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81章 對外

第381章 對外

諸葛亮跳過了關於如何剝離世家和無地流民關係的話題,還是回到甘蔗種植園的問題上來。

雖然諸葛亮還是覺得讓世家擁有製糖技術是一種風險,但在現在的情況下,諸葛亮也不得不承認,要讓蜀中世家心甘情願的往南中投錢糧,不給他們足夠的利益,肯定也是不行的。

但,還是不能就這麼讓世家不斷的完成原始積累,否則一旦中央對地方的掌控削弱的話,益州隨時會發生動盪的。

張溪也看出諸葛亮終究還是不放心,擔心世家因此坐大,不得不拉着諸葛亮,來到自己的秘密試驗場。

張溪既然想到了要讓南中種植甘蔗,獲取蔗糖利益,就不可能不對蔗糖的產業做研究的。

這年頭甘蔗,不是後世那種經過專門培育的甘蔗,很多都是野生甘蔗,含糖量其實並不高,只是因爲這個時代獲取糖的途徑有限,所以纔會被貴族們追捧。

張溪曾經嘗試榨取蔗糖,但得到的,只是一些灰黑色的糖塊,甜度也不大,甚至還有些微微的苦澀味。

這大概就是後世稱之爲“灰糖”的東西吧。

這種製糖技術,張溪打算直接教給來南中墾殖甘蔗園的世家們,因爲即使你不教,人家自己摸索一下也就會了。

無非就是架鍋燒熱,去除水分,炒制時注意不要讓糖漿變焦而已。

張溪真正要掌控的,是給灰糖脫色,去處雜質,製造出白糖的技術。

這種技術,相傳在唐初時出現,到明朝是成熟,還記載在了黑科技大全《天工開物》裡面。

什麼“黃泥淋水法”,“炭化製糖法”,“草木灰製糖法”,張溪上輩子但凡聽說過的方法,在這個小實驗場裡,挨個都進行了試驗。

但效果很一般。

實話實說,真的做不到後世的工業糖水準,後世的工業糖真的是潔白如雪,但張溪利用現有工具和技術弄出來的白糖,即使是最白的那一批,白色中也帶着一點微黃色。

張溪不知道是不是自己記憶中的工藝技術有問題,或者是自己的試驗還不完整.但思路就是這個思路,還可以不斷的讓工匠們改進和嘗試。

諸葛亮在看過張溪做出來的灰糖和“白糖”,品嚐過兩者的甜度和口感的區別後,頓時明白了張溪的用意。

可以把一般熬製灰糖的技法交給世家們,但賣相更好,甜味更好,看着更高端的“白糖”製作工藝,咱們自己留着。

只要劉備集團始終掌握着白糖製作工藝,世家的灰糖銷路,就完全在劉備集團的控制之內。

如果世家們聽話,那劉備集團的白糖就只是一種走更高端路線的奢侈品,產量也會有所控制,不會跟世家們的灰糖去競爭,大家各有各的銷路,一起賺錢而已。

但如果世家們不聽話,那麼劉備集團的白糖就能成爲擠壓世家們灰糖銷路的利器。

這中間,諸葛亮仔細的詢問了張溪,搞清楚了從灰糖到白糖的轉換率,頓時有了信心。

確實,從灰糖到白糖,會損失掉一部分灰糖的糖水溶液,但這個損失是在可以接受範圍之內的,甚至把白糖的價格定在灰糖的兩倍以上,吃虧的都會是世家。

有了殺手鐗在手,諸葛亮倒是不擔心世家藉此坐大,甚至諸葛亮腦子裡已經有了一個計劃雛形,如何在必要的時刻,利用白糖的價格優勢,來壓榨世家,從世家手裡搶錢。

心裡有底了的諸葛亮,對張溪的想法再沒有什麼顧慮了,也贊同了張溪發展南中,把南中地區打造成爲甘蔗生產基地的想法。

但張溪倒是還是其他的想法.

在南中種植甘蔗,只是吸引益州世家願意往南中投錢投糧,穩定南中,同時創造收益的手段而已。

真正要徹底穩定南中,不能只靠這一個途徑,還得從外部再找到一個合適的突破口,來穩定南中的糧價才行。

不然那幫世家真要甩鍋砸碗的話,南中會因爲缺糧,第一個騷亂的。

因此,張溪盯上了交州的士燮。

說真的,其實南中並不是種植甘蔗最好的地方,最好的地方是交州西南部但那是士燮的地盤,而士燮又被孫權當成後花園。

但張溪覺得吧,交州這個地方,士家人簡直是在浪費土地和人力。

士家人佔據交州,卻基本是隻掌控着交州的東北部區域,那裡是大片的平原,糧食產量較高,人口也相對集中,在這個時代,掌控這樣的區域是一方諸侯必然的選擇。

而交州的西南部呢,山地比較多,不太適合種植水稻,因此士燮根本不重視,他甚至讓那些山地被夷人佔據後也不管不顧。

張溪看着心疼啊.那可是大漢的領土,給誰也不能給那些不服王化的蠻夷佔據啊,再者說,誰說那地方沒有價值的,那些地方可是最好的甘蔗種植區啊。

所以吧,張溪其實有心,把交州,最少也得是交州南部的那些地方,想辦法給它佔據了,用來種甘蔗。

但諸葛亮卻想了一會兒,表示不能這麼幹。

一者,是因爲孫劉雙方重新簽訂了盟約。

今年年初的時候,諸葛亮親赴巴丘,跟徐庶一起合作,對付江東的周瑜,張昭,雙方在不停的勾心鬥角,各種討價還價後,再次達成了協議——以江夏郡作爲賠償條件,雙方重修盟約。

這個條約是諸葛亮代表劉備去談的,也是劉備親自同意的.劉備集團跟江東集團可不一樣,劉備可是要臉的人,這種情況下,張溪要打交州的主意,諸葛亮也覺得不是很妥當。

另一個.留着士燮,才方便搞事情啊。

雖然武力攻取交州不可取,但用其他的手段打主意,這個倒不是不行。

諸葛亮可從來不迂腐的,當初孫權藉着南中內亂的時候給劉備添堵,難道劉備就不能用同樣的手段給你還回去?!

士燮這個人,雖然表面是臣服了江東孫權,但那是因爲士燮實力不行,如果有足夠的實力可以自保的話,士燮作爲一方諸侯,也不是那麼好惹的。

不能硬攻士燮的領土,這樣只會讓士燮徹底倒向孫權但可以利誘啊。

諸葛亮瞬間想出了一個主意——可以用南中的銅礦和鐵礦,換取交州的糧食和甘蔗。

這個想法,瞬間就說到張溪的心裡去了。

本來張溪給南中尋找的規劃出路中,就有尋求外部糧食的想法的,而目標也是士燮。

沒辦法,誰讓士燮的交州,稻米可以做到一年三熟呢,那地方產糧啊。

現在諸葛亮一說交換,張溪頓時來勁了,兩個人湊在一起合計起來。

諸葛亮的意思,就是用南中的銅礦,鐵礦,跟交州的士燮換稻穀和甘蔗。

這種事情,哪怕是孫權知道了,大概也會睜一隻眼閉一隻眼的。

一方面士燮在交州還是有一定自主權利的,哪怕是孫權也無法阻止。

另一方面孫權難道就不缺銅礦和鐵礦麼?!

這兩樣東西,鐵礦還好點,江東範圍內還有,但銅礦,孫權都缺的快哭了不然也不至於在後來財政崩潰後,發行什麼“大泉當千”,那玩意兒可是比劉備的直百錢還狠。

可問題是,銅鐵這兩樣東西,天下諸侯,誰會給他孫權?!

所以,如果士燮能有辦法從劉備那邊弄到銅礦和鐵礦,孫權說不定不會反對,還會調集江東的多餘糧草,讓士燮多換一點呢。

至於甘蔗麼.這是諸葛亮爲了引誘士燮種植甘蔗的一種手段。

一旦蔗糖打開市場,價格又這麼貴,士燮不可能意識不到,肯定會在交州南部大量種植甘蔗的。

畢竟甘蔗對土地的要求不高,只是對光照和溫度要求高,交州西南部不適合種水稻,但適合種甘蔗啊。

用糧草換取銅鐵礦,可能士燮和孫權還會有些顧慮,但這個甘蔗,除了能做灰糖外,一無是處,能換銅鐵礦不是更好麼?!

而且士燮作爲中間商,都未必會把甘蔗可以換礦石的事兒告訴孫權,自己悄咪咪的換來一批,打造軍械錢幣,擴充自己的勢力不好麼?!

這樣的話,士燮和孫權之間的關係,早晚會變的越來越不和睦。

而以交州的人口和經濟體量,在現在三足鼎立的情況下,想要自立的能力又不夠,如果沒有野心也就罷了,如果有野心呵呵,那就有好戲看了。

交州北部的南中地區可都是山路,而且瘴氣瀰漫,打這邊可不容易。

交州的南部是大海,除非士燮提前知道對面有個相當大的海島,到那邊去發展,否則士燮絕對不會往南看一眼。

而交州的西部,在這個時代,那就是真正的蠻夷和野人聚居地,士燮可是漢人世家出身,可不會去跟蠻夷共處。

那麼士燮剩下唯一能做的,就是往東部發展,跟孫權翻臉,攻打江東。

到了那個時候,諸葛亮就可以一邊看戲,一邊坐觀成敗,隨時尋找介入交州的機會了。

要不說諸葛亮這個人.他壞啊。

(本章完)

第765章 諸葛入長安第468章 馬超的神奇操作第267章第456章 反攻第409章 不覺中計的趙昂第198章 對峙與密約第1197章 退守第249章 人手不足第906章 安撫第782章 敗退第604章 收尾第1147章 破關第51章 亂世人心第1225章 貿易戰(二)第980章 張昭的態度第620章 潰敗第464章 總動員令第468章 馬超的神奇操作第1215章 下詔伐吳第1196章 識破和突圍第138章 油江口第609章 到來第485章 搞事兒的孫權第161章 出門在外皆不易第1222章 經濟戰第1068章 朱然突圍第70章 江夏太守第137章 中箭第433章 巧遇第1133章 心累的陳泰第577章 接應第194章 示範區第713章 地獄笑話第832章 曹休出兵第691章 戍邊第1128章 蔣濟的策略第1186章 河內變化第124章 攻城先拔寨第466章 再次僵持第596章 正面較量第838章 試探性進攻第618章 突然出現的王平第213章 “謹慎”第1254章 兵臨城下第824章 異道會潼關第421章 張飛的遭遇第365章 點兵點將第251章 調人第327章 孫尚香的選擇第1218章 陸遜離淮南第386章 水泥第228章 戰與和第626章 敗退第170章 再次離家出走第1059章 偏師出兵第279章 江東密議第821章 主帥對決第118章 苦肉計第1239章 進攻方略第873章 南門決斷第1013章 交鋒第881章 關羽的異常第81章 衝陣第186章 周瑜病危第838章 試探性進攻第283章 進攻準備第778章 舌辯第300章 水淹七軍第813章 撤軍第705章 女兒事第925章 誤會第1134章 賈充的謀略第1066章 倒黴蛋張承第880章 故伎重演第1210章 劉放的打算第34章 榨油第544章 小鎮用兵第81章 衝陣第1214章 聖裁第1249章 攪局者(二)第404章 姜冏和樑緒第428章 分兵還是不分兵第268章 魯肅病重第340章 陸遜攻宜都第416章 騎虎難下第1144章 不安分的胡奮第378章 倒黴的小姑娘第777章 來者可是第441章 退守街亭第844章 張飛用計第336章 公安城的戰鬥第45章 初成第1163章 各懷心思第1189章 變數第1223章 李嚴的無奈第664章 槐裡之戰第900章 季漢的盤算第998章 朱然的理由第1205章 司馬懿的謀劃第1143章 撤軍方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