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3章 體能訓練

第33章 體能訓練

黃祖這個人吧,其實能力是有的。

江夏這個地方,孫堅打了一次,自己掛了。

孫策打了一次,沒贏。

孫權打了一次,贏了,但沒完全贏,半路殺出個甘寧來,把好事兒給攪和了。

張遼馬上也會打一次,黃祖輸了,丟了幾個縣,但也不算輸的太慘。

孫權一年後又打了一次,剛巧遇到自己母親去世,不得不收兵。

一直到建安十三年的春天,孫權才一鼓作氣幹掉了黃祖佔據了江夏大半.就這樣,還是留了夏口沒能打下來。

黃祖能在江夏,面對這些猛人的圍攻,尚且堅守了十幾年,他的能力還是不容置疑的。

但有一說一,這些年黃祖確實變了

不好說是因爲老了,腦子糊塗了,還是覺得自己當了十幾年的土皇帝,心態膨脹了,做的事兒越來越難看了。

殺禰衡這事兒就是一個轉折點。

要知道禰衡確實是天下名士。

你別管這個名士到底是不是世家吹出來的,是不是有做實務的能力.別人可以殺,唯獨你黃祖就是不能殺。

曹操不殺禰衡,是因爲當時他要準備跟袁紹對決,需要世家的支持,所以禰衡這貨雖然羞辱了他,但考慮到影響,他不能殺。

所以就送給了劉表。

而劉表呢,能坐穩荊州靠的就是世家的支持,所以劉表也不敢殺禰衡得罪天下世家,所以就送去給了黃祖。

人家劉表也是好意。

禰衡是天下名士嘛,而你黃祖則是荊襄黃氏,祖上也是名士黃香.伱們應該能有共同語言吧。

可沒想到,黃祖把禰衡給殺了,而且手下殺的那叫一個乾脆利落,連反悔的時間都不給黃祖留。

當然,禰衡這人吧,也許智力挺高,但是情商確實太低,把能得罪的和不能得罪的人都給得罪了一個遍,偏偏也沒讓人看出他有除了叨叨以外的其他本事。

殺了也就殺了,站在務實的角度來說,殺了也沒啥損失。

但禰衡這個人,曹操、劉表都可以殺,唯獨你黃祖不能殺,也不該殺。

因爲禰衡是你的“同類”,禰衡本身就是你們這些世家推崇出來的名士,怎麼可以讓一個世家子弟殺了呢?!

黃祖不可能不知道這點,而曹操和劉表都能忍的人,黃祖卻忍不下,這隻能說明黃祖的心態出現了問題。

這還是在建安三年的事兒。

之後的七年多時間裡,黃祖在江夏儼然一副土皇帝的作爲,行爲做事方式更是連荊州黃氏本家都有點看不下去了,所以纔會放着江夏黃祖這樣的一地之首不管,轉而交好劉備。

所以當張溪說黃祖“久後必有所失”的時候,徐庶是表示贊同的。

人不可能一直等待機會送上門來,而是需要主動去創造機會.奪取江夏這事兒,雖然現在看來並不現實,但萬一真有這麼一天的話,提前做好準備和臨時去佈局,差別還是比較大的。

徐庶回去後,仔細思考了一夜,隔天一早就去了劉備的府邸,一直到天都黑了,才從劉備府裡出來。

兩人談了什麼只有兩人知道,而徐庶回來後,也沒再跟張溪提起這個事兒。

張溪倒是也不太在意,畢竟這會兒他正忙着給張飛營中的士兵上體能訓練呢。

站軍姿的訓練依然在繼續着,慢慢習慣了這種事情的士卒們,也從原本的三分之二不達標,變成了現在的基本達標,這樣的話,體能訓練就該放到日程上了。

這時代的軍隊也是有體能訓練的,基本內容就是跑步。

一營士兵外出,在指定的時間到某個指定地點集合,然後再跑回來有點野外拉練的意思。

不過比起現代的負重越野,動不動就幾十斤的負重這年月的士卒覆甲率實在太低,士卒基本就是一件單衣,只有什長才會有一片皮甲護住前胸要害,全身皮甲至少得是小校這個級別的人才能有。

而這年月普通士卒的全部裝備也就只有手裡的一根戈或者矛,有些人甚至連長劍和刀都沒有,畢竟那些玩意兒太費鐵,劉備軍暫時還供養不起。

這些東西總共加起來也沒多少負重,起不到太多的訓練效果。

因此,張溪就給每個士兵的雙腳上都綁上了三斤的沙袋,人爲增加了負重的效果。

之所以只綁三斤,是怕這些士卒們一時間適應不過來,打算等他們習慣了,再慢慢加大沙袋的重量。

而且沙袋綁腿的訓練方式,對膝蓋的負擔很大,張溪也不敢第一次訓練就直接上量,訓練也是要講究循序漸進的嘛。

而爲了防止有些士兵偷奸耍滑,張溪還專門安排了軍正騎馬沿途監督,誰要是中途解下來,那不用說,什長五下脊杖伺候。

是的,張溪只打什長,因爲什長在第一線,他要是捱了打,那解下沙袋的士兵肯定會更不好過起碼比挨五下脊杖還要難受。

當然,也不能只罰不賞以一校爲單位,第一個回到校場,並且中途並無士卒解開沙袋的隊伍,全員可以喝到香噴噴的夾肉粟米飯配肉湯,第二個回到校場的隊伍可以吃到正常的伙食,另外也可以喝到肉湯,從第三個回來的到第五個回來的隊伍可以吃到正常的軍中伙食,而最後一個到的隊伍嘛呵呵,吃還是有的吃的,畢竟要保證體力,就是吃完了,什長五下脊杖,小校十下脊杖。

這年月當兵不容易,但是吧,起碼能吃上飯,而如果再能喝上肉湯就已經夠讓他們拼命的了,這要是再有肉吃,哪怕只是一碗粟米飯上加一片薄薄的肉片,不管是什麼肉,都能讓他們瘋狂。

現在張飛軍中士卒,比起站軍姿這類只有罰沒有賞的訓練科目,明顯更偏向於體能訓練。

雖然說跑完了會累個半死,但是有機會能吃到肉啊。

那個架勢,張飛看了都忍不住私底下感嘆一句,說是“虎狼之師”。

原本還心疼那些買肉錢的張飛,現在看到這幫嗷嗷叫的士卒,心裡別提多高興了。

可張溪卻隱隱的有些擔憂。

士兵們這麼跑,可不算太合理.有些人爲了吃肉,拼了命的跑回來,回來後很多人都脫力了。

要命了,三斤的沙袋就脫力了,以後還怎麼上二十斤的沙袋?!

這不是張溪想要的訓練效果。

跟張飛這個黑廝商量這事兒吧,張飛根本不以爲意,他認爲這是好事兒,而且他也沒有脫力這個概念,只是認爲士卒們是累了,休息幾天就能好了。

張溪卻知道,人一旦跑到脫力了是很危險的,而且就現在這羣士兵的身體素質,一個脫力搞不好會要命的。

可張溪真的沒有什麼好辦法,他也沒想到這年月肉食的誘惑會有這麼大。

不得已,張溪只能偷偷的去找寇封。

這小子也是張飛軍中的小校,並且這幾次體能訓練中,跑的最歡,脫力最多的也是這傢伙帶領的隊伍。

這可不行。

寇封手下的士兵都是他的舊部,換句話說,他們都是訓練還不到半年的新兵。

理論上講,要是不負責任一點,半年訓練的士卒足可以上戰場當炮灰了.但在張溪眼裡,這羣人跟剛放下鋤頭的農民沒太大的區別。

因此,張溪去找寇封,一方面是擔心這麼跑下去,寇封手下會有太多人撐不住,另一方面,也是想借寇封的部下,給全營將士打個樣。

張溪告訴寇封,綁沙袋跑步,需要全程保持一定的速度跑,不要着急,這樣才能起到鍛鍊效果。

如果只是爲了吃一口肉就硬頂着跑.三斤沙袋你這麼幹可能還撐得住,要是換成十斤的沙袋,會出大事兒的。

可寇封不樂意這麼幹,不是耽誤他的隊伍吃肉麼。

要知道一共就進行了三次體能訓練,他的隊伍只喝到一次肉湯.再讓士兵們慢慢的跑,底下的兄弟們會責怪他的。

可張溪不管這些,只是拿出了兄長的架子出來,逼得寇封下次體能訓練必須按照他的要求跑。

至於吃肉喝湯,暫時不要計較這一次兩次的,因爲下次體能訓練,張溪打算給這羣士卒們加加重量。

三斤沙袋你們不當回事,爲了吃肉跑的歡是吧,沒事兒,咱這次上五斤的。

寇封雖然依然很有怨言,但是兄長的話他又不能不聽,只好默默的下去安排。

而寇封對於自己這個隊伍的掌握還算比較成功,起碼在明面上,張溪沒聽到多少抱怨的聲音。

而綁上了五斤沙袋的這次體能訓練,也成功的讓寇封喝到了肉湯。

真不是寇封的隊伍軍事素養有多高,實在是其他人太大意,沒把五斤沙袋當回事。

除了寇封以外的小校們,對加了兩斤沙袋的綁腿壓根不以爲意,拿在手裡掂量了一下覺得沒啥區別,依然是按照那種搶肉吃的方式在跑步。

六個隊,有四個隊半路就開始有人掉隊,有些人要不是發現的及時,恐怕真的會有生命危險。

就這樣,四個隊中,每個隊都有十幾甚至二十幾個人倒地不起,最終拖慢了整個團隊的速度。

至於第一名嘛是張飛的部曲隊伍。

沒辦法,這幫人本身身體素質就比其他士卒要強悍,三百人的隊伍雖然也有倒地掉隊的,但因爲身體素質出色,掉隊情況沒有其他隊伍那麼嚴重,而即使掉隊了的士卒,稍微緩了一下也能繼續跟上,終究是比其他隊伍的人先全員回到校場。

只不過回到校場後,雖然獲得了吃肉權,但整個行軍隊伍都已經累的不行了,一時間也沒幾個有胃口吃肉的。

寇封的隊伍是第二名,但寇封的隊伍有個優點——一百五十人,無人倒地,無人掉隊,關鍵還不算太累。

雖然只能喝肉湯吧,但還都能有說有笑的,比後來回來的那幫只能蹲在地上喘粗氣的傢伙們強的不是一星半點。

這就是張溪想要給全軍打的樣。

不是說你跑的快就算贏了,畢竟戰場上不是比誰跑的快,又不是逃命。

如果都跟搶肉吃的這麼練,半途有人掉隊不說,到了目的地也沒有多少戰鬥力了這樣的軍隊跑再快有什麼用,上門送人頭麼。

很顯然,寇封這個隊伍的樣打的好,不僅張飛看出了端倪,其他幾個小校也看出了端倪。

張飛把六個小校全都拉倒了軍帳裡,狠狠的罵了除寇封以外的五個小校一頓,然後又狠狠的誇了寇封一頓,最後賞了寇封半根豬腿,說是額外賞賜給寇封帶的那一隊士卒的。

再然後.軍中的體能訓練,就算是正式上了軌道了。

至於軍械操練,這事兒張溪沒辦法,張溪不會武藝。

就連張溪身上掛的配件,也只是爲了符合這年代人的身份習慣,那玩意兒純裝飾,張溪根本不會用。

總而言之,張飛營中的操練,總算是慢慢的上了正軌。

(本章完)

第722章 東吳有變第1087章 應對第620章 潰敗第274章 王基第1087章 應對第979章 出使變故第778章 舌辯第820章 騎兵對決第1128章 蔣濟的策略第263章 忙碌第374章 滇馬第1038章 東吳退兵第875章 司馬昭的誤判第31章 商討第363章 議策第637章 日薄西山第993章 真正的目的第417章 出城作戰第1202章 鄧艾的進軍路線(三)第667章 勸降二將第531章 衝陣對決第775章 漢軍軍議第1130章 變策第108章 過江第691章 戍邊第106章 退守夏口第771章 擅自出兵第834章 追擊第455章 張郃摸魚第142章 分地盤第404章 姜冏和樑緒第192章 沼澤改田第724章 人選第532章 張溪的應對第563章 圍堵第82章 蒙衝第670章 休戰退兵第396章 子午谷奇謀第1122章 局勢有變第471章 蘇則的選擇第542章 分兵救援第269章 清閒第242章 楊儀第1142章 魏延的判斷第1241章 大泉當千的影響第387章 北方有變第355章 休戰與封賞第377章 戰後處置第1127章 魏延的計劃第624章 好消息和壞消息第1095章 五伐中原第822章 折中一下第1187章 兩線失敗第114章 船上議論第361章 和談條件第1036章 主帥心思第405章 冀縣密議第83章 議策第862章 尾聲第508章 將帥不合第339章 陸遜之計第399章 偷襲計劃第7章 三國第989章 戰備第289章 關羽的策略第396章 子午谷奇謀第1227章 對外用兵第1179章 進兵河東第1198章 河內崩局第1246章 大殺四方的文鴦第877章 城門攻防戰第184章 南郡異動第824章 異道會潼關第75章 離去的準備第228章 戰與和第836章 包圍網內的苦戰第421章 張飛的遭遇第1176章 郭淮的盤算第333章 朱桓的建議第383章 分配第837章 歪打正着第768章 突如其來的戰爭第811章 前後夾擊第426章 姜維的動機第71章 博弈第775章 漢軍軍議第390章 雜章第740章 諸葛的苦衷第847章 潼關之戰(二)第816章 曹叡的決斷第63章 火箭第1197章 退守第163章 確定身份第716章 關中世家第63章 火箭第558章 魏延的奇計第789章 領兵出征第287章 攻克宜城第812章 擊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