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14章 勸降?

第214章 勸降?

張溪沒想勸降張任,真的,他可以對天發誓。

能面對劉備的勸降,還說出“老臣終不復事二主矣”的人,怎麼可能會投降。

張任這個人,雖然戰績基本是羅貫中幫着“打”的,但忠心方面,羅貫中可沒有一絲一毫的誇大。

但張溪這一連串的動作,看在龐統眼裡,就是在勸降張任。

先是完全不提張任戰敗的事兒,又把剛剛張任不講誠信偷襲的事兒放在一邊,就跟張任扯一些字號方面的事兒這是很明顯的轉移張任的注意力,讓他不再心存死志。

本來第一步進行的挺好的,張任也被張溪給轉移了注意力了,接下來就可以從其他角度切入勸降了.這貨倒好,抓着人家的字號不放,非要問個明白。

龐統實在看不下去了,不得不出面接替張溪,繼續勸降張任。

不過有一點,龐統還是對張溪感慨挺大的。

這個張元長,雖然是膽小了一點,但心胸是真的大.張任剛剛耍詐偷襲,這要是換成其他人,現在張任已經人頭落地了,哪兒還能像張溪這樣,蹲下來勸降人家的。

龐統對張溪是挺滿意的,但對張任.龐統也有點不耐煩了。

他接手張溪的勸降工作後,張任似乎又回到了老路上,梗着脖子罵人,然後還再三強調,趕緊殺了他,以全名節。

龐統看的出來,張任真的就是要求死。

但龐統心裡不是味啊。

剛剛張元長勸降你的時候,你還跟他討論字號的問題,怎麼到我這兒,你就一心尋死了呢?!

龐統無奈的再次看向了張溪,那意思就是徵求張溪的意見。

畢竟剛剛是龐統中途強行接手的,說不定其實張溪有好辦法,可以勸降張任。

而張溪呢,早就等的不耐煩了。

“伱一心求死,本將自可成全與你!”張溪看着張任,說道,“只是死前,你能不能就告訴我,你的字到底是什麼?!”

真的,很好奇嘛。

張溪是穿越的晚了,什麼顏良文丑,高覽高順的,已經沒機會給他問了,現在好不容易逮着一個,不得好好的問個清楚?!

龐統聽着翻了個白眼.你現在再糾結這個,有什麼用?!

可貌似,這事兒對張任是特攻。

張任瞬間又臉色漲紅了,死死的盯着張溪,憋了好半天,最後才從嘴裡蹦出兩個字來。

“無字!”

“無字?!不能吧?!”張溪撓撓頭,繼續問道,“我聽說你乃寒門出身,祖上好歹也是闊過的,怎麼就沒給你取字?!”

這話一說,張任臉色都快趕上二爺了。

又是一陣沉寂後,張任才勉強說道,“某自幼父母雙亡,又年少荒唐,不受族人待見,故成年後,無人取字.可殺我否?!”

“原來如此!”張溪點點頭,但想想,又不對,問道,“吾觀將軍如今已年過三旬,亦聞人言,將軍深受劉益州器重,怎的劉益州未曾給將軍取字?!”

這話一說,張任頓時一滯,然後默默不言。

一個人的字,一般都是家中長輩取的,但如果遇到像張任這樣父母雙亡的人,成年後又因爲人緣不好,沒長輩願意幫他取字,那麼作爲主公的劉璋,其實是有這個資格可以給張任取字的。

畢竟不是什麼麻煩事兒,又是自己的心腹愛將,取個字,拉進一下雙方之間的距離,兩全其美。

但劉璋畢竟是劉璋,他的心沒那麼細,御下的手段最多也就是在職位高低和錢糧賞賜上來回轉悠,自然考慮不到這麼細節的方面。

本來吧,張任也沒太在意這方面的事兒,但現在被張溪這麼一說,莫名的感覺有那麼一絲不對味。

不過不等張任有什麼表示,張溪已經揮揮手,說道,“既然無字,那也不好強求左右,將張任推出去,斬訖報來!”

特麼龐統要瘋。

好傢伙,這張任剛剛明明動搖了啊,你這就直接斬了,不繼續勸降了?!

我拜託你啊,你剛剛自己都說了,張任是劉璋的心腹愛將,如果能勸降張任,先不論他是不是有能力,這個影響是很重要的。

連劉璋的心腹都投降劉備的話,那劉璋還有什麼堅守下去的底氣?!

龐統趕緊出聲阻止,然後看看張溪,又看看張任,不敢隨便亂說話,只能順着說道,“張將軍欲全名節,統深感敬佩。然將軍如此忠義,豈可不留名字於後世?!統之見,不若請將軍稍待時日,由統稟明主公,請主公爲將軍取字之後,再斬將軍,以全名節,可乎?!”

龐統那意思,先用緩兵之計拖延時間,一方面求劉備給張任取字,說不得可挽回其心,另一方面,這事兒不成也不要緊,也算是一段佳話。

你別說,張任還真的有點動心的。

張任肯定是要求死的,這點是毋庸置疑的,畢竟他兩次兵敗,名聲已經毀了,如果再投降,那就真的是名聲臭了。

但如果死之前,能有一個字號留世,也不枉自己這一生征戰。

這個年代的人,生死可能不重要,但名這個事兒,真的說不準的張任也不想死後還被人認爲是黔首出身,祖上沒文化,連個字都沒有。

這是辱沒了祖宗,死後都沒臉見祖宗於地下的。

所以張任是沉默不語,畢竟這事兒他有點不好主動答應,就等着龐統派人把他押下去,擇期處斬了。

可張溪這個人吧.他真的沒有想那麼多,因爲他這個“名”“字”齊全的寒門子弟,是不可能體會到一個無字寒門子弟的內心的。

再加上受到了上輩子的影響,張溪覺得這事兒純粹是多事兒,反正張任又不可能投降的。

“士元兄,此事何必還要麻煩主公?!”張溪對着龐統說道,“大丈夫有名有姓,便足矣,有字無字都一樣,何必在此事上糾結。待攻破成都後,抓到了那劉季玉,讓他給張將軍補個字,不比麻煩主公要強?!”

不是,到底一開始,是誰在這裡糾結“字”這個問題的?!

龐統那個無語的.你這是非急着宰了張任不可麼?!

你倆有仇啊?!

張任也不能理解.這個主將,莫不是真的跟我有仇?!

三番兩次用字號羞辱我不說,現在在我臨死前想要個字號,這傢伙都這麼有意見?!

張任頓時冷哼一聲,表達了不滿。

而龐統嘛,看看張任那個不滿的神色,再想想張任的立場和劉璋之間的關係.突然有主意了。

龐統咳嗽一下,引起張任的注意,然後又故作輕蔑狀,對張溪說道,“元長此言差矣,我等攻破益州之後,那劉季玉自身尚且難保,豈有心情給張將軍取字?!”

嗯?!

這話啥意思?!

張溪奇怪的看着龐統,心說難道龐統那意思,要在破城之後,把劉璋給宰了?!

可在葭萌關的時候,你不是那麼說的吧?!

然後張溪就看到了龐統隱蔽的對他眨眨眼。

張溪頓時知道,龐統這是要耍花招了。

當即也想了一下,配合龐統,說道,“此事倒也嗯,劉季玉畢竟治理益州多年,人望到也不小”

張任一聽.啥玩意兒?!

你們當着我的面,討論要在破城後殺了我家主公?!

但仔細想想,劉備連這麼不要臉的殺人奪地都幹出來了,殺自家主公,那又算什麼?!

張任頓時不幹了,又要開罵。

但龐統就沒給張任繼續罵的機會,而是說道,“既如此,且暫時收押張任,等候主公發落.字不字的,終究還是讓主公定奪吧!”

說完,龐統不顧張任的叫罵聲,命人把張任押下去,好生看守,等待劉備發落。

等把張任押走了,龐統這才拉着張溪,商量起具體勸降的辦法來。

簡單來說,就是用劉璋的性命安危作爲要挾,讓張任投降,不投降,就殺了劉璋全家。

在龐統看來,張任既然對劉璋這麼忠心,應該會答應這個條件的。

至於劉璋嘛.都奪人地盤了,怎麼也不可能真的殺了劉璋的。

既然本來就沒打算殺,這樣嚇唬一下說不得又能勸降一名劉璋心腹,豈不是兩全其美。

張溪聽完,只是笑笑,對龐統說道,“此計雖好,然主公何等人也,豈能用之?!”

劉備這個人吶,雖然是亂世軍閥,不缺殺伐果斷,但同樣也算是這年代少有的光明磊落之人。

這次進攻劉璋,是爲了自己的基業,也是爲了興復漢室,所以劉備扔掉了臉面,選擇了亂世軍閥的道路,進攻劉璋,吞併益州。

這本身不是什麼光明磊落的事情,劉備這麼做也是爲了實現匡扶漢室的理想,迫不得已的事情。

但你要讓他配合龐統的計劃,嚇唬張任說他要殺劉璋,顯然劉備是不會這麼做的。

而事實上,劉備一聽說張任被擒後,第一時間派人過來,把張任接走了。

然後劉備就主動當着張任的面立誓,此番攻打劉璋屬於迫不得已,但打下益州後,絕對不會傷害劉璋一家任何人的性命,哪怕是雒城內的劉循,劉備也會盡量保全。

然後,劉備也讓張任自己選擇,是降是死,他劉備都可以成全。

但張任出乎意料的,選擇了不降,但也不死。

不降,是因爲他是劉璋的臣子,忠臣不事二主。

不死,是因爲張任被龐統那麼一咋呼,現在已經不相信劉備的誓言了,他要親眼見證劉備是不是會遵守諾言。

劉備對此也無奈,只能聽之任之,只要張任不做出出格的事情,就任由張任留在自己身邊。

可法正不能同意這樣的事情啊——君子不立危牆之下。

這張任要是起了歹心,對劉備不利,那怎麼搞?!

現在還沒打下成都呢,劉備要是有個萬一,這些士卒還不分分鐘潰散啊。

所以法正還是勸說劉備,你可以留張任一命,同時也是給其他劉璋心腹的一種寬慰和希望,算是收買人心。

但這個張任,你肯定不能留在自己身邊。

哪怕是送到張溪那邊的南門去,也不能留下。

然後張任就被押送回南門營地了。

張溪那個頭疼的。

北門有主公劉備在,確實不適合留下張任。

但我這邊還有個鳳雛在呢啊把張任和龐統放在一起,張溪總覺得好像把貓和老鼠放在一起,早晚要出事兒的啊。

(本章完)

第1011章 司馬遲疑第25章 徐庶第240章 合肥之戰第510章 各路安排第442章 守城第一天第601章 柳隱的壓力第54章 劉備歸來第449章 吳王第1116章 伏擊第493章 密議北伐第264章 再見面第527章 老友聚會第464章 總動員令第924章 人才問題第1238章 改良第59章 諸葛出山第1045章 東吳內政第95章 議戰第672章 魏吳和議第42章 編練鴛鴦陣第89章 救援魏延第384章 巡視地方第694章 復設丞相第1201章 鄧艾的進軍路線(二)第327章 孫尚香的選擇第477章 改制第642章 兩員老將第839章 戰略改動第244章 王炸組合第1188章 兵出幷州第1076章 事關國本?第851章 潼關之戰(六)第829章 上火的曹叡第342章 呂蒙的動搖和堅持第886章 龐統訓姜維(一)第1000章 公安撤軍第1126章 互相猶豫第244章 王炸組合第802章 援兵第940章 大變故第830章 曹叡的魄力第196章 潘濬的心思第1076章 事關國本?第838章 試探性進攻第1002章 退軍與合兵第377章 戰後處置第1145章 夾擊虎牢關第477章 改制第114章 船上議論第87章 失敗的夜襲第1097章 壞消息第800章 郭淮的疑慮第71章 博弈第777章 來者可是第896章 戛然而止第768章 突如其來的戰爭第697章 私宴第661章 潼關路第64章 博望之戰第200章 涪城相會第1012章 誘敵第1193章 蒼山嶺之戰第1068章 朱然突圍第200章 涪城相會第1046章 東征南征第671章 戰事停歇第138章 油江口第648章 遷民入關第552章 兩套應對第857章 潼關之戰(十二)第298章 許褚奪營第770章 曹魏動向第319章 劉璋的選擇第775章 漢軍軍議第615章 王雙的奮起第95章 議戰第579章 調整第436章 合肥失守第933章 魯陽第296章 臨陣變故第692章 爭論第904章 劉禪的應對第998章 朱然的理由第221章 直百錢第776章 詭異的魏軍動向第868章 選擇第41章 應對第55章 拜師第1161章 三年後(二)第419章 馬兒的行蹤第744章 掛帥第858章 潼關之戰(十三)第386章 水泥第1244章 全琮的心思第887章 龐統訓姜維(二)第351章 漢中之戰落幕第349章 樊城保衛戰(二)第247章 成都述職第632章 關羽的傷勢第1143章 撤軍方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