速度,曾孝寬雖然也是咋舌不已,但細細想過來,卻是再合情合理不過:“當年王子純接連得授資政殿學士、觀文殿學士二職名,破了非執政不授的舊例,就是靠了在隴右開疆拓土的軍功。如今邕州大捷,以千人之衆破十萬之敵,俘斬逾萬,章子厚從龍圖閣學士晉端明殿學士,由閣升殿;韓玉昆從直閣升直學士,也都是應有之理。”

“包孝肅可就是直學士到了頂,而侍制更是做了多少年,外面一提起包孝肅,可多是喊着包侍制。”包拯是王安石的老上司,當年在羣牧監,王安石和司馬光都在包拯手下任羣牧判官。包拯名重天下,世所共仰,最後連個正牌的殿閣學士都沒有做到。而自家的女婿年紀輕輕就與其平齊,儘管並不認爲韓岡當不起,但也免不了心生感慨。

“包孝肅乃是時運不濟,要是從樞密副使任上退下來,少不了一個資政殿。”

王安石一嘆:“也有諍臣不爲人所喜的緣故。”

文學之職不是熬資歷能得到的,除了少數要在館閣中做事的官員,絕大多數是贈以臣子美名的加官。想得到更好的職名,要麼靠功勞,要麼得天子或是宰相們喜歡,要麼就從翰林學士往上走,升到宰執以上。

包拯曾是龍圖閣直學士,後來又做到了樞密院直學士,雖然清介之名傳於天下,京城百姓至今仍感念不已,連河湟蕃部的首領都要求賜包姓。但他並無軍功,殊乏文名,且時常教訓仁宗皇帝、噴他一臉口水,加之做樞密副使的時間又太短且故於任上,所以在文學職名上最後也只做到了直學士。

相反的,許多籍籍無名之輩卻因爲各種各樣的原因得到了學士的頭銜,如龍圖閣、天章閣、寶文閣、觀文殿、資政殿等等的殿閣學士,現在朝中還有好幾個讓人記不住姓名的臣子得手了。

不過就像本官進了朝官序列後,品級的晉升意義已經不大。文學之職的升遷,過了侍制這條線,也就不算很重要了,只是聽起來好聽罷了——到了一定的位置後,資格已不再是阻礙,剩下的就是對差遣的爭奪了。

“廣西轉運使李平一是從六品的司封郎中。玉昆的職名升了,本官依例也要因功超遷,爲從六品的郎中。本官兩人平級,而職名上則玉昆遠遠過之。以下凌上不合法度,轉運使之位,肯定要由玉昆來接手。至於李平一,這一次也算是薄有微功,呂吉甫的意見是要他轉去廣東。”

“黃金滿的職司怎麼定的?”韓岡任轉運使是情理中事,能力擺在那裡,王安石只問着其他的封贈,“此次邕州大捷,他是出了死力,沒有他的五千兵馬,十萬交趾軍,就是玉昆也無能爲力。”

坊間傳言說是韓岡以千五破十萬,其實是把黃金滿的五千兵給省略的結果,黃金滿和他手下廣源蠻軍在邕州大戰中所起的作用,朝堂內外都很清楚。

“兩府擬議將廣源州由刺史州升爲團練州,任其爲廣源州團練使,並廣南西路蠻部都巡檢,並官其子二人,黃元黃全皆有任命。”曾孝寬爲王安石敘述着正在商議中的功賞:“另外供備庫副使、荊湖南路都監李信,則是文思副使、權發遣廣西鈐轄——正好鈐轄高卞戰死在邕州;桂州軍判蘇子元說服了黃金滿投效,孤身收復崑崙關,又在戰中有輔佐之功,加上其父蘇緘在邕州恩信卓著,且是闔門死節,當以其權發遣邕州,並由武資改文資、爲太子中允——不過蘇子元當丁憂守制,現在中書還沒定下來要不要奪情。”

提起蘇緘,王安石也免不了要黯然一嘆。

他對闔門殉國的邕州知州有些印象。雖然蘇緘最後一次進京時,他還在江寧,並沒有碰上。但蘇緘前幾次進京,王安石都在政事堂中,也接見過他。雖然因爲宰相一天要見的官員太多,沒怎麼多說話,但蘇緘給王安石留下的就是一個才具出色、老於政事的邊臣形象。只是之前都沒有將蘇緘的警告放在心上,如果當真聽了一句,也許就不會有這一次的大亂了。

“先將蘇子元招入京城來,天子應該想見一見他。而且對交趾的方略,問他也是最合適的。”

如果北面能騰出手來,自當發兵剿平交趾。但就不知道北面能不能平靜下來。因爲荊南軍表現出了出乎意料的戰鬥力,讓天子對禁軍的信心大增,進而對蕭禧的訛詐,態度一轉變得強硬起來。看這勢頭,肯定是要收復豐州了。

第二十三章 鐵騎連聲壓金鼓(六)第三十一章 風火披拂覆墳典(二)第十章 大河雪色渺(上)第四十四章 秀色須待十年培(十七)第二十九章 頓塵回首望天闕(九)第二百六十二章 新議(二十八)第一十七章 籍籍人言何所圖(中)第一十五章 焰上雲霄思逐寇(五)第四章 豈料虎嘯返山陵(三)第四十四章 豈懼足履霜(上)第四十四章 秀色須待十年培(八)第一十七章 往來城府志不移(三)第二十三章 虛實(三)第一十八章 諸士孰爲佳(下)第一十八章 青雲爲履難知足(十四)第四十一章 辭章一封亂都堂(四)第四十一章 乍入危棲意欲迷(中)第三百零三章 不悖(七)第二十一章 欲尋佳木歸聖衆(十九)第二章 天危欲傾何敬恭(四)第一十二章 共道佳節早(三)第十章 千秋邈矣變新腔(三)第四十六章 了無舊客伴清談(九)第三十四章 山雲迢遞若有聞(九)第四十一章 禮天祈民康(五)第一章 坐忘渭水岸(下)第二百五十六章 新議(二十二)第四十一章 乍入危棲意欲迷(下)第四十四章 文廟論文亦堂皇(一)第二十一章 欲尋佳木歸聖衆(十九)第一百一十五章 慶雷(中)第一十一章 飛雷喧野傳聲教(五)第四十八章 時來忽睹紅日低(六十一)第二十六章 任官古渡西(七)第四十七章 百戰功成朝天闕(下)第一十七章 觀婿黃榜下(上)第二章 牲牢郊祀可有窮(上)第三十章 肘腋蕭牆暮色涼(十三)第四十四章 聞說紛紛意遲疑(上)第三十六章 望河異論希(三)第三十章 隨陽雁飛各西東(十八)第四十四章 本無全缺又何慚(上)第四十六章 了無舊客伴清談(一)第二十章 千山紅遍好憑欄(上)第三十八章 何與君王分重輕(九)第三十四章 雨澤何日及(六)第三十二章 金城可在漢圖中(十四)第三十八章 何與君王分重輕(二)第二百九十五章 並行(中)第一十一章 城下馬鳴誰與守(十)第二百六十章 新議(二十六)第三十六章 萬衆襲遠似火焚(八)第二百六十五章 長風(二)第二十八章 官近青雲與天通(八)第二十七章 京師望遠只千里(七)第二十章 冥冥鬼神有也無(十五)第二十九章 頓塵回首望天闕(十一)第三十一章 虛實(十一)第四十七章 氣接瑤臺驂帝御(上)第五章 聖賢需承傳人薦(中)第四十八章 時來忽睹紅日低(八)第一十一章 飛雷喧野傳聲教(九)第二章 搖紅燭影憶平生(上)第五章 九州聚鐵誤錯鑄(三)第三十六章 滄浪歌罷濯塵纓(二)第三十九章 欲雨還晴諮明輔(二七)第二百六十二章 新議(二十八)第一章 縱談猶說舊昇平(七)第一十一章 城下馬鳴誰與守(十三)第二百七十七章 長風(十四)第十章 千秋邈矣變新腔(十)第二十六章 鴻信飛報猶覺遲(三)第二十八章 大梁軟紅驟雨狂(三)第一百一十三章 密雲(下)第一十四章 飛度關山望雲箔(一)第二十一章 欲尋佳木歸聖衆(十二)第一十九章 虎狼終至風聲起(中)第二十八章 夜影憧憧寒光幽(二)第四十六章 八方按劍隱風雷(十一)第二十九章 頓塵回首望天闕(一)第五章 九州聚鐵誤錯鑄(五)第三十章 回首雲途路不遙(三)第三十五章 甘霖潤萬事(上)第一十一章 飛雷喧野傳聲教(九)第四十三章 修陳固列秋不遠(一)第三十章 虛實(十)第一十八章 棄財從義何需名(上)第十章 千秋邈矣變新腔(十四)第十章 千秋邈矣變新腔(七)第四十八章 斯人遠去道且長(四)第三十六章 萬衆襲遠似火焚(二)第四十八章 時來忽睹紅日低(三十四)第二十七章 宿怨難解殺機隱(上)第三十四章 爲慕昇平擬休兵(十五)第二百五十四章 新議(二十)第一十五章 焰上雲霄思逐寇(十六)第一十章 霹靂絃動夙夜驚(上)第二十八章 夜影憧憧寒光幽(四)第三十三章 爲日覓月議乾坤(十一)第二十五章 晚來蕭蕭雨兼風(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