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7章 封王或封侯

李優立刻就明白了,所謂的域外的意思,就是華夏固有領土以外的地區。讓他意外的是,夷州和崖州居然不在這個範圍內。按照這個說法,九真日南兩郡估計也不在這範圍。

“陛下,這些地方都是苦寒之地,很多地方甚至千里無人煙。讓王子們過去那邊,是否應該配備一些兵力,或者有權徵召一些人手?”李優不由得擔心。

“開局一座城,人口五百,最終發展到什麼程度,看他們的本事!我允許他們招募最多不超過三千人的私兵,不過邊境的具體防務,還是要交到大楚軍隊手中!他們如果受不了這樣的環境,可以回來當個侯爺,不過私兵必須要解散,這輩子將沒有資格再次封王!”李明鄭重的說道。

“開局?”李優有點聽不明白這個描述。

“簡單來說,我會爲他們在封地建立一座城池,作爲他們的居所和治下百姓的安置地。人口我會給他調過去五百人。剩下如何提升人口,如何發展經濟和農業,由他自己決定。是的,包括官員的任命和培養,也由王爺自己去做。整個領地扣除兵權外,其他幾乎都是由封王自.治。”李明饒有興致的說道。

這是一個瘋狂的構想,這個構想建立在如今華夏的現狀。如今華夏大部分地方還都是蠻荒之地,就算是要發展這些地方,都可能要二三百年的時間。李明沒有那麼多的錢可以去發展類似朝鮮半島、中南半島、南洋羣島和四國島之類的地方,所以乾脆分包出去。

不過分包的最大底線,第一點肯定只能是自己的子嗣有這個資格,第二點則是必須要把兵權掌控在手。李明並不希望這些封王最終反攻中原,也不希望他們肆意擴充地盤,最終侵害到其他封王的利益。

“原來如此……”李優大概明白了,大楚的封王條件很苛刻,關鍵還是李明的用心。

自大漢建立,王子被封什麼王,取決於他們受到多大的寵愛。大楚皇帝顯然打算反其道而爲之,管他多麼受到寵愛,都得在異域封王,是以所有封王的待遇,其實都是一樣的。

關鍵還是及冠才能封王,每個王子都能考慮之後,再決定要不要封王。不封王,就當個侯爺,不過允許出仕和從軍,只是身份到底沒有那麼高貴;若要封王,身份高貴,但卻不能在華夏呆着,關鍵若在封地胡搞亂搞,到頭來人都走光,受苦的還是封王自己。

也別提什麼‘年紀小’或‘還是孩子’,及冠便是二十歲,已經是成年人。那麼犯下的過錯,就應該負起責任。可話又說回來,真要是這種只懂得胡來和享受紈絝子弟,怕也不會選擇封王域外,那對於他們來說根本是受苦。

反之,若在這樣的條件下依然能夠把封地建設起來,那麼封王的才能就凸顯了出來。關鍵是這個國策能貫徹下去,哪怕這些封王鬧騰起來,甚至改天換日也好,至少每一個皇帝,都是有才能的英主。

“王子的母族,是否可以出力?”李優覺得有些事情還是要問清楚纔好,“若可以出力,怕王子以後會對母族更加依賴!”

“這也是我目前最糾結的地方,孝儒,你是散騎常侍,有何高見?”李明反問道。

身爲家長,當然不希望自己的孩子真的受苦。域外什麼地方他還不清楚?別的不說,就說交州什麼情況,那還是經過四百年發展的結果,南中地區他甚至都不敢過去看看!

更別說什麼中南半島、朝鮮半島和東北三省什麼的,根本就是苦寒之地。

可就如同李優所言,若是讓母族加入進去,那麼以後怕自己的兒女會非常依賴母族。最可怕的是,若整個封地的官員,還有封王的親信都是母族那邊的,那這個封王,也就如同傀儡。甚至若起兵造反,封王甚至有可能會被推出來背黑鍋。

“哪個母親會捨得讓孩子受苦,說不得還是會偷偷央求自己的孃家,希望能照顧照顧自家的外孫。扣除董妃(董姮)和兩位喬妃(大喬小喬)外,皇后、王妃、彭妃和糜妃的身家頗豐,太原王氏更是一個大門閥,怕徵北大將軍,都會暗中幫忙。”李優笑了笑。

頓了頓,繼續說道:“若各位妃子要暗中幫助自己的孩子,那麼陛下若要插手,反而會破壞了那麼多年的夫妻感情。不若順其自然,不支持也不反對,讓他們去做。我們做好監督,把那些打算架空封王行爲的人,處罰一番便是。其實若王子連這個都駕馭不好,那還不如不要當這個封王,回來當侯爺便是,陛下不是也給了他們回來當侯爺的機會麼?”

“嗯,也只能這樣了!”李明點了點頭,這樣顯然已經是穩妥的處理辦法。

事情就這樣定了下來,自然而然的,很快也傳了出去。皇宮裡面有時候真的沒什麼秘密,就算賈詡和李優,已經最大限度的,避免重大的秘密泄露出去。一些不怎麼重要,甚至有點八卦意味的東西,卻是傳得特別快。

比如說異域封王的制度,很多人聽聞都不由得訝然。都說父母疼愛兒女,恨不得把最好的留給他們。結果李明反其道而爲,居然要把兒子推向苦寒之地。

眼看秘密都不是秘密,李明乾脆也正式在兩天後的大朝會上,宣佈自己的決定。封侯封王隨便選擇,要封侯可以,不過後代子女永遠失去繼承皇位的資格。見到皇帝也不能稱呼‘皇兄’或者‘皇叔’,只能稱呼爲‘陛下’,皇帝稱呼對方,則是‘愛卿’或‘X侯’。

封王,那還保留繼承權,同時在封國也差不多是半自治狀態。問題是太過於苦寒,只有一座城池,五百個百姓。周圍或許還有一些部落,不過一個不小心會變成敵人。

封王,原來是大楚居然是那麼困難的事情。相比之下,雖然失去了高貴,但依然能留在中原之地,能有一份營生,甚至可以出仕爲官爲將,或許反而比較舒服。

更深一層的含義,官員們也能明白。以前漢皇把皇族封在華夏,也有拱衛皇族的意味。畢竟皇族雖然是天下最大的世家,但同樣會成爲天下世家門閥針對的對象。如果沒幾個自家人幫襯,皇族會很吃力。

李明卻不在華夏封王,不過不限制侯爺們出仕。皇族的底蘊是那麼的豐厚,以後未必不會在軍政兩界,成爲一股無法忽視的力量。硬要說的話,這身份雖然沒有了,但血脈卻是一樣的,關鍵時刻,他們會出手幫襯,畢竟覆巢之下,焉有完卵?

對於李明的安排,羣臣們當然沒有意義,畢竟這是皇家的內事,他們沒資格有異議。最多,幫忙完善一下各種條例,讓這個制度變得更完善而已。

消息傳出,真正糾結的是那些王子們,他們開始思考,自己及冠後,是封王還是封侯。

第128章 幕後的黑手第37章 安排與邀宴第191章 妖獸的傳說第79章 你是我新娘第78章 途徑餘暨縣第22章 九品中正制第143章 領悟雙劍流第114章 照會與備戰第6章 應召與拒召第32章 詛咒的研究第127章 蠻力破符陣第131章 袁閥的底線第154章 符篆與總攻第67章 歸來與告狀第73章 準備開飯吧第116章 同人不同命第126章 黃忠VS管亥第25章 肖遙納樊氏第7章 袁譚的覺悟第10章 討董檄文出第35章 連續升兩級第13章 罵陣和算計第155章 真·心痛而死第37章 你又變強了第94章 痛罵與斬首第57章 三英戰呂布(下)第33章 軍中大腹瀉第57章 郡守跪下了第108章 肖遙的投效第31章 道法的碾壓第45章 劉廷與帝心第70章 史渙與崔琰第42章 武技的品級第68章 李明的使者第78章 完虐與意向第59章 席捲的趨勢第136章 融入了圈子第17章 李明VS許褚第17章 給你換一個第31章 慘勝猶如敗第11章 第一站吳縣第81章 典傑VS肖遙第34章 誰來擔責任第4章 公元194年第71章 基礎與進階第58章 魄力還不夠第45章 廢掉的左臂第48章 最後的瘋狂第180章 雄師再出徵第15章 雙方的伏兵第16章 酣暢戰一場(下)第34章 誰來擔責任第94章 深夜的《梁祝》第6章 應召與拒召第157章 獎勵與機會第153章 身份終道破第148章 李明VS鼠王第86章 進入冀州境第20章 永別了陛下第92章 驅虎以吞狼第93章 另一個可能第118章 水軍的初戰第39章 九轉終溯源第131章 整備與驚喜第109章 狂熱的銷售第62章 勝負的關鍵第67章 最終的結果第134章 動盪的五月第74章 曹操的打算第3章 歷史的慣性第52章 武將級對決第79章 逼周尚攤牌第45章 榜單發放日第23章 有故人來訪第65章 麪包與火光第109章 丹陽軍囂張第123章 公元192年(下)第133章 袁閥的獠牙第64章 朱儁慾火攻第94章 痛罵與斬首第23章 有故人來訪第76章 嗑藥與搶劫第113章 血殺與修羅第5章 吾乃呂奉先第128章 幕後的黑手第26章 收復九江郡第82章 李明稱楚王第96章 大破廣宗縣第23章 雖遠亦必誅第25章 再會的約架第143章 泄密與遇伏第152章 劉宏的最後第110章 帝都雒陽城第46章 悲喜各參半第151章 直取白波谷第82章 李明稱楚王第17章 火爆的圩集第142章 盛宴與盛怒第110章 五秒即擊潰第4章 好壞兩消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