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70章 關羽的決斷

第470章 關羽的決斷

關羽是傲,但關羽的傲,是自傲,也是對尸位素餐的人的傲慢,但絕對不是無腦的裝逼傲慢。

他不會白癡到把整個北伐事業當賭注來裝逼,也不會把自己大哥的性命當兒戲。

關羽知道,現在不是自己逞強要面子的時候,如果自己明明攻不下宛城,卻因爲面子問題告訴劉備可以攻下.那等劉備領兵進入關中後,遇到的問題,可就不是一個宛城的得失問題了。

因此,關羽在接到劉備的書信後,思索了良久,找來王基和石苞開會。

徐庶去江陵坐鎮了,關羽身邊沒有一個像樣的謀士了,但好在王基和石苞的能力都不差,屬於那種文武雙全的人物,有他們留在關羽身邊,徐庶纔敢放心的南下去江陵守衛。

而王基和石苞也非常的驚訝。

一直以來孤傲的關君侯,居然破天荒的詢問王基和石苞,以現在的局勢,有沒有什麼計劃可以在四月底之前攻破宛城。

這顯然有些不太正常,根本不像關君侯能問出來的話。

一直以來,整個北伐的南陽戰場,都是關君侯說了算的,王基和石苞大部分情況下都是領命作戰,王基和石苞要是對戰局有什麼想法的話,一般都是主動獻計獻策,關君侯主動問計,這還是第一次。

而且一問就是這種難度極大,並且要求一錘定音的計策實在是難爲兩人了。

王基和石苞互相對視一眼,都看到對方眼裡的驚訝,但對於關君侯的問計,兩人也不得不死命思考。

現在的南陽局勢,是六萬對五萬,曹軍還有堅城宛城在手.這個怎麼打?!

半個多月的時間,要求六萬人攻破五萬人把守的城池.除非曹仁腦殘了,選擇出城跟關君侯野戰,這樣纔有一絲破城的希望。

但問題是,曹仁好歹也是曹魏名將,征戰三十多年的宿將了,怎麼可能犯這種小兒科一樣的錯誤呢?!

王基和石苞思索了良久,最後也只能爲難的對關羽搖搖頭,表示屬下實在無能,想不出這樣的計策來。

別說月內攻破宛城,就是上半年內攻破宛城,好像都有點不太現實。

曹魏的整體實力太強,如果逼急了,曹魏在中原腹地發動總動員的話,也不是沒有兵力能支援宛城的.雖然戰力如何無法保證,但當炮灰還是合格的。

所以嘛關羽也是嘆口氣,揮退了兩人後,自己一個人在營帳內端坐了良久,最終提筆,給劉備寫了回信。

關羽表示自己實在沒有把握能在月底前攻破宛城,如今的局勢,不如就依照大哥的想法,見好就收吧。

自己會在四月底的時候選擇退兵,退回襄樊固守,到了那個時候,也請大哥從隴山道退兵,千萬不要猶豫,以免大好局勢毀於一旦。

寫完這封信,關羽趕緊派人送出按照這個時代的通信效率估計,當這封信送到劉備手上的時候,也應該到四月底了。

所以.暫時還是保持住攻勢,不能讓宛城的曹仁察覺到自己要退兵的意圖。

同時讓鄧艾那小子一定要守住新野防線,起碼要守到四月底,給大軍撤退做好側翼掩護。

關羽也是宿將了,可不想把撤退給弄成敗退,那可就太丟人了。

而這個時候的宛城內部,曹仁和張遼其實都沒有察覺關羽的決斷,畢竟這段時間,劉備軍的進攻一直就沒停過,一副不打下宛城不罷休的架勢。

但隨着幾天過去後,劉備軍的進攻勢頭雖然依然很猛烈,但進攻頻率卻下降了不少。

以前的劉備軍,雖然在進攻不利的時候也會後退休整,但基本不到一個時辰就會發動第二次進攻可現在,上午進攻不利,一直會休整到下午才發動第二次進攻。

這個頻率,讓張遼有些懷疑。

到底是老朋友了,彼此之間對對方的作戰風格非常的瞭解張遼認爲,以關羽的性格脾氣,如果真的是堅定要攻破宛城的話,不可能會有這樣的作戰頻率的。

其實吧,曹仁也知道,甚至他直接認可了張遼的判斷。

但對於張遼派兵出城試探的建議,曹仁直接了當的給拒絕了。

曹仁和張遼的關係還是不錯的,所以曹仁給張遼解釋了一下自己拒絕建議的原因——關羽確實不是這種作戰風格,但關羽軍中也不是沒有能人,你怎麼知道關羽這麼做,不是接受了屬下的建議,故意示弱,引誘咱們出城野戰呢?!

本來雙方兵力相差不大,咱們堅守住城池就是勝利,何必冒着損兵折將的風險,出城去野戰呢?!

這個說辭,往好聽了說,就是曹仁小心謹慎,但往難聽了說,就是曹仁怕了關羽,只想堅守城池,不出任何差錯。

張遼不太認可曹仁的這種做法,畢竟張遼的建議也不是大軍出城,只是給他幾千兵馬,出城試探一下。

哪怕敗了,也不過是損失數千兵馬而已,根本不影響守城而且話又說回來了,他張遼難道還能被關羽打的全軍覆沒不成?!

可曹仁還是拒絕了。

有些事兒吧,曹仁沒法跟張遼明說。

咱們的主君,已經不是原來的魏王了,現在的魏王,只想着保住最後的底線長安不失咱們在宛城打的是好是壞,其實新任魏王並不在意。

能不能破關羽,對現在的魏王來說,並不重要,守住宛城,拱衛長安,那纔是最重要的。

面對什麼樣的主君,咱們就做什麼事兒吧守住宛城就好,保住曹家基業,也算是對得起老魏王了。

曹仁多少有點被曹丕不願在三輔跟劉備決戰傷到心了,現在被打發過來守衛宛城,曹仁只抱着不求有功但求無過的心態,對得起曹操,對得起曹氏的基業就好,根本沒有那個雄心壯志,去擊破關羽。

再說,曹仁也不覺得,自己有能力能正面剛贏關羽多一事不如少一事吧。

曹仁終究是主將,張遼雖然也算是五子良將中唯一獨當一面的將領,但面對曹仁這個曹氏宗族將領,張遼也沒有什麼好辦法。

這些年的規矩就是如此,如果有曹魏宗室將領在場,而且雙方地位差距不大的話,那說了算的,肯定是曹魏的宗族將領。

見曹仁始終不爲所動,張遼也沒有堅持建議.確實,他們的目的,就只是守住宛城而已。

南陽的戰事,就這樣在關羽時不時的進攻中,戰事陷入了一種微妙的平衡。

而西線戰場,劉備屯駐隴山不出,張溪領兵對峙渭水,暫時也沒有爆發什麼大戰。

倒是涼州方面,出了點小意外。

趙雲和龐德領兵進軍涼州,在進入涼州後,趙雲就選擇了分兵。

這也不怪趙雲,畢竟龐統和法正都認爲,涼州各郡不會出現大面積的反抗,因此告訴趙雲,進入涼州後速戰速決,分兵攻取各個州郡就可以了。

趙雲也是按照計劃行事,在進入涼州後,直接兵分兩路,一路自己率領,直取武威郡郡治姑臧縣,另一路由龐德率領,取金成郡郡治榆中縣。

但兩路都遇到了抵抗。

武威郡方面,是曹魏任命的護羌校尉蘇則,在姑臧領兵七千據守,而金城郡方面,則是金城太守徐邈領兵五千據守榆中。

兵力方面,確實是劉備軍佔優的,不管是趙雲部還是龐德部,軍力都比曹魏守軍要多。

但畢竟一個是攻城,一個是守城,兵力的多寡,還不到可以起到決定性作用的時候。

金成郡方面不用說,徐邈雖然偏文一些,主要在金成郡負責治理地方,但並不代表徐邈是一個文弱書生.這傢伙的武力值和用兵能力都不低。

這位可是歷史上諸葛亮北伐時候的曹魏涼州刺史,並且在守住涼州後,他還能派兵進攻南安郡,威脅諸葛亮北伐大軍的側翼,文武雙全。

龐德雖然能力也不差,但龐德這次出征,主要帶的都是羌胡騎兵,步兵數量不多,他要攻破徐邈駐守的榆中縣,並不是那麼容易的。

而趙雲面對的曹魏護羌校尉蘇則,能力倒也不算差,但跟趙雲這種名將比起來,還是差了一個級別的但架不住這位手下有一個將軍,極其善於守城。

趙雲對姑臧縣發動的各種進攻手段,都被這位無名將軍給一一化解了。

更要命的是,趙雲費時費力打造的攻城器具,也被這位無名將軍給燒燬了。

甚至,這位將軍壓根就沒有走常規套路,派兵出城燒燬攻城器械,他僅僅是在城樓上射箭,就燒燬了趙雲派出去的大部分攻城器具。

嗯,用的是火箭。

而這位無名將領,叫郝昭,字伯道。

(本章完)

第938章 求戰第462章 突破第572章 破寨第1034章 功虧一簣第823章 重泉縣內第84章 沉船截江第361章 和談條件第374章 滇馬第847章 潼關之戰(二)第379章 經濟作物第35章 酒之事第1161章 三年後(二)第331章 燒營第267章第77章 練兵衝突第537章 諸葛虔的想法第1142章 魏延的判斷第590章 還有一條路?!第851章 潼關之戰(六)第1159章 分工第32章 江夏第659章 持節軍令第567章 五丈原撤軍第829章 上火的曹叡第649章 司馬赴任第1034章 功虧一簣第1129章 有心無力的蔣濟第679章 黃元叛亂第100章 接應第1068章 朱然突圍第481章 孫權在準備第735章 決議第322章 疑兵計第925章 誤會第316章 溜邊將軍第269章 清閒第1143章 撤軍方案第1200章 鄧艾的進軍路線(一)第1074章 屯田和鑄幣第901章 戰後處置第318章 白衣渡江第418章 疲兵計第746章 救援天水郡第1170章 魏延的疑問第1203章 代郡危急第683章 影響第489章 閒着容易出事兒第449章 吳王第293章 于禁的決策第409章 不覺中計的趙昂第309章 江東在行動第444章 守城第六天第605章 下一階段第959章 中計第358章 戰與和第693章 擱置爭議第124章 攻城先拔寨第746章 救援天水郡第313章 堅守不出第670章 休戰退兵第400章 夜襲第217章 取名第152章 魚鱗圖冊第830章 曹叡的魄力第1050章 朱然的謀劃第712章 東吳反應第1016章 意外的變數第838章 試探性進攻第417章 出城作戰第126章 絕北道第554章 南陽僵持第138章 油江口第342章 呂蒙的動搖和堅持第951章 潁川應對第919章 大婚第735章 決議第985章 荊州隱患第198章 對峙與密約第981章 搖擺的孫權第599章 突破第594章 輪班制第198章 對峙與密約第1214章 聖裁第81章 衝陣第1110章 東吳的小心思第820章 騎兵對決第898章 東吳的盤算第160章 孫尚香的奇妙冒險第841章 甩鍋第1087章 應對第245章 百年大計第463章 曹仁退兵第818章 涼州騎兵第849章 潼關之戰(四)第664章 槐裡之戰第357章 東三郡第687章 蔣琬和陳祗第330章 英姿颯爽關銀屏第131章 攻城(二)第184章 南郡異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