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811章 前後夾擊

蔣琬選擇主動出擊,是冒了一定的風險了。

但沒辦法,郭淮向後方催促糧草這件事,透漏出來的信息實在是太多了。

催要糧草,說明郭淮依然在前方作戰,並沒有退兵的意圖。

那麼換個角度去考慮,就說明大漢的反攻到目前爲止,並沒有徹底擊潰郭淮軍團,雙方還在僵持。

這完全出乎了蔣琬的預料。

按照蔣琬離開長安時,諸葛亮對局勢的判斷,這個時候,郭淮軍團即使沒有潰退,也應該是遭遇到了大漢北軍的全力反攻。

此時身在郭淮後方的藍田縣,應該接到的是做好接應的命令纔對,然而現實卻是郭淮下達的運糧命令。

這對蔣琬來說,是極其不利的。

如果郭淮沒有潰退,而是擋住了大漢北軍的反攻,甚至想的更加嚴重一些,郭淮擊退了大漢北軍的反攻那身在藍田縣的蔣琬,就陷入了死地。

因此,蔣琬必須冒險出兵,從郭淮後翼發動進攻,策應正面戰場的戰事。

實話實說,蔣琬的這個決定,是有些冒險的,因爲蔣琬並不知道前線的具體戰況。

如果是雙方處於僵持階段,那蔣琬的主動出擊會打破戰場僵局,給槐裡城外的主戰場增加不小的助力。

但如果是郭淮已經擊退北軍的反攻,那蔣琬的這次主動出擊,就有送死的嫌疑。

這些,其實蔣琬都明白,但他必須主動出擊.出擊是冒險,不出擊,坐等前方成敗,也是冒險。

大漢勝了還好說,要是敗了,他蔣琬一樣是死路一條,根本沒有退回長安去的機會。

所以,思考了一夜的蔣琬,最終還是決定主動出擊。

而老天爺,真的很眷顧大漢,也很眷顧蔣琬,讓蔣琬在最合適的時機,出現在最合適的地方。

郭淮已經是沒招了,他把所有自己能調動的機動部隊全都調動了出去,手裡只有一百多親衛隊可以調用.這些人,根本不足以阻擋三千人的漢軍士卒。

而蔣琬出現的方向,更加要命,他是從郭淮的身後攻過來的。

郭淮作爲名將,他時刻注意對戰場附近情報的收集,北方,南方,西方,郭淮都派出了不少的斥候和偵騎來偵查蜀軍動向.唯獨東方,郭淮並沒有派出任何斥候。

誰會對自己的大後方還派出斥候偵查敵情啊!!!

當然,除了偵查不利的因素,郭淮在這場戰鬥的決策失誤,也給了蔣琬奔襲到後方,發動突擊的機會。

誰讓郭淮非要選擇夜戰的。

天色越來越暗,哪怕郭淮往東面派出了斥候,也無法偵查太遠的範圍,而在夜色的掩護下,蔣琬率領的三千郡兵甚至已經行進到了郭淮身後不足五里的地方,郭淮卻依然一無所知。

再一個,如果是正常的情況,這個時間點,魏軍應該是收兵回營了的,有了營寨的依託,就算蔣琬真的趕到了郭淮的身後,也不會有任何機會對郭淮軍發動突擊。

可郭淮非要選擇夜戰,在這兩方面的有利條件加持下,蔣琬直接摸到郭淮中軍帳後方不足五里處發動了攻擊,完全打了郭淮一個措手不及。

可郭淮到底是郭淮,他確實被蔣琬打了一個措手不及,手頭也確實已經沒有可調用的兵將了,完全沒了後手.在這種情況下,郭淮依然保持了冷靜應對。

看到身後有蜀賊殺來,郭淮雖然背上一陣一陣的冒冷汗,但很快就做出了決策——中軍前移,儘快和戰場中央作戰的魏軍以及秦朗匯合。

一般來說,主帥中軍前移,是加強進攻的信號.但在這裡,郭淮只是想盡快的收攏自己的部隊,縮減部隊向自己靠攏,守衛中軍的時間。

同時,郭淮也沒有忘了派兵去通知在北側擔任阻截任務的四千魏軍收縮回來防守,如果可能,儘量擋住從後方襲來的蔣琬軍。

雖然郭淮覺得這不太可能,但他到底沒有直接丟下這四千郡兵不管。

有一說一,郭淮的命令下達的,可以說是非常的及時。

他自己跑的夠快,很快就跟秦朗完成了匯合,而同樣發現後方不穩的秦朗,這時候已經開始指揮騎兵收攏陣型,不再對側翼的蜀賊步兵陣地繼續發動突擊了。

這樣,郭淮就有了第一批守衛中軍的力量。

而北側本來在阻擋陳祗的四千郡兵回防,也異常的順利誰讓陳祗手頭指揮的士卒都是烏合之衆呢,就算陳祗也發現了戰場的變化,想要指揮自己手頭的烏合之衆拖住魏軍後撤,但真要執行起來,卻做不到。

因此,蔣琬率領的三千郡兵,多少還是受到了一點影響,不得不放慢推進的速度,應對從北方而來的四千郡兵的威脅。

而蔣琬這麼一放慢追擊的步伐,就給了郭淮喘息的機會,也給了郭淮重新判斷目前局勢的機會。

有一說一,蔣琬到底還是缺乏了一些戰場經驗,要是換成吳懿來指揮,大概率會分兵一千應對北側的魏軍,自己率領兩千軍卒繼續追擊郭淮的中軍。

敵軍的指揮中樞就在眼前,是不能給這個指揮中樞任何停下來思考的時間的。

繼續保持追擊速度,哪怕不能生擒郭淮,但逼迫敵軍的主帥無法在戰場上下達有效的軍令,本身就是一件非常重要的事情。

可惜,蔣琬選擇了放慢進軍速度,讓郭淮在和秦朗匯合後,有了重新思考局勢的機會。

而郭淮.也沒啥好思考的,事到如今,郭淮只有一個選擇,那就是全軍撤退。

沒辦法,蔣琬的突然出現,讓郭淮產生了非常大的誤判。

其實也說不上誤判,只是常規的從常理去推斷,當自己後方都能出現蜀軍,而後方守軍居然沒有傳遞來任何情報,這本身就說明,自己的後路,可能已經被蜀軍切斷了。

郭淮並不知道蔣琬只有三千郡兵,在他看來,蔣琬能帶着數千蜀賊進攻他的後翼,那麼更加後方的藍田縣,肯定已經被蜀賊佔領了,隨時可能有更多的蜀賊到來。

雖然不清楚蜀賊從哪裡冒出來這麼多的兵力,但秦州的蜀賊北軍都已經提前進入關中了,難道讓郭淮去賭自己身後依然是一片安詳麼?!

郭淮可不敢去賭這個可能,相反,郭淮更加相信,他率領的進攻右扶風的魏軍主力,已經陷入了蜀賊的包圍圈內了。

從這個角度去反推的話,郭淮甚至得出了一個結論——怪不得那個吳懿居然只帶了八千人就過來救援槐裡縣,原來這些蜀賊北軍,根本就是讓自己輕敵大意,把自己拖在槐裡縣繼續作戰的誘餌。

真正的殺招根本不是眼前的北軍,而是自己身後的這些蜀賊。

這種情況下,還要在包圍圈裡硬撐着不退,那纔是找死行爲呢。

郭淮很清楚,如今的司隸大軍主力都已經去了左馮翊,自己要等來援軍救援的話,恐怕就只能指望宛城的司馬懿提兵來救了.但這也太遠了,遠水解不了近火,等司馬懿從宛城趕來,自己屍骨都涼透了。

所以,只能選擇退兵。

而這個時候,郭淮又無比慶幸,自己沒有收兵回營,而是選擇了夜戰.這個決策,居然在這個時候,有了奇效。

在夜色的掩護下,郭淮要選擇退兵的話,蜀賊即使想追擊,也追不了多遠,很容易就會在夜色中丟失追擊目標的。

進攻時,夜色對魏軍確實不利,但撤退時,夜色就是魏軍最好的保護色。

因此,郭淮當機立斷,立刻下令在正面跟蜀賊北軍糾纏的剩餘六千不到的步卒後撤,開始脫離和蜀賊的接觸,同時接過了秦朗手裡的騎兵指揮權,讓殘餘的三千五百騎兵開始對正面的步兵再次發動突襲。

這次的目的不是破敵,而是幫助自家步兵脫離和蜀賊的接觸,不給蜀賊尾隨追殺的機會。

當魏軍步卒逐漸脫離和蜀賊的接觸,向自己靠攏,慢慢脫離戰場後,郭淮讓秦朗帶領着六千不到的步卒先走一步,從小路撤退,爭取儘快撤往右扶風堡壘羣,根據實際情況行動。

這個決策,其實真要說起來,是郭淮對秦朗的一種保護。

郭淮到底還是有不錯的政治智商的,他知道秦朗和天子之間的關係,如果是立功,那郭淮倒是不介意分一點功勞給秦朗,但如今是敗退了,他必須保證秦朗不出任何問題,這樣事後真要追責,至少有人會幫他郭淮說幾句公道話。

因此,郭淮選擇讓秦朗帶領步兵先撤,而他郭淮作爲主帥,帶領騎兵斷後。

當然,郭淮也不怕把自己陷入險地,畢竟他率領的騎兵,而對面蜀賊,除了斥候偵騎外,就沒有成建制的騎兵騎兵還能跑不過步兵的追擊?!

至於北側的那四千郡兵真不是郭淮要拋棄他們,而是郭淮僅靠手裡的三千多騎兵,只能勉強掩護主力六千步兵的額撤退,已經沒有餘力去救出那四千郡兵了。

戰場之上,必須有所取捨,尤其是在兵敗撤軍的時候,郭淮無法做到面面俱到。

因此只能如此了。

第343章 調整第356章 五虎將第1249章 攪局者(二)第405章 冀縣密議第1132章 秦朗進軍第661章 潼關路第318章 白衣渡江第1012章 誘敵第711章 曹魏計策第650章 大雪第272章 應對第380章 南中規劃第402章 魏延的傷勢第268章 魯肅病重第923章 水軍統帥第838章 試探性進攻第352章 曹操退兵第136章 江陵決戰(三)第404章 姜冏和樑緒第1079章 要將與調兵第1177章 決斷第367章 花關索第280章 孫權的決斷第611章 戰術之爭第155章 劉備親臨第366章 作戰準備第556章 諸葛誕第481章 孫權在準備第797章 曹休的計劃第1044章 議罪錢第1211章 六伐結束第944章 撤軍準備第316章 溜邊將軍第1114章 拆東補西第480章 孫權的想法第1088章 遭遇顛倒第1183章 司馬出山第1114章 拆東補西第269章 清閒第467章 涼州人選第1225章 貿易戰(二)第126章 絕北道第1221章 東征準備(二)第559章 王平與朱贊第968章 遷都第978章 初聞遷都第972章 迴歸江陵第53章 蹴鞠第495章 柳隱第773章 刻板第146章 回府第875章 司馬昭的誤判第1036章 主帥心思第1136章 出賣第76章 鄧艾去留第291章 失敗的誘敵第696章 合議第86章 攻城第698章 坦白第1115章 “河東大捷”第309章 江東在行動第277章 礦營第932章 司馬懿的預判第491章 漢中預度部第193章 諸葛亮視察第637章 日薄西山第340章 陸遜攻宜都第1183章 司馬出山第759章 曹魏議事第1250章 攪局者(三)第875章 司馬昭的誤判第1145章 夾擊虎牢關第1094章 建言之功第233章 佐官第1221章 東征準備(二)第364章 消息泄露第1245章 接連敗陣第968章 遷都第653章 進兵策略第25章 徐庶第216章 時間線變動第1153章 撤軍第1234章 悲歡不定第568章 應對方案第597章 退守和換防第178章 前因後果第625章 遇事不決就突陣第630章 勸關羽第26章 找原因第838章 試探性進攻第762章 反攻關中第947章 互相試探第553章 調兵第366章 作戰準備第925章 誤會第657章 疑兵計第745章 平叛策第125章 借將第390章 雜章第704章 挑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