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86章 衆議

第486章 衆議

諸葛瑾的這套說辭,讓張溪聽着挺耳熟這特麼不是歷史上鄧芝出使江東的時候,對孫權說的那些話的翻版麼?!

只不過諸葛瑾說的更加詳細,擺出的事實和道理更加讓人信服而已。

但仔細想想,好像也沒啥奇怪的。

諸葛瑾的個人能力,可比鄧芝要強的多,這位跟他弟弟一樣,也是一個文武全才.東吳的第一任大將軍嘛,也是統兵打過仗的。

嗯,就是勝率有點難看而已。

鄧芝能想到的說辭,諸葛瑾不可能想不到,而且只是作爲他說辭中表達坦誠的一面,並不出人意料。

再者,現在的東吳和季漢之間的實力對比,其實也跟歷史上並不一樣。

歷史上鄧芝出使東吳的時候,是劉備在夷陵敗光了幾乎所有家業,諸葛亮好不容易經過幾年的努力把架子又搭了起來,正是季漢比較虛弱的時候。

那個時候,不管是孫權還是曹丕,都認爲季漢只能憋死在蜀地,雙方都沒有正眼看過季漢,都把對方當成了大敵。

所以那個時候鄧芝出使東吳的時候,季漢其實是弱勢方,除了說出這樣坦誠的話語外,不太可能獲得東吳的認可。

而現在呢,別看劉備只是佔據了地廣人稀的涼州,而孫權佔領了地處中原的青徐二州以及淮南,但誰都知道,劉備佔領涼州是永久性的行爲,只要曹魏打不過隴山去,那就不可能再插手涼州事務。

而孫權佔據的青徐,誰也不知道最後能不能守得住,畢竟淮南和青徐中間,還夾雜着一個屬於曹魏方勢力的下邳,而周圍也都是曹魏曾經的核心區域兗州和豫州,孫權能不能守住青徐還是一個未知數。

這點不僅諸葛瑾知道,就是孫權也清楚,所以這次過來,諸葛瑾採取的策略是以低姿態來獲取劉備對孫權稱帝的認可。

最次,也得讓劉備默認,至少不明面上的反對。

這段時間,諸葛瑾通過跟諸葛亮的交談,以及跟成都各官員和地方世家的交往中,基本可以確定,劉備是不可能承認孫權的地位的,默認都不可能。

甚至呂範帶着詔書去冊封孫尚香,其實也是諸葛瑾和呂範對劉備手下重臣張溪的一種試探。

孫權可沒這麼好心,他連自己的親哥哥,江東基業的奠基人孫策都只是封爲長沙桓王而已,你還指望他想着給嫁到蜀中的親妹妹封什麼長公主不成?!

這封詔書是呂範建議孫權寫的,目的是用來試探張溪反應,從而推測劉備集團對孫權稱帝態度的。

而孫權也確實沒有把妹妹孫尚香的立場放在心上,這種試探性質的詔書只要對他有利,他說寫就寫了。

如果孫尚香接受冊封,那代表劉備集團對孫權稱帝並不是持反對態度,起碼能有的談.但現實的結果雖然讓呂範很難堪,卻也讓諸葛瑾立刻調整了自己的出使目標。

既然劉備不願意承認孫權稱帝的合法性,那就調整爲爭取劉備不反對孫權稱帝好了。

做出了調整後的諸葛瑾,在面對劉備的時候,就拿出了之前的那一套說辭,試圖說服劉備。

劉備當然不可能贊成孫權稱帝,但諸葛瑾的說辭,劉備也承認,是非常有道理的。

首先在局勢上,劉備認可諸葛瑾的判斷,現在還是孫劉弱而曹強,這是最關鍵的因素。

再加上劉備自己也清楚,現在自己也沒有這個能力興兵討伐江東,也希望通過政治途徑來解決孫權稱帝這件事帶來的影響。

而諸葛瑾舉得例子又恰好給了劉備能夠通過政治途徑解決孫權稱帝影響的臺階.效法先祖行權宜之計而已,也不算折損了顏面。

最後諸葛瑾擺明車馬的態度,又讓劉備非常的欣賞,諸葛瑾這麼實話實說,反而讓劉備覺得江東是帶着誠意來商量這事兒的,那麼之前的一系列說辭也就更加容易接受了。

有一說一,在沒有足夠的實力徹底翻臉前,劉備覺得諸葛瑾的說辭也不是不能接受。

反正大漢是不承認東吳政權的合法性的,但彼此稱呼姓名,以一方之主的待遇對待孫權,劉備倒不是不能接受。

而諸葛亮對此,不發表任何態度,只爲了兩個字——避嫌。

因此,劉備不得不把三省六部的官員們都召集到了一起,商量一下對東吳到底採取什麼態度比較好。

龐統和法正聽完了劉備轉述的諸葛瑾的說辭後,也是沉默了很久,一時間沒有發言。

而戶部尚書劉巴第一個跳出來表示可以接受——只要不打仗,把錢用在民生上,那他劉巴肯定無條件支持。

Wшw¤ t tkan¤ C O

打仗這玩意兒,就是一個無底洞。

以前自己雖然管經濟,但不管賬,所以劉備想打仗就打唄,反正也不是自己來頭疼錢糧的問題。

但現在劉巴當了戶部尚書,不僅要管經濟,還得管賬本,劉巴一腦門子的官司,巴不得少打仗甚至不打仗呢。

而且劉巴也不是爲了反對而反對,而是列舉出了一系列跟東吳講和的好處。

最大的好處當然是節省了錢糧,同時跟江東的貿易,不管是蜀錦,紙張,還是銅錢,都是現在大漢政府官方貿易的大頭。

蜀錦不用說,那是隻有蜀中才有的,蜀錦不管是運到江東還是中原,甚至是河北,都是非常受人歡迎的奢侈品。

而紙張雖然單張價格不高,但架不住數量巨大,不管是江東還是曹魏那邊,紙張的需求量大的驚人,蜀中的造紙工坊都不知道擴建了多少次了,產能依然有點跟不上。

在蜀中只需要五文錢一張的蜀紙,運到江東起碼賣十五文,而運到曹魏的河北地區,那得賣到三十文一張左右。

就這樣,紙張依然供不應求。

至於銅錢,就更不用說了。

隨着南中銅礦的大量開採,蜀中和荊州現在是越來越不缺銅錢了,而劉備集團鍛造的五銖錢,因爲分量十足的關係,在江東和關中地區也非常的受歡迎,甚至取代了原本的五銖錢,成了現在的流通貨幣。

這一點被擅長經濟的劉巴看在眼裡,還能不知道意味着什麼?!

劉巴也許受限於這個時代的知識量,無法寫出什麼經濟學鉅著,但實際操作上面,咱們的老祖先可是有着非常豐富的經驗的。

劉巴隱隱察覺到,他甚至可以通過控制銅錢的流通,在江東或者關中人爲的製造出一場錢荒,用來擡高物價的方式,來打擊江東和曹魏政府對地方的統治。

因此劉巴是最反對現在直接用兵的,這不僅僅是造成大量的糧草和兵源損失,還會造成非常大的經濟損失。

而隨着劉巴這麼一表明立場,同時有理有據的擡出一堆好處和壞處之後,吏部尚書秦宓和禮部尚書許靖也立刻選擇了跟進。

這倆人雖然說了一堆冠冕堂皇的話,甚至許靖還在短時間內翻閱記憶,很不要臉的給劉備跟東吳講和提供了又一個法理基礎不僅僅是光武帝和公孫述,當初漢高祖和匈奴單于之間,其實也可以算兩帝並立的。

匈奴大單于其實就是匈奴君主的尊號,不過在表述上不同於咱們漢人,而當時漢高祖和匈奴大單于之間,也是互稱國主而非天子的。

但其實吧,這倆人,完全是爲了切身利益,纔會這麼說的。

許靖是天下名士,年紀又一大把了,在盧植,鄭玄,孔融等當世大儒相繼過世後,他許靖基本就是天下有數的那幾個名士之一了。

而這個名士又正好在成都,現在還是禮部尚書,管着各種禮儀規制上的事兒這個紙張批發的事兒,那不還是他禮部尚書一句話的事兒?!

江東的世家豪族們早在幾年前,想要從蜀地獲得紙張批發的權利,基本都會派人來拜訪許靖,而許家聯合蜀中的楊家,李家,已經掌控了近七成運往江東的紙張批發的權利。

這要是兩家打仗的話,那損失不是大了去了?!

而秦宓的目的就更簡單了。

作爲蜀中世家的扛把子之一,他怎麼着也得爲蜀中世家們謀取福利啊。

紙張這個玩意兒,十年決定一次,也不是每個世家都能參與進去的,但是蜀錦和銅錢這兩樣東西,那是幾乎所有蜀中世家都有利益糾葛在裡面的。

雖然打仗也不是不可以,反正這些東西都是硬通貨,也不怕戰爭結束後沒人要.但如果能不打仗,多賣一點出去,那不是更好麼?!

九個重要中央官員,一個不說話,三個表態支持和談,剩下的五個人,那就看能不能提出異議來反對了。

份量最重的龐統和法正依然沒有表態,而工部尚書簡雍就是來湊熱鬧打醬油的,劉備說啥他聽啥,那麼剩下還沒有表態的,就只有兵部尚書張溪和刑部尚書董和了。

董和其實也不想打,畢竟這些年蜀中一直在打仗,總這麼下去,百姓什麼時候能過好日子?!

但這種事情,又事關禮法和政權的合法性,董和又不是許靖那個沒節操的,說不出那麼多歪理來,因此只能是暫時閉口不言,看看其他人怎麼說。

這下,所有的目光都看向了張溪。

張溪當時就懵了.特麼我也得避嫌的好不好,我媳婦兒是孫權的妹妹,你們都忘了麼?!

張溪還想着解釋一下自己的立場尷尬呢,卻沒想到,劉備先說話了。

“元長以爲,此事當如何決之?!”

得,皇帝發話問了,不回答也不行了。

(本章完)

第703章 疲蜀之計第951章 潁川應對第507章 開戰第190章 江東內事第410章 王異的掙扎第1023章 諸葛八陣圖第158章 送犁第519章 攻略西營第1023章 諸葛八陣圖第347章 漢中反應第1214章 聖裁第673章 天人庇佑第150章 蘄春第244章 王炸組合第69章 江夏變故第124章 攻城先拔寨第869章 訓子第1180章 衛氏第950章 諸葛亮的冒險第267章第1157章 兗州戰役結束第463章 曹仁退兵第1185章 魏縣第279章 江東密議第1077章 北伐之議第547章 逃命第522章 五丈原上第1145章 夾擊虎牢關第753章 餿主意第1238章 改良第870章 夜襲第3章 招賢館的目的第1198章 河內崩局第1174章 佯攻朝歌第506章 等第838章 試探性進攻第30章 對比第548章 眉縣之戰第606章 回軍第1128章 蔣濟的策略第1206章 兵臨城下第654章 奇怪的三輔第751章 前因後果第628章 曹丕的無奈第39章 訪友第1176章 郭淮的盤算第1027章 一箭第703章 疲蜀之計第467章 涼州人選第1043章 升官第10章 新年第831章 議策第1170章 魏延的疑問第537章 諸葛虔的想法第544章 小鎮用兵第283章 進攻準備第1044章 議罪錢第1240章 中止經濟戰第730章 領兵人選第152章 魚鱗圖冊第174章 又回來了第777章 來者可是第1155章 方案第658章 投誠第493章 密議北伐第727章 補救措施第27章 論將第634章 張遼決意第550章 毌丘儉的決斷第1024章 臨陣指揮對決第492章 巡視漢中第1229章 荊州世家的難處第1028章 桃園重聚第126章 絕北道第1074章 屯田和鑄幣第229章 結束對峙第125章 借將第962章 出乎意料第574章 懲罰第150章 蘄春第548章 眉縣之戰第82章 蒙衝第1038章 東吳退兵第281章 漢中之戰序曲第1036章 主帥心思第207章 好事連連第175章 從長計議第1188章 兵出幷州第198章 對峙與密約第600章 包抄後路第836章 包圍網內的苦戰第87章 失敗的夜襲第1128章 蔣濟的策略第406章 樑緒在行動第1192章 中計了第792章 命中註定的待遇第908章 請帖第951章 潁川應對第500章 各州情報第962章 出乎意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