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20章 冠禮與詔書

朱儁的態度和李明一樣,朱皓的身體素質偏弱,所以首先需要的是先把基礎鍛鍊好,然後才能開始習武。同時習武不能耽誤學業,唯有如此朱夫人才會妥協。

兩天的時間很快過去,今天就是李明的冠禮大典,是以朱家早早就是賓客盈門。朱儁的同僚,包括皇甫嵩和賦閒在家的盧植都有前來道賀,李明的那些同僚,比如曹操和袁紹,來得了的直接就親自前來道賀,不能來的也送上了一份賀禮。

隨着辛毗等人的到來,典禮也即將開始。

“藥劑出售非常成功,孜然的採買也非常順利。家父表示會撥出一批土地種植它,包括一些其他的香料。大概兩年左右,長官若是需要,那隨時可以來我辛氏商會購買!至於第一批的貨款,已經採買了各種香料,我已經派人送達了庫房裡面。順便打算問問,第二批貨物什麼時候發?”辛毗找到了李明,低聲問道。

“今天肯定沒空,過兩天就要喬遷,所以喬遷完畢之後再發如何?”李明想了想說道。

“沒問題!”辛毗點了點頭。

“各位!”隨着冠禮大典召開,朱儁把李明帶到了身邊,“承蒙蒼天眷顧,讓朱某能夠找到了一個稱心滿意的傳人,他便是李明!我這弟子從小流離失所,也沒有家長在身邊,眼看已經二十歲,朱某想着,以師尊的身份,僭越一番,爲其冠禮!”

很多人都知道,其實李明已經及冠,甚至有一個‘曙光’這樣的表字。不過如今都是揣着明白裝糊塗,只是紛紛恭喜。

“明無父無母,承蒙恩師厚愛,心中只有欣喜!”李明也客氣的回了句,不管如何怪朱儁爲他冠禮吧?

“嗯,有心了!”朱儁含笑點了點頭,“吾且爲汝加冠,從此之後明即成人。日後行事不可莽撞,要學會沉着和冷靜了!”

隨即,在朱夫人手中拿起束髮冠,親自爲李明戴上。而李明也乖巧的彎下腰,方便朱儁爲其加冠。不多時,冠禮成,這也意味着李明真正意義上的成年。

“汝既已成年,自然也需要有個表字。吾思前想後,爲汝取表字‘日曜’,汝可曾滿意?”朱儁鄭重的說道。

日曜有明亮,照耀的意思,更是五曜之一,甚爲積極和正面。關鍵在李明看來,這可比曙光不知道好了多少,自然是沒有半點不樂意。

“師尊所取表字,弟子非常滿意!”李明拱手回道。

周圍的嘉賓紛紛道賀,在所有人的見證下,李明算是真正有了一個不留遺憾的冠禮,同時有了一個更加沒有遺憾的新表字‘日曜’。

“聖旨到,李明接旨!”就在這個時候,外面有宦官前來,朝着屋中高呼一聲。

“既然是聖旨,日曜便去接旨吧!”朱儁也沒想到居然會在這個時候下達聖旨,卻也不敢怠慢,於是向李明交代了句。衆人也是湊熱鬧,紛紛跟了出去。

好在這年頭也沒有什麼焚香沐浴接旨的說法,李明來到前門處,鞠躬領旨便是。

“大漢皇帝詔曰,李偏將少年從軍,卻屢建奇功,實在我大漢之福。視其功勞,任李偏將爲陵陽令,封關內侯,進入蘭臺前三層讀書三天!賞,布帛百匹,錢千貫!

麾下辛毗封陵陽縣丞,賞錢百貫,可進入蘭臺前兩層一天;戲忠封陵陽主簿,賞錢百貫,可進入蘭臺前兩層一天;張默,賞錢百貫,封陵陽縣尉,可進入蘭臺前兩層一天;典傑封陵陽賊曹,賞錢百貫,可進入蘭臺第一層一天;肖遙封陵陽遊徼,賞錢百貫,可進入蘭臺第一層一天!”宦官張開聖旨,莊嚴的宣讀道。

“臣接旨,吾皇萬歲!”李明鄭重行了一禮,然後這才接過聖旨。心中卻是感慨,沒想到劉廷行動那麼快,不僅安排好了他的賞賜,連麾下的職位都已經安排妥當。

參加冠禮的張默等人,不免有點高興。大漢立國,唯有建立軍功者,纔有機會進入蘭臺讀書,能進入蘭臺可是無上的榮耀。

按照蘭臺的設計,前一層代表着普通兵書,還有一些不入流的武技和秘籍;第二層則是一些少見的兵書,韜略或者治政的書籍,同時也存放着黃級的武技和秘籍;第三層是非常罕見的兵書,甚至還有一些心得體會什麼的,關鍵是存放着玄級的秘籍和功法。

理所當然的,第四層便是地級秘籍和功法所在;第五層按說便是天極功法和秘籍所在,只是天極秘籍和功法已經失傳,是以這一層其實是空空如也,什麼都沒有存放。

“李偏將,三天後陛下要設宴犒賞一衆平叛功臣,宴會將在申時召開,到時候切莫缺席或遲到纔是!”宦官把聖旨交給李明,隨即鄭重的說道。

“一定,一定!”李明淡淡一笑,趁機給宦官遞過去一個小錢袋,裡面至少也有百文。卻是前來接旨的時候,荀採悄悄塞給他,並且交代他該如何做的。

那宦官面不改色,袖子一卷,錢袋就已經消失不見,看得出來業務非常熟練。隨即表情也不再死板,多了幾分親切感和笑意。錢不多,但也絕對不是他這個小黃門,輕鬆就能賺到的。給多了,反而燙手,不好收!

“李偏將,聽聞皇宮之中來了一羣倭島的使者,打算與我大漢武者切磋一番。想來會在宴會上公開挑戰。陛下希望能讓他們知道知道厲害,若李偏將能好好表現,想來陛下會更看重一些!”宦官得了好處,自然也透露出一個消息。

這個消息未必只有他一個知道,但知道和不知道有時候是差距很大的。

倭國使者?這個時候倭國和點建交了?李明表示他歷史成績不好,還真不知道這個。不過能欺負欺負倭國那羣矮子,李明真的不會介意。

小黃門傳旨完畢,直接告辭而去。周圍的賓客紛紛前來道賀,李明最初擔任的偏將職位,只能算是雜號的臨時編制,戰後自然解散。若要繼續從軍,只能從軍司馬做起,或者到地方縣城擔任縣尉。

如今一步登天,直接從縣令開始做起,這意味着以後他能一步步做到郡守,然後是刺史,最後甚至進入中央,運氣好未必不能成爲三公之一,當真是可喜可賀。

關鍵是原班人馬全部都在一個地方任職,不存在磨合方面的問題,戲忠和辛毗的才學都很不錯,政務自然也不會成爲問題,不管如何,這次李明也算是賺大了!

第49章 消失的皇族第80章 漢獻帝殞落第154章 李明被吃了第1章 騷動的雒陽第23章 全民吃蝗蟲第18章 時局的變化第44章 饞是種天性第38章 天下勢三分第40章 齊聚與華佗第43章 烹飪啊烹飪第5章 學醫與驚聞第122章 奴僕與家兵第90章 驚覺與羞辱第72章 計議搞時裝第109章 嘉獎與班師第26章 論爲何殺俘第103章 激辯與目的(上)第14章 就差那一點第89章 開啓衣冠冢第38章 李衝的孝義第161章 匈奴的武道第11章 大善人李明第116章 特殊的客人第138章 到訪的蛇羣第28章 散功與臥底第18章 時局的變化第130章 要拉攏的人第112章 吳郡遇二張第19章 大風破陣槍第50章 呂布來搦戰第75章 見面打一架第171章 名師與高徒第120章 傀儡道兵符第80章 戰雷水二老第40章 瘋狂的藥粥第157章 獎勵與機會第35章 形勢的變動第50章 消瘦與唱歌第19章 他鄉遇故知第95章 幕後有黑手第22章 李明當先鋒第74章 美味停不住第71章 羽絨與棉花第18章 時局的變化第67章 僥倖殺波才(上)第144章 回還與樓空第110章 帝都雒陽城第188章 都給我留點第142章 血染的修羅第115章 荀府的夜宴第34章 不再是割草第22章 九品中正制第114章 照會與備戰第102章 廬陵郡郡守第121章 背鍋俠許貢(下)第95章 幕後有黑手第31章 江東有悍卒(下)第14章 拔牙與炒作第57章 郡守跪下了第71章 羽絨與棉花第120章 冠禮與詔書第115章 最後的安排第28章 散功與臥底第107章 不就是書嘛第47章 意外的背叛第39章 第一屆科考第33章 沛郡的攻伐第94章 深夜的《梁祝》第149章 命運與改變第116章 騎戰技鐵騎第137章 會盟於湞陽第165章 蘭臺裡選書(上)第77章 鍛造與肖遙第185章 引出而殲之第138章 發奮的肖遙第80章 鄉野有遺才第51章 餘孽的消息第102章 求救與定計第70章 加點與怒吼第46章 人約黃昏後第31章 江東有悍卒(下)第57章 漫天的石雨第63章 打包全帶走第191章 妖獸的傳說第80章 戰雷水二老第29章 設計與結陣第4章 新手大禮包第132章 公元187年初第5章 吾乃呂奉先第33章 軍中大腹瀉第6章 全面級戰爭第115章 最後的安排第59章 李明來救場第99章 駐軍豫章郡(上)第73章 準備開飯吧第58章 魄力還不夠第81章 諒解與抱怨第47章 小饞蟲荀採第52章 張默去倭國第51章 消失的兒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