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章 騷動的雒陽

皇帝大行,隨即張讓和趙忠就正式宣讀劉宏遺詔,皇子辯爲新君,皇子協爲陳留王。按照聖旨的意思,劉協是要‘即刻上任’。不過董太后眷戀這個孫子,所以沒有讓他去。

劉宏駕崩,關鍵是喪葬的錢都沒有,國庫徹底空虛,趙忠和袁閥都打起內帑的主意。結果除了張讓保管的那一部分外,其他八個負責保管錢財的黃門,都已經死亡,所保管的錢財全部不翼而飛。

“找,掘地三尺也給我找出來!”袁隗暴怒,他盯上內帑已經不是一天兩天,結果今天卻有人告訴他,這筆錢不翼而飛?當然也不是全部,趙忠和張讓的還在,但這兩人的錢,卻是動不得,尤其是在這段時間內。

十常侍沒有了主子,卻是攀附上了何皇后,最近何進在袁閥慫恿下,野心變得有點膨脹,隱隱之中有效仿竇武,以外戚的身份主導軍政權力的意思。何後看出了兄長的野心,也擔心他會威脅到自己和劉辯的安全,不得不借助十常侍與之對抗。

一個月後,由朝廷諸公捐贈,還有趙忠和張讓也拿出了一部分私房錢,終於湊出了靈帝下葬的所需。至此劉宏才能順利下葬,不過經費不足只能一切就簡。

下葬後不久,雒陽卻是傳出一個傳聞:漢帝原本打算傳位幼子劉協,聖旨已經寫下。只是十常侍爲了攀附何後,篡改了詔書內容,這才讓劉辯即位。

這種隨便想想都知道有貓膩的傳聞,結果卻是在雒陽傳得沸沸揚揚,顯然有人在背後推動這個輿論。而作爲劉宏的死忠,卻沒什麼腦子的蹇碩,居然相信了這個傳言。

一時間直接脫離了十常侍的陣營,不過也沒有加入袁閥或者何進的陣營,只是維持中立。這無疑是最愚蠢的舉動,偏偏他卻毫無所查。

將近兩個月的時間,漢帝駕崩的消息,才傳遞到大漢的每一個角落。按照規矩,全國大哀,一個月內不許喝酒,青樓不開,私人也不能舉辦宴席。

“陛下到底的駕崩了啊?挺早的……”荀表似乎早就預料到這個消息,只是覺得這個消息來得有點早了,“雒陽如今,只怕已經亂成一團了吧?”

“根據確切的情報,何進和何後的關係越來越差!何進那個屠戶,還真以爲自己能如同竇武一樣以外戚身份主掌軍政大權?竇武先祖是雲臺三十二將竇融的後裔,先祖更是西漢顯族,他有這個底蘊,而何進不過是個暴發戶而已。”李明不屑的說道。

連袁閥,都不敢在漢帝剛剛駕崩的時候跳出來,他一個暴發戶卻是上躥下跳的,別說那些老牌的世家門閥,就算是一般的士人,只怕都看不起他。一個沒有威望沒有底蘊的大將軍,如何能夠以外戚的身份主掌軍政大權?

李明很清楚,漢帝駕崩,那麼董卓就要入主中央,然後諸侯討董。這兩年他一直在準備,等待這一刻的到來。軍糧和武器補給等,已經秘密準備就緒。

“新君年紀尚幼,主政還要靠何太后,到頭來還得依靠十常侍扶持。不得不說,新君這個年齡真的很微妙,年紀小一些的話,或許朝臣就會提議換一個人當皇帝,就如同昔日選出了先帝一樣。可新君已經14歲,已經具備一定的執政能力……關鍵是這個年紀的新君,還有一個特殊的價值!”荀表神情鄭重的說道。

“禪讓,對吧?袁閥盼着這一天,只怕已經不是一天兩天了!你說袁閥是不是很傻,放着千萬年的世家不當,非要去爭奪那個吃力不討好的位置!”李明冷笑道。

以袁閥的底蘊,只要安心退居幕後,那麼完全可以千萬年存續下去。可摻和了進來,似乎之後還因此分裂成袁術和袁紹兩個派系,結果隨着兩人的隕落,袁閥也逐漸沒落。

官渡之戰後似乎還便宜了曹操,讓他真正具備了稱霸天下的底蘊。

“你不懂!”荀表搖了搖頭,“一旦成爲人君,自然有國家氣運加持,這股氣運會惠及子孫後代,後世子孫只要不是腦子有問題,那麼皆可在一方領域有所成就。至於風險,對於門閥而言,只是犧牲一支旁系子孫而已!”

荀表那麼一說,李明似乎明白了,難怪隴西李氏會承認李世民爲李氏子弟,而楊家居然也會出面建立一個隋朝。以世家門閥的目光,難道他們會看不出當皇帝其實是多麼蛋疼的事情?結果還是義無反顧的投身進去,沒有足夠的好處,當然是不可能的!

“另外就是內帑!”荀表繼續說道,“大部分的確是皇室私藏,但難道就沒有一部分反饋給家族?舉國之力反饋家族,其財富可想而知。以前投入了多少,家族子弟登基後,便十倍百倍的返還,甚至有權利霸佔地級以上的功法和武技,你覺得有多少人可以受得了這樣的誘惑?!”

“荀氏不打算爭一爭?”李明看向荀表。

“哈哈,荀氏自從大漢獨尊儒家之後,就已經沒什麼登基的可能性。那些經學家不會同意,儒家子弟也不會允許法家的正統傳人登基。所以我們只能退居幕後,不過也因爲這樣,歷朝歷代的皇帝都會信任我們,仔細想想,也挺不錯!”荀表笑了笑,聽得出其中的不甘心,不過事已至此,自然是無可奈何。

“好吧,所以說袁閥必然會出手,你覺得他們會如何出手?”李明覺得話題已經歪了。

“挑動何進和宦官的內鬥,然後坐收漁翁之利,袁閥底蘊不錯,但出手還是有點討巧,又要得到好處,又希望能夠得到名聲,這本身就是自相矛盾的事情。在我們看來,袁閥其實就是半君之相,有成爲君王的潛質,但有沒有成爲君王的命,還兩說的。”荀表冷笑。

真要那麼說,似乎還真是這樣,不管是袁紹還是袁術,都是死要面子活受罪的貨色。不得不感慨,荀氏看人還挺準的!

與此同時,在漢中郡漢中王府,劉廷已經在一個多月前,劉宏剛剛駕崩的時候,就收到了消息。不僅僅是消息,還有一筆豐厚的財帛。

“你那麼說,是要讓我權力輔佐自己的弟弟嗎?”劉廷有點頹然的說道,已經虛歲十八的他,儼然一個翩翩君子,而且還是男女通殺的美男子。

此刻在他面前,有一個匣子,從長度來看,應該是一個劍匣。

“中興劍,沒想到你會將這寄託了你理想的寶劍送給我……”劉廷拿起寶劍嘀咕道。

第31章 慘勝猶如敗第1章 搶書的強盜第16章 真正的大禮第109章 狂熱的銷售第25章 大漢的新貴第110章 陳溫暴病亡第76章 嗑藥與搶劫第16章 否定與頓悟第35章 李明要當爹第18章 圩集的影響(上)第123章 論功行賞宴第41章 荀緄的饋贈第114章 招攬與建議第142章 血染的修羅第32章 加料的軍糧第96章 大破廣宗縣第135章 決定不上報第18章 許仲康認主第1章 影響與應對第51章 某乃黃漢升(上)第14章 最後的反殺第34章 誰來擔責任第72章 私藏傳國璽第74章 美味停不住第70章 從朋友開始第23章 拐走少年郎(下)第93章 另一個可能第119章 利益最大化第144章 華雄的挑戰第101章 駐軍豫章郡(下)第39章 歌舞與引戰第18章 許仲康認主第20章 後路與暖冬第162章 朝廷的賞賜第21章 請戰與任命第27章 燉肉與偵查第62章 勝負的關鍵第107章 不就是書嘛第99章 駐軍豫章郡(上)第58章 魄力還不夠第145章 靈獸轉生術第126章 黃忠VS管亥第135章 孫堅入南陽第92章 莫慌我來也第147章 鼠災與希望第15章 酣暢戰一場(中)第8章 廢立與刺殺第91章 煽動與決然第155章 還有點意思第85章 局勢的變化第68章 僥倖殺波才(下)第19章 實力的本質第158章 朝廷的惡意第98章 推廣與自願第33章 我們要報仇第21章 終於到酸棗第101章 戰敗和俘虜第29章 設計與結陣第2章 漢末我來也第48章 敵襲與應對第24章 根本不過癮(上)第7章 論功與孫堅第37章 東萊太史慈第37章 你又變強了第69章 戰果與收穫第19章 論勢力潛力第134章 動盪的五月第49章 射殺與驅民第98章 脫離新手期第102章 求救與定計第87章 接管與挑釁第107章 張寧的請求第69章 對倭國方針第15章 初聞練炁法第156章 共享屠龍宴第25章 老朽名左慈第99章 駐軍豫章郡(上)第21章 驅妖的生番第153章 真正的毒士第58章 餘暨新縣令第99章 當一回新娘第10章 討董檄文出第131章 整備與驚喜第67章 最終的結果第121章 喬遷與婚期第131章 吏治的問題第162章 朝廷的賞賜第41章 荀緄的饋贈第26章 血爆VS神速(上)第12章 各自的成長(3)第23章 李衝的婚禮(上)第121章 背鍋俠許貢(下)第47章 意外的背叛第3章 不想當親兵第2章 漢末我來也第54章 拉攏與謀劃第85章 宣傳與定位第32章 第一個從屬第7章 呂奉先反叛第24章 李衝的婚禮(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