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00章 涪城相會

第200章 涪城相會

張溪跟鄧艾聊過了。

小鄧艾先是請師父原諒自己私自向他人請教的事兒,畢竟這事兒確實有點犯忌諱的,如果遇到小心眼的師父,會生氣也是理所當然。

當然,張溪沒那麼小氣,他教不了小鄧艾武藝,本來也是要幫小鄧艾專門找武術老師的。

在發現自己師父沒有真生氣之後,小鄧艾也很坦然的表示,自己真的跟魏將軍很合得來,魏將軍也願意教授自己的武藝,所以還請師父成全。

當然,如果師父不同意,作爲弟子的小鄧艾也不會有二話,會立刻斷絕跟魏延的來往。

畢竟小鄧艾也是知道誰跟自己更親,更知道自己師父跟魏延將軍不是很合得來的。

而張溪呢,思考了好一會兒,才囑咐小鄧艾。

跟那個匹夫學武可以,但除了武藝方面,那個匹夫不管說什麼,小鄧艾都不要聽.理由很簡單,你看看那個匹夫的人緣,除了主公看重他以外,跟誰能搞好關係了?!

學武藝可以,但是學做人,還得跟你師父我好好的學。

小鄧艾立刻給師父磕頭允諾,然後開開心心的去找魏延學武藝去了。

張溪依然有點不太放心,但是呢劉備已經到了涪城了。

劉備和劉璋約好了,雙方在涪城會盟,互相敘一下同宗之情。

然後劉備就私下找來了龐統,張溪,法正三人,商量一下對策。

這時候的法正,已經取得了劉備的初步信任,可以參加決策圈的會議了。

劉備的本意,是想跟三人商量一下怎麼應對劉璋,儘量從劉璋手裡多要點好處。

剛剛進入蜀地,劉備還沒有那麼大的野心,立刻就想進攻成都,佔據蜀地。

但龐統則不然,因爲在龐統看來,這是一個絕好的機會。

趁着劉璋來涪城面見劉備的機會,設計扣押劉璋,然後揮軍直取成都,這樣大事就定了。

法正對此,表示了支持的態度。

從他在江陵跟劉備說了取益州的話之後,法正就不把劉璋看成是自己的主公了,而且以法正的性格,也不會有這麼多的顧慮。

但劉備想了很久,給出了自己的理由。

第一,此大事也,不可倉卒。

第二,初入他國,恩信未著,此不可也。

換句話說,劉備拒絕了龐統的建議。

劉備還真的不是因爲仁義的人設纔不那麼幹的,而是覺得龐統太急了,攻取一國,哪是這麼簡單的事情。

即使扣押了劉璋,他劉備對蜀地世家和百姓都沒有恩信,而劉璋父子好歹經營了益州這麼多年,總有一些願意爲他效死力的人吧。

萬一扣押了劉璋,蜀地世家或者將軍們覺得劉備這人不講道義,或者是爲了自己的利益立劉璋之子作爲代理人,聯合起來把守關隘,就憑劉備現在帶進來的這些士卒,也根本沒法打到成都。

就算打進了成都,佔據了蜀郡.巴蜀之地很大,光劉璋的地盤就有三郡,打下蜀郡,另外兩郡不服的話,劉備就等於是陷入了另外兩郡的包圍之中。

所以這個事情,得慢慢來。

龐統還想再勸,畢竟劉璋在巴蜀不得人心,這時候冒險,說不定有奇效。

但張溪卻在這個時候出面,跟龐統講了一個很熟悉的故事——楚懷王武關會盟。

楚懷王是不是昏君,這個咱不好說,感覺譭譽參半吧。

但楚懷王去武關跟秦國國君秦昭襄王會盟的時候,被秦國扣押,然後老死秦國,這事兒傳到楚國,原本對楚懷王不滿的人都“心懷悲切”,導致近百年後,秦國要滅楚,楚國人都記着這筆賬,奮起抵抗,讓老秦人費了老鼻子的勁。

這要是劉備真的扣押了劉璋,又怎麼確定蜀地的人不會“心懷悲切”呢?!

至於說劉璋不得人心.說句難聽點的,你又怎麼能確定的呢?!

好吧,就算有法正,張鬆等人的例子,但那其他人呢,其他的東州派和世家,難道都是心向劉備的?!

這話雖然不好聽,但張溪當面詢問法正,是不是所有的益州本土勢力和東州派都希望劉璋下臺.法正只是默然不語。

看吧,法正也不敢保證的。

劉璋真的不是什麼省油的燈,更不是一點手段都沒有的白癡。

要是那樣的話,劉璋還能繼續安坐在成都城裡,當他的益州牧麼?!

不會真的以爲劉璋是一個沒用的闇弱之主吧?!

劉璋雖然是子繼父位,但他剛一繼位,恩信未立的時候,就遭遇了一場席捲一郡的叛亂。

知道叛亂的人是誰不?!

海賊王甘寧。

是的,甘寧是被劉璋借用趙匙的力量,擊敗後趕出益州的。能擊敗甘寧的人,怎麼也不能說是無能之輩吧。

而且在平息了叛亂後,趙匙這個幫助劉璋坐穩位置的最大功臣,在意識到劉璋也不是省油的燈後,也發動了叛亂,而且趙匙當時握有大量的兵權,他的叛亂,劉璋是處在相當被動的情況下的。

結果劉璋以少打多,硬是平定了趙匙的叛亂。

這樣的人物,伱覺得他會不在各地安插心腹,而各地世家,真的會那麼齊心的盼望劉皇叔駕臨成都?!

這麼冒險的事兒,實在是變數太多,還是算了吧。

法正聽完張溪的訴說,一陣詫異。

這個張元長所言,也不是什麼新鮮事兒,稍微在蜀地打聽一下就能知道的。

但他從這些事情中抽絲剝繭分析出這麼多,光這份見識,恐怕就不在自己之下。

這算是法正第一次領略到了張溪的能力,心中也對張溪有了一定的認可。

荊襄多才,果然名不虛傳矣。

而龐統,在聽完張溪的分析之後,只是默默無語,卻也不再提他的那個“鴻門宴”計劃了。

這個放棄,是真的放棄了,龐統還不至於揹着劉備搞事情,而且劉備作爲亂世諸侯,軍權是抓的牢的不能再牢,龐統也不可能說動魏延私自行動。

畢竟魏延可是劉備的部曲出身,他只聽劉備的。

三天後,劉備就在涪城外的大營中,迎接了劉璋的到來。

既是同宗敘舊,也是互相會盟,一羣文武陪同,劉璋和劉備兩個人相談甚歡。

www• ttKan• C 〇

而且席間,劉璋和劉備喝嗨了,互相恭維着說着好話。

劉璋表示,他會向朝廷保奏劉備爲大司馬,領司隸校尉。

而劉備也同樣表示,他會向朝廷表奏劉璋爲鎮西大將軍,領益州牧。

然後曹操表示你們算哪根蔥?!

曹操控制的朝廷,顯然不可能同意這倆的所謂保奏,劉璋和劉備也都知道,所以這就是喝多了在吹牛。

只是吧,這個話聽在現場的雙方文武耳朵裡,感覺卻是不太一樣的。

劉璋這時候的官方身份只是振威將軍,一個小小的雜號將軍而已。

他的益州牧還是自領的,朝廷根本不承認。

以劉璋的身份,壓根沒有資格保奏劉備爲大司馬,至於司隸校尉就更搞笑了,司隸現在是曹操的地盤,你保奏個毛線啊。

就算是吹牛,這個牛皮一聽就不可信,給人感覺劉璋就是在說空話糊弄人,一點都不實際。

而劉備,是朝廷,也是曹操捏着鼻子都不得不承認的左將軍,有官印在手的那種。

東漢的四方將軍是常設將軍銜,在漢末亂世前,四方將軍的地位,是僅次於大將軍,驃騎將軍這些大號將軍的。

當然,後來就不是那麼回事了。

但不管怎麼說,劉備以左將軍的身份,保奏劉璋爲鎮西大將軍,其實是有這個資格的。

而益州牧,也代表了劉備以左將軍的身份,認可劉璋益州之主的身份,讓劉璋這個自立的益州牧有了大義的名分。

要知道,劉備現在的荊州牧,都是自立的呢,孫權作爲盟友,一直都是含糊其辭,到現在官面上都沒有明確承認過。

這麼一來一回的,相當於是劉璋給劉備開了一張無法兌現的一億空頭支票,而劉備則實打實的給了劉璋一筆一百萬元的現金。

在座的雙方文武官員看在眼裡,劉璋和劉備誰更是好主公,還不明顯麼。

某種程度上來說,劉璋確實是闇弱的,但這個闇弱,也只是跟劉備,曹操,孫權這樣的人物進行的比較而已。

互相吹完牛逼後,劉璋有非常“慷慨”的給了劉備五千士卒,以及大量的糧草軍械,讓劉備北上漢中,搶在曹操之前攻下張魯,佔據漢中固守,防止曹操藉機西進。

劉備入川的時候,只帶來七千左右的士卒,而到了秭歸,孟達帶了四千人過來迎接,軍力達到了一萬一千人。

而這時候,算上劉璋給的五千士卒,劉備也就只有一萬六千人。

雖然軍糧軍械足備,但就靠這麼點人,就去攻打盤踞漢中十幾年的張魯,那基本也是等於找死。

更何況,劉璋還命令孟達,法正等人,跟隨劉備一起北上,輔助劉備。

說的好聽是輔佐劉備,但實際上在劉璋的眼裡,法正和孟達是他派去督促劉備的人只是劉璋壓根沒想到,這兩人其實早就叛變了。

而劉備呢,這時候依然不動聲色的謝過了劉璋的“好意”,然後帶領着一萬六千浩浩蕩蕩的人馬,從涪城出發,一路上馬不停蹄的,北上來到了葭萌關。

而到了葭萌關,劉備就不再往前走了,而是停下來休整。

當然,不是休整後備戰,而是先跟劉璋派來的五千人談話。

劉備告訴這五千人,自己知道就靠這些兵力去進攻易守難攻的漢中,是一件送死的行爲,所以劉備讓這五千人放心,在沒有做好萬全的準備前,他是不會出兵進攻漢中的。

很簡單的一番表態,瞬間讓跟着一起來的五千劉璋軍安定了心思。

至於之後,以劉備的治軍只能,要吸收消化這五千人,並不是一件難事。

當然,劉備也不是說真的就不打張魯了,他想這麼幹,劉璋還不同意呢。

更別說,劉備現在的糧草供應,全都是劉璋負責的,哪怕是爲了讓劉璋安心,劉備也得象徵性的出兵,進攻一下張魯才行。

因此嘛,到了葭萌關駐紮下來的劉備,在安定完軍心後,召開了一次軍議。

這次軍議,參加的人只有四個——龐統,張溪,法正,孟達。

兩個劉備帶來的人,兩個名義上劉璋的人。

劉備要跟四個人商量一下,攻打張魯的事兒。

(本章完)

第501章 戰略討論第524章 郭淮的狡辯第508章 將帥不合第1157章 兗州戰役結束第495章 柳隱第1233章 孫權的壓力第292章 軍令狀第922章 江陵水軍第153章 清查土地第1118章 太行官道戰第192章 沼澤改田第677章 內部矛盾第456章 反攻第462章 突破第323章 燒燬糧草第533章 善後第872章 緊急求援第486章 衆議第39章 訪友第1216章 兗州攻防戰第686章 公平第839章 戰略改動第7章 三國第741章 教子第1215章 下詔伐吳第70章 江夏太守第989章 戰備第1198章 河內崩局第588章 山路第384章 巡視地方第432章 偷襲汝南第172章 兄弟見面第433章 巧遇第504章 眉縣世家第925章 誤會第220章 入城安民第531章 衝陣對決第14章 奸雄,必須是奸雄第540章 散關之戰第241章 合肥之戰的影響第911章 過江第208章 雒城第521章 陰差陽錯第264章 再見面第60章 授徒第489章 閒着容易出事兒第1124章 僵局第1178章 追擊和破城第392章 魏王曹丕第549章 毌丘儉的計策第702章 託孤第465章 張溪和魏延第82章 蒙衝第914章 壓力第773章 刻板第565章 畫風清奇的眉縣世家們第373章 花鬘和關索第15章 兄長第1239章 進攻方略第1116章 伏擊第322章 疑兵計第1087章 應對第979章 出使變故第187章 治病第40章 運氣極好的曹操第402章 魏延的傷勢第600章 包抄後路第1063章 局勢明朗第480章 孫權的想法第145章 文聘歸心第1207章 退路第122章 夏口軍議第197章 法正再來第124章 攻城先拔寨第772章 拖延第533章 善後第477章 改制第814章 雙方誤判第314章 騎兵突襲第222章 《蜀科》第499章 關中變化第156章 曲轅犁第898章 東吳的盤算第424章 中軍突擊第805章 奇怪的北軍第1188章 兵出幷州第837章 歪打正着第797章 曹休的計劃第59章 諸葛出山第1098章 河心州之戰第671章 戰事停歇第1109章 棄守的代價第74章 密謀第874章 杜約第800章 郭淮的疑慮第297章 不合第1212章 考試第980章 張昭的態度第658章 投誠第1046章 東征南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