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0章 討董檄文出

衛弘聞言不由得一愣,隨即也覺得,這應該是最好的辦法。

“先帝與我恩重如山,沒有他就沒有我陳留衛家。既然孟德要討伐董卓,那麼我衛家必然全力支援!衛家目前可以動用的全部活錢,皆可取出,爲孟德招兵買馬!”衛弘咬了咬牙,也拿出了他的決心。

“若能救出陛下,閣下便是首功!”曹操聞言也不得不佩服衛弘的豪氣。

公元189年末,一封討董檄文來到李明的手中,不僅僅是他,這份檄文已傳遍天下。

“哈?曹操在陳留起兵?這能有多少兵可以用?居然還敢號召天下討董?”李明比較受到曹操看重,居然親自派人送了一份檄文過來。

十八路諸侯討董,可以說是三國裡面一個耳熟能聞的歷史事件,關鍵還是三英戰呂布這點。所以看見曹操送來的討董檄文,李明便知道這個事件即將出發,他爲此準備太久了!

“曹騰在任時,也給老曹家攢下了不少的家產。不過知兒莫若父,曹嵩瞭解曹操的爲人,只提供兩千士卒的錢財。不過卻是推薦給他陳留鉅富衛弘,後者動用了八成的錢財,爲他補齊五千士卒,並且提供錢糧。

曹家雖然沒有出錢,卻有出人,曹操從弟曹仁,族弟曹洪,老本家夏侯惇和夏侯淵兄弟都有將才。更有山陽李氏李典、李進和遊俠樂進前來投靠,同時南陽人婁圭也應邀成爲其麾下軍師。”賈詡緩緩說道,這些都是暗衛收集回來的消息。

這兩年暗衛已經擴張到大江南北,周澤的酒店也開到了大江南北。民間私下稱他爲‘食神’,只有他知道,誰纔是真正的食神,在他看來,李明就是食神在人世間的化身。只是這個食神的活化身,有點不務正業了些。

經過暗衛的調查,曹操麾下所有人的資料,幾乎也都放在桌面上,方便李明調看。

只是賈詡不清楚,李明爲什麼那麼看重曹操,不僅僅是他,袁紹、劉廷、曹操、孫堅和一個叫做劉備的,公孫瓚部將,也被吩咐要重點調查。袁紹和劉廷和孫堅他明白,曹操和劉備爲何也這樣,就想不明白。

“五千……北軍五校就兩萬多,加上西園八校和司隸地區的守軍,以及董卓原本的西涼兵,後續吞併的幷州軍,少說也有二十多萬,還不是黃巾賊那種烏合之衆,難怪要發檄文!”李明聞言又打開檄文看了看,老曹很聰明,沒有說他要討伐,而是假借三公的密信。

要知道三公之中就有袁隗,不管密信真假,只怕袁紹和袁術首先沒辦法坐視不理。袁紹和袁術若是出動,那麼天下諸侯也就被帶動了起來。

“關鍵的問題是,我們要不要去?”戲志纔在一旁開了口,他看出李明有所意動。

“以志才的看法,我們到底要不要去?”李明看向戲志才。

“去,必須要去!還要大張旗鼓的去!”戲志才笑吟吟的說道,“這次檄文用的是大義的名分,我們不去就會顯得被動。甚至會落人口實,被說是董卓同黨。呵呵,如今天下雖然還是大漢的天下,不過明眼人怕是都已經蠢蠢欲動了!”

“只是南越餘孽那邊,我們走了他們卻出來興風作浪,又當如何?”李明有點擔心,彭氏已經把整個揚州都搜了一邊,已經確定南越的那些傢伙已經離開。

有明確的痕跡表明,南越國的人已經渡海去了瓊州,也就是後世的海南島。但這並不意味着,對方不會突然殺回來!其實李明對瓊州也挺感興趣,只因爲上面優質的鐵礦石!

“可留下肖遙和潘豹兩人,配合彭虎守衛會稽郡。同時叮囑沿海各縣,要做好岸防!”徐晃回答道,就武將官職而言,徐晃當屬武將第一人。

肖遙和虞昕在今年年初有了第一個孩子,這幾年鎮守富春山有功,李明私下任其爲虎烈將軍,統五千士卒鎮守麗水縣,目的就是爲了提防南越國的餘孽,突然迴歸。

潘豹積功,升爲諸暨尉,代替肖遙看管富春山一帶,麾下也有五千山越士卒。

彭氏已經開始下山居住,甚至龍泉也成了他們新的定居地點,只可惜龍淵不知道何時已經荒廢,彷彿靈氣都被抽走了一般。

不過到底被南越餘孽盤踞多年,各種基礎設施非常完善,完全可以作爲一個新的據點。李明和彭虎(主要是和彭蝶)協商過,打算建立龍泉和浦城兩縣,給武夷山彭氏居住。同時也可以以這兩個地方,作爲護衛武夷山的衛星城。

同時也開始規劃南平和建陽兩縣,把東治到武夷山一帶串聯起來,每隔五百米設立一座烽火臺,這樣就能最大限度的預警。

徐晃的建議,李明覺得也很合理,於是拍案而起,鄭重宣佈道:“全軍做好準備,挑選三千精銳,隨我出征!我離開後,張昭、張紘和賈詡你們三個,協助荀表看好後方!

至於這次出征的將領,分別爲黃忠,張默,典傑,徐晃和閻行,龐德、史渙、祖郎和太史慈留守!留守的將領,以龐德爲主,時刻小心南越國餘孽反撲!”

“喏!”被點到名字的將領,自然是高興應和,沒有被點到名字的,難免有點沮喪,卻也不好說些什麼。

“主公此次出征,要從會稽郡一路北上酸棗,路途遙遠恐有變故,您身爲一郡太守,不好隨便離開啊!”張昭建議道。

“志纔不是說了嗎?”李明指了指戲志才,“袁紹肯定要去,他這個渤海太守都要去,我這個會稽郡太守難道就不去了?到時候我不僅要去,還要把王御也給拉過去!”

“主公有主意便好!”張昭聞言,卻是稍微鬆了口氣,若把王御帶過去,那麼韓猛顯然也要跟過去,沒有了吳郡那邊的隱患,只是面對會稽郡內部的問題,就好解決了。

與此同時,渤海的袁紹,以及躲入南陽的袁術,此刻也看到了檄文。

“你們說,這份檄文背後,是否真的有叔父的意思?”袁紹看向麾下一干謀臣,其中就有許攸、逢紀和郭圖,至於田豐和沮授,如今還不在他的麾下。

“不管有沒有,我們和雒陽的消息已經斷絕,曹操是最後出來的,檄文更以三公密令爲藉口,那麼我們就算不去也得去,否則對主公的名聲不好。”許攸出面說道。

不管袁隗是否有這個想法,既然大家都看到檄文那麼說,袁紹袁術卻不出兵,這樣就顯得有點不孝。也會有人說兩人怕了董卓,連董卓都怕,那麼這樣的人,如何值得投奔?

曹操這一招的確是厲害,直接是逼得袁紹和袁術進退兩難。

第31章 系統的升級第118章 亂了都亂了第45章 呂布鎮虎牢第27章 血爆VS神速(下)第94章 痛罵與斬首第80章 戰雷水二老第62章 硬抗到最後(下)第110章 五秒即擊潰第6章 全面級戰爭第9章 王御任鎮北第89章 方晟的算計第37章 夜襲士卒篇第98章 脫離新手期第143章 領悟雙劍流第126章 黃忠VS管亥第132章 公元187年初第6章 全面級戰爭第6章 應召與拒召第64章 朱儁慾火攻第85章 局勢的變化第147章 上奏與結果第124章 我在即城在第13章 呂布的決意第93章 硬仗與擊潰第137章 會盟於湞陽第65章 麪包與火光第44章 饞是種天性第3章 李衝從軍記第70章 加點與怒吼第9章 宴請與商議第24章 遁甲門郝浪第136章 刷一波經驗第152章 劉宏的最後第158章 徐晃的初戰第68章 僥倖殺波才(下)第16章 圩集與戶籍第101章 彭蝶的饋贈第121章 戰役的餘韻第53章 無謀的總攻第53章 完勝與總結第129章 幕後的算計第141章 抉擇與決定第65章 關鍵的升級第12章 糧道遭襲擊第13章 討賊與交易第161章 匈奴的武道第106章 收益與遺憾第65章 麪包與火光第22章 大旱的到來第16章 真正的大禮第146章 黑夜的殺機(下)第112章 吳郡遇二張第31章 吊睛藍黑虎第4章 董卓欲廢立第55章 最致命錯誤第153章 身份終道破第31章 吊睛藍黑虎第87章 章安的騷動第109章 狂熱的銷售第168章 蘭臺遭賊了第59章 聲望與反響第146章 殘卷與颶風第117章 唯一的選擇第44章 最後的算計第48章 投石機逞威第183章 招攬與急報第91章 可惡的土人第69章 豐厚的嫁妝第165章 蘭臺裡選書(上)第35章 李明要當爹第67章 李儒圍綺羅第125章 槍挑建御雷第142章 盛宴與盛怒第147章 鼠災與希望第157章 匈奴前鋒軍第79章 袁尚的底牌第45章 廢掉的左臂第53章 天級存傳說第84章 閉關制好茶第192章 凱旋與徵辟第37章 東萊太史慈第124章 驚天的消息第131章 整備與驚喜第18章 許仲康認主第30章 李明收祖郎第20章 新郡尉王御第143章 領悟雙劍流第48章 投石機逞威第118章 水軍的初戰第121章 喬遷與婚期第17章 火爆的圩集第113章 說出你夢想第81章 典傑VS肖遙第62章 輕軍破城門第16章 真正的大禮第104章 奇門八荒槍第29章 設計與結陣第49章 第一天攻防第80章 鄉野有遺才第62章 勝負的關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