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885章 徐庶斷策

自從留守荊州以來,徐庶很少有獨自決斷的時刻。

先帝入川時,荊州留守主將是關羽,首席謀士有孔明.後來孔明,士元等人都相繼入川了,徐庶才正式輔佐關羽,鎮守荊州。

中間還有張元長那小子過來幫過一段時間的忙,當過一陣子南郡太守。

也就是近十年,徐庶才作爲關羽的首席謀士,真正開始獨當一面。

但,由於關羽孤高的性格,徐庶很少有需要自己做決斷的時候,他大多數時間要做的事情,只是給關羽提供建議,並在關羽腦子發熱的時候,儘量勸說關羽不要犯傻。

可現在,真的到了需要自己做出決定的時刻了.徐庶卻隱隱有些不安。

理論上講,如今宛城官職最高的人,應該是車騎將軍張飛,在關羽病倒後,也應該是張飛站出來主持軍務,決定接下來的作戰策略。

但張飛.

“徐軍師說啥,俺老張照辦就是!”

這就是張飛給出的答案雖然一如既往的符合三將軍的性格,但無形中,也增加了徐庶的壓力。

這已經不是在新野的時候,全部兵力加起來不超過五千人的劉備軍了,這可是要指揮足足十一萬大軍,要決定的是事關荊州安危和北伐洛陽的大事。

而更要命的是,現在的軍中,隨着關羽病倒昏迷,能跟徐庶探討商量的人都沒有了。

張飛自知謀略不足,當了甩手掌櫃,最合適商量的王基和鄧艾二人,領兵去了昆陽,關平,吳懿的水平不夠,王平只擅長指揮無當飛軍,關興倒是可以跟他聊聊文學,作戰就是一個純莽子至於廖化,就先別提了,管理後勤和領兵作戰都還行,但也只是還行而已。

徐庶只能靠自己來決斷,因此,徐庶一直拼命提醒自己,一定要冷靜應對。

對於自己的能力,徐庶一向是有着清晰的認知的。

他不如孔明那樣全能,也不如士元那樣軍略出衆,至於法孝直.沒怎麼接觸過,只是聽過傳聞,此人常有奇思妙想,擅長戰略佈置。

這些人,要麼全面比自己優秀,要麼某一方面比自己更強.不是徐庶缺乏自信,只是徐庶知道,自己不過是什麼都懂一點,但什麼都不算頂尖的普通謀士而已。

所以,徐庶認爲,自己在做戰略決策的時候,儘量不要破壞現在原有的計劃,在原有既定戰略上,稍微縫縫補補,纔是現在自己最優化的選擇。

那麼,這次北伐,孔明制定的戰略是什麼?!

還是老一套的東和孫權,北伐曹魏,這是基本策略。

具體到實際操作階段,就是用江夏郡,以及默許東吳侵佔零陵,武陵二郡,一共三個郡,換取東吳北上進攻汝南,從而可以使荊州軍抽調足夠兵馬,北上攻克宛城,打通進入中原的通道,然後兵發洛陽。

這個戰略,其實到現在爲止,最關鍵的前半段已經實現了,現在就剩下兵發洛陽這一個目標了。

只要攻克了洛陽,興復漢室的大目標,就已經實現了一大半,剩下的,也就是時間問題了。

在這個關鍵時刻,東吳突然不穩雖然在意料之外,但也非常的在情理之中。

畢竟就孫十萬的那個名聲,誰還能完全相信他不作妖?!

所以,如果按照既定北伐戰略的話,這個時候徐庶應該無視東吳帶來的威脅,帶着十一萬大軍進逼昆陽,攻克潁川,進而直接進軍洛陽纔對。

畢竟,當初制定戰略的時候,孔明和元長兩人,也不是沒有考慮過東吳中途翻臉的可能性,已經做出了提前的佈置和應對。

現在襄陽有老將文聘領萬人鎮守,張嶷輔佐,又有襄樊防禦體系在手,即使是東吳有水軍助戰,短時間內想要攻克襄陽,恐怕也不是那麼容易的事兒。

而江陵方面,隨着武陵李球,零陵潘濬領兵北撤,一部分屯兵公安,一部分屯兵江陵,現在公安和江陵加起來也有一萬人駐守,再加上宜都郡的策應,理論上問題也不大。

按照這個戰略佈置去思考的話,徐庶應該是選擇繼續北伐,而不是領兵回援。

但.徐庶接到的軍報,卻讓徐庶覺得,事情有些詭異。

襄陽的文聘,江陵的石苞居然同時發來東吳水軍寇邊的消息,而且徐庶仔細算算髮生時間,好像還非常接近。

周瑜在江夏,手頭攏共就一萬水軍,一萬步兵,他是怎麼做到同時出現在公安和宜城這兩個相隔數百里的地方的?!

分兵出擊?!那能有什麼威脅!!!

周瑜這樣的名將,能幹出這樣的蠢事兒來?!

虛張聲勢之計,想要用這種手段刺激荊州軍回軍救援?!

不排除這種可能,但問題是,這個計謀用的太過於粗劣顯眼了,稍微有點腦子的人就能一眼看破。

那可是周瑜啊,天下公認的名將,當年能以兩萬餘人水戰擊破曹操十餘萬大軍的天才統帥.他的謀略,總不能這麼粗劣吧?!

因此,徐庶很難不去認爲,周瑜還有其他的後手,這個虛張聲勢之計,不過是放在明面上,用來迷惑自己,讓自己繼續北伐,拉長回援路線的手段。

一旦等到徐庶帶兵攻克潁川,進兵河南後,再想在短時間內回援襄陽,甚至是江陵,就不可能了。

到了那個時候,東吳一旦再次偷襲荊州,就只能靠襄陽和江陵方面硬抗了。

如果周瑜只是靠着佔據江夏的那兩萬人,徐庶倒也不用太擔心,但問題是,整個東吳,不可能就只有這麼多士卒吧?!

確實,根據情報顯示,東吳方面也在跟汝南的曹休開打了,而且投入兵力不少,有足足七八萬人,再加上週瑜手裡的兩萬人,已經湊了十萬了。

可問題是,孫權這個人,雖然有個孫十萬的外號,但不代表孫權手裡只有十萬兵馬。

大漢佔據荊益雍涼四州,都能湊出來二十餘萬軍隊呢,孫權如今也佔據青徐揚交四州,不可能只有現在看到的這些軍隊啊。

再湊個五萬士卒出來,對孫權來說,並不是什麼太難的事情。

而且,現在名義上,東吳和大漢並不是結盟關係,江夏郡,那也是周瑜領兵“佔領”的,也就是說,這次東吳如果再次選擇偷襲荊州,連道德層面的壓力都沒有,屬於正常出兵攻取。

這對孫權來說,還能有什麼顧慮可言?!

至於戰前周瑜私下作保的事兒.國與國之間的戰略,寄託在一個將軍的個人名聲上,誰當回事誰就是真傻。

孫權真要豁出去,不顧周瑜的名聲問題發動進攻,周瑜當人臣子的,能說啥?!

徐庶越想,越覺得東吳方面搞偷襲的可能性非常大,而發動時間,應該就是在荊州軍主力繼續北伐,攻取潁川郡之後。

所以.自己的應對,到底應該怎麼做?!

北伐已經是進行到了一半了,嚴格意義上講,佔據了宛城後,這次北伐最大的戰略目的已經完成了。

可這次北伐,雍州那邊付出了那麼大的代價,近乎把大半個左馮翊和半個右扶風郡全部打爛了,好不容易纔打出了曹魏司隸兵力嚴重不足的局面.如果自己這邊在打下宛城後就收手回兵的話,下次再想從宛城出兵進攻洛陽,就不會再有這麼好的機會了。

北伐的大好形勢,徐庶不想放棄,但荊州,也不能不守。

基於這樣的判斷,徐庶做出了自己的選擇——命廖化,關興二將,各率一萬荊州士卒回援襄陽,江陵,聽從文聘和石苞的指揮,鞏固防衛。

自己率領剩下的五萬人,繼續前壓到昆陽縣,增援鄧艾和王基,爭取儘快擊破正面魏軍,攻取潁川,然後再根據實際情況,考慮是繼續進兵還是回援荊州的事宜。

這個方略,有點兩頭兼顧的意思.在戰場上,取捨不定,也是大忌。

這點徐庶知道,但現在徐庶還有底氣這麼做,因爲他手頭的兵力還充足着,調回去兩萬士卒,還有九萬士卒,足夠對五萬左右的魏軍形成正面壓制。

可.但徐庶,張飛領軍剛剛走到博望的時候,突然接到了來自江陵石苞的急報。

東吳從江夏,長沙兩路出兵,進攻荊州。

長沙方面,孫權以朱然爲主帥,領三萬水軍,兩萬步兵,共計五萬人,強攻公安。

江夏方面,周瑜親率兩萬水陸軍,逆漢水而上,直奔襄陽。

荊州,全面告急。

這消息一傳過來,別說徐庶,連張飛都吃了一驚。

不是吃驚於東吳偷襲,而是東吳居然還能派出這麼多的士卒出兵作戰。

襄陽方面還好,周瑜雖然是天下名將,但帶兵不多,鎮守襄陽的文聘又是周瑜的老對手,本人性格老成持重,應該不會被周瑜輕易得手。

但江陵方面.一共就一萬守軍,太守石苞雖然展現出了一定的軍略水平,但平日裡更多還是以文官形象出現。

面對五萬人的圍攻,還真的不好說能不能守到廖化領兵回援的那一刻。

而且就算廖化回援到位,江陵總計也只有兩萬兵馬,要防住五萬東吳軍的進攻,壓力依然很大。

這種情況下,就是張飛,也開始考慮,是不是要直接回軍,救援荊州了。

畢竟,荊州纔是這羣荊州軍的根基所在,而張飛帶來的大漢北軍,此時也需要荊州提供糧草支持.荊州失守的話,所有大軍的後路都斷了。

但,在這樣的情況下,徐庶一咬牙,建議張飛,繼續進攻昆陽。

不是要跟東吳搶時間,看到底是誰先攻下城池,而是石苞送來的軍報中,提到了一件事情。

原本應該駐守在魚復,作爲後路策應的陳到軍,突然有三千人順江而下,出現在公安附近。

而這三千人的領軍將領,是大漢侍中,龐統龐士元。

這,就是徐庶敢繼續北伐的底氣所在。

第841章 甩鍋第533章 善後第191章 長沙赴任第1160章 三年後(一)第1119章 成功阻敵第601章 柳隱的壓力第760章 司馬懿的失策第47章 曹仁第580章 接應第107章 魯肅第1159章 分工第385章 牂牁郡的發財道路第277章 礦營第1248章 攪局者(一)第432章 偷襲汝南第1109章 棄守的代價第35章 酒之事第1107章 調整應對第855章 潼關之戰(十)第535章 陳倉防務第766章 人選第582章 各方變化第127章 謀取荊南四郡第1200章 鄧艾的進軍路線(一)第514章 魏延的執念第1059章 偏師出兵第84章 沉船截江第952章 洛陽應對第1193章 蒼山嶺之戰第574章 懲罰第244章 王炸組合第524章 郭淮的狡辯第1041章 劉協的難題第1011章 司馬遲疑第263章 忙碌第325章 石苞獻策第263章 忙碌第307章 江東的決定第54章 劉備歸來第1241章 大泉當千的影響第485章 搞事兒的孫權第88章 被圍第565章 畫風清奇的眉縣世家們第279章 江東密議第989章 戰備第136章 江陵決戰(三)第143章 龐統第226章 馳援荊南第1014章 寇封來援第1177章 決斷第1043章 升官第1140章 退兵和追擊第875章 司馬昭的誤判第1020章 兜圈子第973章 羊衜歸漢第861章 潼關之戰(十六)第608章 攻心第964章 洛陽戰事(一)第255章 鄧艾的親事第84章 沉船截江第373章 花鬘和關索第1021章 周瑜的困境第745章 平叛策第690章 遷民軍屯第193章 諸葛亮視察第920章 曹叡的用意第1171章 一請司馬懿第1038章 東吳退兵第144章 張機第729章 空城計第353章 故交相見第147章 關平娶親第1006章 開戰第70章 江夏太守第1078章 交易第923章 水軍統帥第973章 羊衜歸漢第382章 礦產爭奪第83章 議策第823章 重泉縣內第140章 攻克江陵第535章 陳倉防務第1123章 撤軍第593章 艱難行軍中的張郃第227章 和談第84章 沉船截江第457章 換將第131章 攻城(二)第87章 失敗的夜襲第1001章 亂局第1017章 借兵反攻第139章 變故第1177章 決斷第951章 潁川應對第912章 圍點打援第1227章 對外用兵第802章 援兵第481章 孫權在準備第1070章 和談第807章 夜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