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915章 增援

有一說一,朱然的戰略眼光,別說跟周瑜比,就是跟呂蒙,魯肅這些人相比,都差的不是一星半點。

連身在江夏郡的周瑜,都能一邊抵擋文聘帶來的威脅,一邊抽空觀察公安局勢,敏銳的指出現在破局的關鍵在公安偏偏朱然的眼光,始終是在長江和武陵郡這兩個地方轉悠。

一直到周瑜專門寫信提醒朱然,朱然這才恍然大悟了過來。

是的,公安,只要保證公安不失守,那麼在零陽的石苞必然不敢輕易南下,而江陵水軍也必須要保持住糧道的通暢。

哪怕是硬耗,損失大的也不是我東吳軍。

換句話說,其實朱然根本沒有必要非在長江上跟張溪分一個高低,他完全可以從陸路派出援兵,去解公安之圍。

只要在公安外圍擊潰了過江的三萬蜀軍.甚至都不用徹底擊破,只要把蜀賊拖入持久戰的話,荊南四郡也就安全了。

而且,在周瑜的來信中,還跟朱然分析了一波他的判斷——周瑜認爲,蜀國方面也沒有做好全面開戰的準備,所以,以張溪的智商謀略,應該不會選擇故意擴大戰爭規模的做法。

換句話說,張溪應該是不會再繼續往江南岸增兵了,一旦無法快速攻克公安的話,他大概率會選擇維持現狀。

這場戰事,雖然用兵人數不少,但規模,應該會控制在邊境摩擦的程度。

這是周瑜對整體局勢的判斷,不僅僅是要求有足夠的軍事能力,也要求有足夠高的政治眼光這點,朱然就更加比不上了。

但朱然好就好在,他不是一個剛愎自用的人,對周瑜的判斷也非常的信服當即開始調派陸口兵力,抽調萬人,由留略領軍,前往救援武陵郡,聽從呂岱的指揮。

至於朱然嘛,他繼續留在陸口,但水軍是不會再出動了,僅僅用來守衛陸口水寨而已。

而隨着留略帶領一萬東吳軍趕到武陵縣,匯合了呂岱和呂據之後,順帶的,也傳達了朱然最新的戰略安排。

說實話,呂岱和呂據兩人,也沒有看到公安的重要性,甚至呂岱先一步帶兵抵達武陵郡之後,他也是第一時間對零陽方面進行了佈置,試圖要重奪零陽縣。

但問題是,呂岱就帶了一萬人過來,武陵郡這邊的五溪蠻又鬧騰的厲害,呂據的兵力集結一時無法完成.再加上石苞自從攻佔零陽後就一直沒有任何動靜,讓呂岱也有些含糊猶豫了。

而隨着留略的到來,帶來了朱然的新命令,以及相關的解釋後,呂岱也陷入了思考。

呂岱也是東吳名將了,而且現在都已經五十了,老成持重的人如果不是常年呆在交州邊境跟士家打交道的話,他現在的名氣不會像現在這樣。

雖然在戰略眼光上,呂岱確實不如周瑜等人出色,但只要有人一提點,他和朱然的水平差距,真不是很大。

在明白了朱然的用意後,呂岱也開始調整自己的作戰佈置了。

留下五千人給呂據,讓他配合武陵郡剩餘的郡兵,先守住武陵縣,看住北面不遠處的石苞,自己則帶着五千長沙兵,繞過零陽縣,直奔公安。

當然,考慮到零陽縣的石苞也不是無能之輩,所以要考慮到石苞可能提前察覺到自己的動向,分兵攔截因此呂岱讓留略帶着自己的一萬陸口援軍,比自己晚兩天的時間出發。

只要石苞敢分兵攔截自己,那留略立刻轉道,強攻零陽。

能攻下來當然是最好,可以掃除武陵郡的威脅,但如果攻不下來,至少也能逼迫石苞回軍,讓呂岱能順利的繞過零陽,去支援公安。

有了自己的五千人支援公安,進一步拉低蜀吳兩方的軍力對比的話哪怕不能退敵,拖住着三萬蜀軍,還是能做到的。

這麼一來,荊南四郡的威脅,大部分就已經解除了。

剩下的,大概就是拼消耗,拼耐心,最後看看上層是怎麼收尾的好了。

就這樣,呂岱做好了安排後,立刻動身,留略晚了兩天,也從武陵縣出發零陽城內的石苞,有點難受了。

呂岱的行蹤,石苞派出的偵騎確實已經察覺到了.零陽距離武陵縣,不過八十多裡地而已。

石苞確實想要分兵出城,去攔截呂岱的進軍,畢竟根據情報,對方纔五千人而已。

找個合適的地方再埋伏一手,也不是沒有重創敵軍的可能。

但問題是,就在石苞領軍出發,離城不到二十里的時候,他再次接到了偵騎的報告——有一支萬人的東吳軍部隊,再次從武陵縣出發,往北面而來。

石苞立刻嚇出了一身冷汗。

爲了保證埋伏截擊的成功率,石苞這次分兵,是帶着八千士卒出征,在零陽縣只是虛設旌旗,假裝兵力不少,但實際只留下了兩千人駐守而已。

這要是讓人玩了一個調虎離山的話.那事情可就麻煩了。 石苞仔細思考了一下,決定還是放棄這次分兵攔截的任務,立刻領軍回零陽,同時趕緊向身後的州泰,李球示警,讓他們警惕武陵方向有大股東吳軍來援。

畢竟,他們手裡可是還有兩萬人呢,就算有五千士卒過去救援,要攔截一下,還是能做到的。

事實上,李球和州泰也都不是無能之輩,不會因爲石苞頂在前面,就對武陵方向放鬆警惕。

作爲一名合格的將領,在上戰場的時候,自然要考慮到各種情況.優秀不優秀,只在於考慮的全面不全面而已。

李球和州泰都對武陵方向可能出現援軍有一定的準備,不能說一點應急預案都沒有但問題是,因爲石苞已經堵在了武陵郡到公安之間的通道上,他們的準備,確實不夠充分。

在得到了石苞的示警後,李球和州泰當然是啓動了自己的應急預案.兩人商量了一下,主打一個圍點打援。

李球留下來繼續監視公安城動向,而州泰則帶領一萬士卒去阻截從武陵郡來的援軍。

但這裡面,有一個情報差在裡面。

石苞沒有想過,留略的這一萬人也是衝着公安去的,他還以爲,這一萬人是衝着自己駐守的零陽來的。

所以,石苞只告訴了李球和州泰,有五千東吳援軍往公安去了。

而根據這樣的情報,州泰帶領一萬士卒去堵截五千東吳援軍,怎麼也不算是輕敵。

但隨後,州泰就差點吃了大虧。

在抵達提前選好的攔截地點後,州泰確實跟呂岱來了個硬碰硬,而且在戰鬥的一開始,州泰也確實一度壓制了呂岱的援軍,成功堵住了呂岱大軍往公安行軍的步伐。

按照這個節奏,只要州泰繼續阻截個這麼三五天,消耗掉呂岱軍的士氣和兵員數量後,取勝也不是不可能的事情。

可問題是,就在隔天下午的時候,留略帶領的一萬陸口軍突然的出現在了戰場上。

戰場局勢變成了州泰的一萬人,對陣東吳軍一萬五千人最要命的是,留略出現的時機也非常好,在州泰指揮軍隊和呂岱正面激戰的時候,留略突然從側翼殺出,打了州泰一個措手不及。

一場混戰之後,州泰不敵敗退三十里下寨,一萬人也只剩下了七千人左右,而對面的東吳軍損失卻不大,兵力依然在一萬三千人以上。

這下,輪到州泰陷入被動防守,只能在要道上下寨,勉力防守支撐了。

州泰也知道這樣下去,自己不一定能阻攔多久,只能是向公安城下的李球求援。

而李球也不是不想去救州泰,而是實際情況來說讓李球非常的糾結。

李球手裡還有不到一萬士卒,用來困守公安四門已經是兵力非常稀薄了,如果再抽調兵力去支援州泰的話,那麼公安內的守軍,完全可以突破城門攔截,出城來接應東吳援軍。

一旦讓這支萬人左右的東吳援軍進入公安城,哪怕李球救下了州泰,接下來他們也不可能有攻破公安城的希望了。

但是如果州泰沒有援軍,再擋不住東吳軍的進攻的話,僅靠李球手裡的不到萬人的士卒,好像也擋不住東吳援軍的到來。

到了那個時候,就不是李球進攻公安了,而是他李球要被公安和東吳的援軍內外夾擊了。

這一樣是個要完蛋的結局。

因此,李球經過來回權衡之後,他決定.全軍去救援州泰。

是的,一個人都不留,直接撤圍公安,去跟州泰匯合。

李球想過了,他和州泰加起來,還有一萬五千人左右,而東吳軍算上援軍和公安城內的守軍,也差不多是一萬七八千的樣子,雙方兵力相差不大。

如果讓東吳的援軍進入公安據守的話,打攻城戰,大漢將沒有任何優勢。

倒不如藉着東吳援軍到來的機會,吸引東吳軍,包括公安城內的守軍出城作戰,在野戰中一決勝負.只要能在野戰中取勝,敵軍被擊潰的話,順勢攻下公安城,也不是不可能的事情。

而野戰的話,李球還是有取勝的把握的。

畢竟,東吳軍的野戰能力嘛呵呵,懂的都懂。

第438章 等不來的張郃第1103章 調整部署第293章 于禁的決策第1039章 周瑜亡故第1066章 倒黴蛋張承第111章 變調的智激周瑜第1172章 河東世家第842章 各方反應第287章 攻克宜城第281章 漢中之戰序曲第73章 調令第1150章 劉曄的建議第663章 潼關的差異第765章 諸葛入長安第436章 合肥失守第737章 爭(二)第631章 單挑第660章 曹真的顧慮第1040章 再次平衡第942章 守關第1107章 調整應對第1221章 東征準備(二)第293章 于禁的決策第351章 漢中之戰落幕第95章 議戰第983章 洛陽的威脅第674章 世家之議第536章 夏侯楙的想法第35章 酒之事第268章 魯肅病重第557章 冒險還是保守第102章 長阪坡之戰(一)第184章 南郡異動第751章 前因後果第917章 談判條件第244章 王炸組合第355章 休戰與封賞第1104章 鬱悶的曹肇第799章 陸遜的心態第33章 體能訓練第846章 潼關之戰(一)第37章 一顧茅廬第1086章 搶攻第227章 和談第907章 南下第760章 司馬懿的失策第1101章 勸降第255章 鄧艾的親事第339章 陸遜之計第172章 兄弟見面第640章 再見第668章 宛城戰事(一)第982章 魏吳結盟第859章 潼關之戰(十四)第935章 互換第1176章 郭淮的盤算第904章 劉禪的應對第880章 故伎重演第343章 調整第439章 張郃的突襲第886章 龐統訓姜維(一)第1075章 又是聯姻第747章 叛亂始末第326章 關興第81章 衝陣第129章 破騎兵第536章 夏侯楙的想法第437章 街亭第1055章 水戰(三)第1212章 考試第443章 守城第四天第865章 戰後第156章 曲轅犁第732章 戰事漸息第947章 互相試探第336章 公安城的戰鬥第654章 奇怪的三輔第600章 包抄後路第115章 察覺第1031章 大漢南軍第1219章 孫權的疑心第1062章 醴陵對峙第1242章 應對第713章 地獄笑話第1233章 孫權的壓力第1046章 東征南征第1194章 滿寵的才能第54章 劉備歸來第147章 關平娶親第809章 蔣琬用兵第573章 急行第3章 招賢館的目的第49章 大勝第41章 應對第85章 守城方略第295章 兩軍對陣第531章 衝陣對決第491章 漢中預度部第1134章 賈充的謀略第1241章 大泉當千的影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