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819章 曹魏騎兵

說起來有些搞笑,這位胡商進獻給涼州刺史的所謂“西域”戰馬,並不是張溪說的那種極西之地的高頭大馬,甚至這馬根本不是來自西域的,而是來自幽州。

更準確的說,是來自幽州以北的極寒之地,這裡出產的一種馬匹。

胡商根本不懂大漢和曹魏之間的關係,覺得既然都不是一個國家,拿幽州以北地區出場的戰馬來冒充是西域戰馬,這些漢人應該是認不出來的。

可趙雲是河北人士,早年就是搞騎兵的,怎麼可能對本土戰馬一點概念都沒有呢。

幽州以北的極寒之地也出產戰馬,這個趙雲是聽說過的,但這裡出產的戰馬,爆發力並不如幽州南部或者是西部的草原上出產的戰馬,最多也就是在耐寒,負重方面有些優勢。

而考慮到幽州附近的作戰環境,對付幽州和幷州草原騎兵的話,這種戰馬肯定沒有幽州南部出產的戰馬吃香,畢竟就爆發力一項來說,有時候就會決定一場戰鬥的勝負。

但如今,趙雲卻覺得,說不定能適合自己的需求。

十全十美的戰馬不好找,如果只是損失一點爆發力,但能有不錯的負重和耐力,也不失爲一種選擇。

重裝騎兵嘛,本來也不是追究極致速度的,而是追求重裝防禦和衝擊力的。

再一個,通過這批產自幽州北部的戰馬和本地涼州戰馬的區別,趙雲似乎找到了一些思路。

重裝騎兵,其實是一種優缺點都很明顯的兵種。

重裝騎兵突擊能力更強,可以在正面交鋒中輕易擊潰輕騎兵或者遊騎兵,但重裝騎兵速度偏慢,如果輕騎兵和遊騎兵提前發現了重裝騎兵,不給重裝騎兵近身的機會,那完全可以靠着遊走騎射,一點點的耗死重裝騎兵。

哪怕給馬也穿上甲具,最多也就是提高了重裝騎兵的持續作戰能力,如果無法近身的話,依然拿遊騎兵或者輕騎兵毫無辦法。

無他,速度實在追不上。

但現在,趙雲似乎摸到了解決重裝騎兵缺點的辦法也許就在涼州戰馬和這種幽州戰馬的區別上。

就這樣,趙雲通過各種關係和辦法,一面從幽州以北的地區嘗試走私這種幽州戰馬,另一方面,趙雲也開始一點一點的積攢,一點一點的訓練,摸索出了一整套獨屬於自己的騎兵作戰體系。

一萬騎兵,只有一萬騎兵,其中重裝騎兵只有三千人。

沒辦法啊,錢不夠啊,涼州可比雍州要花錢的地方更多,地方治安也不穩定,而組建騎兵需要的鐵器,軍械,也都要從益州南部運過來,本地可沒有多少容易開採的鐵礦。

這麼說吧,爲了確定這個騎兵軍團的規模,趙雲不知道跟徐邈吵了多少次,最後才勉強從徐邈嘴裡摳出了能組建這一萬騎兵的錢糧。

如今,更是趙雲帶着這一萬騎兵軍團的第一戰,也是趙雲用實戰檢驗自己騎兵作戰理念的第一仗,趙雲必須打出一個樣子來。

他的對手,就是牛金率領的一萬三千曹魏騎兵軍團。

而曹魏這邊的騎兵軍團說起來也很搞笑,基本都是輕騎兵。

這裡面,也是有一些故事的。

曹魏的歷史上,曾經有過一支戰功赫赫的重裝騎兵部隊——虎豹騎。

虎豹騎自建立起來,取得的功績世人皆知,不管是白狼山陣斬踏頓,還是一日夜奔襲三百里追擊劉備,又或者是潼關破馬超,虎豹騎都是在最關鍵的時刻,投入最困難的戰鬥。

除了追擊劉備外,其他戰鬥都完成了最終的戰略目的,可以說是功績顯赫。

但這支重裝騎兵部隊,在曹操過世後,就被解散了。

當然,說的好聽一點,是曹丕下令對虎豹騎進行擴軍,但擴着擴着,虎豹騎就沒了,變成了一支輕騎兵軍團。

這裡面的原因,是多方面的。

一方面,是虎豹騎實在是太過於桀驁不馴。

虎豹騎本身是曹操的組建起來的部隊,嚴格說起來,應該是曹操的親衛部隊,這支部隊的士卒,放在普通曹軍內部,都是百人將級別的軍官。

這支軍隊,有記載的指揮官,除了曹操外,就只有曹操,曹純,曹休,曹真.妥妥的曹氏宗族將領。

這就導致了這支部隊身爲曹操近衛,只聽從曹操的調遣。

而曹操死後,曹丕繼位,自然也繼承了這支部隊的指揮權。

但問題是,曹丕隱隱發現,虎豹騎對自己的態度似乎並不是特別的認可,不管是他任命的曹真還是曹休,都無法跟曹純那樣完整的掌控這支部隊。

再加上曹丕想要篡位稱帝,就必須要升級親衛部隊的規格,自然需要把虎豹騎升格爲宿衛騎兵,那就必須擴軍。

然後曹丕就玩了一手政治手段,造成了在大量擴充虎豹騎的同時,虎豹騎卻消失了的奇葩事件。

另一方面,即使是對於曹魏方面來說,要維持一支人數高達萬人的重裝騎兵部隊,也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情。

重裝騎兵部隊,是最消耗錢糧的部隊,更別說虎豹騎中的普通士卒都是百人將級別的,那待遇肯定要比一般精銳的待遇還要高。

這筆錢糧支出就不是一個小數目。

曹操剛剛開始組建虎豹騎的時候,人數並不多,大概也就只有一兩千人的規模,而即使到了建安十三年,曹操派兵追擊劉備的時候,虎豹騎兵力也就五千人左右,可到了建安二十年,虎豹騎的兵力,就上萬了。

騎兵部隊一旦上萬,哪怕是輕騎兵,耗費都是驚人的,更別說是重裝騎兵部隊了。

相比於維持一支上萬人的虎豹騎,曹丕肯定更願意組建一支五萬人的輕騎兵部隊,雙方的開支是差不多的。

最後,也是最關鍵的地方.上升到國家層面來說,重騎兵存在的意義,其實並不大。

這跟這個時代的騎兵戰術變革和重裝騎兵的缺點有着相當大的關係。

以前的騎兵戰術,騎兵是作爲步兵的輔助兵種出現的,在戰場膠着的時候投入騎兵作戰,爭取打破戰場僵局,擊潰並追殺步兵,這就是騎兵的最大用處。

這個時候,重裝騎兵兼顧了衝擊力和相對於步兵明顯的速度優勢,自然是能取得最大的戰果。

但重裝騎兵也有缺點,那就是速度不夠快,遇到輕騎兵或者遊騎兵的時候,面對敵軍的騎射,很容易因爲速度跟不上,最後被人遊擊至死。

相反,輕騎兵沒有這樣的缺點,而相對於步兵來說,輕騎兵一樣佔據速度優勢,衝擊力也不弱,而且維護成本遠低於重裝騎兵。

與其保留一支上萬人的重裝騎兵,從國家的養護成本考慮,倒不如大量的裝備輕騎兵。

反正當時的幾個產馬地區都是在大魏的控制之下,江東的土鱉們操船作戰還行,但說到騎兵,恐怕他們連馬毛都沒見過。

至於劉備,後來佔據了益州,南中倒是有些馬匹,但南中的馬匹矮小,耐力出衆但爆發力不足,用來運輸糧草還行,用來作戰,完全是被大魏騎兵碾壓的份。

即使後來季漢佔據了涼州,有了產馬地,曹魏也依然沒有太在意。

畢竟涼州騎兵是以遊騎兵聞名的,但當今的騎兵作戰思路是以輕騎兵戰術爲主流,遊騎兵正面硬剛輕騎兵,速度沒有太多優勢,防禦力上略顯不足,正面對決,遊騎兵肯定打不過輕騎兵。

而且吧,就算蜀賊佔據涼州,有了騎兵,但以蜀賊的體量,根本無法維持規模太大的騎兵部隊,在騎兵數量上肯定不如大魏,這有什麼好擔心的。

在大漢戰場上,主力對決還是以步兵爲主,重裝騎兵能做到的事情,輕騎兵也能做到,重裝騎兵不能做到的事情,輕騎兵也可以做到。

因此,曹魏方面放棄繼續維持虎豹騎,採用擴軍的方式,把虎豹騎從萬人擴充到五萬人,改爲輕騎兵,也就不難理解了。

而如今,牛金率領的一萬三千輕騎兵,在大荔縣附近,終於是遇到了趙雲率領的涼州騎兵軍團。

並且,雙方都不約而同的,對着對方的騎兵軍團,主動的發起了衝鋒。

一個,是要打出戰績,打出自己對騎兵運用的新思路。

另一個.好吧,牛金確實沒有把趙雲放在眼裡。

區區一個保鏢,憑藉早年跟隨主公宿衛的功勞成就高位而已,又能有何本事。

這樣的人物,牛金又不是沒見過,比如當初宿衛太祖武皇帝的許褚.而這位不知道自己輕重的宿衛親自領軍的下場,牛金當年跟隨曹仁將軍,在樊城看的是一清二楚。

大荔城外,就是你趙雲的葬身之地!!!

第553章 調兵第811章 前後夾擊第479章 看不慣第227章 和談第484章 劉備的反應第700章 收尾第727章 補救措施第347章 漢中反應第102章 長阪坡之戰(一)第904章 劉禪的應對第876章 偷襲城門第158章 送犁第1079章 要將與調兵第1226章 對內妥協第303章 修改戰略第1135章 接應第403章 涼州軍團的威脅第512章 關羽的戰術第47章 曹仁第33章 體能訓練第230章 情勢變化第1118章 太行官道戰第695章 祭祖前後第1109章 棄守的代價第265章 蝗災第324章 激將第368章 分兵第166章 暴露第105章 長阪坡之戰 (四)第194章 示範區第128章 張飛的改變第15章 兄長第491章 漢中預度部第53章 蹴鞠第1142章 魏延的判斷第637章 日薄西山第815章 司馬上奏第174章 又回來了第1244章 全琮的心思第751章 前因後果第56章 學藝第1034章 功虧一簣第1196章 識破和突圍第279章 江東密議第281章 漢中之戰序曲第304章 攻破樊城第982章 魏吳結盟第942章 守關第367章 花關索第915章 增援第408章 姜維獻計第112章 找錯人了吧第1083章 登門造訪第1199章 援兵去哪兒第91章 準備退路第902章 折中第674章 世家之議第976章 巴丘水戰(二)第1009章 虛實之戰第941章 誤判第654章 奇怪的三輔第23章 反對第561章 虛虛實實第1060章 陸凱的眼光第261章 成都議事第660章 曹真的顧慮第1253章 拖時間第341章 強攻江陵第286章 張郃戰魏延第1198章 河內崩局第677章 內部矛盾第377章 戰後處置第363章 議策第1051章 戰略第871章 滲透戰第1084章 司馬懿和曹爽第495章 柳隱第274章 王基第102章 長阪坡之戰(一)第307章 江東的決定第251章 調人第266章 江東來使第989章 戰備第1024章 臨陣指揮對決第916章 摩擦結束第334章 襄樊議事第962章 出乎意料第258章 朴刀和苗刀第416章 騎虎難下第949章 孫權的固執第808章 添油第441章 退守街亭第1044章 議罪錢第443章 守城第四天第517章 曹真的直覺第404章 姜冏和樑緒第1064章 羅縣攻防戰第733章 內政外交第489章 閒着容易出事兒第774章 王朗用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