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33章 巧遇

第433章 巧遇

有些話沒法拿到檯面上來說,私下說呢,女婿又反對.關羽也沒有藉口來反對鄧艾的計劃了。

再加上徐庶也覺得未嘗不能一試,因此鄧艾最終還是獲得出兵允許。

關羽親自撥付了三千士卒,加上鄧艾本部所屬兩千士卒,一共湊了五千人,讓鄧艾去執行這個偷襲汝南的任務。

計劃有點危險,所以關羽給鄧艾撥付的全是精兵,而且多少都有些山地戰經驗的那種士卒,可以說,已經算是很愛護鄧艾了。

而鄧艾興沖沖回營後,趕緊的開始召集將士們,做出徵準備得在自己的夫人們得到消息前,趕緊的出征,晚了這倆又得湊上來了。

但.還是沒能躲開。

關銀屏和花鬘可就在軍中,一聽說鄧艾營中有些奇怪,立刻過來查看情況。

花鬘傻乎乎的還不知道是怎麼回事,可關銀屏好歹南征的時候當過一段時間先鋒官的,軍隊即將開拔出徵的樣子,她還是看的出來的。

關銀屏第一時間找到了鄧艾,詢問鄧艾要去哪裡。

鄧艾真不想讓關銀屏和花鬘摻和到這次危險的行動中來,打算說點藉口,把關銀屏打發去找關羽,讓關羽看住了省的添亂。

因此,鄧艾說,是奉了關君侯之命,有任務在身。

這樣一來,關銀屏哪怕又想上陣,怎麼着也得去找關羽討到任命才能一起出發,女人要隨軍可沒有那麼容易的。

但問題是,關銀屏不僅瞭解自己的父親,也瞭解自己的夫君吶。

所以嘛,關銀屏壓根沒有去找關羽,而是拉着花鬘兩個人就直接在鄧艾的營帳中換衣服換成鄧艾親兵的衣服。

咱這次不當領兵將軍,當你的親衛,這個總不要去問關君侯要任命了吧?!

鄧艾那個無語的.兩位夫人吶,家裡的孩子可怎麼辦?!

尤其是花鬘,你剛剛生產完沒多久啊,孩子還沒斷奶呢花鬘表示沒關係,家裡有奶孃照顧啊。

這下鄧艾徹底沒轍了。

反正也不是第一次了,那就一起出發吧。

只准備了三天,鄧艾就領兵五千,一路上不走大路,只走小路,儘量避開曹魏探馬的偵查,小心翼翼的往汝南方向行軍。

只是,戰爭這個事情就是這樣,你計劃做的再好,最終還得看臨陣應變完全按照計劃實行的戰鬥,幾乎不存在。

當鄧艾領兵來到荊州豫州的交界處,馬上就要進入豫州的時候,鄧艾下令,全軍換裝換旗號,從劉備軍的旗號換成曹魏的旗號,軍服也全部更換。

馬上就要進入敵人的地盤了,這樣子換裝更加保險一點,要是不幸遇到一些曹軍探馬,說不定就給糊弄過去了。

做好這些後,鄧艾按照預定計劃,繼續從小路行進,準備過了湖陽就南下進入江夏境內。

但就在這個時候,意外出現了。

某天,鄧艾照常領兵,避開魏軍的探馬,沿小路行進的時候,突然發現,自己的側翼,出現了一支軍隊。

嗯,是劉備集團旗幟的軍隊,正在自己的側翼,往新野方向移動。

當時鄧艾就懵了.我們在豫州還有安排部隊麼?!

是那些地方豪強響應這次北伐的部隊?!

那也不對啊,這些地方豪強就算響應大軍北伐,頂多也就是做幾面旗子,可這支軍隊連軍服都有啊。

數量到是不多,看着不過幾千人而已,但確實是正規軍的穿着打扮,軍械裝備齊全,怎麼看也不像是地方豪強的隊伍。

而對面的司馬懿也在納悶.豫州地界上,還有我這個許都令不知道的本方軍隊麼?!

難道是汝南那邊的軍隊?!

可如果是汝南郡郡兵的話,不好好的守衛汝南邊界,跑這裡來幹什麼?!

緊接着,雙方主帥都意識到了,這特麼根本不是自己人,是敵軍假扮的。

接下來,就是拼第一反應了。

司馬懿迅速衡量過利弊後,第一時間下令,全軍調整行軍陣型,就地轉入進攻陣型,趁敵軍還沒有反應過來,攻擊這支闖入豫州地界的蜀軍。

而鄧艾這邊的反應也不慢,只是受到了張溪的影響,鄧艾在遇到這種情況的時候,第一反應是就地組織防禦,不給敵人快速擊破的機會。

兩邊的軍隊陣型突然變化,剛巧擺出了一方攻擊,一方防禦的陣型。

然後,直接開戰。

因爲是半途相遇,誰都沒有想到會在這個地方發生大戰,因此並沒有什麼戰術可言,全看兩位主帥的臨場指揮。

鄧艾從軍時間不長,領兵經驗只有兩次,一次是在江陵之戰中,領軍燒燬呂蒙糧草,設計伏擊了全琮,而這裡面有一半,是石苞的功勞,另一次是代替自己的夫人執掌三千南征前鋒營,這次雖然沒有名義,但實際領兵,都是鄧艾在做。

但不管怎麼樣,鄧艾的領兵經驗確實不算太豐富,臨陣指揮的經驗也不是很充足。

反觀對面的冢虎.好吧,未來的司馬宣王,其實到現在爲止,還沒有一次單獨領兵的經驗呢。

司馬懿早年被曹**得出仕,一直都是做文職或者內勤這樣的工作,一直到曹操征討張魯的時候才第一次隨軍出征,策劃軍務。

之後的幾年,司馬懿有過幾次隨軍出征的事情,但基本還是乾的參謀的話,從來沒有獨領一軍的經驗。

一直到關羽威震華夏,打下襄樊,爲了防止關羽趁勢偷襲許都,曹操纔不得已給他一個許都令,領兵兩萬鎮守許都。

那時候的曹操,是手上真的沒人可用了,不得不爲之。

本來曹操還打算事後收回司馬懿的兵權,但隨着漢中之戰結束不久,曹操在洛陽駐留了一段時間,不到一年,病逝於洛陽。

等到曹丕上臺,一向看重司馬懿的曹丕自然不會去收回司馬懿的兵權咯。

因此,司馬懿其實也是第一次真正的鎮守一方,第一次領兵而已。

雙方主帥,其實論經驗,都是半斤八兩的存在,但論天賦,司馬懿肯定要強過鄧艾一些的。

畢竟,司馬宣王縱然“畏蜀如虎”,那對標的,也是諸葛丞相這個級別的,而現在的鄧艾,顯然還沒有成長到那個級別。

也就搭着鄧艾一開始的做出了一個對他最有利的選擇,選擇了先防禦,這纔沒有在第一時間落在下風。

畢竟防守方只要不犯錯,總比進攻方要花的心思更少一點,可以見招拆招。

之後司馬懿的幾次指揮雖然也讓鄧艾有些疲於招架,但總體的戰況,還能勉強持平。

但隨着時間的推移,司馬懿遲遲不能擊潰鄧艾組織的防守陣型,心裡也開始有些着急了。

這支蜀軍的戰鬥素質極高,而且對方主帥的指揮水平也不錯,這麼打下去,即使自己能擊破這支蜀軍,但應該無法打出潰散或者圍殲的效果來.一旦被這支蜀軍的指揮官帶領殘兵退回新野,那自己的計劃就徹底破產了。

司馬懿其實早就在關羽開始北伐的時候,就已經在琢磨,該怎麼破敵了。

司馬懿通過分析判斷,這次關羽北伐,重點應該是南陽,不太可能拐個彎的來打許都,所以理論上講,自己其實是有機會,也有足夠的兵力能夠做出一些有利於當前局勢的事情。

所以司馬懿一直在等,等關羽進軍,等關羽和張遼相持,等待關羽把糧草運送到中轉站囤積。

司馬懿分析過關羽北伐路徑上可能的屯糧地,想來想去,還是在新野的可能性最大。

這倒不是什麼難以推測的事兒,就算不是司馬懿,換個稍微聰明點的人,都會猜到,畢竟從樊城往北,也就新野縣有足夠的地方可以支撐糧食軍械中轉,也有城牆作爲護衛。

司馬懿雖然判斷出了新野是關羽大軍的屯糧地,但並沒有立刻起兵攻擊,因爲司馬懿同樣知道,像關羽這樣的名將,是不可能不對自己的屯糧地加強保護的。

你一開始就去攻擊新野,那簡直是一頭撞在槍口上。

所以司馬懿一直在等,他故意的在許都保持按兵不動,做出一副只求自保的樣子來.隨着時間的推移,關羽肯定會漸漸放鬆對新野的防護的。

而現在,就是司馬懿認爲的好時機。

關羽的精力被完全牽扯在鄧縣一代,跟張遼對峙,幾乎所有的統兵將軍和謀士都在那邊,新野的防備,慢慢的在鬆懈。

因此,司馬懿決定掐着這個時機出兵,以蜀軍打扮,不走大路走小路,偷偷靠近新野城,最後一舉突襲,佔據新野,切斷關羽北伐大軍的糧道。

再之後,只要張遼不傻,在前線纏住關羽,不用時間長,只要十幾天的時間,關羽大軍就會因爲斷糧而陷入混亂,到時候要攻破關羽,就易如反掌了。

司馬懿覺得自己計劃的很好可怎麼纔出門沒多久,就在山間小道遇到了敵人?!

而這個敵人還很難纏,即使自己能擊敗對手,但如果不能做到全殲,讓敵人跑回新野去,那自己要偷襲新野的計劃,肯定會因此暴露,自己已經不可能有偷襲的機會了。

至於強攻別逗了,就自己帶出來的幾千人,怎麼跟有了準備的幾萬蜀軍對抗?!

司馬懿愁啊,一個非常好的立功機會,就這麼沒了.

(本章完)

第709章 異動第298章 許褚奪營第256章 鍊鐵第926章 羞愧第676章 遷都之議第806章 八陣圖第770章 曹魏動向第900章 季漢的盤算第160章 孫尚香的奇妙冒險第924章 人才問題第1168章 曹爽掌權第501章 戰略討論第1050章 朱然的謀劃第1222章 經濟戰第676章 遷都之議第937章 弘農楊氏第1116章 伏擊第906章 安撫第723章 諸葛回成都第403章 涼州軍團的威脅第721章 不是辦法的辦法第927章 收徒第306章 形勢再變第1182章 曹爽在猶豫第285章 馬鳴閣道第595章 凌晨突襲第192章 沼澤改田第1247章 特殊照顧第47章 曹仁第708章 世家的想法第419章 馬兒的行蹤第593章 艱難行軍中的張郃第91章 準備退路第519章 攻略西營第440章 略陽遭遇戰第497章 一夜築城第317章 武陵蠻動亂第413章 冀縣城內第355章 休戰與封賞第850章 潼關之戰(五)第798章 賈逵和蔣濟第184章 南郡異動第863章 突圍第809章 蔣琬用兵第1232章 勸降司馬懿第1247章 特殊照顧第233章 佐官第1251章 順流而下第1196章 識破和突圍第666章 敗退第1139章 戰略目的第1108章 曹叡的困境第973章 羊衜歸漢第715章 救災第580章 接應第429章 搶時間第504章 眉縣世家第131章 攻城(二)第1073章 流民第3章 招賢館的目的第727章 補救措施第758章 司馬懿的焦慮第984章 聯姻第366章 作戰準備第360章 庲降都督第835章 截斷後路第1116章 伏擊第1064章 羅縣攻防戰第486章 衆議第1124章 僵局第534章 陳倉道第1198章 河內崩局第515章 僞木牛流馬第603章 張郃退兵第520章 張溪定計第1247章 特殊照顧第891章 應對與變故第838章 試探性進攻第845章 特殊兵種的作用第743章 人事第1041章 劉協的難題第855章 潼關之戰(十)第954章 不對勁第593章 艱難行軍中的張郃第943章 心累的辛毗第1183章 司馬出山第865章 戰後第295章 兩軍對陣第262章 應災準備第950章 諸葛亮的冒險第846章 潼關之戰(一)第407章 詐第1079章 要將與調兵第963章 東吳的進度第698章 坦白第458章 設伏第449章 吳王第958章 試探第212章 投石車第1241章 大泉當千的影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