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59章 閒談江東諸將

第259章 閒談江東諸將

建安二十年的冬天,來臨了。

今年的氣候有點反常,天氣不算特別的冷,荊南大地上基本沒有下雪,但冬雨一直淅淅瀝瀝的下個不停,又冷又溼的,連徐庶都在給張溪的信裡抱怨這事兒。

江陵地區,今年只下了一場雪,剩下的時間也是陰雨綿綿的,讓人渾身難受。

按理來說,荊州地界的天氣不應該這樣的,今年也不知道是怎麼了,就是那麼奇怪。

而在淮南地區,這種情況就更加嚴重了。

淮南地區本身就不怎麼下大雪,有也是小雪.但今年,斷斷續續的下了快一個月的雨了。

這就讓本來打算在濡須口跟曹操對峙的江東軍很難受。

是的,曹操又南下進攻淮南了,而且還是希望在濡須口一帶取得突破。

孫權嘛,上次逼走了曹操,這次當然不虛啦,一邊命令濡須口的守將蔣欽負責堅守,另一邊則拜呂蒙爲都督,率兵支援濡須口。

但這一個月的雨,澆的江東軍上下,士氣低落。

當然,曹操那邊其實也不好受,但曹操那邊的情況,跟江東的情況不一樣啊。

曹操是真的一人說了算的,軍糧和士卒大多是來自軍屯和民屯,受到的約束比較小。

可江東這邊,因爲實行的是世兵制,江東的士卒有很大一部分都是世家大族的私兵。

而江東的世家大族,正常情況下分爲兩大類。

一類,是江東本地世家,一類,是淮泗軍功集團。

淮南這地方,是淮泗集團的老家,同時也是孫權北出佔據青徐的瓶頸,只要突破了這個瓶頸,那麼淮泗集團一方面可以殺回老家,衣錦還鄉,另一方面就可以輔佐孫權進入中原腹地,進取天下。

但江東本地世家們,會把自家花錢養的私兵,來幫淮泗集團的人奪回家鄉,幫助孫權問鼎天下麼?!

很顯然,人家又不傻缺,當然不樂意啦。

先不說你孫權進軍青徐後,能不能真的問鼎天下,就說那幫淮泗佬,哪個江東世家的人喜歡的?!

這幫人當年隨着孫策打進江東,哪個手上沒有江東世家的人命?!哪個沒有搶過江東世家的田產丁口?!

如果不是打不過他們,江東世家還能忍到現在?!

前幾年,曹丞相南下江東,跳的最歡的人不就是這些江東世家嘛,他們巴不得曹操打過來,反正在曹操手下也不可能比過得比當初在孫策手下時候更憋屈,投降曹操不僅能保住官位,還能讓這幫淮泗佬徹底完蛋,多好。

結果沒想到啊,孫策是掛了,但孫權這個看着軟乎的傢伙剛強了一把,淮泗集團的那個周瑜又意氣風發了一下,一把大火把曹操給燒走了。

好吧,曹操走了就走了吧,也不是什麼大不了的事兒。

可你孫權你好歹支棱一點啊,好不容易殺退了曹操,倒是想辦法給大家弄點好處啊.結果非要跟那個劉備結盟,最後偌大的荊州,只撈了三個郡,其中兩個郡還是需要自己先墊錢才能開發出來的地方。

江東世家很不滿意啊。

當初跟孫策對着幹,自己損失慘重,現在跟孫權合作幹,自己依然撈不到好處。

現在孫權又在那羣淮泗集團的逼迫下,連續在淮南地區用兵,江東世家們能樂意麼?!

本來就不樂意出兵淮南,現在又在路上淋了一個月的雨,怎麼可能好好的打仗。

所以嘛,這次孫權雖然在淮南地區跟曹操對峙,但跟上次不同,這次孫權是被曹操給摁着暴揍,雖然也偶爾有閃光點,但總體來說,還是處在下風。

而且孫權也不知道是怎麼想的,這次淮南用兵,都督是呂蒙,前鋒是蔣欽,徐盛,周泰等人,老將名將們是一個沒帶。

甘寧,程普病重還情有可原,但讓周瑜留在建業守家,讓魯肅屯兵陸口主持長沙郡和桂陽郡的開發,這就無法理解了。

然後一羣中生代加上孫權,打的一坨翔一樣。

孫權的用兵吧,一向讓人感覺一頭霧水,有種人菜癮還大的感覺這一點,別說關羽了,張溪都看不太懂。

大冬天的閒着沒事兒,又是新年的,張溪上門拜完年後,關羽就留張溪一起喝酒聊天,順便的就聊到了孫權的軍事水平問題。

關羽一開始不是太看得起孫權的軍事水平,畢竟這位一方主君,從第一次領兵打合肥,被蔣濟一封信給騙走開始,關羽就覺得這人的水平就那樣了。

但之後呢,孫權在濡須口打了一仗,還是正面跟曹操硬剛,雖然最後是孫權服軟曹操才退的兵,但在隔壁觀戰的關羽並不知道這個細節,反正從結果上看,曹操沒佔着便宜,最後退軍了,導致關羽對孫權的態度發生了一次一百八十度的轉彎。

莫非,這位其實也是一位知兵的君主,只是第一次上陣沒有經驗,所以才被蔣濟給騙了?!

畢竟曹操的水平在那兒擺着呢嘛,能擊退曹操,已經算是很不得了的功績了。

但後來吧,孫權在合肥浪了那麼一圈,讓關羽都含糊了。

這貨到底是什麼軍事水平?!

雖然,因爲周瑜的力挽狂瀾,孫權在合肥城下打的也不算難看,最終也是全身而退的。

但關羽作爲一名久經沙場的名將,一眼就看出了孫權在合肥之戰中犯了一個致命的錯誤,而且這個錯誤還連續犯了兩次。

都是對中軍的保護不足,很容易讓人偷襲中軍。

第一次,是周瑜及時救援,這才轉危爲安,第二次,還是周瑜提前做出了安排,否則就孫權當時剩下的兩三千人,要是能打得過張遼率領的三千人,他關羽把自己的名字倒過來寫。

張遼什麼水平,他關羽還能不清楚麼,這位出馬,同等兵力下,關羽自己都沒有必勝他的把握。

也就是說,要沒有周瑜,孫權現在還有沒有命在都不一定呢。

現在更是在濡須口被曹操摁着摩擦關羽都懷疑,這個孫權到底是不是在演,怎麼這個指揮水平忽高忽低的?!

張溪對此吧,表示自己也無法理解。

說實話,其實張溪是知道的,孫權這個人,內政技能點滿,宮鬥水平極高,但軍事水平嘛.嗯,大概就水戰指揮和膽略還可以,其他的一文不值。

但張溪不能這麼說啊。

眼前這位可是二爺啊,不是一般驕傲的二爺。

歷史上的二爺,雖然沒有大意,但對陸遜替換呂蒙當大都督,也表達過對陸遜的不屑的。

這要是當着二爺的面,說孫十萬的水平就那樣.搞不好襄樊之戰的時候,二爺真就走演義路線,真敢把南郡抽空了也說不定。

而且吧,現在的二爺,因爲有周瑜的高光水準在前,對呂蒙也相當的看不起,或者說,在二爺的眼裡,就沒有呂蒙這個人的存在。

這事兒還真的不能怨二爺,主要是這個時空的呂蒙吧,仗打的不少,但真沒啥特別出名的事蹟。

好不容易偷襲了一次荊南吧,被徐庶給擋在了湘潭,寸步難進,現在當都督守衛濡須口吧,被曹操給堵住了一頓暴揍.這樣的人,就是張溪也很難想象,這貨還有沒有這個資格,領兵偷襲荊州。

就算張溪拐彎抹角的提醒二爺,要小心呂蒙,二爺也是嗤笑一聲,說一個無能莽夫,有什麼需要擔心的。

就在張溪擔心,二爺這是傲氣上來了,又看不起人了呢,結果二爺話鋒一轉,說江東唯有周瑜,魯肅二人,需要多加提防,謹防他們偷襲荊州。

張溪瞬間把心給放回去了。

好傢伙,原來周瑜沒死,還有這種好處.二爺一直惦記着周瑜,就怕周瑜偷襲荊州呢。

畢竟周瑜經過赤壁一戰後,就已經是天下公認的名將了,再加上這些年二爺就在隔壁,對周瑜的各種情報收集也一直沒有停下,對周瑜的認知,可是深刻了不少。

對了,還有魯肅,二爺對魯肅的評價也非常的高,認爲魯肅這個人,雖然主要是主持幕後工作,沒有帶兵經驗,但是他把駐地從巴丘直接移到陸口,就好像一根魚刺一樣死死的卡住荊州的喉嚨,讓關羽始終不敢輕易北上。

不然就現在襄陽城的守將滿寵,二爺早就提兵去襄陽城下試試他的斤兩了。

可魯肅屯住陸口,鬧得二爺也不敢從荊南調兵,武陵的徐庶,零陵的潘濬,公安的文聘,二爺都不敢調動,就怕魯肅突襲荊南或者公安。

別說什麼魯肅主張孫劉聯盟了,經過荊南之戰後,二爺對江東的戒心就從來沒有放下過,其中就包括魯肅。

而周瑜就更別說了,二爺覺得,如果是周瑜要對南郡下手的話,不管是從江夏方向,還是從長江上,都有可能進犯。

上次荊南一戰,二爺在長江上被周瑜堵住了一頓揍,鬧得二爺現在還覺得荊州的水軍不行,拼了老命的造船訓練水軍呢。

某種程度上來說,二爺真不擔心呂蒙,但他擔心比呂蒙更猛的周瑜,以及一個雖然躲在幕後,但卡的他不敢輕易北上的魯肅。

什麼時候這倆人都死了,二爺纔敢放心大膽的出兵襄陽,否則的話,沒有完全的準備,二爺也不敢貿然行動。

(本章完)

第780章 終於看破第800章 郭淮的疑慮第1082章 戰略制定第701章 劉備病重第85章 守城方略第390章 雜章第835章 截斷後路第741章 教子第202章 各方反應第290章 戰報第592章 變小心的馮習第1048章 戰備第1103章 調整部署第356章 五虎將第264章 再見面第683章 影響第719章 諸葛到來第945章 撤軍第104章 長阪坡之戰(三)第960章 洛陽攻城第392章 魏王曹丕第446章 街亭混戰(一)第199章 營中瑣事第1080章 世家變化第48章 鴛鴦陣初戰第165章 朋友第1141章 濮陽失守第1章 求職第1165章 平策第402章 魏延的傷勢第82章 蒙衝第193章 諸葛亮視察第104章 長阪坡之戰(三)第858章 潼關之戰(十三)第1128章 蔣濟的策略第1226章 對內妥協第658章 投誠第1184章 急襲第946章 洛陽防備第424章 中軍突擊第1章 求職第1127章 魏延的計劃第369章 三路戰局第749章 各懷鬼胎第189章 置地第182章 容後再議第682章 奇葩取士第358章 戰與和第288章 胡修與呂常第338章 江陵城下第85章 守城方略第748章 對內整治第523章 又送女裝第387章 北方有變第689章 治理雍州第366章 作戰準備第101章 漢津口之戰第127章 謀取荊南四郡第255章 鄧艾的親事第902章 折中第1018章 陸凱第832章 曹休出兵第825章 議定出兵第736章 爭(一)第449章 吳王第1251章 順流而下第413章 冀縣城內第1200章 鄧艾的進軍路線(一)第392章 魏王曹丕第144章 張機第905章 同行第709章 異動第900章 季漢的盤算第987章 議定第714章 雪災第40章 運氣極好的曹操第247章 成都述職第956章 影響第951章 潁川應對第937章 弘農楊氏第688章 雍州刺史部第130章 攻城(一)第865章 戰後第42章 編練鴛鴦陣第1132章 秦朗進軍第75章 離去的準備第910章 水戰第13章 吹牛第1055章 水戰(三)第584章 失敗第839章 戰略改動第1117章 孟達的決心第473章 退兵第57章 三顧茅廬第477章 改制第63章 火箭第437章 街亭第614章 亂戰第1225章 貿易戰(二)第296章 臨陣變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