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64章 槐裡之戰

真不怪曹真和郭淮這麼想,實在是情勢所迫。

繼續堅守,早晚要被水淹,到了那個時候一點辦法都沒有,還不如搏一把,出城一戰呢。

雖然一樣有風險,畢竟自家兵力處在絕對的劣勢,但任何年月打仗,都不是比誰兵多就算完了的,要是這樣的話,武皇帝在官渡也別打了,直接投降袁紹得了。

至於赤壁嗯,武皇帝說了,他那是因爲軍中瘟疫,自己燒船撤退的.絕對跟那個周瑜小兒無關。

嗯,嗯,就是這樣起碼在大魏官方的口徑上,就是這樣。

總而言之吧,出戰,還是有獲勝的希望的。

曹真,郭淮,都算是良將,軍中所部又都是禁軍,而蜀賊那邊吧張飛就一莽夫,三年前在上邽,郭淮跟他打過交道,雖然也不好惹,但也不算太難纏。

至於劉備是,劉備確實是當世英雄,但可惜,英雄未必有親自臨陣指揮的才能。

起碼跟太祖武皇帝比起來,劉備差的不是一星半點。

劉備一輩子征戰,除了漢中之戰打的精彩一點以外,其餘軍事生涯,確實沒啥閃光點。

收荊南四郡,那是人家主動投降的,入川,對手是劉璋那個慫貨,曹真和郭淮是真的覺得,換他們上也行。

真的,如果劉備在漢中之戰的對手不是太祖武皇帝的話,曹真和郭淮說不定直接就把劉備的這個戰績給忽視掉了。

而龐統,諸葛亮不過是軍中謀士,黃權,吳懿等輩不過一先鋒之才也就是老將軍趙雲和那個眉縣守將魏延還需要提防一二,但曹真和郭淮覺得,自己的能力,也未必比這兩人差。

因此,曹真郭淮二人,對主動出戰尋求破局,還是有一定的信心的。

但.有些事兒吧,不是曹真,郭淮想的如何,事實就是如何的。

劉備終究不是他們認爲的那個劉備,龐統和諸葛亮,也不是單純的謀士,甚至黃權,吳懿等人,也不僅僅是先鋒之才。

劉備這人吧,前半輩子,不是以少打多,就是以烏合之衆,新募之兵對抗精銳之衆,他打不過人家,實在是太正常了。

劉備確實不是什麼軍事家,做不到周瑜,曹操那樣以少勝多,但你要真把他當成不會指揮的庸才,那就有點太小看人了。

諸葛亮和龐統,確實一直是謀士的形象出現的,但這倆並不是沒有軍事指揮能力。

龐統可能在這方面稍微差點,但既然能制定戰略,他的眼光到底是在的,對戰場的把握能力不會差到哪兒去,又不是某些第一次上戰場指揮的菜鳥,只是從來沒有單獨領過一軍而已。

至於諸葛亮.那就更不用說了。

如今的諸葛亮,是因爲劉備麾下人才濟濟,根本不需要他什麼事兒都一肩挑,自然也就沒有機會去展示自己的軍事指揮才能.拜託,武廟十哲的人物,跟你開玩笑呢?!

就是把曹真和郭淮都加一起,在同等兵力下,這倆都不夠諸葛亮一個人欺負的。

至於黃權,吳懿兩人,受限於益州封閉的環境,一直名聲不顯,可不代表兩人的能力差到哪兒去。

歷史上的黃權,在投降曹魏後,官至車騎將軍真當曹叡眼瞎了,看不出人的才能,對一個降將給這種官職,只是單純的收買人心?!

而吳懿更別說,季漢中後期,就靠着吳懿和魏延兩員大將撐場面呢,歷史戰績可是槓槓的。

所以吧,就這個陣容配置,郭淮和曹真的出戰計劃,剛剛開始進行,就直接一頭撞到了鐵板上。

實話實說,曹真和郭淮挑選的出戰時機,其實是挺好的。

他們一直在等,等了快十天左右的時間,等到蜀賊把堤壩修築的差不多了,地面也基本已經化凍,同時渭水也開始慢慢解凍,顯然是蜀賊奸計即將得逞的時候。

蜀賊以爲大功將成,多少會有些屬於防範,這個時候出兵,多少能取得一些出其不意的效果。

因此,在繼續堅守了槐裡城十天後,曹真和郭淮做了一個分工。

曹真負責帶領一萬士卒堅守槐裡,而郭淮帶着一萬四千步卒出城去進攻蜀軍防守的堤壩。

本意呢,是打敵人一個措手不及,儘快擊潰堤壩上駐守的蜀賊,然後看看有沒有機會能夠佔領堤壩,如果時間實在來不及,就立刻摧毀堤壩,至少要決個口子放水,不能讓水給積蓄起來。

可問題是,第一步計劃就進行的不順利。

因爲啊,領兵駐守堤壩的人,不是曹真以爲的三千羸弱不堪的蜀賊誘餌,而是王平帶領的,以六百無當飛軍爲骨幹,兩千餘北軍精銳爲皮肉的混成部隊。

這支部隊的作戰目的,也不是要徹底擋住郭淮軍的進攻,而是隻要拖住郭淮一段時間,給其他各部創造圍堵郭淮的機會就可以了。

曹真以爲是個軟柿子,只需要抓住時機,一舉破敵的把握性還是很高的可實際上,一口咬上去,差點崩掉兩顆門牙。

實話實說,就曹真的那點小九九,就郭淮的那點用兵手段,如果是玩實打實的戰場作戰指揮,堅守城池不出的話,那劉備等人除了水淹槐裡城外,真沒有什麼好辦法。

可你要玩心眼的話曹真的一舉一動,根本沒有出乎諸葛亮和龐統的預料。

計劃早就制定好了,都不需要再額外重複,漢軍各部立刻依計而行。

趙雲帶領羌胡騎兵,直接切入郭淮軍和槐裡中間的位置,切斷了這支魏軍回城的退路,並且不停的遊弋,防止魏軍從其他方向突圍。

黃權,吳懿,魏延,從三個方向殺出,配合王平所部,開始圍剿郭淮軍。

郭淮本來也不驚慌,這也算是在他和曹真預料之中的事情,畢竟這次出城作戰,本身就是主動上鉤去咬蜀賊的誘餌,風險是非常大的,郭淮確實有過會被人圍攻的心理預期了。

對此,郭淮也有自己的應對計劃。

可接下來郭淮沒想到的是,他率軍對黃權方向發動猛攻,企圖從黃權軍所部的位置打開缺口,領兵突圍,結果卻發現,黃權軍守衛牢固,輕易根本無法突破。

再想轉道去其他方向突圍,卻發現魏延,吳懿兩軍包圍的速度極快,正在飛速的縮小包圍圈。

要是真的被人徹底圍死了,那就算曹真出城來接應自己,恐怕一時半會兒也沒辦法成功的。

因此,郭淮立刻決斷,毫不猶豫,開始向着王平的方向進攻而去。

乍一看,郭淮這是打算重新進攻堤壩,估計也不是爲了要佔領堤壩,單純只是因爲王平的方向兵力上,更有利於突圍吧。

王平對此,也是一陣冷笑.反正這次出征,他已經是打的太多這種以少戰多的仗了,你郭淮要是真的有能耐,就試試看能不能突破我的防線。

就在王平嚴陣以待,準備抵禦郭淮的主動進攻時.郭淮突然領軍一個掉頭,轉而突擊王平和黃權所部的結合區。

那地方還沒有徹底圍實,還有空間,而且這地方也遠離吳懿和魏延所部的位置,他們一時半會兒也趕不過來。

這一招聲東擊西,確實讓郭淮玩成了,王平和黃權發現了郭淮的真正目的後,兩軍快速的靠攏,但依然沒能徹底攔住郭淮,讓郭淮領着大部分魏軍突破了縫隙,鑽了出去。

而此時,身在槐裡城內的曹真,也看出了郭淮突圍而出,當下也不猶豫,立刻從槐裡出兵,派出毌丘儉率領最後的兩千騎兵,出城去牽制趙雲所部的萬餘羌胡騎兵,留下文欽三千人守槐裡,自己帶着五千士卒,去接應郭淮突圍。

曹真這邊的出兵,可以說也是非常的順利。

毌丘儉首先出城,以遊騎的作戰方式,主動向趙雲所率的羌胡騎兵發動了騷擾進攻。

而趙雲所部似乎也沒有啥腦子的樣子,被毌丘儉一吸引就走,追着毌丘儉所部就圍堵了過去,給曹真出城接應郭淮,讓開了道路。

而郭淮那邊,雖然身後蜀軍還在緊追不捨,但終究是帶領大部分士卒衝了出來,進展的也還算順利,往槐裡城的方向撤退中。

但是吧.曹真和郭淮這倆位,到底也是良將,即使處在劣勢,也敏銳的察覺到了,似乎有什麼地方不太對勁。

趙雲的騎兵部隊,被吸引走的也太乾脆了點.傳言趙雲將騎的能力,不在西涼馬超之下,又不像馬超那樣是個無腦匹夫他怎麼上當上的那麼幹脆?!

再一個,曹真出城接應未免也太順利了些,一路上幾乎沒有遭遇到蜀賊的阻攔,而郭淮突圍而出,似乎也有些過於順利,要有這個進攻能力,一開始至於讓王平領着三千人給擋的不得寸進,給蜀賊四面包圍的機會麼?!

當然,最要命的問題是——劉備軍一共有近六萬人,如今戰場上只出現了三萬餘人,剩下的兩萬人,跑哪兒去了?!

一結合這些信息,稍微一思考,這倆幾乎同時腦後脖子一陣發涼。

曹真也沒心思去救援什麼郭淮了,趕緊命令前隊變後隊,回援槐裡。

而郭淮此刻也沒有任何突圍的心思了,相反,他就地下令停止突圍,主動向着蜀軍的三路追擊大軍迎了上去。

必須在這裡攔住這三路蜀賊,否則一旦讓兩邊的蜀賊合圍,就算自己和曹都督一起退回槐裡,這個槐裡估計也保不住。

但問題是,郭淮是帶着一萬四千人出城的,一陣突圍之後,軍心慌亂不說,軍力也只剩下萬人左右了。

而身後追擊的蜀賊,起碼有三萬人左右。

一比三的軍力對比,哪怕是曹魏禁軍,也不見得能在野戰裡討到好去。

可沒辦法,現在就是搏命的時候了。

擋住了追兵,守住了槐裡城,那麼大軍撤退還有一線生機。

擋不住追兵,守不住槐裡.就算郭淮和曹真能夠突圍而去,天知道還能不能有足夠的兵力去回防武關,更別說什麼救援襄陽了。

一切,只在這一戰。

第1087章 應對第334章 襄樊議事第833章 誘餌第888章 巡江第808章 添油第136章 江陵決戰(三)第996章 試探第877章 城門攻防戰第619章 誤判第638章 身後事第9章 寇封第1254章 兵臨城下第89章 救援魏延第1117章 孟達的決心第555章 東線戰事第782章 敗退第26章 找原因第655章 背鍋俠滿寵第1202章 鄧艾的進軍路線(三)第748章 對內整治第337章 北方戰場第869章 訓子第788章 襄陽北伐第720章 雍州防務第477章 改制第52章 軍中嬉戲第308章 呂蒙的計劃第233章 佐官第332章 江陵城的鏖戰第281章 漢中之戰序曲第1019章 石苞的無奈第859章 潼關之戰(十四)第396章 子午谷奇謀第447章 街亭混戰(二)第884章 戰後第299章 于禁的處境第40章 運氣極好的曹操第987章 議定第331章 燒營第1072章 丁口第136章 江陵決戰(三)第1165章 平策第45章 初成第1214章 聖裁第369章 三路戰局第318章 白衣渡江第35章 酒之事第857章 潼關之戰(十二)第217章 取名第694章 復設丞相第576章 截擊第547章 逃命第837章 歪打正着第181章 成婚第1164章 北伐理由第1148章 司馬懿的困境第583章 搶時間第514章 魏延的執念第709章 異動第51章 亂世人心第1189章 變數第758章 司馬懿的焦慮第556章 諸葛誕第1254章 兵臨城下第289章 關羽的策略第98章 劉表病重第22章 寇封的“喜事”第816章 曹叡的決斷第931章 勸說第988章 巧合第235章 清查土地第684章 各自打算第1147章 破關第837章 歪打正着第588章 山路第975章 巴丘水戰(一)第84章 沉船截江第609章 到來第1125章 主力進軍第914章 壓力第126章 絕北道第1198章 河內崩局第817章 關中亂戰第1152章 調兵第59章 諸葛出山第1125章 主力進軍第1222章 經濟戰第1216章 兗州攻防戰第224章 要想富,先修路第1150章 劉曄的建議第1188章 兵出幷州第505章 陳倉守將第330章 英姿颯爽關銀屏第92章 疲兵之計第983章 洛陽的威脅第1166章 戰略制定第1189章 變數第418章 疲兵計第599章 突破第856章 潼關之戰(十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