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9章 圩集的影響(下)

“今天賺了多少?”其實不僅僅是李明,其他世家也關心今天到底賺了多少。在他們看來今天算是有點虧,畢竟以往一樣商品都能賣出350%的利潤,而如今只有50%。

利潤依然存在,李明硬性規定和山越人的交易,也必須要按照正常的市場價進行交易,這才讓他們的利潤有所浮動,否則的話誰會願意虧本出售手頭上的貨物?

“算出來了!”賬房也不輕鬆,出貨量至少在以前的好幾倍,要算成本運費和利潤,按照以前的計算方法,沒有算盤的情況下可想而知得多坑爹。

“貨物銷售量是以前的5.7倍,如果純粹和以前的利潤相比,我們和以前相比虧了三倍的利潤。但從單次銷售的結果來看,我們賺了以往三倍的利潤!”賬房惶恐的回答道。

“三倍?”張允(不是荊州那個)不由驚歎,甚至懷疑是不是算錯了。

“已經覈算了兩遍,結果沒有出入!”賬房連忙回答道。

張氏是江東老牌世家,先祖便是漢留侯張良,其晜孫張嵩有五子,四子張睦這一代開始居住在吳郡。換言之張家在吳郡這裡,已經有將近二百多年。若非有如此顯赫的身份,張氏根本沒辦法壟斷江東的鹽貨。

張允便是這一代的家主,能在這種老牌家族當上家主的,能力自然不會差。只是聽了賬房的計算結果,他不由得微微頷首。

“看來這個圩集不錯,下次圩集,問問太守需不需要幫忙,或者說張氏打算買一個固定攤位,不知道可不可以!”張允點了點頭。

“屬下明日立刻前去!”賬房拱手,如今天色已晚,再去拜訪顯得有點突兀了。

“三弟,我們雖然賺了三倍,但這是在出手了五倍多的貨物的基礎上得到的結果……”山陰縣令張兌,也就是張允的二哥,此刻卻是不由得詢問道。

“二哥有所不知!”張允淡淡一笑,“按照以前的方法,我們的確能夠賺取更多的利潤,但說穿了多久才能交易一次?以前日子過得緊巴巴的,山越肯定要謹慎的用鹽,能喝獸血就喝獸血補充。如今交易如此簡單,鹽的消耗量肯定要提升,這點鹽,很快就會消耗完畢,他們下次購買,只會更多!哪怕最終有所下滑,每旬我們交易出去的食鹽,都會比以前多上許多,我們缺鹽貨嗎?”

“我們張傢什麼時候缺過鹽貨?還是三弟你聰明,居然能夠看清楚其中的好處!”張兌也不傻,只是想不明白,想明白了,才知道這圩集的妙處。

“這只是山陰縣的交易情況,或許過兩天,就會有更多的結果匯聚過來!這個圩集真的很不錯!”張允笑了笑,按照這個結果,或許半年就能完成以前一年的銷售額。

年收入翻倍,僅僅是一個圩集?張允不由得倒吸了一口氣,這利潤太大了,他吃不下來,雖然頭痛,但他決定明天還是要去找找李明,還有顧家和朱家,當然少不得陸家。

朱家、陸家和顧家其實也賺了不少的利潤,當然相對地上許多,這次和下次的交易肯定屬於不正常交易,利潤暴增不奇怪,但以後必然會下滑許多。饒是如此,山越購買鐵器、布匹和糧食的數量,肯定也會大幅度提升。

“只是一個圩集,很普通的一個圩集,把各縣周圍的山越村落,都納入了治下。同時我們四大家族的利潤,都有了明顯的提高,你們說這是爲什麼?”顧言卻是把這個情況,當成一次教育,把後生都給召集了過來。

“雖然不想承認,但唯一的答案,便是這個政策剛好迎合了越人的需求,那些蠻夷!”顧雍也在這些年輕人之中,因爲蔡琰的關係,他和蔡邕都來到了山陰縣。

“對,我們往往認爲,山越是蠻夷,然後我們就會排擠他們,甚至嘗試着把他們趕出我們的視線範圍。我們大漢纔是這片土地的征服者,所以我們才應該享受勝利者的權力。而作爲失敗者的他們,甚至不配和我們享受同樣的權力!”顧言點了點頭。

隨即指了指縣衙的方向,繼續說道:“李明卻似乎不是這樣認爲,他認爲越人既然已經歸化,那麼就應該享受漢人一樣的權力,甚至進一步漢化將他們完全變成漢人,而不是‘越人’。所以他把越人的需求考慮了進去,在這個基礎上,他想到了圩集!

非有戶籍者不允許進入,然而就算沒有戶籍,難道就能一直不給他們進來交易?只要不讓沒有戶籍的越人進入縣城,那麼他的政策就沒有問題。相對的,這個圩集卻是讓那些越人的需求得到滿足,我們不僅賺到了更多的利潤,越人也能更大膽的和我們交易,甚至因此重新歸化,甚至不需要另外安排田地給他們耕種,正所謂一舉多得!

我一開始還擔心,李明是個莽夫二愣子,如今看來,此人才是真的深藏不露,難怪荀氏如此看重他!我們和他,和荀氏這層關係,以後要搞好,要引導,引導李明繼續維持這樣的治政措施,相對的,在一些不傷大雅的地方,我們可以適當讓步!”

“比如對待越人的態度上面?”顧雍很快就知道顧言所謂何事。

“是的,只要有利潤賺,能讓會稽甚至江東變得更加繁華,越人又如何?三代不能當官,三代之後呢?他們能當官的概率還是很低!這意味着就算見了我們,他們依然要低頭行禮,我們的地位依然沒有改變!我們的權力也沒有改變!”顧言咧嘴一笑。

“叔父英明!”顧雍拱手,周圍的少年郎也是紛紛拱手。

類似這樣的對話,在其他三大家族也有,甚至魏家和其他一兩個會稽郡的家族,也在這次交易裡面,獲得了豐厚的利潤。

更別說還有中成藥作坊,第一批中成藥正在火熱製作,材料已經收購完畢,剩下的就是將這些材料製作成中成藥,然後出售到中原地區。甚至解毒藥和療傷藥,在江東地區,也會很好銷售,那些山越就是最大的潛在客戶。

更別說,還有打蟲藥這種神藥,就在今晚,已經有兩個服藥的流民,拉出了大量的寄生蟲,看起來當真是觸目驚心。這也堅定了世家,給家裡人都服用這種打蟲藥的決心。

畢竟,誰也不希望,自己肚子裡面有一大堆的蟲子在亂竄。

第二天清晨,山陰縣的大門剛剛開啓,兩個身影就出現在大門外。

“爹爹,我們真的可以進入嗎?”潘臨有點擔心的看向父親。

“沒事的,我們有路引!”潘豹手裡拿着路引,其實心裡還是有點忐忑。活了二十多年,這是他第一次光明正大的進入縣城,心裡居然有點緊張了!

第52章 後續的瑣事第6章 審訊與總結第103章 殺入鉅鹿縣第64章 劉廷的實力第8章 廢立與刺殺第25章 老朽名左慈第68章 僥倖殺波才(下)第72章 郝浪的大道第142章 盛宴與盛怒第5章 都不是好人第111章 歸宅與提議第121章 背鍋俠許貢(下)第100章 大妖的祝福第8章 虎牢關崩塌第3章 歷史的慣性第139章 退敵與蛇羹第5章 人體與自然第97章 李明VS張樑第106章 人才啊人才第44章 閱卷進行中第15章 雙方的伏兵第31章 道法的碾壓第17章 給你換一個第90章 屍骸與存疑第50章 呂布來搦戰第30章 最惡毒詛咒第103章 揭開的傷疤第51章 最後的絕招第45章 廢掉的左臂第8章 學習與挑釁第101章 駐軍豫章郡(下)第19章 實力的本質第41章 地級的奧秘第21章 呂布也不傻第75章 約戰與習武第42章 地級VS地級第41章 勸諫與發現第141章 抉擇與決定第177章 暗招與勒索第3章 人脈的力量第55章 逗逼的猛將第122章 公元192年(上)第22章 大旱的到來第26章 血爆VS神速(上)第72章 郝浪的大道第146章 不怕爾小鬼第46章 信函與情感第75章 曲終人散去第99章 駐軍豫章郡(上)第131章 吏治的問題第117章 唯一的選擇第119章 利益最大化第22章 大旱的到來第158章 朝廷的惡意第5章 奉命去討賊第101章 駐軍豫章郡(下)第174章 破軍與斬將第24章 遁甲門郝浪第151章 直取白波谷第4章 好壞兩消息第51章 一箭還一箭第35章 絕望的差距第13章 不對等決鬥第39章 歌舞與引戰第58章 餘暨新縣令第37章 你又變強了第11章 第一站吳縣第136章 刷一波經驗第83章 諸葛亮離去第49章 第一天攻防第83章 吾一人足矣第41章 地級的奧秘第128章 幕後的黑手第168章 蘭臺遭賊了第77章 真正的宗帥第116章 同人不同命第143章 泄密與遇伏第57章 送達的軍令第157章 匈奴前鋒軍第96章 新設福建郡第144章 華雄的挑戰第77章 雪地反伏擊第25章 再會的約架第88章 進擊的鼉龍第115章 荀府的夜宴第88章 不好的預感第26章 封王的條件第91章 煽動與決然第7章 真正的目的第5章 吾乃呂奉先第150章 妾心已屬君第68章 張默的睿智第9章 打出的威名第194章 偷渡者蔡琰第16章 酣暢戰一場(下)第14章 韓當的指點第11章 關羽的歸來第81章 袁紹的投降第122章 奴僕與家兵第122章 公元192年(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