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0章 公元199年

從198年初夏到199年初,大半年過去,華夏這片天地暫時又恢復了寧靜。因爲戰爭損失大量士卒的三方勢力,都退了回去舔舐傷口,等待下一場戰爭的時機。

“袁紹和劉廷絕對是瘋了!”李明看着手中的一份情報,直接將其摔到地面上。從情報上可以看出,袁紹和劉廷居然在戰爭結束後,再次徵召了十萬大軍進行訓練。

“河北人口已經越來越少,居然還如此耗費民力!關中人口也不多,怕大多都是巴蜀的百姓……只是巴蜀能有多少壯丁,十萬怕能讓巴蜀脫一層皮!”李明來回踱步。

“他們會這樣也不奇怪……”郭嘉緩緩說道,“我方在去年的戰役之中,陣亡將近七萬大軍,不過同時也俘虜了兩萬大軍,吸收了其中的一萬大軍。同時佔據荊襄和整個徐州和豫州,人口暴漲四成以上,需要完全可以再招募十數萬大軍。

與此同時,張郃將軍已經前去鎮守襄陽,龐德將軍鎮守南陽;呂布將軍和關羽將軍坐鎮潁川和陳郡,黃忠將軍坐鎮任城,而太史慈將軍坐鎮泰山郡;甘寧將軍已經在琅邪縣登陸並設置據點,周泰將軍則虎踞東萊郡黃縣。再加上濟州島和夷州島,甚至倭島進行補給,怕袁紹也擔心,我們會把兗州和青州給打回去。”

順帶一提的是王御,於年前任命爲徵北大將軍,組建徵北軍團,同時關羽、黃忠和太史慈三支部隊被調入其麾下,目標不言而喻,全力對付袁紹,在軍事上給予足夠的自由。

徐晃於一個月前,被任命爲鎮北將軍。真正打下幽州四郡,才知道坐鎮北方的不容易。每年天氣稍微不好,胡人就會南下,誰坐鎮邊疆誰就負責鎮守。以前是公孫瓚,早些時候袁紹也派人鎮守,如今換成李明自然也要負責這一塊。

好在徐晃、趙雲和公孫瓚三人都很給力,又招攬如田疇、鮮于輔、田豫和閻柔等人才。

田疇飽讀書卷,治政能力強,對烏桓甚爲了解,去歲入秋烏桓入侵,公孫瓚北上討伐,田疇爲嚮導,攻其不備,以少勝多,三千騎兵奇襲三萬烏桓大軍,趙雲槍殺首領丘力居,其子蹋頓率軍撤退。

田豫爲人低調,不過武藝卻非常出色,與趙雲大戰一百回合之後才落敗。剛入軍中就被任命爲副將,也沒有任何士卒不服氣。

閻柔年幼時曾經被烏桓、鮮卑俘虜,千辛萬苦回到漢地,最早受鮮于輔的引薦投靠劉虞,劉虞死後聯繫鮮卑與公孫瓚對抗,可以說兩人也算死敵關係。不過如今和公孫瓚都在李明麾下,雖然一副老死不相往來的樣子,不過至少還能以軍務爲重。其人允文允武,被任命爲烏桓校尉,負責抵禦烏桓入侵,去歲討伐烏桓,他就在軍中,也出了不少的力。

說起田豫和閻柔,自然也要提到鮮于輔。閻柔就是他推薦給劉虞的,而在劉虞敗亡後,他打算爲劉虞報仇,田豫勸住了他。兩人被招募之後,鮮于輔自然也被推薦過來。此人允文允武,完全可以坐鎮一方,對後勤管理也很精通,作爲戲志才的副手,負責全軍後勤。

彭虎爲鎮南將軍,就如同字面上的意思,整個交州和南中地區都由他鎮守;他本身是彭越的宗帥,所以地方蠻人都不排斥他。同時他又是深度妹控,只要有彭蝶在則萬事無憂。

呂布被任命爲平西將軍,字面上的意思,就是讓他討伐關中,但不是主要負責人。

討伐劉廷,李明要親自擔任軍團長,甚至南陽的龐德和荊州的張郃都在軍團之中。順帶一提的是,在南陽的龐德,被任命爲鎮西將軍,地位還在呂布之上。李明尚未北上之前,如果遇到敵軍來襲,則以他爲主負責抵禦朝廷大軍的入侵。

士卒的人數沒有太大的變化,關鍵是需要防禦的地方變少了許多,於是在前線的主力部隊就增加了。秋季的時候李明也補充了三萬大軍到前線,這是在第三道防線那邊抽調過去的,畢竟如今第三道防線,也已經是大後方了。

如今整個江東,已經找不到純粹的土著級別的越人部落,也找不到任何大妖……白皇除外。最強的大概也就是妖獸級別,有威脅的也被李明和張默過去斬殺,剩下的都是很安分呆在山裡的存在。

去年下半年,三十多艘船從倭國返回,帶過去的糧食換回了十萬人口,李明這才知道,如今整個九州島上的倭人,只有不到二十萬人,女性又佔據了65%的比例。不得不說,張默之前去倭島,到底殺了多少男人?

帶過去的糧食,卑彌呼很滿意,尤其還有各種烹飪方法。直接就對郝浪說:“以後我們就不種了,就吃大漢那邊運過來的糧食!”

“什麼大漢倭島的,都是華夏人,別搞錯了!”當時郝浪如此反駁了回去。卑彌呼能上位當然也不傻,聞言姿態放得很低,連忙稱是。其實之前她那麼說,未必沒有討好之意。

華夏倭族,這便是倭島子民的正式稱呼,漢化工作後續進行,卑彌呼也有了一個漢姓,她原本是徐福後裔,於是姓徐,徐彌呼便是她的新名字。其他倭人也大多以徐、九、島和秦爲姓。從這裡不難看出,李明是多麼的不嚴肅。

就如同張默所言,倭國甚至沒有形成國家,只是複數部落組成的羣體。他們說的還是先秦的官話,習俗方面還有很強烈的秦人風格。他們沒有文字,沒有屬於他們的風俗習慣,也沒有民族和國家的概念。對於這樣的存在,漢化還是很有前途的。

“我知道的意思……”回想去年到今年的種種,李明看向郭嘉,“只是雙方都如此不惜民力,終究不是我華夏之福。”

“話雖如此,若被主公趁機席捲而去,最終成爲階下囚了,那麼這華夏如何,與他們又有何干?說到底,身居高位者,膽子就越小罷了。”郭嘉緩緩說道。

頓了頓,笑吟吟的繼續說道:“再說,他們這樣不是更好嗎?如此雙方的戰爭潛力就越低,後勤補給就變得更加艱難。朝廷還好,至少有西域爲他補充錢財。只是這糧食的生產可就危險了。河北就更慘,以後稅收越來越少,糧食和財政都要陷入危機,最終前線的士卒都吃不飽肚子,屬下以爲,最多三年,河北必亂。袁紹不想這樣,唯有全面對我們發動進攻,屬下只是擔心他們會把朝廷也拉下水。”

“你的意思是,他們會和朝廷聯盟?”李明靠在椅子上,“這本來就在預料之中,只是三年的時間,我們這邊也不輕鬆啊……”

地盤越大爛攤子也就越大,整治起來越麻煩,改革也不是一天兩天的事情。

第36章 祖郎VS馬超第99章 當一回新娘第107章 不就是書嘛第17章 李明VS許褚第109章 狂熱的銷售第41章 地級的奧秘第45章 發現與約會第59章 聲望與反響第20章 《青囊書》初稿第51章 餘孽的消息第148章 李明VS鼠王第179章 求助與聖旨第10章 義診與計劃第52章 後續的瑣事第93章 硬仗與擊潰第13章 不對等決鬥第90章 陷阱與領命第41章 地級的奧秘第141章 呂布戰妖獸(下)第152章 劉宏的最後第48章 李明的提議第29章 設計與結陣第70章 公元199年第74章 大宗帥彭虎第92章 莫慌我來也第36章 祖郎VS馬超第1章 楚皇帝李明第6章 應召與拒召第87章 接管與挑釁第137章 教訓與後臺第65章 關鍵的升級第79章 逼周尚攤牌第121章 背鍋俠許貢(下)第119章 背鍋俠許貢(上)第51章 某乃黃漢升(上)第55章 三英戰呂布(上)第53章 無謀的總攻第45章 榜單發放日第128章 幕後的黑手第106章 趁火來打劫第72章 計議搞時裝第50章 呂布來搦戰第42章 考生入考場第29章 辛毗的建議第92章 驅虎以吞狼第30章 真無雙割草第111章 賊勢與定計第41章 勸諫與發現第115章 最後的安排第125章 槍挑建御雷第151章 西園八校尉第49章 第一天攻防第10章 輕取下邳城第160章 須卜骨都侯第114章 招攬與建議第121章 喬遷與婚期第90章 陷阱與領命第63章 打包全帶走第119章 利益最大化第146章 黑夜的殺機(下)第23章 雖遠亦必誅第41章 勸諫與發現第120章 傀儡道兵符第50章 呂布來搦戰第152章 劉宏的最後第34章 不再是割草第73章 武夷山地區第137章 一人一袋箭第111章 賊勢與定計第83章 雨夜的來客第61章 去徐州買糧第89章 方晟的算計第45章 廢掉的左臂第115章 荀府的夜宴第19章 他鄉遇故知第89章 羣鱷與慘敗第60章 開發與移民第111章 歸宅與提議第51章 餘孽的消息第20章 後路與暖冬第8章 廢立與刺殺第58章 魄力還不夠第47章 內情與晚宴第134章 絲路已打通第66章 說服與貂蟬第42章 武技的品級第169章 童淵與趙雲第117章 純粹欺負人第12章 月下的少女第23章 全民吃蝗蟲第118章 亂了都亂了第92章 驅虎以吞狼第48章 投石機逞威第53章 完勝與總結第27章 不同的態度第29章 襲軻比能部第24章 遁甲門郝浪第131章 吏治的問題第103章 揭開的傷疤第14章 就差那一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