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870章 夜襲

按照王平的戰術構想,是效仿攻取析縣的方法,在無當飛軍中選擇有夜視能力的千人,在凌晨天沒亮的時候發動突襲,爭取打開宛城西門,殺入城內,製造混亂。

然後在混亂之中,王平會兵分兩路,一路直殺司馬懿的府邸,來個擒賊先擒王,生擒或者誅殺司馬懿,讓魏軍羣龍無首,無人指揮。

另一路則殺奔南門,從內部打開南門,迎接城外的荊州漢軍入城。

只要按照王平的戰術想法執行的話,宛城肯定會攻下的。

甚至爲了保證第一波夜襲的成功率,王平決定親自帶隊出發,攻上城樓,統一指揮。

但是吧.攻城從一開始,就進行的很不順利。

凌晨時分,應該是人最困的時候,也是最放鬆警惕的時候,一般來說,這個時間點攻城,完全有出其不意的效果。

但王平纔剛剛帶着兩百多士卒,用特製勾爪爬上城牆,還沒來得及正式展開陣型佔據登錄點呢,就遭遇到了魏軍的巡查哨兵。

王平實在無法理解,爲什麼這個時間點的魏軍還會安排巡查哨,而且這支巡查哨部隊居然還是五人一組的想要在凌晨前寂靜的夜裡,在已經被敵人發現的情況下,一瞬間幹掉五個魏軍士卒還不被發現,幾乎不可能。

因此,魏軍巡查哨發出了警示,驚動了守西城門的其他士卒,而王平也無奈,只能是下令點起火把,通知城外待命的兄弟們,發動強攻。

而王平則需要帶着這兩百多士卒在城牆上佔領登錄點,給後續無當飛軍登上城樓爭取時間。

無當飛軍的戰鬥力,還是很強的,在一對一的情況下,完全可以壓制住魏軍郡兵的反撲,但問題是,魏軍實在是人數太多了。

爲了以防萬一的考慮,司馬懿在每個城樓上都安排了一千士卒值夜倒是不要求他們一夜不睡的看守,只是要求在有突發事件的時候,保證有一千人在城樓上守衛,這樣才能給司馬懿調兵支援爭取足夠的時間。

一千對兩百,兵力上的優勢,彌補了個人戰力上的差距.王平建立的登陸圈,被壓縮的越來越小,能登上城樓來支援自己的無當飛軍數量也越來越少。

王平一看這樣下去不是個事兒,作爲一名合格的指揮官,王平立刻做出了取捨。

王平率領五十名無當飛軍親自留下斷後,守衛撤退路線,其他士卒開始順着勾爪的繩索下降撤退,放棄這次進攻。

而當身邊的無當飛軍都撤的差不多了,王平領兵奮力殺退眼前的敵人,抓住敵軍後撤重新組織進攻的空檔,同樣翻身越過城牆,利用勾爪的繩索,下降撤退。

但.當王平出溜到距離地面僅有兩丈左右的距離時,系在勾爪上的繩索,就被魏軍一刀砍斷了。

勾爪這個東西,並不是什麼超出魏軍理解範圍的玩意兒,再加上在城牆上互相搏殺了那麼久,蜀賊是通過什麼手段爬上來的,又是通過什麼手段撤退的,魏軍看的是一清二楚。

眼看着一千人圍攻兩百多人,還讓對方有驚無險的撤走了一百多人.剩下的這五十人要是再被跑了,別說司馬懿,就是守城的魏軍自己都會覺得臉面無光。

因此,當最後一批無當飛軍開始順着勾爪繩索撤軍的時候,魏軍已經圍攏了上來.拿鐵質的勾爪可能沒什麼辦法,但栓在勾爪下方的繩索還是能直接砍斷的。

就這樣,一根勾爪繩索幾乎在同一時間遭到了七八柄環首刀的同時斬擊,再堅固的繩索也支撐不住。

王平算是運氣不錯的了,他是在距離地面還有兩丈左右的時候被人砍斷的繩索,摔落下來雖然疼,但並沒有太大的影響。

而其他撤退慢了一些的無當飛軍士卒,有些人甚至是從五丈左右的高度摔落了下來這個高度硬生生摔下來,不死也傷。

而更要命的事情還在後面.城頭上的魏軍居然在這個時候,毫不猶豫的對城下射箭了。

天色還沒全亮,離的遠的地方還看不太清楚,但城牆根底下,在城頭火把的照亮下,還是能看的很清楚的。

魏軍砍完繩索後,發現蜀賊有些人還能動彈,立刻調來弓箭兵往城樓下射箭。

王平仗着自己的戰場直覺,幾個翻滾避開箭矢的射擊後,帶着七八個還能正常活動的士卒一起,利用夜色的掩護狼狽逃回,而那些躺在地上無法動彈的受傷無當飛軍,大部分無法躲避這些從城牆上直接射下來的箭矢,通通斃命。

這次進攻,損失雖然不大,僅僅傷亡了不到百人,但隨着這次夜襲的失敗,王平再想用夜襲的手段打開城門,已經是不可能了。

王平爲此懊惱不已,但城樓上的司馬懿,已經是嚇出一身冷汗來了。

這要是自己沒有制定巡夜的制度,或者今天自己沒有凌晨巡查,在發現蜀賊突襲後及時趕到西城門統一指揮防守蜀賊說不定就已經打開了西城門,殺進宛城了。

王平不理解宛城爲什麼會防備的那麼嚴密,同樣,司馬懿也不明白,爲什麼蜀賊能夠不靠任何攻城器械,僅靠一個勾爪就爬上六丈高的宛城城牆。

手段說不上多麼的高明,但司馬懿很清楚,在自己守衛宛城的兩萬士卒中,要找出能做到這一點的士卒,恐怕不會超過一千人。

很顯然,城外的蜀賊,大概率是蜀賊軍中的精銳部隊。

偏偏這支精銳蜀賊,又是從武關方向而來這真的不能不讓司馬懿多想啊。

甚至現在連司馬懿都已經開始懷疑,武關是不是真的已經失守了。

雖然武關雄偉堅固,關牆也比宛城的城牆要高出兩丈,但問題是,面對蜀賊這樣凌晨偷襲,又能在不依靠任何攻城器械的幫助下就可以爬上城牆.但凡郭淮和司馬師大意一點,這個武關都守不住。

而武關一旦失守,關中的蜀賊就有了大軍進攻宛城的通道這個宛城還怎麼守?!

郭淮和司馬師的生死,暫時放一邊,司馬懿現在是直接就在西城門上駐守,焦急的等待着天明。

他現在就是想知道,西城門外,到底來了多少蜀軍。

如果蜀軍兵力過萬,那司馬懿就該考慮,是不是提前從宛城撤兵,回守潁川郡要道昆陽,和王凌一起阻擋蜀賊繼續往洛陽進軍。

嗯,就是劉秀那個大魔導師,又是大隕石術,又是呼風喚雨,一舉擊潰王莽軍主力的地方,昆陽。

這是不得已的選擇,畢竟,如果武關失守,關中蜀賊大舉入關的話,僅憑司馬懿在宛城的兩萬人,是無論如何也擋不住十幾萬蜀賊的圍攻的。

一旦被蜀賊徹底圍死在宛城,倒不如提前撤兵,保存有生力量,繼續沿途阻擊,給洛陽的天子爭取時間。

當然,不是爭取快速派出援兵的時間,而是天子從洛陽“移駕”回鄴城的時間。

真要是十幾萬蜀賊進入司隸的話,司隸是肯定保不住的,甚至因爲曹休在汝南打的那個爛仗,整個中原都有失陷的可能.天子肯定不能繼續留在洛陽了。

就在司馬懿已經把情況考慮到整個中原徹底失守的時候.天終於亮了,而司馬懿終於可以稍微鬆口氣了。

城外,有蜀賊的兵馬,但兵力不多,只有四千人左右。

兵力不過萬,總是一件好事。

雖然司馬懿依然還是無法排除武關已經失守的可能武關要是在的話,這支四千人的蜀賊到底是怎麼繞過武關,出現在這裡的,司馬懿是真的想不通。

但是呢,如果只有這點兵馬的話,還是不能對宛城造成實質性的威脅的。

夜襲這一招,重在一個突然性,一旦失去了突然性的話,只要司馬懿加強防備,僅靠四千蜀賊是無法發動攻城的。

因此,司馬懿暫時留下自己的次子司馬昭主持西城門防務,自己則趕緊趕去南城門,應對新一天,荊州蜀賊的進攻。

那裡,纔是心腹大患。

等到又是一天的守城戰結束以後,司馬懿都來不及清點軍中傷亡情況,立刻帶着親衛,又趕到了西城門,詢問司馬昭西城門的守備情況,城外的蜀賊有沒有發動進攻。

而司馬昭的回答是:蜀賊不僅一天按兵不動,甚至都沒有任何後續援軍的到來。

這個情況,又是讓司馬懿一驚。

只有這四千人?!

按兵不動很正常,四千人在白天,沒有任何攻城器械的情況下要攻城,那是想都別想。

但沒有援兵的話.難道武關依然還在自己手裡?!

不然不至於一天了,西城門外沒有任何蜀賊來援啊!

可問題是,如果武關沒丟的話.這四千人又是從哪兒冒出來的?!

這是四千個蜀賊士卒,不是四千只鳥,他們沒長翅膀,根本飛不過武關!!!

司馬懿是真的,死活想不通這支部隊是怎麼出現在這裡的,但現實擺在了自己的眼前,司馬懿也沒空去糾結這個問題一天按兵不動,很明顯,這支部隊的主帥,肯定是在策劃着什麼。

結合這支部隊擅長夜襲的作戰風格來說,今天晚上,估計就是這支部隊真正發動進攻的時候。

爲此,司馬懿決定,自己親自值守在西城城樓上,今天晚上寧可一夜不睡,也要防備這支部隊再次發動夜襲。

然後司馬懿熬了一晚上的夜,隔天頂着一對熊貓眼,再次出現在南城門的城樓上,指揮防禦戰。

一天辛勞指揮下來,司馬懿剛想回到自己的府內休息一下.畢竟已經兩天一夜沒睡了,司馬懿好歹也已經年過四十了,真有點頂不住。

但隨即,守在西城樓的司馬昭卻突然派人來報,說臨近傍晚時分,西門外的蜀賊營寨有異動,有一支至少千人的部隊離開營寨,暫時查詢不到去向。 ωωω☢ тTk Λn☢ C〇

司馬懿一聽這話,頓時也心裡有些不安.難道蜀賊昨夜不攻,是爲了養精蓄銳,準備在今夜攻城?!

司馬懿越想,越覺得自己的擔心有道理,所以.司馬懿頂着黑眼圈,再次上西門值守。

然後又是一夜相安無事。

再一天的早上,司馬懿準備去南門指揮防禦戰的路上,突然回過味來了。

西城門外的那幫蜀賊,該不會是在玩疲兵之計吧?!

蜀賊當真狡詐!!!

第649章 司馬赴任第832章 曹休出兵第853章 潼關之戰(八)第192章 沼澤改田第784章 調整第389章 替代戰略第432章 偷襲汝南第625章 遇事不決就突陣第1040章 再次平衡第1227章 對外用兵第831章 議策第1140章 退兵和追擊第538章 魏延的想法第745章 平叛策第986章 洛陽隱患第960章 洛陽攻城第872章 緊急求援第878章 南門攻防第1112章 甄城第1063章 局勢明朗第843章 郭淮撤軍第98章 劉表病重第117章 鐵索連舟第502章 重想第270章 江東第828章 潼關失守第513章 關羽的想法第496章 偷工減料第1208章 投降?!第1160章 三年後(一)第117章 鐵索連舟第892章 各自的謀略第973章 羊衜歸漢第1175章 烏龜出殼了第840章 潰逃第837章 歪打正着第492章 巡視漢中第542章 分兵救援第914章 壓力第263章 忙碌第31章 商討第1175章 烏龜出殼了第352章 曹操退兵第450章 主力到位第513章 關羽的想法第831章 議策第988章 巧合第182章 容後再議第793章 掃清威脅第752章 收留第368章 分兵第98章 劉表病重第1184章 急襲第887章 龐統訓姜維(二)第1076章 事關國本?第951章 潁川應對第818章 涼州騎兵第776章 詭異的魏軍動向第472章 涼州平定第1190章 意外的先見之明第46章 家內瑣事第87章 失敗的夜襲第862章 尾聲第731章 雍州戰事第882章 破城第680章 成都應對第366章 作戰準備第699章 諸葛亮的態度第154章 安置流民第677章 內部矛盾第412章 郭淮的反應第219章 劉璋投降第848章 潼關之戰(三)第1224章 貿易戰(一)第796章 曹休的處境第130章 攻城(一)第113章 進軍陸口第154章 安置流民第400章 夜襲第226章 馳援荊南第28章 兵法第171章 聯姻第993章 真正的目的第302章 于禁第236章 造紙第127章 謀取荊南四郡第217章 取名第216章 時間線變動第1095章 五伐中原第1107章 調整應對第257章 成本第797章 曹休的計劃第1048章 戰備第176章 誤解第254章 冠禮第886章 龐統訓姜維(一)第8章 年底酒宴第576章 截擊第63章 火箭第377章 戰後處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