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28章 曹丕的無奈

洛陽,地處中原腹地,是大漢曾經的都城之一。

曹丕在受禪代漢之時,也曾經考慮過,就把都城定在洛陽,以此來彰顯自己受禪的正統性.歷史上的曹魏都城,確實就是在洛陽。

但這個時空,局勢跟張溪所知道的那個歷史,有着非常大的不同。

張溪所知道的那個歷史,二爺襄樊一戰,遭遇呂蒙背刺,丟失了後方基地不說,本人也在敗走臨沮的時候戰敗身死。

之後劉備爲了給關羽報仇,也爲了重奪荊州,發動了夷陵一戰,結果差點把季漢的根基給丟了個一乾二淨。

自那以後,季漢就再也沒有重新奪取荊州的希望了。

而倒黴催的孫權,在背刺了二爺後,雖然也曾經一度佔據過襄陽,但之後曹魏直接翻臉,又把襄陽給重新搶了回去自那以後,東吳就再也沒有機會能踏足襄陽之地。

所以啊真不是羅貫中看不起孫權,實在是孫權真的不咋地,明明有這麼好的深入中原的機會,他愣是把握不住。

合肥打不下來也就算了,畢竟淮南一地始終是在曹魏的控制之下的.可你孫權都已經掌控了襄陽,憑藉襄樊防禦體系,居然還讓沒有水軍的曹魏輕易奪回去了,多少就有點太無能了。

這次,不再是以私信的方式,委婉的希望張遼在保住宛城的前提下擊退關羽這次是直接以詔書的形式下達詔令了。

說真的,曹丕是真的想一刀砍了這個大舅哥.可惜不行。

曹魏的立國基礎,除了曹操一手打下的江山外,也離不開諸夏侯曹的幫助,因此,曹丕就算再怎麼討厭曹洪,夏侯楙再怎麼犯錯,他也不能一刀砍了了事。

甚至徐晃還利用蔣濟帶去了中央禁軍野戰能力出色的優勢,對城外的江東軍發起過突襲,也有不小的斬獲。

雖然孫十萬確實用兵很垃圾吧,但這種守城戰只要他不浪,打死曹休都不可能攻下壽春城。

這個計劃一失敗,近五萬大軍就要困守渭水河邊,如果滿寵不用強徵的手段湊夠船隻接應這些軍卒撤退,那長安就沒有任何兵力可以用來駐守了。

當然,對於洛陽,不管是爲了彰顯政權合法性,還是爲了安撫中原腹地,尤其是河東,司隸地區的世家們,曹丕還是把洛陽定位西京。

但是吧,說起這個東征吧.曹丕真的有一肚子的委屈想說,想抱怨。

因此,曹丕必須提前做出決斷,不能等到蜀賊兵臨長安了再想辦法。

要是曹休真的打下了壽春,佔領了淮南,那曹丕說不得還得給曹休下個詔書,褒獎一頓不可.可這貨,面對着孫韶僅有數千人防守的壽春城,愣是一點辦法都沒有,還硬生生的被孫韶等來了孫權親領的援軍。

如今,率軍東征的曹丕,也是以洛陽爲大本營,遙控着戰局。

在這種情況下,曹丕真沒有這麼大的魄力,敢把大魏的都城,還放在洛陽。

歷史上的曹魏,敢定都洛陽,就是因爲洛陽身處中原腹地,最大的威脅是荊州方面,但那時候東吳只能勉強控制南郡江陵一帶,襄樊這個重要的防禦體系還在曹魏自己手裡,根本不用擔心。

就像東漢年間,長安之於洛陽那樣的地位。

大魏有兗州爲後盾,一時間也威脅不到洛陽來,而徐州地區又地勢平坦,非常適合騎兵作戰只要支援到位,別說守住一個彭城國,就是反撲奪回整個徐州也不是什麼難事。

因此,曹丕只能是委婉的勸說夏侯楙幾句,然後把夏侯楙給丟到大獄裡呆幾天。

可就算滿寵真的能帶領大量船隻及時趕到以蜀賊的能力,能有多少士卒安全撤回長安,這個曹丕自己心裡都沒底。

夏侯楙到底沒敢在長安多呆,已經一路小跑的跑回了洛陽,而到了洛陽,肯定要先去拜見一下曹丕的。

這幫人身後,不是一兩個人,而是一大堆利益相關的集團,叫做武勳集團在某種程度上來說,並不比那些世家大族好對付。

雖然曹丕也知道,關羽不是那麼好打的,但.如今不是沒辦法了嘛!

曹丕自己帶來的禁軍已經全都派出去了,東線那邊在僵持,周瑜,陸遜,諸葛瑾三面圍攻彭城,那地方實在抽調不出兵來,西線的魏軍生死尚且未知.就你張遼在宛城按兵不動啊。

再加上從曹操開始,爲了削弱漢室威望,把自己的魏王封地都城建立在鄴城,在哪裡建立起了一套行政班子,又經過了十來年的經營,可以說是根深蒂固.曹丕順理成章的就把鄴城定爲了大魏的都城。

一旦關羽攻破這兩個地方的任意一處,那麼荊襄軍團就可以北上直入中原,進逼洛陽了。

東線倒是不用太擔心,經過徐晃,蔣濟的兩批援軍支援後的彭城國防線,總算是暫時穩住了江東士卒的攻城能力還是那麼的菜,一套偷襲加連招建立起來的優勢,依然架不住江東士卒們霍霍的。

但在這個時空,因爲張溪這個小蝴蝶到處亂扇翅膀,導致關羽襄樊之戰大獲全勝,不僅佔據了襄樊之地,還擊退了江東方面呂蒙的偷襲,逼得江東不得不把吞下去的江夏郡也給吐了出來。

如果不是前線戰事吃緊,滿寵需要用強徵的手段,以至於讓夏侯楙都認爲是“倒行逆施”麼?!

再聯想到之前自己選擇冒險,同意了曹真和郭淮的反攻眉縣計劃如今看來,計劃應該是失敗了。

甚至還配合着他一起出兵?!

可先動手的居然是孫權?!

一套連招之下,周瑜跳出了曹休和賈逵的包圍圈,配合徐州東北部的諸葛瑾,陸遜,逼的臧霸不得不退守彭城國。

好吧,即使如此,也不是什麼大問題。

曹丕真的就不明白了——孫權那老小子那麼不要臉的稱帝,你劉備這個打着繼承漢室旗號的主,居然當什麼都沒看見?!

而隨着關羽進駐襄樊,以江陵爲後援,江夏保護側翼,佔據了荊州最精華的區域後,隨時可向中原地區發動進攻。

而擋在關羽面前的,只有一個南陽郡和一個潁川郡。

就跟第一次雍涼大戰時候那樣,大魏再次面臨着兩線作戰的困境。

殺肯定是不能殺的,但懲罰也不能不做曹丕在這點上,至少比他的兒子要強的多,至少還知道個賞罰分明。

但隨着夏侯楙跑到洛陽,同樣也帶來了一個說不上太好的消息——滿寵在長安“倒行逆施”,強徵民船以作軍用。

不抽調你的兵力,抽調誰的?!

難不成要讓曹丕在司隸地區直接徵召新兵,然後讓這羣新兵去守衛長安麼?!

再一個,曹丕其實對於張遼,隱隱的也有一些不滿的地方。

曹丕到底不是無能之輩,他雖然膽略上確實不如曹操,但腦子還算好使.滿寵是不是“倒行逆施”這個不用去追究,但滿寵強徵民船以作軍用的做法,卻是讓曹丕感受到了一絲異樣。

可西線的戰局,曹丕卻是越想越揪心。

扯遠了,還是說回襄陽吧。

現在好了,曹丕不得不再次把自家的中央禁軍分批次派出去,分擔兩線作戰的壓力。

不管怎麼說,夏侯楙都是戰敗而回的,就算他想躲回鄴城去享福,路過洛陽卻不去見曹丕,那纔是真的不想活了。

思來想去之後,曹丕不得不給鎮守宛城的張遼下令,讓他儘快擊退從襄樊北上的關羽,然後領兵去支援長安。

這次東征,明明是自己先下詔,昭告天下,歷數江東鼠輩篡逆稱帝之舉,足足準備了一年,並且御駕親征,打算以泰山壓頂之勢,重奪青徐二州,兵臨淮南纔對。

而事實也確實是如此,如今的曹休,已經是進攻無力,不得不領軍撤回淮南了。

這世道,到底是怎麼了?!

真的,要不是現在實在不是合適的時機,曹丕都想當場把曹休的兵權給卸了!!!

至於擅自跑去攻打壽春的曹休.真的,現在曹丕都不想去想起還有這麼一號人物。

偏偏這個時候,劉備那個不省心的,居然也在漢中誓師,並且出褒斜道,入寇關中。

但不管怎麼說吧,東線的戰局,暫時是陷入了一種僵持的階段,江東不太可能攻克彭城國,而魏軍也不太可能擊退江東軍,甚至反攻下邳。

是,上次我是用私信的方式催促你出兵進攻關羽,而且前提條件是要保證宛城的安全,也算不得是正式的命令可你丫也不能真的不當回事,繼續這麼按兵不動吧?!

好歹我也是天子,是皇帝,你知道啥叫君無戲言不?!

之前看在你是兩朝老臣,又是功勳卓著的天下名將份上,給你留了面子.你也不能真的不把我說的話當回事吧?!

好吧,既然你不要這個面子,那我就不給你這個面子了。

直接下詔書,催促你張遼出戰關羽,務必要求張遼在擊破關羽後,立刻領兵西進,去支援長安。

而張遼呢接到着這樣的詔書,張遼真的是麻爪了!!!

第391章 調人第894章 撤離第663章 潼關的差異第1085章 曹叡的決策第462章 突破第496章 偷工減料第677章 內部矛盾第94章 援兵到來第640章 再見第1015章 朱桓立功第293章 于禁的決策第287章 攻克宜城第1048章 戰備第699章 諸葛亮的態度第920章 曹叡的用意第1042章 遷都之議第1135章 接應第454章 關羽的調整第921章 出使歸來第56章 學藝第1043章 升官第1230章 北伐幽州第303章 修改戰略第498章 原因第1041章 劉協的難題第10章 新年第704章 挑明第299章 于禁的處境第581章 切入第736章 爭(一)第21章 新官職,新工作第387章 北方有變第1071章 重整第787章 陸遜的戰略第471章 蘇則的選擇第812章 擊潰第109章 江東輿論第6章 這個世界不太對勁第1008章 全朱矛盾第421章 張飛的遭遇第793章 掃清威脅第511章 曹丕的謀劃第338章 江陵城下第716章 關中世家第1111章 劃紅線第552章 兩套應對第504章 眉縣世家第586章 險計第350章 樊城保衛戰(三)第616章 王雙的絕技第77章 練兵衝突第1218章 陸遜離淮南第1005章 勸降第34章 榨油第600章 包抄後路第79章 巡視防務第1135章 接應第445章 意料之外的援軍第10章 新年第1045章 東吳內政第106章 退守夏口第824章 異道會潼關第1042章 遷都之議第71章 博弈第728章 東吳出兵第531章 衝陣對決第914章 壓力第968章 遷都第900章 季漢的盤算第262章 應災準備第493章 密議北伐第1075章 又是聯姻第1254章 兵臨城下第639章 關羽觀陣第1140章 退兵和追擊第1244章 全琮的心思第1154章 鏖戰第334章 襄樊議事第293章 于禁的決策第1195章 撤軍方案第808章 添油第118章 苦肉計第965章 洛陽戰事(二)第1089章 陰差陽錯第457章 換將第373章 花鬘和關索第580章 接應第58章 另一個視角的三顧茅廬第622章 謀士和武將第1091章 孟津渡第654章 奇怪的三輔第1235章 諸葛請辭第1103章 調整部署第1081章 情報可靠性第853章 潼關之戰(八)第303章 修改戰略第356章 五虎將第77章 練兵衝突第1233章 孫權的壓力第372章 密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