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98章 推廣與自願

金秋八月,粟米和水稻已經可以收割,各個縣城空蕩蕩的府庫,即將被糧食填滿。會稽郡多山少地,以往根本不需要向刺史那邊輸送糧食,不需要那邊支援已經不錯了。

李明在家待了五天後,也只能乖乖前往餘姚縣,這裡可有不少的土地是他私有。

“根據我的調查,南方完全可以一年種植兩季作物,這裡的氣候不錯!甚至中間可以種上一季豆子,不需要收成,我發現豆子可以肥地!”張默把李明帶入到農田之中,詳細告訴他在這段時間裡,他總結起來的經驗。

“對,只是這樣也很容易和世家結仇!”荀表肯定是第一時間過來,他主要是預防萬一,避免李明在一些安排上給自己樹敵。

頓了頓,繼續說道:“一年一季,這個目前你還不能改,最多一季豆子可以!海產已經逐漸充斥市場,取代了一部分食物消耗。家禽和家畜養殖更不必說。直接導致糧食的價格有所下降,不過如今到處都缺糧,所以問題不大。

如果換成一年兩季,那麼糧食雖然會翻倍,但價格也會大幅度暴跌。知道糧食不需要擔心的百姓,會減少在家裡囤積糧食。相對而言就是有着大量土地,有着大量糧食的世家豪族,生意大幅度的縮水!我認爲,在拔掉張氏,讓其屈服之前,不宜對糧食下手太快!”

目前顧氏還是李氏重要的盟友,絕對不能將其推到對立面上。至於張家,這是已經討論好必須要拔出的對象,只因爲張氏和漢中張氏同屬一脈。

暗衛已經發現,兩家之間似乎還有聯繫,換言之會稽郡的主要情報,都有可能會通過張氏,最終傳遞到昔日雲臺副主事劉廷的手中,這對李明來說非常不利!

李明會對鹽巴下手,主要也是基於這個理由。荀氏的意思是,打虎需打死,否則的話必爲後患,既定的方針,就是聯合吳郡其他三大家族,顧氏、陸氏和朱氏一起出手。在這個節骨眼,不好再得罪顧氏。

“你認爲主要種植什麼作物好一些?”李明看向張默,顯然已經決定妥協。

“烏傷、大末、諸暨、餘暨、山陰、剡、麗水、仙台和上虞,以及即將規劃修建的金華縣,這裡水源充沛,完全可以滿足水稻的種植。相反餘姚、句章、鄮、鄞和章安縣,當然還有天台和永康兩縣,雖然有山泉流經,但顯然不適合種植水稻,可以選擇旱稻或者粟米!”張默緩緩說道。

李明其實很清楚,這年頭的水脈和後世有很大的不同,就如同張默所言,好幾個縣城其實都沒有河流經過,不過山上倒有一些山泉水會流下。這些水不多,收集起來也就夠生活所需,以及少量農業需要,想要大規模發展農業本身就有問題。

換言之,鄮、鄞、餘姚、句章、章安、天台、仙居和永康這幾個縣,可以發展家禽或者家畜養殖業,但想要用於發展農業,估計會吃大虧,一旦某年乾旱絕對會顆粒無收。

關鍵是不少地方山地比平地還多,想要發展就必須要發展梯田!浙江福建的百姓被迫經商和出海討生活,很大程度就是這樣被逼出來的!

烏傷算比較特殊,它靠近谷水和浙水交匯處,已經有計劃引水過去,仙居那邊也是。

“說起來,今年餘姚這邊增產了多少!另外我採用的是自願推廣的模式,有多少人願意加入?”李明看向張默。

“四成!比以前的平均產量提升了四成,我自信以後只會越來越高,不會降低!另外農具方面我打算改良一下,有些農具如果能夠改良,可以進一步效率,只是……”張默緩緩說道,他很清楚自己說的是什麼。

“你的意思是,在平均產量的基礎上,提升了四成?”荀表首先被震到,要知道大漢農業技術全盛的情況下,也只能提升兩成。

是的,農業技術被有意的減慢了,世家豪族直接把糧食作爲了硬通貨,那麼糧食的價格肯定不能太高,也不能太低。一畝三石,這是經過各方協商之後的結果。

大漢不是沒有各種先進的農業技術和農具,不過就算全部投入使用,也只能提升兩成的產量,正因爲提升太少,所以大部分的世家纔會選擇妥協。四成,就算是荀氏也沒辦法不管不顧!

一畝提升四成,可荀氏家裡有多少頃土地?全部提升四成,那得多少糧食!

“又升級了?”李明看向張默,點開從屬面板,果然看到農耕技能提升到lv4,技能說明裡表示,不僅能夠‘熟練耕種各種農作物,還能適當改良農具’。

“改良農具後,對產量有幫助嗎?”李明問道。

“沒辦法!不過可以節省人力!”張默搖了搖頭,隨即笑吟吟的說道,每畝田地只需要一個壯丁,甚至兩個女眷或老人即可。

的確,耕種難度下降,那麼需要的勞動力就可以減少。多出來的勞動力可以建設,可以務工,可以當兵,也可以出海捕魚,甚至是出去經商,謀生的手段要多少有多少。

會稽郡的人口不多,能夠擠出更多的兵源出來,對後續爭霸天下也有很大的裨益。

這也是讓李明最興奮的地方,二話不說就同意改良農具。這點荀表並沒有否定,減少勞動力也有減少勞動力的好處,只要畝產不太過分,那麼推廣起來也能容易許多。

“明年我打算在諸暨縣到大末那片區域,推廣新的農業技術!”李明直接說出他的意圖,“我已經找了幾個夫子幫忙教學,明年蔡琰也能閒下來,到時候陪你一起過去!”

“謝主公!”張默難得露出笑容。事業愛情不能兩全,只是和蔡琰分別多日,心中難免有些思念。他也知道蔡琰抱怨了很久,能在一起,自然是最好的。

隨即眉頭一皺,拱手問道:“若是世家不願意配合,當如何?屬下在餘姚這邊提倡改良農業技術,不過響應者並沒有多少。只有幾個小世家願意配合,而且他們家中田地不多!百姓那邊也有不少人在觀望……”

“一切自願爲主,切莫強求!推廣的對象,主要以普通百姓爲主,爭取讓那些南下的百姓嘗試使用新技術!”李明知道推廣的困難,畢竟失敗了一年的收成可要遭殃,尤其是那些剛剛南遷的流民,今年的收成將關係到他們一家人的生存。

“是!”張默領命,而一旁的荀表對李明的安排也還算滿意。這樣至少會有兩三年時間的緩衝,潛移默化之下,到時候那些世家也不好反對什麼。

第59章 李明來救場第138章 到訪的蛇羣第125章 槍挑建御雷第65章 關鍵的升級第17章 李明VS許褚第59章 席捲的趨勢第28章 袁術的招攬第47章 內情與晚宴第11章 各自的成長(2)第19章 圩集的影響(下)第151章 張飛被打敗第137章 一人一袋箭第128章 幕後的黑手第82章 李明稱楚王第41章 李明說科舉第142章 血染的修羅第80章 鄉野有遺才第151章 西園八校尉第9章 曹操欲發檄第79章 袁尚的底牌第65章 藏身綺羅閣第72章 郝浪的大道第58章 爲媳婦下廚第124章 我在即城在第80章 典傑與啓程第29章 當王牌亮出第22章 拐走少年郎(上)第120章 決勝與收穫第20章 永別了陛下第180章 雄師再出徵第118章 沒一個簡單第12章 糧道遭襲擊第130章 要拉攏的人第87章 霸王衣冠冢第9章 打出的威名第91章 煽動與決然第12章 月下的少女第66章 說服與貂蟬第126章 黃忠VS管亥第45章 劉廷與帝心第121章 喬遷與婚期第39章 歌舞與引戰第160章 須卜骨都侯第109章 狂熱的銷售第76章 三十年河西第34章 不再是割草第126章 安置與演說第57章 郡守跪下了第121章 戰役的餘韻第6章 審訊與總結第108章 發售已完備第95章 張默的表白第110章 帝都雒陽城第37章 東萊太史慈第67章 僥倖殺波才(上)第13章 不對等決鬥第81章 袁紹的投降第48章 豪帥嚴白虎第53章 無謀的總攻第110章 五秒即擊潰第15章 籌碼與妥協第21章 請戰與任命第68章 張默的睿智第138章 屠戮與趕路第172章 告別與開爐第82章 武技的秘密第177章 暗招與勒索第170章 收徒的條件第193章 買個太守當第96章 新設福建郡第14章 韓當的指點第189章 彪悍的登場第25章 老朽名左慈第55章 逗逼的猛將第15章 酣暢戰一場(中)第154章 李明被吃了第74章 曹操的打算第15章 初聞練炁法第62章 勝負的關鍵第62章 勝負的關鍵第50章 消瘦與唱歌第28章 瘟疫橫行時第48章 最後的瘋狂第6章 全面級戰爭第144章 回還與樓空第75章 曲終人散去第181章 劉廷的陰謀第57章 三英戰呂布(下)第49章 射殺與驅民第11章 關羽的歸來第61章 去徐州買糧第48章 李明的提議第33章 沛郡的攻伐第118章 水軍的初戰第105章 回還與急報第48章 李明的提議第145章 靈獸轉生術第130章 劉廷找上門第39章 夜襲終戰篇第33章 沛郡的攻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