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988章 巧合

不能怪司馬懿這麼嘴上不留德,實在是吧,東吳的事情辦的吧,實在讓曹魏這邊的君臣,都有一肚子的怨氣。

既然雙方都已經定盟了,雙方質子都已經各自上路了,那麼按照理論來說,淮南一線的兵力對峙,就應該結束了吧?!

當時兗州刺史賈逵也是這麼認爲的,他甚至跟司馬懿表示,會在最短的時間內調集兗州郡兵,進入河南郡東部,交給司馬懿節制。

可問題是,從九月份正式定盟,一直到十一月份,魏吳兩軍在淮南地區的兵力對峙,一點沒有消除的跡象。

東吳方面不撤兵啊。

兗州本來就防禦兵力吃緊,總兵力更是處於劣勢,東吳不撤兵,曹魏方面怎麼敢擅自把兵力調走也不想想這個東吳以往的“歷史”,誰敢相信他們會正常履行盟約?!

爲此,賈逵曾經派遣使者,去跟東吳方面的交涉.結果坐鎮壽春的陸遜表示,既然雙方簽訂了盟約,那麼曹魏先撤兵,也是可以的,何必糾結到底是誰先撤呢?!

賈逵被這句話給氣的夠嗆。

我們爲什麼不敢先撤兵的理由,你們這幫玩意兒心裡沒點數麼?!

但無奈,爲了儘快給司馬懿籌集兗州郡兵過去,不耽誤天子制定的反攻洛陽計劃,賈逵只能嘗試性的,抽調了樑國的郡兵到陳留郡集結。

可沒想到的是,賈逵這麼一調兵,東吳立刻在汝南增加了兵力投入,屯兵在譙郡和汝南郡的交界處。

特麼賈逵要瘋啊,你們東吳到底要幹什麼?!

樑國是譙郡北部緊鄰的郡國,如果譙郡遭遇攻擊,樑國是能最快支援譙郡的地方如今我才把樑國的郡兵調走了一部分,你們東吳就立刻陳兵譙郡邊界,想幹什麼?!

賈逵立刻派人去跟壽春的陸遜交涉,結果陸遜卻說,他也是在撤兵,把兵力集中到汝南郡,然後帶兵順着汝水南下去廬江郡,不是很方便麼?!

賈逵心說我信伱個鬼啊!!!

你真要撤兵去廬江郡,爲什麼不走陸路,在壽春集結兵力,而是偏偏要走水路,把兵力都聚集到汝南來?!

反正賈逵是不相信東吳能有這麼好心,但陸遜的話,也不能說是沒有道理.人家東吳兵喜歡坐船南下,你還能說人家不對不成?!

表面上看,東吳的說辭沒啥大問題,但賈逵這下不敢冒險了,他現在根本不敢抽調兗州東南部的任何郡兵,繼續保持着這樣的兵力對峙,只敢在泰山郡等靠近黃河的北部郡縣抽調兵力,到陳留郡集中。

至於南部的那幾個郡國的兵力,還是等東吳撤兵後,再想辦法抽調過來吧。

就這樣,拖拖拉拉了近一個月,東吳那邊是半點撤兵的意思都沒有,導致陳留郡這邊,只集結了不過一萬七千餘兗州郡兵。

這些兵力,賈逵是不會往虎牢關送的現在送過去,兵力不足以形成優勢不說,還有可能提前暴露了己方的戰略意圖。

因此,賈逵只能寫信給司馬懿,說明原因,讓司馬懿再等一段時間,等東吳撤兵後,他集結完所有的兗州郡兵,再給司馬懿一起送過去。

司馬懿當然無法責怪賈逵辦事不力,而且這件事情上,就算換做司馬懿是在賈逵的位置上,也不敢輕易從兗州南部調兵要怪,就只能怪那些心懷不軌的吳狗們。

但現在,隨着張溪到達了鞏縣,引起了司馬懿的警覺後,司馬懿覺得,不能繼續這麼拖下去了。

張溪都到了鞏縣了,誰知道他來的時候,是帶了多少荊州軍北上的?!

雖然荊州各出的魏軍細作都沒有給出荊州軍有異動的情報,但司馬懿相信,張溪不可能無緣無故的出現在鞏縣,必然是有自己的目的的。

說不定,張溪和諸葛亮真的找到了避開細作耳目的辦法,抽調了一批荊州軍精銳北上了呢。

而現在司馬懿的兵力,守衛虎牢關倒是不用太擔心,但爲了將來的反攻洛陽的戰略考慮,現在司馬懿還不能主動跟鞏縣的蜀賊開戰,以免打草驚蛇,破壞了整個戰略的實施。

在不能主動出擊,同時還需要探聽蜀賊虛實的前提下,司馬懿想到了一個辦法。

他命人把東吳軍會進攻荊州的消息寫在絹布上,命斥候遊騎出去打探情況的時候,射箭交給蜀賊的斥候遊騎。

如果張溪在得知這個消息之後,選擇主動撤兵,那就說明蜀賊如今並沒有做好先發制人的準備,大魏還有時間集結兵力,進行反攻洛陽的戰略。

如果張溪在得知消息後不僅沒有撤軍,反而是主動對虎狼關發起進攻,那就說明蜀賊已經有了一整套先發制人的戰略了,張溪也一定是帶了大量的荊州軍來援,想要儘快攻破虎牢關後,再回援荊州。

這樣的話,那司馬懿只能是冒險讓賈逵儘快從兗州集結兵力,過來支援自己了,什麼反攻洛陽的戰略,得等到打退蜀賊這次進攻再說。

至於這麼做,會不會暴露東吳軍的行動計劃.這關他司馬懿什麼事兒?!

司馬懿提前泄露東吳軍的作戰計劃,本身就帶着希望利用這個消息,逼迫張溪回軍防衛荊州的想法的,能成功不是更好?!

而這封書信,最後也確實到了張溪的手裡。 對於這封書信的真實性,張溪根本不做懷疑.就東吳那個德行,跟曹魏結盟後,要是不打荊州的主意,那纔是怪事。

而這封書信最大的意義,就是告訴了張溪如今東吳軍還在淮南撤軍的過程中,那麼也就代表着,東吳要進攻荊州,至少還需要一到兩個月的準備時間。

至於曹魏爲什麼要告訴張溪這些事情其實也不奇怪。

歷史上的襄樊之戰,曹操在派人去跟東吳結盟後,轉頭就把東吳要偷襲荊州的事兒,派人射到了關羽的營地內。

這麼做的目的,除了夾雜了一些曹操的私心外,更重要的,是在關羽軍中散步不安定的因素,造成軍心混亂,從而逼迫關羽撤軍回援江陵。

這個時空,因爲關羽打的太快了,關羽水淹七軍的時候,曹操纔剛剛從漢中撤兵,而等到曹操派人去跟東吳結盟,東吳還沒有出兵偷襲的時候,關羽就已經攻下了樊城,全據襄樊防禦體系。

曹操根本來不及搞這種小伎倆。

現在好了,司馬懿替曹操補上了這一計。

但問題是張溪真的是來探親的,不是帶兵來攻打虎牢關的,所以司馬懿這一計根本沒有任何效果。

跟虎牢關對峙的漢軍,是大漢北軍精銳,根本不是荊州兵,荊州是否有失,除了能讓張溪多想一下外,根本不會影響到任何軍心士氣,也不可能直接撤兵。

同時,司馬懿這麼做,也讓張溪發現了一個問題,那就是現在這個時候,曹魏還沒有完全做好反攻洛陽的準備。

如果真的做好了一切準備,司馬懿靜待時日,尋找機會發動進攻就好,沒必要故意透漏東吳軍的行動節奏。

換句話說,司馬懿不僅誤判了自己的來意,同時這個老狐狸,自己心理也沒底。

有一說一,如果張溪真的是帶着精銳的荊州軍來鞏縣支援的話,他現在回立刻發動進攻,強攻虎牢關。

就算打不下虎牢關,破壞魏軍的戰略佈局也是好的。

但可惜,張溪也確實沒有帶兵來鞏縣,甚至,大漢也同樣需要時間來抽調各地兵力,支援洛陽防禦。

所以,張溪略微的思考了一下,當下命人把自己的大纛趕製出來,交給鄧艾,立於營中虛張聲勢,但,不要主動發動進攻,繼續就地僵持。

不進不退,但虛張聲勢讓那個司馬老狐狸去猜吧,看看能不能猜到自己來鞏縣的目的是什麼。

至於鄧艾提議的,要不要讓麾下士卒夜間出城,明日一早打荊州軍旗號入城,虛張聲勢張溪想了一下,還是算了。

這麼做,雖然也可以打亂曹魏的戰略部署,但問題是,也有引發曹魏倉促起兵,提前反攻洛陽的可能現在洛陽也沒有準備好應戰,還是不要過分刺激那個老狐狸。

張溪做完這些以後,立刻啓程,帶着兒子兒媳婦返回洛陽.書信也不等了,直接交給鄧艾自己看就是了,如今到底還是戰事要緊。

回到洛陽後,張溪把司馬懿射箭投書的事情一說,諸葛亮頓時眉頭緊皺。

“元長差矣.虛設旗幟確爲好計,但若輔以主動進攻,司馬懿必然中計,全力防守虎牢關,不敢輕出。”諸葛亮微微搖頭,說道,“可如今,軍中空有元長旗號,卻又按兵不動雖可瞞司馬懿一時,恐瞞不過幾日也。”

張溪一聽這話,也是楞了一下,然後才搖頭苦笑,說道,“雖如此,然洛陽空虛,溪不敢如此冒險爾。”

諸葛亮聽了張溪的解釋後,想了一下,也是點點頭。

這麼用謀,倒也符合張溪這個人的用兵風格。

只是,大概率是瞞不過司馬懿幾天的,接下來司馬懿會不會做出一些試探性的進攻,也就不好說了。

因此,諸葛亮想了一下,對張溪說道,“如此,元長速回荊州,調南陽兵入洛,遲恐誤事。”

做好完全的準備吧。

第1110章 東吳的小心思第993章 真正的目的第1181章 河東戰事明朗第837章 歪打正着第1214章 聖裁第700章 收尾第589章 試探第359章 嘈雜的軍議第262章 應災準備第543章 無當飛軍對曹魏禁軍第1234章 悲歡不定第740章 諸葛的苦衷第770章 曹魏動向第780章 終於看破第482章 曹丕的反應第749章 各懷鬼胎第695章 祭祖前後第873章 南門決斷第439章 張郃的突襲第444章 守城第六天第222章 《蜀科》第434章 江東二連擊第1022章 洛陽邀戰第1236章 各方顧慮第365章 點兵點將第619章 誤判第289章 關羽的策略第1135章 接應第995章 真正的戰略第626章 敗退第1087章 應對第1050章 朱然的謀劃第598章 要命的巧合第341章 強攻江陵第865章 戰後第622章 謀士和武將第167章 攤牌第552章 兩套應對第203章 草率的漢中攻擊戰第694章 復設丞相第558章 魏延的奇計第20章 被搶了第1210章 劉放的打算第163章 確定身份第169章 抵達油江口第373章 花鬘和關索第260章 赴約文會第360章 庲降都督第700章 收尾第995章 真正的戰略第838章 試探性進攻第327章 孫尚香的選擇第1161章 三年後(二)第1012章 誘敵第13章 吹牛第666章 敗退第341章 強攻江陵第563章 圍堵第196章 潘濬的心思第966章 洛陽戰事(三)第223章 人事任命第1049章 東吳的反應第437章 街亭第1227章 對外用兵第546章 糾纏第265章 蝗災第597章 退守和換防第194章 示範區第989章 戰備第532章 張溪的應對第543章 無當飛軍對曹魏禁軍第202章 各方反應第818章 涼州騎兵第17章 糜竺第1064章 羅縣攻防戰第363章 議策第697章 私宴第1132章 秦朗進軍第169章 抵達油江口第788章 襄陽北伐第212章 投石車第568章 應對方案第1185章 魏縣第713章 地獄笑話第1079章 要將與調兵第191章 長沙赴任第774章 王朗用計第1189章 變數第546章 糾纏第763章 東吳的想法第1142章 魏延的判斷第422章 大雪第593章 艱難行軍中的張郃第406章 樑緒在行動第744章 掛帥第121章 勸降文聘第775章 漢軍軍議第168章 解釋第783章 拖延時間第518章 二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