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830章 曹叡的魄力

這個時候的大魏,朝廷對各地方的掌控程度還是很高的,對於身爲西京的洛陽,那自然不用說,曹叡一手控制着西京禁衛。

曹叡又不是曹爽那種眼高手低的廢物,一個高平陵之變就被搞的束手就擒,曹叡對自己直屬軍隊的掌控,那可是很嚴格的。

夏侯尚雖然是禁衛軍統領,但沒有曹叡的兵符和詔命,夏侯尚根本調動不了洛陽禁衛。

因此,曹叡對於夏侯尚的突然“逼宮”,只有憤怒,沒有無助。

前腳還在爲自家兩個族叔擅自出兵而惱火不已的曹叡,面對夏侯尚突然闖進自己的宮殿,要求自己移駕鄴城的“逼宮”行爲,直接下令守衛宮殿的禁衛們,把夏侯尚拿下了。

夏侯尚那個急的啊,但又不好反抗,只能是一個勁的喊冤,然後說有緊急軍情彙報。

而這個時候,曹叡也終於是冷靜了一點了,仔細想想,好像夏侯尚是一個人闖宮的,真要逼宮,以夏侯尚的腦子,不至於幹出這麼腦殘的事情來。

因此,曹叡才揮揮手,示意禁衛們暫時放開夏侯尚,但也沒有讓禁衛們離開畢竟,夏侯尚擅闖皇宮是事實。

可夏侯尚看了一下兩邊的禁衛,這時候,卻一句話都不說了。

曹叡當時就納悶了。

這貨一開始闖宮,要求自己移駕鄴城,剛剛又喊着有緊急軍情彙報,現在自己讓他說了,這貨又一句話不說這都是什麼毛病?!

但曹叡終究不是笨蛋,夏侯尚這個樣子,很顯然,這個軍情,只能讓自己一個人知道,連禁衛都最好不要知道.可曹叡需要考慮的是,是不是要跟這個剛剛犯下擅闖皇宮罪責的人,單獨相處。

最後,曹叡還是做出了決定,揮退了禁衛,選擇相信夏侯尚。

雖然吧,曹叡是很惱火曹真和曹休的擅自出兵,但曹叡的腦子還是清醒的。

曹休那個出兵的實際目的是什麼,曹叡還不清楚,但曹真出兵的目的,依然還是爲了大魏奪回關中,是要爲大魏建功立業。

這倆族叔,不聽話歸不聽話,但這倆人,大概率是不可能造自己反的,這也是爲什麼曹叡明明很噁心曹真的擅自出兵,但最後還不得不派王朗過去追加認可的原因。

都是爲了大魏,有什麼不對的地方,咱們可以回來後關起門來算賬,對外征戰的時候,曹叡不會去給自己人扯後腿。

同樣,夏侯尚雖然擅闖皇宮,但這個罪名,真就可大可小,甚至對於夏侯尚這種兩朝元老,又是託孤重臣來說,真不算什麼嚴重的罪名。

因此,曹叡也不相信,受到自己父子兩代恩遇的夏侯尚,會選擇背叛自己。

事實上,曹叡的判斷是正確的,夏侯尚闖宮,是真的有非常着急的軍情,但又不必須控制在小範圍之內,連禁衛都最好不要知道。

這個軍情就是——潼關失守。

曹叡在聽到這個事情的時候,呆坐在自己的龍椅上,半天沒反應過來。

潼關防守啊.嗯,潼關啊,那確實是很重要的地方,一定要加強防守,可千萬不能嗯?!等等,剛剛夏侯尚說什麼?!

潼關失守?!!!

曹叡終於是反應過來了。

“潼關失守?!”曹叡再次強調,同時也是寄予最後的希望,再三向夏侯尚求證。

夏侯尚也是無奈,他知道這個消息的嚴重性,但這時候,他又不能欺瞞天子,只能再次回答,說道,“前方使者來報,潼關遇襲失守,大將軍曹真後路已斷,蜀賊隨時可入弘農.”

後面的話,曹叡已經沒有心思聽下去了,他現在迫切的想從手邊拿個什麼東西砸一下,來表達自己憤怒的心情。

然後曹叡的御案就遭殃了。

有一說一,曹叡的身體比他老爹要好的多,聽到這樣的噩耗,不僅沒有跟他老爹似的兩眼一黑,相反,還把自己面前的御案給掀翻了。

“曹真無能,王朗無謀潼關怎麼就失守了?!!!”

曹叡近乎怒吼的罵着,從曹真,王朗,到潼關守將曹泰,全都挨個罵了一個遍不得不說,曹叡的記性是真的好。

夏侯尚也是無奈,他只能是跪伏於地,等曹叡把這些怒火都發泄了一通後,再次請求說道,“如今潼關失守,洛陽危急.臣請陛下移駕還都。”

發泄了一通的曹叡,終於是再次冷靜了下來,聽到夏侯尚的話後,曹叡琢磨了一下滋味,一臉五味雜陳的表情,質問夏侯尚道,“卿是讓朕.臨陣脫逃?!”

好嘛,怪不得剛剛有禁衛在場的時候夏侯尚不說這事兒呢,敢情打的是這個想法天子臨陣脫逃,那當然是知情人越少越好!!!

夏侯尚一聽這話,頓時俯首拜倒,說道,“臣不敢!”

嘴裡說着不敢,但實際上嘛夏侯尚就是這個意思。

其實吧,也不能說是臨陣脫逃,只能說,天子的安危就是大魏的安危,夏侯尚不可能在潼關失守的情況下,讓天子繼續呆在洛陽。

潼關對於拱衛洛陽的重要性,實在是太大了。

後世裡定都洛陽的人,不管是皇帝還是亂世諸侯,只要在潼關失守後,還選擇在洛陽鏖戰的人,幾乎都沒有什麼好下場。

最直白的一個例子,唐玄宗面臨安史之亂,在哥舒翰失守潼關後,直接開溜跑去四川.由此可見,潼關對於洛陽的重要性。

當然,在這個時代,潼關只是一座新關,即使失守後,身後還有一座函谷關。

但函谷關隨着黃河改道等一系列因素,已經逐漸失去了防禦要素,隨着秦末戰亂後,函谷關的重要性一再下降,兩漢四百年的時間,函谷關就剩下區分關內侯還是關外侯這樣的爵位區分意義了。

雖然呢,這幾年,隨着曹真對關內防禦的重新部署,函谷關再次被修繕過,但兩漢四百年都沒有修繕過的關隘,這幾年的修繕,能頂什麼用?!

而且,潼關都失守了,以函谷關的防禦能力,又能抵擋多久?!

最重要的是,函谷關身後不到百里就是洛陽,誰會放任天子還在這麼危險的地方呆着,等着被敵人包圍後一鍋端麼?!

因此啊,夏侯尚請求天子移駕的理由,其實很明顯,就是爲了防患於未然。

畢竟吧,大魏的真正都城,始終是鄴城,洛陽只是西京。

只不過這些年,爲了應對蜀漢的壓力,從曹丕移駕洛陽後,曹叡也是在洛陽登基繼位的但這並不代表,洛陽就是大魏真正的行政中心了。

至少在外人看來,曹叡現在也是巡幸西京的狀態,巡幸結束,返回真正的國都,誰也說不出什麼來。

但曹叡可不樂意這麼幹。

雖然說,返回鄴城算是回都,外人挑不出毛病來,但其他時候回去都沒什麼問題,唯獨這個時候,曹叡不能回去。

明眼人都能看的出來,曹叡要是在這個時間點返回鄴城,根本就是在懼怕蜀賊的攻勢,也擺脫不了臨陣脫逃的嫌疑。

而且最重要的是,此時前線各處都在激戰,而他曹叡作爲天子,僅僅是因爲呆在洛陽有危險就選擇回鄴城.你讓前線的將士們怎麼想,誰還會爲了你大魏而奮力死戰?!

曹氏三代,能在這個亂世裡佔據天下最大的一塊地盤,成爲三國最強的一股勢力,可不是憑藉着搞陰謀政變得來的。

至少到曹叡這一代,還沒有窩囊到這個地步。

因此,仔細思索後的曹叡,內心已經做出了決定——呆在洛陽。

但,曹叡可以這麼想,夏侯尚不能這麼想啊。

天子有骨氣,有膽氣,作爲臣屬的夏侯尚當然是很欣慰的,但天子的安危,也需要保障啊。

如果曹真不能及時回軍奪回潼關,又或者是蜀賊通過其他途徑大舉入侵中原,那曹叡可就真的身處絕地了。

出於這個考慮,夏侯尚決定還是再勸勸。

但這會兒,內心有了決斷,同時也重新恢復了冷靜的曹叡,親自攙扶起了夏侯尚,詢問起了關鍵的問題——潼關到底是怎麼丟的。

左馮翊的戰事,明明前幾天曹真還送軍報過來,說是一片大好,大概再過個十天半個月左右,就能徹底擊潰蜀賊的雍州軍團怎麼今天就說潼關丟了?!

這個問題,夏侯尚也是楞了一下,有點不知道該怎麼回答。

夏侯尚是得到了緊急的情報,一聽說潼關丟了,下意識的想到了天子的安危,腦子也變得懵懵的,根本來不及細想,直接就跑來請求曹叡移駕了。

現在聽曹叡這麼一質問,夏侯尚才發現,其實自己對潼關的情況,知道的根本不多。

眼看着夏侯尚支支吾吾的說不出什麼所以然來,曹叡頓時又覺得腮幫子疼了自己這幫叔叔輩的長輩們,怎麼就沒有一個是讓自己省心的呢?!

當年先帝託孤的時候,還說夏侯尚忠於任事,謀略果斷特麼就這?!

忠於任事方面,曹叡倒是見識到了,一聽說自己有危險,想都不想的就讓自己往安全的地方跑,倒是挺忠於自己的。

謀略果斷?!

啥情況都不知道,前方戰況細節都不清楚,就急赤白臉的跑來讓自己移駕真要是聽了他的話,指不定會耽誤多少事呢!!!

曹叡那個無奈的,只能是讓夏侯尚先回去,搞清楚潼關失守的具體情況,敵軍到底有多少人,何人領軍,是否會順勢進攻弘農,甚至是洛陽。

同時,曹叡下令,留守洛陽的一萬禁軍整軍備戰。

具體原因沒有明說,畢竟潼關失守這個消息,確實是會動搖軍心的事情,沒搞清楚之前,最好還是不要散播出去。

第1233章 孫權的壓力第513章 關羽的想法第811章 前後夾擊第492章 巡視漢中第859章 潼關之戰(十四)第654章 奇怪的三輔第739章 私宴第210章 山道肉搏戰第831章 議策第881章 關羽的異常第937章 弘農楊氏第935章 互換第1097章 壞消息第632章 關羽的傷勢第375章 戰事漸平第708章 世家的想法第320章 呂蒙的決斷第71章 博弈第877章 城門攻防戰第1126章 互相猶豫第1096章 兵臨許昌第664章 槐裡之戰第494章 違令第736章 爭(一)第710章 成都議事第750章 兵敗如山倒第1136章 出賣第905章 同行第33章 體能訓練第364章 消息泄露第242章 楊儀第1037章 曹叡的選擇第511章 曹丕的謀劃第332章 江陵城的鏖戰第2章 面試第642章 兩員老將第539章 追擊夏侯楙第252章 書院的作用第1030章 另一路第764章 周瑜的計謀第435章 石亭之戰第284章 三路出擊第1135章 接應第1154章 鏖戰第946章 洛陽防備第427章 人情交換第381章 對外第518章 二將第921章 出使歸來第661章 潼關路第388章 戰略衝突第1042章 遷都之議第130章 攻城(一)第585章 張郃之計第338章 江陵城下第809章 蔣琬用兵第1231章 魏亡第964章 洛陽戰事(一)第303章 修改戰略第715章 救災第396章 子午谷奇謀第213章 “謹慎”第480章 孫權的想法第396章 子午谷奇謀第745章 平叛策第671章 戰事停歇第411章 冀縣平定第373章 花鬘和關索第51章 亂世人心第175章 從長計議第432章 偷襲汝南第135章 江陵決戰(二)第237章 巴東郡保衛戰(一)第14章 奸雄,必須是奸雄第797章 曹休的計劃第408章 姜維獻計第1227章 對外用兵第295章 兩軍對陣第159章 聯姻第579章 調整第396章 子午谷奇謀第172章 兄弟見面第1004章 邀約第232章 鹽第1212章 考試第316章 溜邊將軍第320章 呂蒙的決斷第615章 王雙的奮起第790章 司馬懿的應對第449章 吳王第515章 僞木牛流馬第1057章 調兵遣將第1111章 劃紅線第829章 上火的曹叡第101章 漢津口之戰第1238章 改良第775章 漢軍軍議第129章 破騎兵第1229章 荊州世家的難處第766章 人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