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859章 潼關之戰(十四)

魏延的這個做法,頗有些當年滿寵在勸說曹仁堅守樊城的時候,殺馬明志的意思。

但.有一點,魏延其實也搞錯了。

滿寵當年殺的,是自己的馬,代表的意義是自己絕不拋棄士卒,跟士卒共守樊城到最後.魏延是要把戰馬全部斬殺,爲的是斷了這羣涼州騎兵突圍求生的後路。

兩者意義完全不同,造成的結果自然也不同。

滿寵當時那麼做,確實激勵起了樊城守軍的士氣雖然沒啥用,攤上一個不講理的混蛋在船上裝投石車,給砸的最後只能坐門板划水逃跑,到現在都被曹丕,曹叡兩代帝王留在鄴城當酷吏看家,基本斷絕了領兵的可能。

不得不說,滿寵其實也挺慘的。

嘛,不提這個倒黴蛋,說回魏延吧.魏延下令斬殺所有戰馬,卻是激起了公憤。

原因很簡單,魏延這麼做,是在各種意義上,要了所有涼州騎兵的命。

騎兵和戰馬之間的關係,是非常密切的。

這年月,戰馬非常的稀缺,導致騎兵在對待自己的戰馬時,都有一種奇怪的感情——我可以死,但我的戰馬不能傷。

現在魏延要殺軍中戰馬,這幫涼州騎兵不可能無動於衷。

再一個,也是最重要的一點——涼州騎兵們,確實是把戰馬當成了最後的逃生後路。

一旦戰局不利,敵軍真的攻破了潼關,那麼這些涼州騎兵靠兩條腿跑,肯定不如四條腿跑的快.現在有人要斷了他們的後路,涼州騎兵是真的敢跟魏延拼命的。

因此,魏延這個軍令一下,頓時在軍中引起了不小的動盪,甚至直接影響到了守軍的士氣和軍心。

魏延很快就意識到了這一點,眼看着如今軍心動盪到這個地步,自己如果繼續堅持要斬殺這些戰馬的話,恐怕都不用等到一會兒魏軍再度攻城,現在軍中就得內訌。

這到底不是魏延自己的本部兵馬,而今他的親衛也已經損失的就剩下十七個人了,一旦兵變,魏延根本無力彈壓。

但是,軍令已出,魏延也不能就這麼收回軍令,否則的話,再之後更加艱苦的守城戰中,誰還能信服他,聽從他的指揮?!

無奈之下,魏延只能做了一下折中——斬殺了跟隨自己十年的坐騎戰馬,並且當衆宣佈,要與潼關共存亡。

老子不斷你們的後路,就斷我自己的,但是,你們這幫混蛋,在老子戰死之前,都給我安心守城——這大概就是魏延斬殺自己戰馬代表的意義吧。

一場潛在的兵變,暫時是平息了下來。

但這一場應對,卻讓魏延看到了自己現在的處境根本不能指望這些涼州兵死戰到底,自己還需要做好破城後的一切準備。

本來魏延不想這麼做的,但如今魏延秘密召集了自己的親衛們,讓他們按照自己的想法,去做好最壞的準備。

然後,繼續守城,能拖一天是一天。

就在魏延自己都對守衛潼關抱有悲觀的想法時潼關正面戰場,再次發生了變化。

變化的起因,是曹真在中路,有點頂不住張溪發起的車輪進攻,從自己的右翼,也就是戴陵所在的軍隊抽調了一千援軍來中路支援。

沒辦法啊,曹真總不能從左翼調兵吧,那邊的壓力也很大,剛剛自己纔派過去一千士卒穩住了當前的局面,這要是再抽調回來左翼肯定會直接崩潰的。

因此,曹真只能從戴陵這邊調兵。

可問題是,戴陵本身以六千步卒對抗三千八百騎兵,就已經是很吃力的了。

步兵面對騎兵,大概率只能被動挨打,就地佈防,如果沒有兩千弓兵的協助,戴陵根本撐不到現在。

現在好了,這種情況下曹真要調走了一千人去中軍支援.戴陵能怎麼辦,總不能說自己不給吧?!

因此,缺少了一千人佈防的戴陵,只能選擇暫時收縮陣型,縮短佈防空間,以此來應對趙雲騎兵的威脅。

但戴陵這麼做,也給了趙雲機會。

本來趙雲是沒有想着要突破戴陵設下的魏軍右翼防線的,畢竟趙雲的作戰任務是牽制,調動魏軍兵力分佈,爲中路和左翼突破創造條件。

畢竟趙雲率領的是騎兵,即使突破了防線進入潼關,最多也就是跟魏延偷襲潼關一樣,讓騎兵下馬當步兵用,白白浪費了騎兵的戰鬥力。

因此,張溪和趙雲商量下來,還是覺得讓趙雲起佯攻牽制的作用,主要的突破方向還是放在中路和潼關左側的步兵上。

但.魏延主動出城作戰了。

魏延主動出城作戰這個事情,其實象徵意義很明顯的.但凡魏延能依靠潼關關牆堅守住魏軍的進攻的話,他真沒有必要冒險出城來燒燬攻城器械。

畢竟,魏延手裡就那麼點兵,用來守城都嫌不夠,怎麼可能冒着大量戰損的風險,主動出城作戰呢。

趙雲相信魏延不是那種爲了莽一下就無腦做決斷的人,魏延選擇主動出城作戰,只有一種可能——城外的這些攻城器械,對守城有着極大的威脅。

再配合今天攻城戰況,即使趙雲離的遠,但依然還能影影綽綽的看到魏軍在不斷的攀爬城牆.這就說明,魏延很有可能是在城牆上頂不住了,不得不冒險出城,選擇燒燬魏軍攻城器械。

換句話說,潼關隨時可能面臨失守的風險。

而潼關如果失守的話,那麼就不是誰主攻,誰牽制的問題了。

趙雲瞬間做出了決定,他開始主動往戴陵軍和曹真中軍的結合部位置發起進攻。

趙雲這麼做,把戴陵給嚇了一跳——昨天趙雲就是在這個部位尋找到了切入點,領兵直接突擊曹真的中軍。

戴陵當然不能讓趙雲故技重施的得逞,立刻收攏兵力,往曹真的中軍方向橫向佈防。

而戴陵這麼一佈防,自然會導致防守面積的縮減,再加上戴陵本身又被抽調走了一千人,防守面積更加狹窄了。

這麼一來,戴陵軍的另一側,防守區域出現了一絲縫隙。

趙雲一看到敵軍把道路讓開了,當即也不猶豫,直接分兵,兩千餘騎兵繼續進攻戴陵和曹真的中軍結合部,牽制戴陵的士卒,而自己則親自率領一千騎兵,往反方向的側翼,試圖繞過戴陵軍的佈防區域,從那個露出的縫隙裡,鑽入潼關前的主戰場。

趙雲突然的變陣,戴陵頓時臉色大變。

倒不是戴陵看透了趙雲的作戰意圖,相反,戴陵領會錯了趙雲的作戰意圖戴陵以爲,趙雲這是試圖繞過自己的佈防範圍,鑽入魏軍內部,從內部對曹真的中軍展開背刺襲擊。

曹真的中軍加上自己派過去的援軍,現在也只有三千多人而已,正面要面對七八千蜀賊的圍攻,背後要是再來一千騎兵偷襲的話.整個戰局會立刻崩潰的。

因此,戴陵在繼續面對自己正面兩千多騎兵威脅的同時,不得不咬牙分兵八百人,讓他們快速去堵截這一千騎兵.不要求他們擋住,但凡能拖延一點時間,給王昶有反應時間就可以。

同時,戴陵趕緊給身後的王昶求援,讓他們儘量擋住這一千騎兵的突入,保護曹大將軍的身後。

戴陵盡力了,真的已經盡力了.如果曹真不調走他手裡的一千步卒,戰場側翼的那個縫隙,根本不可能出現。

但同樣,當這個縫隙出現,並且被趙雲抓住後,戴陵派出的堵截部隊,也根本不可能徹底堵住這支騎兵的突入,最多就是咬住這支騎兵的尾巴,拖延他們的進攻速度而已。

即使趙雲的騎兵需要繞半個圈子才能從這個戰場縫隙鑽入,但騎兵的速度,可比步兵要快的多。

就這樣,趙雲趕在戴陵派出的士卒到位前,一舉從魏軍的防守縫隙裡鑽入主戰場,然後衝着潼關的方向,快速前進。

與此同時,接到戴陵示警的王昶,也趕緊派出了自己握在手裡的三千預備隊,準備往曹真大將軍身後的方向佈防。

但,很快,王昶發現,好像事情不太對.這支騎兵,怎麼直勾勾的就往潼關的方向過來了?!

要襲擊曹真大將軍的話,應該往潼關左翼的方向前進纔對啊?!

但隨即,王昶悚然一驚,突然明白了這支騎兵的用意,立刻下令自己手裡的三千步卒,前往潼關戰場正面設立防線哪怕這三千人全部拼光,也不能讓這支騎兵衝入潼關,增加潼關的防守兵力。

潼關,纔是這場戰役真正的核心所在。

第251章 調人第131章 攻城(二)第1209章 變數第556章 諸葛誕第864章 亂戰第834章 追擊第134章 江陵決戰(一)第986章 洛陽隱患第485章 搞事兒的孫權第568章 應對方案第1158章 背鍋第889章 孫權的顧慮第906章 安撫第343章 調整第269章 清閒第789章 領兵出征第1074章 屯田和鑄幣第76章 鄧艾去留第635章 鼓舞軍心第669章 宛城戰事(二)第845章 特殊兵種的作用第138章 油江口第151章 趙累第78章 開始練兵第1210章 劉放的打算第776章 詭異的魏軍動向第842章 各方反應第315章 退敵第102章 長阪坡之戰(一)第519章 攻略西營第970章 御駕親征第1120章 秦朗第498章 原因第794章 左馮翊防守戰第75章 離去的準備第129章 破騎兵第728章 東吳出兵第819章 曹魏騎兵第1212章 考試第887章 龐統訓姜維(二)第791章 防禦體系第1013章 交鋒第1148章 司馬懿的困境第1131章 兵力調整第612章 撤退辦法第201章 拖延時間第1096章 兵臨許昌第143章 龐統第507章 開戰第424章 中軍突擊第669章 宛城戰事(二)第1156章 開始撤軍第280章 孫權的決斷第435章 石亭之戰第668章 宛城戰事(一)第161章 出門在外皆不易第856章 潼關之戰(十一)第270章 江東第1201章 鄧艾的進軍路線(二)第239章 巴東郡保衛戰(三)第298章 許褚奪營第575章 張郃的焦慮第830章 曹叡的魄力第604章 收尾第433章 巧遇第313章 堅守不出第107章 魯肅第513章 關羽的想法第1236章 各方顧慮第387章 北方有變第893章 提前準備第773章 刻板第577章 接應第755章 輕鬆獲勝第420章 天時不利第599章 突破第927章 收徒第386章 水泥第723章 諸葛回成都第1223章 李嚴的無奈第1213章第1253章 拖時間第306章 形勢再變第792章 命中註定的待遇第1098章 河心州之戰第225章 處置第710章 成都議事第262章 應災準備第316章 溜邊將軍第577章 接應第947章 互相試探第362章 張溪的平南策第1228章 練兵第1119章 成功阻敵第740章 諸葛的苦衷第1058章 過江第218章 各種變故第134章 江陵決戰(一)第1098章 河心州之戰第1240章 中止經濟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