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64章 周瑜的計謀

有一說一,當週瑜和張昭都提出了反對意見後,孫權也應該就坡下驢,放棄跟蜀漢交易結盟的事情了。

但.孫十萬真的很捨不得江夏郡。

江夏郡對東吳來說,就是一柄懸在自己腦袋上的利劍.它不一定會掉下來,但每天在你腦袋上晃悠着,你能安心麼?!

可是呢,孫權也知道,張昭和周瑜的意見,也是在爲他,爲東吳着想,是有道理的,他就算再獨斷,這兩人的話,他還是能聽進去一點的。

嗯,不多,就一點。

因此,在孫權聽到張昭和周瑜的反對意見後,他並沒有第一時間放棄自己的想法,相反,他在尋求另一種道理。

“可有一法,既可不與蜀漢結盟,又可使我東吳佔據江夏?!”

這就是孫權提出來的問題。

這問題吧,把張昭問的差點一口氣沒喘上來老爺子七十多了,就沒聽過這麼不要臉的問題。

你想什麼美事兒呢你!!!

蜀漢的人都是傻子麼,憑白給你一個郡,讓你掌握地利優勢,卻什麼都不要你幹?!

這種事兒,你敢信麼?!

可這話,又不好直接對着孫權說,因此張昭只能是心裡腹誹,然後裝模做樣的思考,實際卻一言不發。

這位至尊啊,自從稱帝后,張昭是覺得越來越看不懂他了.這還是那個坐斷東南,虛心納諫,知人善任的孫仲謀麼?!

張昭一方面是真的沒有這個能力能幫孫權做這個白日夢,一方面也有些不知道該怎麼面對這樣的孫權,因此,他熄火了。

可週瑜.周瑜還是在認真的思考,想着怎麼回答孫權的問題。

性格不同,造就了兩個人不同的應對方式。

張昭從孫策時代開始,就是備受孫策,孫權兩代主君的敬重,尊其爲師長,他真要選擇一言不發,誰都那他沒辦法。

可週瑜不一樣,從孫策時代開始,周瑜就是孫策的好友,孫策的江東基業,其中也有一半是周瑜的心血。

而到了孫權時代,孫權可以說是周瑜一手看護着長起來的,幫着孫權坐穩江東之主的地位,幫着孫權打完赤壁之戰,奠定了這三分天下的局面.周瑜始終有一份責任感在。

因此,雖然孫權的想法周瑜也覺得越來越難理解,但只要孫權的想法是對東吳有利的,周瑜還是願意去多想想,多提出一些建議的。

而且吧.在周瑜看來,其實孫權的想法,也不是不可能做到的。

蜀漢的目的無非是兩個,一個是要求東吳出兵,分散曹魏方面的注意力,分曹魏之兵。另一個,則是可以安心的抽調荊州之兵北上進攻宛城,配合關中兩路夾擊。

而東吳方面的忌諱也是兩個,一個是不能明面上蜀漢結盟配合,畢竟來回背盟的影響實在不好。另一個,就是不想付出太多的代價就收回江夏,爲全據長江提供保障。

雙方都有自己的想法,而且這些想法,其實嚴格來講,並沒有太大的衝突。

周瑜思考了好一會兒,在已知條件的基礎上,通過自己的思考,給出了自己建議。

明面結盟不行,但並不是不能私下達成默契。

至於理由嘛,周瑜也想好了——用兵用奇。

一旦兩家明面結盟了,即使不做大肆宣揚,身在洛陽的曹叡得到這個情報,也不會超過一個月的時間。

到了那個時候,曹魏必然會加強對東吳的防備,東吳再出兵北上進攻,能取得效果也不會太大,更別說牽制住一部分曹魏兵力了。

既然如此,倒不如從一開始就不結盟,私下達成協議既可你蜀漢要是信的過我東吳呢,咱們就開幹,信不過呢,就當沒這回事兒。

反正急着北伐的,又不是我東吳。

而一旦蜀漢願意接受這第一步,那麼之後就可以跟蜀漢私下商議,先交割江夏郡作爲酬勞,然後江東再出兵北上。

至於“交割”的辦法,周瑜也想好了。

反正兩家如今只是休戰,並不是停戰,因此這時候東吳完全可以找藉口驅逐鄧芝,做出兩家鬧翻的假象。

然後東吳派水軍進攻江夏,而那個時候,江夏的文聘完全可以順着漢水,帶領江夏郡兵和水軍退往襄陽,做出戰敗撤退的架勢。

這麼一來,不僅東吳就可以順勢接收江夏郡,而文聘領兵退往襄陽,也不會引起曹魏方面的注意,這樣等於是幫蜀漢方面在襄陽集中兵力,提供了掩護。

當然,還有最重要的一點——一旦孫劉再次交戰,曹魏必然會選擇坐山觀虎鬥,對襄陽方面的蜀軍的防備也會降低一些。

到了那個時候,荊州蜀軍突然北上進攻宛城,也能起到出其不意的效果。

至於東吳方面的出兵,同樣也能受益於此。

曹魏不太可能預料到吳蜀兩家在荊州的爭鬥只是在演戲,他們也不會相信東吳有兩線作戰的能力.因此,當這場大戲開演後,周瑜建議孫權可以在東線發動進攻,出淮南,打曹魏一個措手不及。

周瑜連目標都想好了——曹休控制的汝南。

彭城的賈逵謀略出色,爲人謹慎,實在很難尋找突破口但汝南的曹休就不一樣了。

曹休能力確實不差,但此人過於燥進,只要給出的理由合適,他哪怕明知道有詐,也有可能硬着頭皮往裡跳,就爲了賭一把自己能贏.這是東吳可以利用的一點。

而如果東吳能順利的出淮南,進入豫州,甚至攻下汝南,再配合下邳的陸遜,廣陵的徐盛.兗州,甚至許昌都唾手可得。

到了那個時候,東吳就能直接打通通往洛陽的通道,到底是誰先佔據中原,也未可知。

這就是周瑜在短時間呢,能給孫權想到的,利益最大化的一種做法。

實話實說,這種戰略,是有一定的可能性的,但難度也非常的大。

反正張昭聽完後第一時間就覺得這不可能。

首先第一條就過不去——蜀漢又不傻,咱們都連着背盟兩次了,你憑什麼要求蜀漢相信咱們私下的一些承諾?!

就不怕咱們藉着演戲的機會,真的從江夏進兵,奪取江陵,乃至整個荊州?!

這種險,哪怕是真盟友都不一定敢冒,更別說咱們和蜀漢,撐死只能算是面和心不和的臨時合作伙伴了。

再一個,曹魏也不是沒有能人了,這種假途滅虢,聲東擊西的計策,也就只能騙騙曹休這類的貨色,如果曹魏有能人看穿了這個計劃,直接不管咱們怎麼演戲,加強邊境防禦.那你這個戲演的再好,也不見得能取得什麼像樣的成果。

因此吧,張昭是提出了異議的,而孫權對此,其實也是一臉迷糊,覺得周瑜的這個做法有點太兒戲了。

周瑜沒轍了,只能默默的在一邊不說話,坐等時機。

孫權一看周瑜不說話了,以爲是周瑜也覺得變數太多,因此放棄了這個戰略他轉頭,詢問孫韶,陸績,步騭,顧雍等人,有沒有好主意。

但很顯然,連張昭和周瑜都想不出什麼好主意來的事情,這四個能想出什麼好主意來?!

這個會議,眼看着就不會有任何結論了。

連孫權都有些接受了,看看大家都沒有更好的辦法,想着要實在不行,就拒絕掉蜀漢的請求依靠長江天險,割據一方,也不是不能接受的選擇。

就這樣,孫權宣佈散會,遣散了前來參會的心腹大臣們但很快,孫權發現了,周瑜和張昭,在散會後,依然坐在自己的位置上,一動不動。

孫權立刻心領神會了,而其餘的文武大臣們,看到這倆這個架勢,也都明白了該走的走,該留的留。

等到整個殿內就剩下孫權,周瑜,張昭三人了,周瑜才把自己真正的內心心裡話講了出來。

這次出兵,周瑜打算親自出面去和蜀漢方面溝通,也打算親自領軍進入江夏,東線進軍,周瑜推薦陸遜擔任主帥,進攻汝南。

如果陸遜進兵順利,曹魏並無防備,則快速佔領汝南,進逼許昌,威脅兗州。

如果陸遜進兵不順,曹魏嚴守東線疆界,那就讓陸遜見機撤退,不必硬拼。

而此時屯兵江夏的周瑜,就會啓動整個計劃的第二個選項——擇機西進江陵,乃至逆水而上,攻取襄陽。

這纔是周瑜完整的戰略計劃。

不管哪一種選擇,東吳都不可能吃虧。

這裡面唯一丟掉的,大概就是周瑜積攢半輩子的名聲罷了。

第876章 偷襲城門第1058章 過江第21章 新官職,新工作第495章 柳隱第345章 周瑜出馬第899章 曹魏的盤算第1198章 河內崩局第973章 羊衜歸漢第473章 退兵第935章 互換第1029章 誰比誰更爛第1100章 撤軍第691章 戍邊第30章 對比第1126章 互相猶豫第862章 尾聲第159章 聯姻第1018章 陸凱第820章 騎兵對決第579章 調整第1055章 水戰(三)第88章 被圍第854章 潼關之戰(九)第534章 陳倉道第639章 關羽觀陣第1072章 丁口第498章 原因第61章 想對大家說的一些話第1116章 伏擊第859章 潼關之戰(十四)第166章 暴露第405章 冀縣密議第1089章 陰差陽錯第1025章 變數第397章 分配任務第767章 安撫第3章 招賢館的目的第499章 關中變化第461章 孟達對曹真第413章 冀縣城內第378章 倒黴的小姑娘第1076章 事關國本?第922章 江陵水軍第939章 相持第85章 守城方略第284章 三路出擊第1006章 開戰第627章 階段性結束第1175章 烏龜出殼了第123章 聯軍第1010章 河洛戰事第1040章 再次平衡第940章 大變故第492章 巡視漢中第282章 變化第242章 楊儀第117章 鐵索連舟第1042章 遷都之議第48章 鴛鴦陣初戰第882章 破城第831章 議策第936章 蒲阪津之戰第752章 收留第546章 糾纏第65章 攻擊和防守第1246章 大殺四方的文鴦第799章 陸遜的心態第372章 密謀第641章 練將第268章 魯肅病重第603章 張郃退兵第92章 疲兵之計第172章 兄弟見面第678章 君臣一心第167章 攤牌第487章 佔便宜第723章 諸葛回成都第55章 拜師第1169章 曹爽的決斷第459章 變故第420章 天時不利第973章 羊衜歸漢第895章 石苞的心思第460章 曹丕的魄力第278章 議事第505章 陳倉守將第384章 巡視地方第75章 離去的準備第747章 叛亂始末第600章 包抄後路第479章 看不慣第1205章 司馬懿的謀劃第1186章 河內變化第16章 豆腐的作用第882章 破城第225章 處置第1043章 升官第1251章 順流而下第462章 突破第929章 四伐方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