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09章 不覺中計的趙昂

第409章 不覺中計的趙昂

尹賞所謂的上中下三計,其實就只有兩個計策而已。

下計根本不可行,按照曹魏的法律,一旦趙昂棄城而走,那麼不管勝敗,事後都是要追責的。

所以下計就是個湊數的,這點趙昂也知道,並不會因此責怪尹賞.湊個上中下,這不顯得自己足智多謀嘛,就是用來自我標榜的,誰當真誰纔是傻子。

尹賞真正的建議,其實就是上計和中計。

上計,有點冒險,但一旦成功後,收益是巨大的。

中計,比較穩妥,雖然沒有大功,但小功勞還是有的,等到擊退蜀賊後,至少在天水郡,依然還是能當自己世家大族,不用擔心被曹魏清算。

有一說一,趙昂真的想選擇中計,畢竟軍議之前,王異再三囑咐趙昂,穩守爲上,不要貪功。

但是吧.

“刺史,末將以爲,上計可行!”姜敘第一個出列,拱手對趙昂請戰,說道,“請刺史大人撥末將兩千兵馬,埋伏於城外,帶蜀賊軍至,刺史以城防挫其銳氣後,末將從賊軍後方殺出,必能一舉破敵。”

趙昂一看是姜敘出班請戰,多少有點顧略.這個姜敘,真有這麼好心的?!

但緊接着,樑緒也出列,以類似的理由請戰.這就讓趙昂有點狐疑了。

等到趙昂看到尹賞也站出來,說既然是自己的計謀,那麼自己最瞭解,所以還是自己出城去作戰的比較好。

然後三個人就爲了誰能出城這事兒,吵起來了。

趙昂那個納悶的.你們這是在爭什麼?!

上計雖然好,收益也最大.但出城作戰,很危險的。

咱們守軍不多,能分給你們出城作戰的人數不會太多,撐死了就兩千人,所以出城作戰的風險係數很大的。

別說你們一個個都是爲了報效國家,願意效死啊這話聽着都新鮮,大家都是涼州人,誰也別糊弄誰,誰不知道你們心裡的小九九啊。

所以啊,這三個人越是爭搶這個任務,就越是讓趙昂覺得,這裡面可能有天大的好處。

到了這個時候,趙昂已經在不自覺之間,被三個人帶跑偏了,完全忽視了還有中計的存在。

趙昂現在也在認真的考慮,這個上計是不是有什麼不得了的好處,讓這些人這麼爭搶。

仔細想想,確實有好處。

一旦出城作戰,在擊破了蜀賊大軍後,肯定是功勞第一的.將來守住天水郡後,論功行賞,肯定能獲得最大的好處。

而眼前的三家,還真的都有這麼做的理由。

尹氏不用說,本來就是一個三流家族而已,若能以此爲契機,受到曹魏方面的賞識,基本就算是一步登天了。

而姜氏和梁氏也有這個需要,姜氏爲了討好曹魏,免於打壓,而梁氏未必不想更進一步,獲得更大的話語權。

所以,三家確實有爭取這個戰功的理由。

但這裡面還有一個最關鍵的問題——這三個人,憑什麼認爲採用上計,出城作戰就一定能贏,就一定能拿下這個功勞呢?!

人家可有兩萬人左右的兵力呢啊!

趙昂不相信這三人是傻瓜,這三人,肯定是有自己的理由的。

回頭再仔細想想.趙昂覺得自己好像抓住了什麼。

“樑從事!”趙昂突然的點名樑緒,問道,“汝上次所言,此番蜀賊領兵者,何人?!”

樑緒微微一頓,面露尷尬之色,略帶遲疑的說道,“蜀賊領軍主將,乃蜀中智將,姓張,名溪,字元長。麾下將軍有漢中太守魏延,將軍張翼,句扶等,皆有萬夫不當之勇”

我信了你的邪!!!

趙昂內心腹誹道。

就這麼幾塊料,你跟我說什麼智將,什麼萬夫不當之勇?!

現在趙昂算是明白了,這幫混蛋到底在打什麼主意。

壓根就是想捏軟柿子,撿功勞唄。

看看對面都是什麼人吧.除了那個張溪有點名聲在外,其他都是無名下將。

領兵大將張溪,確實有一些“智將”的傳聞,但這個人,似乎能力也不怎麼樣,大多數的時候就是擔當副將的職責,根本沒有多少獨當一面的機會。

別說什麼平定南中叛亂啊,就南中的那幫土鱉蠻夷,他們搞不好連鐵器都沒見過,就拿着石頭作戰呢,平定這樣的叛亂,是什麼值得驕傲的事情麼?!

這還真的不能怪趙昂那麼想。

自大漢建立以來,最大的邊患一直是西北邊患,南方那邊的土著蠻夷,在涼州世家的眼裡,根本跟猴子沒啥區別,都不能算個人。

平定南中這種事兒,放在涼州這羣天天跟羌胡打交道的豪族眼裡,他就不是個什麼了不起的功勞。

再加上張溪之前的襄樊之戰,是給關羽打下手的,在巴東郡領兵對抗夏侯淵,在外人眼裡也是給張飛打下手的,感覺這個人從軍十年了,居然還是當副手,也就是欺負欺負南邊的土著能單獨領兵.這種人能強到哪兒去?!

至於漢中太守魏延,雖然官職不小,但現在曹魏基本都知道,魏延能當漢中太守,不是因爲他多強,而是因爲他是劉備的心腹,這個人是劉備的部曲將出身。

再加上之前也沒有什麼亮眼的戰績,一直都是默默無聞的,如果不是突然的當上漢中太守,很多人甚至都不知道劉備集團還有這麼一號人。

至於什麼句扶,張翼,更是聽都沒有聽說過,非要胡扯什麼萬夫不當之勇?!

這年頭的萬夫不當之勇是不是有點太不值錢了?!

趙昂現在算是看明白了,一個沒有多少單獨領兵經驗的主將,帶着三個無名下將,本身還是偏師.偏師一般都是用來嚇唬人,做疑兵計的,士卒戰鬥力能強到哪兒去?!

這哪裡是什麼強敵啊,根本就是行走的軍功。

真不是趙昂傻缺,實在是這年代的信息傳播存在信息差,再加上你把張溪這班人馬的組合放到大部分曹魏將軍面前,也會得出跟趙昂相似的結論。

如果不是開了後世的“天眼”,站在這個時代來看,誰會覺得魏延,張翼,句扶算名將?!

歷史上諸葛亮第一次北伐,在曹魏眼裡也不過是一個笑話而已。

諸葛亮平定南中後北伐,但在曹魏看來,諸葛亮依然不過是一個文弱書生,這種人帶兵欺負一下南中的土鱉還行,北上找涼州人對決,那就是找死來的。

至於魏延,陳式,高翔,馬謖,廖化,鄧芝.誰能把這些人當成一盤菜?!

所以,當趙雲領兵出褒斜道的時候,曹真想都沒想的認爲這纔是蜀軍北伐的主力,立刻帶兵去死磕了。

現在放到張溪等人身上,其實也一樣.沒看到張飛,趙雲,馬超等人,你張溪領軍,那撐死就是一個疑兵的偏師而已,手下還沒有大將,這不是現成的戰功是什麼?!

你別說,趙昂現在都有些心動了,他已經完全忘了,其實還有個更加穩妥的中計可以選擇的。

這是明擺着的功勞啊,如果讓這三人搶到了,以後趙家在天水郡,可就要面對一個強有力的競爭對手了。

所以,趙昂也想搶一下這個功勞.讓自己拿走這個功勞,總好過讓其他三家拿走。

因此,趙昂咳嗽了一下,引起大家的注意後,說道,“若用上計,出城作戰者非同小可.趙某當親自領兵出城,姜郡丞駐防冀縣既可。”

首先得把這個功勞從姜家手裡排除。

姜家本身就是天水郡第一大族,這幾年經過打壓,這才讓趙家,楊家等人慢慢追上.這要是再讓姜家人立功了,那天水郡還得回到原來的格局上。

至於自己嘛.出城作戰這種十拿九穩的功勞,還是自己來的好。

但很顯然,其他人“並不樂意”。

“刺史此言差矣!”姜敘“急切”的說道,“趙刺史乃守城主將,豈能輕易犯險?!此等微末之事,交於末將既可!”

樑緒一聽這話,頓時也“不滿”的說道,“姜郡丞之言有理,只是姜郡丞亦身負重任,此等之事,交由末將便可。”

尹賞也適時的表達了自己的不滿,說道,“諸將相爭,恐傷和氣不如由末將出徵,諸位將軍安坐城中,豈不妙哉?!”

“呸,此等大事,豈是汝輩所能承擔?!”姜敘聞言,對着尹賞就是一口噴,然後才拱手對趙昂說道,“趙刺史明鑑,此事雖不難,然非智勇之將不得勝任,還請刺史派末將前往?!”

“偏汝有能,我等皆無能耶?!”樑緒也站出來了,對着趙昂說道,“末將與蜀賊有過交戰經驗,此事還請交給末將。”

尹賞聞言,又想說什麼,可趙昂聽不下去了。

一揮手,阻斷了三人繼續爭吵,大聲呵斥道,“好了,此事,本刺史只有主張!”

趙昂說完,不管三人現在的態度,直接說道,“軍中之事,不可造次,一切皆有我來定奪。尹主簿即刻前往軍中,挑選兩千精銳,今晚隨本刺史出城埋伏。姜敘,明日汝與樑從事領兵三千,堅守城池,阻擋蜀賊攻城,不得有誤。待來日,我等共同破敵,同立戰功若再有爭吵,軍法從事!!!”

三人頓時閉口不言,諾諾而退。

但內心嘛呵呵,趙昂莽夫,中計矣!

(本章完)

第719章 諸葛到來第688章 雍州刺史部第1159章 分工第563章 圍堵第551章 局勢變化第202章 各方反應第837章 歪打正着第1223章 李嚴的無奈第964章 洛陽戰事(一)第494章 違令第1077章 北伐之議第694章 復設丞相第231章 治理地方第372章 密謀第195章 張溪告狀第417章 出城作戰第1232章 勸降司馬懿第874章 杜約第683章 影響第1007章 襄陽情勢第994章 猶豫不決的張溪第969章 佔便宜的東吳第1242章 應對第403章 涼州軍團的威脅第1101章 勸降第1074章 屯田和鑄幣第476章 劉備稱帝第88章 被圍第827章 魏延詐關第675章 江州密議第1136章 出賣第335章 徐庶在行動第104章 長阪坡之戰(三)第815章 司馬上奏第1110章 東吳的小心思第856章 潼關之戰(十一)第11章 鄧艾?!第837章 歪打正着第412章 郭淮的反應第241章 合肥之戰的影響第644章 議事(一)第2章 面試第725章 開春第1228章 練兵第795章 涼州軍團入關第512章 關羽的戰術第1220章 東征準備(一)第181章 成婚第231章 治理地方第467章 涼州人選第488章 劉巴的策略第1029章 誰比誰更爛第591章 大昌集第1208章 投降?!第715章 救災第662章 張溪罵陣第517章 曹真的直覺第576章 截擊第519章 攻略西營第221章 直百錢第15章 兄長第1024章 臨陣指揮對決第849章 潼關之戰(四)第876章 偷襲城門第208章 雒城第84章 沉船截江第452章 火攻略陽第492章 巡視漢中第837章 歪打正着第251章 調人第93章 投石機第249章 人手不足第890章 朱然掛帥第128章 張飛的改變第834章 追擊第137章 中箭第265章 蝗災第354章 曹操第39章 訪友第863章 突圍第762章 反攻關中第171章 聯姻第1149章 三線戰事第735章 決議第724章 人選第833章 誘餌第500章 各州情報第600章 包抄後路第1120章 秦朗第86章 攻城第777章 來者可是第1050章 朱然的謀劃第974章 羊衜上任第359章 嘈雜的軍議第54章 劉備歸來第51章 亂世人心第800章 郭淮的疑慮第433章 巧遇第847章 潼關之戰(二)第704章 挑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