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59章 曹魏議事

天子相招,司馬懿不敢怠慢。

縱然心中忐忑,他也趕緊安排好宛城防務,快馬加鞭,直奔洛陽,參與議事。

等到了洛陽,司馬懿見到了曹叡,才稍微鬆口氣。

曹叡召見他後,態度並沒有什麼明顯的變化,在詳細詢問了宛城防務,荊州反應後,好生誇獎了一番司馬懿鎮守之功,給了一些賞賜,然後就讓司馬懿暫且住下,待來日議事。

從曹叡的態度上,司馬懿看不到跟以往有什麼不一樣的地方。

這個態度,可以讓司馬懿稍微鬆口氣,但還不至於放下所有的顧慮。

有一點,讓司馬懿還是感到有些不安。

自己回到了洛陽,同爲世家出身的輔政大臣陳羣,連個拜帖都沒有送來這很不正常。

實話實說,司馬懿和陳羣之間,並沒有太多的交情,但兩人同爲輔政大臣,又都是世家出身就算陳羣真的忙於國事無暇來探望司馬懿,一封拜帖還是可以送來的,這算是禮節性的交往啊。

可陳羣根本沒送。

這就讓司馬懿覺得事情有所蹊蹺了。

但一時間,司馬懿還真的找不到太多的證據來證明自己的猜測.就算真的找到了,他司馬懿又能怎麼辦?!

天子猜忌你,你身在洛陽,難道還能就地造反不成?!

因此,司馬懿只能是按捺住內心的不安,冷靜思考,應對來日的議事。

這個時間,也沒有讓司馬懿等太久,也就是司馬懿抵達洛陽的第五天,曹真從函谷關趕回洛陽,曹叡在隔天就召開了這個議事會議。

不是正兒八經的朝議,有些事情,一經過朝議後,基本就成了定局,該知道的人,不該知道的人,就都知道了。

因此,一些涉及機密的事情,必須是先在自己的小圈子內達成一致後,才能正式的拿到朝議上去說,說完後,剩下的事情就是執行了。

曹叡也算是少年繼位了,二十幾歲就登基,自己的心腹班子還沒有來得及培養起來,因此,這次議事,依然是曹丕留下的班底,在幫曹叡出謀劃策。

四大輔政大臣全都到齊,外加上兩個狗頭軍師孫資,劉放,以及秦朗。

秦朗的出現,確實有些出乎包括孫資劉放在內的其他六人的意料。

秦朗的身份有些特殊,他算是曹操的假子。

秦朗的老爸是秦宜祿,本是呂布的部將,曹操攻滅呂布後,納了秦朗的母親杜氏,把秦朗收養在宮中,成爲曹操假子。

這就是秦朗的特殊身份。

順帶一提,這事兒出自《獻帝傳》,裴松之引用做註解了秦朗的來歷。

但裡面的記載吧.嗯,都點不太好評價,感覺曹操,關羽,劉備都有被黑的意思,真實性如何,見仁見智,心中各有論斷了。

但有一點,秦朗確實是曹操的假子,而且他歷任曹操,曹丕兩代人,都沒有任何仕官的經歷,到了曹叡時期,曹叡反倒是對他很看重。

而且這裡面還有一個很奇怪的現象曹叡很欣賞秦朗,召見秦朗時,時常會很親切的稱呼秦朗的小名“阿蘇”。

這看上去是一個很親密的稱呼,代表了曹叡對秦朗的信任.但怎麼想都覺得有點問題啊。

秦朗是曹操的假子,曹叡是曹操的孫子,按輩分,秦朗應該比曹叡要高一輩的啊.侄子稱呼叔叔小名,啥情況?!

反正吧,就.很奇怪。

但不管如何,曹叡確實很欣賞秦朗,因爲秦朗爲人低調,身爲曹操假子,不出仕則不問朝政,出仕後也只管自己的一畝三分地最重要的是,以秦朗的身份關係,這十幾年裡,他沒有舉薦過任何一個人。

這個舉動,就非常符合曹叡的胃口。

有能力的人,應當得到舉薦,爲朝廷效力但這不意味着,不管有沒有能力,只要關係親近,就都能得到舉薦。

這就是曹叡最討厭的“浮華之風”。

也因此,曹叡對秦朗的低調,守本分是越發的欣賞,甚至,允許秦朗參與到如此重要的議事中來。

而秦朗呢秦朗這個人,對自己有幾斤幾兩還是認知的很清楚的。

雖然曹叡允許他參與到這次議事中,但秦朗很清楚自己的身份,他存在的目的,不過是曹叡培養自己班底的訊號而已。

論身份地位,他肯定比不上四大輔政大臣的,論資歷經驗,他也比不上孫資,劉放二人因此,他很清楚自己的定位,只要存在於這個大殿就可以了,其他的話,不必多說,天子也不希望自己多說。

因此,秦朗把自己的地位擺的很低,也擺的很正,四大輔政大臣眼看秦朗這麼乖巧,倒也沒有太在意他的存在。

主要還是議事。

“蜀地細作報告,去年年底蜀賊秦州羌亂,諸葛亮親率大軍平叛,不過數月,叛亂已定,然諸葛亮依然滯留秦州不歸,不知何爲。”

“關中細作來報,關中蜀賊近月異動連連,兵力調動頻繁,又新招募近萬郡兵從役,每日操練,似有用兵之意。”

“涼州細作來報,蜀賊趙雲近日領涼州騎兵南下,屯駐武威郡,疑有和秦州諸葛亮合軍之意。”

“關外西北等地,今年以來,兵力調動頻繁,臣恐蜀賊有進犯關內之意還請陛下明察。”

身爲鎮軍大將軍,雍涼都督的曹真,在曹叡面前陳述了自己得到的情報,最後做出了一個結論——蜀賊如此異動,恐怕是要對關內用兵了。

這可不是一個小事,如果蜀賊真的集全國之力,再次發動北伐.如今的局勢,曹魏已經不可能用一個地區的兵力和後勤來對抗了。

一旦讓蜀賊真的突破了三關,進入中原,那對曹魏來說,就是致命性的打擊。

這事兒,確實值得曹叡召集四大輔政大臣一起商議。

而曹叡面臨這樣的危機,倒也展現出了一個合格明君的素養,雖然也很擔心,但並不慌亂。

在仔細思考了一下後,曹叡沒有回答曹真的問題,而是轉頭,看向了司馬懿,問道,“驃騎將軍久鎮南陽,不知荊州方面,有何異動?!”

曹叡這個問題問的,就顯得他的思路很清晰。

前兩次蜀賊北伐,都是兩路進攻,一路進攻關中,一路進攻南陽,兩面夾擊,遙相呼應。

這次蜀賊在關中鬧出這麼大的動靜來,是不是真的要對關內用兵,並不能完全確定。

曹真在這裡給出的情報,都只是表面現象,真正的實際情報如何,曹真沒說,不代表曹叡不知道。

諸葛亮滯留秦州不歸,也不是隻有對關內用兵一種可能.秦州羌人內亂反覆,諸葛亮要用兵力鎮壓地方,涼州,雍州需要調兵遣將以防萬一,這種可能也是有的。

再一個.萬一是諸葛亮身居高位,又掌控精銳北軍後有了異心,又或者是蜀賊的僞天子劉禪對諸葛亮有了猜忌呢?!

從這個角度去想的話,秦州,雍州的調兵,未必就是衝着關內來的,而是衝着秦州去的。

這些可能性,都是有的,而且曹叡和曹真,也都收到過類似的秘密情報分析。

只不過曹真憑藉自己的經驗,覺得這種可能性真的不大,故此不做理會,而曹叡終究是經驗欠缺一點,他需要其他佐證來證明。

而最好的佐證,就是荊州方面有沒有異動。

如果荊州軍團也在做北上進攻的準備,那不用問了,就是蜀賊又要北伐了。

但如果荊州軍團沒有異動.那情況如何,還真的有點不好說了。

而蜀賊荊州軍團的動向,肯定是要問坐鎮南陽,兼署荊,豫二州事的驃騎將軍司馬懿了。

司馬懿一聽曹叡問話,頓時也起身,一邊作揖行禮,一邊趁着這個時間,趕緊梳理一下自己要說的話。

因爲這個問題,很不好回答。

如果沒有諸葛亮的那封勸降信,也沒有人沒事兒吹捧自家二子,行捧殺的離間計,那司馬懿直接實話實說,不需要避諱什麼。

但如今的情況全然不同了,司馬懿說話,必須再三小心,不要引起天子對自己的猜忌。

可.特麼這幾年,蜀賊的關羽身體情況不佳,再加上跟東吳翻臉,要佈防的地方太多,荊州軍團老實的很,連襄樊戰線,蜀賊都呈現出一副就地防守的架勢。

這要是如實回報給曹叡的話,曹叡到底會怎麼想,司馬懿真的不確定。

曹叡的性格如何,常年鎮守在外的司馬懿並不瞭解,萬一這是一個表面大度,內裡小心眼的君主,那該怎麼辦?!

不是不可能的,畢竟先帝的性格嗯,不該這麼想,先帝對他司馬懿還是很不錯的。

可如今的天子,到底是曹叡,不是曹丕.萬一回頭曹叡問自己,爲什麼荊州軍團這麼老實了,你司馬懿還不主動出兵,收復南陽全境?!

這要怎麼回答?!

別忘了,汝南的曹休,隔三差五的因爲這個事兒彈劾自己.天子雖然每次都駁回了,但實際怎麼想,又有誰知道?!

三人成虎的事兒,司馬懿飽讀詩書,怎麼可能不知道!!!

第550章 毌丘儉的決斷第265章 蝗災第146章 回府第1208章 投降?!第321章 石苞第277章 礦營第889章 孫權的顧慮第21章 新官職,新工作第424章 中軍突擊第1093章 中計慘敗第786章 孫十萬的想法第1201章 鄧艾的進軍路線(二)第90章 聲東擊西第855章 潼關之戰(十)第666章 敗退第376章 花鬘在行動第875章 司馬昭的誤判第182章 容後再議第357章 東三郡第980章 張昭的態度第464章 總動員令第329章 厚臉皮的呂蒙第601章 柳隱的壓力第1164章 北伐理由第283章 進攻準備第477章 改制第1078章 交易第86章 攻城第1183章 司馬出山第889章 孫權的顧慮第56章 學藝第795章 涼州軍團入關第276章 襄樊之戰的真正用意第703章 疲蜀之計第986章 洛陽隱患第1192章 中計了第479章 看不慣第61章 想對大家說的一些話第889章 孫權的顧慮第376章 花鬘在行動第1056章 水戰(四)第302章 于禁第806章 八陣圖第1079章 要將與調兵第346章 周瑜接任第883章 嚇退第1218章 陸遜離淮南第651章 退兵第766章 人選第247章 成都述職第1100章 撤軍第868章 選擇第969章 佔便宜的東吳第670章 休戰退兵第606章 回軍第448章 混戰過後第375章 戰事漸平第226章 馳援荊南第223章 人事任命第38章 《隆中對》第95章 議戰第1100章 撤軍第1231章 魏亡第869章 訓子第626章 敗退第398章 出兵第490章 預算制度第928章 授徒第794章 左馮翊防守戰第84章 沉船截江第818章 涼州騎兵第1227章 對外用兵第149章 約定第1163章 各懷心思第554章 南陽僵持第1125章 主力進軍第749章 各懷鬼胎第1106章 失敗的影響第412章 郭淮的反應第764章 周瑜的計謀第612章 撤退辦法第527章 老友聚會第147章 關平娶親第1038章 東吳退兵第432章 偷襲汝南第1115章 “河東大捷”第670章 休戰退兵第1184章 急襲第665章 突圍第1227章 對外用兵第399章 偷襲計劃第173章 人才第837章 歪打正着第192章 沼澤改田第92章 疲兵之計第1014章 寇封來援第1003章 江陵保衛戰開端第936章 蒲阪津之戰第968章 遷都第94章 援兵到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