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67章 五丈原撤軍

五丈原,東側魏軍防線內。

郭淮已經做好了撤軍的準備,但在臨走之前,郭淮叫來了文欽,做出了最後的安排。

“此番回軍反攻眉縣,五丈原防務,就全仰仗仲若了!”郭淮拉着文欽的手,說道,“我與仲若五千軍卒,並兩千精騎,攻七千兵馬,仲若務必堅守五丈原十日.十日之期若滿,仲若可向武功縣撤退,那裡有張老將軍接應,當無大礙”

嘛,有些話,郭淮只能這麼說,只是說的多少有點沒啥底氣。

五千步卒加上兩千騎兵,要求文欽擋住蜀軍五萬餘人十天.就算有營寨防線作爲依仗,也是一件極其困難的事情。

更別說,軍中糧草,最多也就只能支撐十二天如果文欽真的堅守到了第十天,再往武功縣撤退,估計走到半路,文欽的部隊就該斷糧了。

這就是郭淮說話沒底氣的原因。

但郭淮必須這麼說。

他回軍反攻眉縣,路上就算是急行軍,也得四五天的時間才能趕到眉縣,而軍中糧草不足,不可能給郭淮留下多少打造攻城器械的時間,因此郭淮一旦返回眉縣,就必須採用依附攻城的手段對眉縣發動進攻。

說實話,張溪對文欽的印象其實不是很深刻。

但不管方案如何吧,當前的第一關,就是要快速擊破留守在五丈原東側大營的魏軍,快速通過五丈原。

而文欽也在差不多的時間,開始收攏留下來斷後的部衆,安穩軍心,同時做出了自己的安排。

這個營寨,一開始的目的就是防止劉備率領大軍從五丈原大路上衝出來而設立的,因此各種拒木鹿角設置的很充足,都已經佈置到營寨外一里地的地方了。

基於這樣的考慮,同時也是爲了集中兵力使用,文欽決定,棄守五丈原東側山道營寨,把蜀軍引出來,引到五丈原出口處的大路旁一戰。

而如今的郭淮軍中,如果還有能指揮這麼點人堅守的將領,那麼除了文欽外,是找不出第二個人出來的。

說到底,文欽的決定,還真就是那個——當道下寨,阻擋敵軍。

如果自己在五丈原能堅守到五日以上,那麼那時候郭淮已經發動了對眉縣的進攻不管自己能不能繼續堅守,都必須守下去,跟郭淮爭取足夠的時間進攻,哪怕戰死沙場,也在所不惜。

說實話,文欽對此,是不滿的。

但不管怎麼說吧,文欽既然能在淮南跟毌丘儉兩個人一起掀起叛亂,並且逼得司馬師不得不親自掛帥征討要沒點能力,怎麼可能嘛。

因此,文欽必須想辦法把兵力集中起來,堅守一些緊要隘口,這樣才能讓自己手裡的兵力利用率最大化。

對於文欽,張溪的印象還是停留在淮南三叛,以及他有一個歷史上真正“單槍匹馬”“三進三出”的好兒子文鴦。

嘛,這裡面多少有些爭論,但最後終究是制定出了合適的方案。

給文欽留下了五千步卒和剩餘的兩千騎兵後,郭淮領着三萬八千人朝着眉縣進發。

諸葛亮一邊感慨,一邊問着身邊的張溪。

交代完這些事情後,郭淮在隔天凌晨,天沒亮之前,立刻在軍中整軍,然後趁着天矇矇亮的功夫,率軍開拔。

因此,郭淮的這個命令,是不存在任何討價還價的餘地的,文欽不接受也必須得接受。

至於東側山道上下來的蜀軍.這個文欽真的沒有太好的辦法,自己是沒辦法兩頭兼顧的。

五丈原東側防線,郭淮領兵四萬餘駐守都覺得兵力不足,如今這麼一退,只留下五千步卒,根本不夠安排到防線的每個位置,更加不存在各個營寨之間互相呼應.大部分營寨現在都已經是空營了。

嗯,至少比那個現在還被張溪給摁在越巂郡,老老實實當太守的傢伙要強的多。

再一個,當郭淮拿出這麼明顯要人命的軍令給文欽的時候,文欽是一句話都沒說,直接接令了。

現在魏軍守將扼守大道啊!!!

“魏將能人頗多矣此寨守將,何人也?!”

畢竟,如果不攻克大路旁的駐守營寨的話,雖然蜀軍可以輕兵去追擊,但糧草卻是運不過去的.這樣即使有追兵,以郭淮將軍的能力,應付起來應該問題不大的。

這種進攻的效率是很低的,因此郭淮必須要讓文欽給自己爭取到足夠的進攻時間,十天時間,就是極限。

文欽不是那個連爹都不在意的西涼小呂布,有些事兒,文欽真的做不出來。

當然,最後,也是最重要的是這話,郭淮是私底下說的,並沒有任何認證,也不會給文欽任何的手令,一旦事後追究起來,郭淮完全可以不認賬的。

兩千騎兵是不用想的,這是機動兵力,也是文欽能守住防線的最大依仗。

這是文欽在臨出帳前,郭淮對他私底下說的話。

五丈原高地上,諸葛亮居高臨下,正在遙望魏軍營寨。

所以,文欽終究還是接令了。

郭淮的小動作,並沒有瞞過諸葛亮等人,早在三天前,諸葛亮就猜到了郭淮會組織撤軍,唯一不確定的是,魏延軍到底有沒有佔據眉縣。

至於糧草是不是夠吃,最後會有多少士卒潰散,這個就不是郭淮能夠掌控的了。

這還真的不怪張溪,畢竟啊,當初看《三國演義》,不管是金批版,還是毛批版,又或者是央視版電視劇,看到秋風星落五丈原之後,基本就沒啥看下去的動力了。

文欽的父親是曹操的近侍,文氏一族從一開始就打上了曹魏的烙印,文欽是不存在投降蜀國的可能的,這麼做,只會讓在鄴城的家小們遭受滅頂之災。

蜀軍如果要沿着大路通過,就必須先搬開這些拒木鹿角,然後再攻克這座營寨才行。

因此,文欽做出的決斷,就是讓自己麾下的兩千騎兵來回遊弋,對東側山道上下來的蜀軍進行騷擾,逼迫他們不敢輕兵冒進去追擊郭淮將軍的大軍。

畢竟對面的蜀軍全都是步兵,在五丈原這個地方倒是還挺威風的,畢竟五丈原是山地地形,在這裡騎兵根本沒有用武之地。

但.

“五日之內,若君能堅守,當爲國盡忠.若守不住五日,可速遣人告知於某,君自退便是,莫要強求!”

如果文欽真的能給自己爭取到十天的進攻時間,那自己還有攻克眉縣的一線希望,如果做不到.那郭淮很有可能會面臨被人包圍的處境,能不能逃出渭水沿岸都不好說了。

做出決定後,文欽帶着自己的留守士卒,來到在五丈原下方大路旁,這裡有一座現成營寨,可以在這裡駐紮下五千軍卒。

因此,文欽必須領命。

爲此諸葛亮還帶着張溪一起,回了一趟劉備的營地,跟龐統,黃權等人一起商議了一下,接下來的戰略該怎麼制定。

按理來說,郭淮是不應該對文欽說這些的,別回頭文欽一聽說有這個退一步的選擇,連據守防線都不做了,前腳郭淮一走,後腳文欽也跟着一起溜了。

但郭淮終究是瞭解文欽的爲人的,知道文欽現在的處境,不是他想走就能走的。

兩種可能性都有,而兩種情況下,要做的應對重點也多少有些不一樣,必須儘快做出合適的應對方案。

文欽要想保住家族在大魏的希望,就必須奮勇作戰,否則文氏一族在大魏不可能有出頭之日。

文欽顯然也明白這一點,但他還是很感謝郭淮,給了自己第二個選擇雖然自己真不想去動用這個選擇。

如果自己做到了,那麼文氏一族就算是徹底翻身了,不會再被“魏諷案”牽連,甚至不管自己是不是能或者回去,曹魏都會對自己的遺孀和子女照顧有加。

但如果自己在五丈原連五天都堅守不到,那郭淮根本不可能有攻下眉縣的機會,還不如早點通知到他,讓郭淮在抵達眉縣前,選擇其他方向突圍,渡過渭水,匯合曹真所部,退守長安。

張溪略微眺望了一下營寨內的將旗,然後回答諸葛亮,說道,“應當是魏將文欽嗯,確實是個難纏的角色。”

說實話,郭淮對自己說這樣的話,文欽是真的沒想到的。

但如今的情勢,文欽又知道的很清楚,自己沒辦法不接受這個軍令。

如果自己做不到.嗯,那就只有戰死沙場一個選擇而已。

但如果後退一段路程,出了五丈原,那可就是一片開闊平地了在這裡,兩千騎兵能起到的作用,可就非常大了。

但靜下心來,仔細一向,文欽又覺得,這是很合理的一件事。

你看看人家,人家遇到這種需要阻擋敵軍,給友軍爭取時間的極端情況,做出了什麼樣的選擇——當道下寨啊。

再回頭看看你,某個不要臉的死魚頭都給你答案,讓你開卷考試了,你都能考不及格你不廢物誰廢物?!

“阿嚏!!!”

此時,尚在越巂郡的某人,打了一個大大的噴嚏。

第820章 騎兵對決第604章 收尾第1081章 情報可靠性第949章 孫權的固執第534章 陳倉道第884章 戰後第184章 南郡異動第603章 張郃退兵第585章 張郃之計第82章 蒙衝第623章 進攻和撤退第934章 誘敵第8章 年底酒宴第581章 切入第438章 等不來的張郃第1043章 升官第502章 重想第270章 江東第225章 處置第1099章 失守第576章 截擊第468章 馬超的神奇操作第179章 準備第1195章 撤軍方案第1141章 濮陽失守第504章 眉縣世家第250章 地域之爭第259章 閒談江東諸將第1110章 東吳的小心思第178章 前因後果第1007章 襄陽情勢第316章 溜邊將軍第1202章 鄧艾的進軍路線(三)第121章 勸降文聘第976章 巴丘水戰(二)第1170章 魏延的疑問第958章 試探第910章 水戰第1033章 今時不同往日第213章 “謹慎”第660章 曹真的顧慮第150章 蘄春第1232章 勸降司馬懿第1248章 攪局者(一)第387章 北方有變第53章 蹴鞠第300章 水淹七軍第414章 劉備的決斷第171章 聯姻第1201章 鄧艾的進軍路線(二)第1217章 東吳內政第955章 下下之策第1219章 孫權的疑心第882章 破城第714章 雪災第362章 張溪的平南策第1036章 主帥心思第1043章 升官第221章 直百錢第20章 被搶了第33章 體能訓練第793章 掃清威脅第990章 曹魏的困難第32章 江夏第230章 情勢變化第419章 馬兒的行蹤第63章 火箭第1053章 水戰(一)第401章 突襲第110章 奇怪的舌戰羣儒第1188章 兵出幷州第51章 亂世人心第654章 奇怪的三輔第832章 曹休出兵第231章 治理地方第439章 張郃的突襲第1229章 荊州世家的難處第259章 閒談江東諸將第1254章 兵臨城下第674章 世家之議第27章 論將第238章 巴東郡保衛戰(二)第146章 回府第287章 攻克宜城第918章 商議四伐第964章 洛陽戰事(一)第327章 孫尚香的選擇第1191章 瞞天過海第662章 張溪罵陣第26章 找原因第1032章 繞道偷襲第632章 關羽的傷勢第5章 上任第898章 東吳的盤算第599章 突破第75章 離去的準備第797章 曹休的計劃第1002章 退軍與合兵第1020章 兜圈子第186章 周瑜病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