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18章 突然出現的王平

吳懿確實不是吳班,吳懿的能力,要比他的族弟吳班高出不止一個檔次。

但你要說吳懿在指揮能力上要強過郭淮,那也有點太看得起的吳懿了。

真要雙方戰場相遇,互相擺開陣勢作戰,吳懿大概率不會是郭淮的對手撐死就是不會輸的太慘而已。

但如今,吳懿不是佔據着一個偷襲的優勢呢嘛。

七裡地的距離,對張飛和吳懿親手訓練的大漢南北軍來說,並不是多麼遙遠的距離,這點行軍時間,也不足以給郭淮做出太多的防禦措施。

因此,在先機上,吳懿是有利的。

在兵力上,吳懿確實是處在劣勢地位上,兵力比郭淮的少,但軍心士氣上,吳懿的北軍精銳,卻是要佔據上風。

魏軍畢竟是在進攻眉縣不下的情況下選擇了撤退,士卒的士氣肯定會受到影響,如今中軍又在激戰,情況到底如何尚不明晰,士卒們也擔心身後隨時有蜀軍會追上來.這樣的軍心士氣,能高才怪咧。

而北軍呢,雖然是第一次上陣,戰陣經驗不足,但這支部隊在組建之初,就被認爲是要承擔大漢進攻鋒銳的職責的,兵員也都是精挑細選出來的,身體素質稍微差點的,身家稍微不清白一點的人,都沒有資格成爲北軍的一員。

他必須儘快的擊破這支奇怪的蜀軍,然後立刻親自領兵去解圍中軍,之後加快行軍速度,儘快與曹真都督匯合再晚一點,可能就跑不掉了。

如果是這樣的話,那就麻煩了!!!

如果來的蜀軍主力士卒只是少數人的話,那郭淮還不算太着急.可如果是張溪,張飛等人親自領兵追上來了呢?!

一想到這裡,郭淮頓時也急了。

即使是佔據天下最精華的中原和河北兩地的大魏,也只能讓中央禁軍做到大部分裝備玄鐵甲,其他地方郡兵,基本都是皮甲和玄鐵甲夾雜的甲冑。

吳懿是吃驚於,在如此的境況下,曹魏的禁軍在郭淮的指揮下,還能爆發出這樣的戰鬥力.曹魏進軍的戰力,果然不可小覷。

被人壓着打,還怎麼達到自己的戰略目的呢?!

吳懿是又氣又急。

那個時候呢,吳懿是帶着三千北軍全力進攻了,郭淮卻只派出了四千魏軍士卒應戰,手裡還留着一千人的預備隊可如今,郭淮也不留手的投入了所有軍隊,吳懿應對起來,就非常的吃力了。

這段時間,郭淮跟魏延交手,基本能確定,魏延手下的士卒,應該就是蜀地的郡兵而已,戰鬥力不算太高才對。

沒聽說蜀中或者荊州有大規模產鐵的地方啊!!!

再說手裡的軍械.這些蜀軍士卒手裡拿着的,不是郡兵制式的環首刀,而是一種比環首刀更長一些,但鋒刃更窄一些的刀具。

這個可能性太過於荒誕,郭淮再怎麼腦洞大開也不會相信這種可能.但不管怎麼說,這支軍隊,肯定不是原本屬於魏延麾下的郡兵士卒。

這種刀具,不僅可以單手使用,也可以雙手使用,而且最重要的.明顯這些刀具的材質要比自家禁軍的環首刀材質還要好。

那邊可是以七千對一萬多人啊,一個不好,就會全軍覆沒的。

可問題是,吳懿的目的,不是來牽制郭淮的前軍啊,他是要想辦法擊破郭淮的前軍,最少要逼迫郭淮退入中軍就地堅守的啊。

如今面前的這支蜀軍,絕對不可能是普通的蜀地郡兵。

所以.這支戰鬥力如此強大的蜀軍,到底是從哪兒冒出來的?!

郭淮是越觀察,臉色越不好看。

而另一邊,郭淮臉色鐵青的看着衝向自己六百多蜀軍士卒,盤算了一下自己的護衛戰力就算自己的護衛也是精銳,可讓他們以一敵六,也實在是太勉強了。

因此,吳懿真的是想破了腦袋,依然找不到什麼好辦法。

可這支蜀軍進攻部隊中,除了很少數的弓兵外,覆甲率幾乎達到了九成以上,而且全部是玄鐵甲。

這支蜀軍,從裝備來看,覆甲率極高,而且全都是清一色的玄鐵甲。

而這麼一來,吳懿就有些吃力了。

就在吳懿即將絕望,尋思着是不是暫時保存有生力量退兵,然後去中軍位置接應出魏延的時候.異變陡生。

玄鐵甲不足爲奇,這是從前漢時期就開始裝備部隊的制式軍備,如今接受了大漢禪讓的大魏,中央禁軍的制式裝備,也是玄鐵甲。

而讓吳懿狂喜,郭淮臉色大變的原因是——這支數百人的軍卒,打的,是大漢的旗號。

郭淮軍另一側的山林內,突然冒出了數百名士卒,直撲郭淮軍本陣。

這是戰場經驗缺乏的原因,吳懿怪不了任何人。

郭淮在是走是留的問題上稍微猶豫了一下,最終決定——召回前軍士卒,撤往中軍防禦。

有好幾次,漢軍士卒依仗這軍械優勢,已經佔據了上風了,完全可以乘勢擴大戰果的,但吳懿的軍令傳遞到下面,下面再執行時,浪費了太多的時間,導致魏軍已經緩過了這口氣,重新頂了上來。

面對這麼好的機會,狂喜的吳懿立刻下令全軍反攻,不計傷亡代價的一定要拖住眼前的魏軍,不讓這些魏軍回援一兵一卒。

氣的是,訓練了一年多的大漢北軍,居然被大魏禁軍壓着打.就算有兵力差距,這說出去,多丟臉啊。

急的是,自己如果始終不能擺脫這種被動挨打的局面,那麼進攻中軍的魏延將軍那邊,壓力可就真的大了。

郭淮確實有些急了,也不敢再留一手,趕緊派出了留在自己身邊的一千預備隊,爭取用人數優勢,儘快的去擊破吳懿率領的蜀軍。

益州的郡兵,張飛手下的鴛鴦兵,陳到的白毦兵.戰鬥力有強有弱,郭淮都見識過。

不是說吳懿要敗了就算兵力不足,就算士卒經驗不夠,但要堅守一陣子,到底也不是什麼困難的事情。

這就不得不讓郭淮多想了。

因此,北軍從一開始組建起,就對自身有着極高的要求,同時也是有着極高的自尊,甚至自傲,如今初上戰場,各個都憋着一股勁,想要證明自己有這個自尊甚至自傲的資本。

是不是自己身後的蜀軍主力,已經追上來了甚至,他們都已經追到自己的前軍來了?!

隱匿在山林裡兩天,一直按兵不動的王平,在這個最關鍵的時候,帶着六百無當飛軍,突然從山林裡鑽了出來,出現在了戰場的另一側。

其中最難纏的,肯定是張飛手下的鴛鴦兵,戰力最強的,是陳到手下的白毦兵益州郡兵嘛,也就那樣,也就是普通曹軍的水準而已,跟曹魏禁軍相比,還是差了一些的。

而這個時候,郭淮已經把手裡的預備隊完全派了出去,他的中軍,如今只有不到百人的護衛隊護衛而已。

爲了保險起見,郭淮確實留了一千預備隊,只派出了四千禁軍士卒出戰,但.對面只有三千人啊。

眼前的蜀軍並不重要,只要自己保證安全,就隨時有反攻回來的機會。

但這個覆甲率有點太高了!

因爲這幾十年連年戰亂的緣故,不僅僅是百姓生活困苦,就是朝廷軍隊,也很難跟兩漢那樣,維持軍隊大規模的裝備玄鐵甲。

而郭淮則是震驚於特麼這支蜀軍的戰鬥力,強的有些離譜了。

以蜀地的經濟能力,劉備到底是怎麼做到的?!這麼多的鐵,劉備又是從哪兒弄來的?!

在這樣的情況下,兩軍一交戰,都讓雙方的指揮官有些吃驚。

論指揮水平,吳懿真的不弱,但架不住兵力少,士卒戰陣經驗不夠啊。

郭淮倒是曾經聽滿寵和曹仁將軍說起過,說是荊州軍有部分士卒是配備了這樣的刀具的,但兵力也不多,不過數千人.總不能這些士卒是從荊州過來的吧?!

四千大魏禁軍打三千蜀軍,居然還能打的勢均力敵,這絕對不科學!!!

郭淮從涼州一直打到雍州,跟形形色色的蜀軍都有過交手的經驗。

是的,是王平。

但如果自己傻傻的在這邊等死,一旦自己陣亡後全軍羣龍無首,那纔是最要命的事情。

僅靠毌丘儉和文欽兩個人,資歷太淺,根本指揮不動這麼多的軍卒的。

至於蜀軍是不是追兵已至這個問題,退往中軍後再想辦法吧,如今自己,已經沒有選擇了。

就這樣,郭淮下達前軍撤退命令,領兵撤往中軍。

第491章 漢中預度部第4章 主僕第646章 議事(三)第442章 守城第一天第825章 議定出兵第110章 奇怪的舌戰羣儒第313章 堅守不出第389章 替代戰略第111章 變調的智激周瑜第636章 將軍成長中第1012章 誘敵第224章 要想富,先修路第952章 洛陽應對第911章 過江第941章 誤判第1153章 撤軍第183章 秋收第370章 圍攻味縣第231章 治理地方第713章 地獄笑話第723章 諸葛回成都第149章 約定第1066章 倒黴蛋張承第942章 守關第646章 議事(三)第358章 戰與和第590章 還有一條路?!第523章 又送女裝第928章 授徒第114章 船上議論第633章 張遼的傷勢第363章 議策第97章 襄陽的反應第279章 江東密議第808章 添油第610章 前鋒至第1177章 決斷第850章 潼關之戰(五)第696章 合議第1035章 攪混水第962章 出乎意料第1176章 郭淮的盤算第570章 曹真的難處第959章 中計第382章 礦產爭奪第675章 江州密議第890章 朱然掛帥第57章 三顧茅廬第1050章 朱然的謀劃第765章 諸葛入長安第611章 戰術之爭第1章 求職第921章 出使歸來第871章 滲透戰第220章 入城安民第1110章 東吳的小心思第394章 矛盾第341章 強攻江陵第348章 樊城守衛戰(一)第103章 長阪坡之戰(二)第228章 戰與和第458章 設伏第579章 調整第247章 成都述職第760章 司馬懿的失策第251章 調人第310章 定軍斬夏侯第33章 體能訓練第348章 樊城守衛戰(一)第248章 私宴交談第981章 搖擺的孫權第722章 東吳有變第342章 呂蒙的動搖和堅持第1243章 三大變故第300章 水淹七軍第1170章 魏延的疑問第633章 張遼的傷勢第540章 散關之戰第1151章 撤軍計劃第25章 徐庶第303章 修改戰略第91章 準備退路第404章 姜冏和樑緒第576章 截擊第839章 戰略改動第726章 曹魏反應第691章 戍邊第82章 蒙衝第752章 收留第341章 強攻江陵第68章 試探第159章 聯姻第332章 江陵城的鏖戰第193章 諸葛亮視察第87章 失敗的夜襲第990章 曹魏的困難第19章 練兵第301章 收降第897章 英雄落幕第474章 魏諷謀反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