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221章 東征準備(二)

擴充水軍,增加水軍規模,是進行東征的第一項準備。

安排好了人選操練水軍後,張溪開始着手第二項準備。

弱吳之策。

當然,這是比較文雅的說法,說的比較直白一點,就是離間東吳羣臣,拉攏東吳世家大族,想辦法吸引東吳百姓往荊州遷徙,或者更加直接一點,讓荊南四郡的石苞,想辦法從豫章郡和交州多掠奪一些人口回來,削弱東吳,充實荊州。

離間東吳羣臣的事兒吧,還真不用張溪多操心,打從張溪得知呂壹在東吳掌握權柄以來,就對這事兒徹底放心了。

就呂壹那個折騰人的能耐,孫權但凡用他一天,東吳的朝堂上就消停不了,反倒是哪天呂壹失勢了,張溪反倒要開始操心了。

吸引甚至是掠奪東吳百姓的事兒吧,這事兒張溪也交給了石苞和潘濬想辦法。

石苞現在是荊南都督,潘濬荊州別駕從事,兩人一個守着長沙,一個守着零陵,都是跟東吳大規模接壤的地方。

這其中,潘濬那邊對這事兒尤爲上心,這些年一直在不停的從交州挖人,都快把整個交州北部給掏空了。

一方面,是因爲交州的叛亂,一直持續到去年,孫權再次派出呂岱,纔將交州叛亂平定了。

雖然吧,呂岱是成功的平定了叛亂,但是吧,持續了近五年的交州叛亂,也基本把交州給打空了。

原本還能說得上是亂世淨土的交州,現在也進入了戰後重建階段。

呂岱雖然能力很強,但他要顧及的地方太多,交州北部從戰亂一開始,潘濬就開始不停的往零陵郡劃拉丁口,等到呂岱騰出手來,整個交州北部已經從人口稠密,變成了現在的人煙稀少了。

就這,潘濬還不打算收手,還打算把手伸到交州東部去鬧的呂岱只能是陳兵交州北部邊境,防止百姓流失。

另一方面吧.潘濬也有自己的利益要維護。

現在的荊南,已經不是之前的荊南了。

隨着洞庭湖平原的不斷改造擴大,原本只能算是蠻夷之地的長沙南部到零陵東部,如今已經慢慢開始變成平原耕地羣了。

當初諸葛亮答應了潘濬,允諾他可以有改淤爲田的分配權,這就導致瞭如今的荊南,潘氏已經一家獨大,成爲荊南的第一大家族。

改淤爲田新造出來的田地,需要大量的丁口來耕種,而且改淤爲田的田地,在官府登記造冊的時候,按照規定三十年之內都是下等田,賦稅極低,這給潘濬和參與改淤爲田的世家大族們帶去了大量的利益。

而這個利益,只有三十年的時間,三十年後,朝廷會對這些改造後的田地重新評估,劃分等級如果錯過了這三十年,那賦稅一旦提高的話,利益就會減少。

因此,潘濬和荊南世家們,現在急需大量的丁口來耕種。

而在荊南,丁口的主要來源,有三個方面。

一個,是朝廷從北地遷徙到南方的無地農民,用來充實荊南的屯田制度的。

一個,是荊南周邊願意出山耕種的五溪蠻。

最後一個,就是從東吳方面遷徙到荊南的東吳百姓。

第一個丁口來源,朝廷自己都不夠用,還有大量的屯田所空置,沒有足夠的丁口來屯田,導致荊南到現在還需要江陵郡提供糧草支援。

第二個丁口來源,雖然五溪蠻好欺負,但如今石苞這個荊南都督是五溪蠻的女婿,再加上張溪盯着這塊民族融合的試驗田,誰也不敢打強掠五溪蠻丁口的主意。

再說了,強掠也是一錘子買賣,這幫五溪蠻確實不禁打,但他們會躲啊,一旦再次躲進山裡了,找都找不到,不一樣還是缺乏丁口。

所以啊,最容易搞來丁口的地方,可不就是東吳那邊了嘛以潘濬爲首的荊南世家,可是憋着勁的打這個主意呢。

而且東吳那邊來的丁口,還有一個好處,那就是不需要多少成本,只需要給一塊地負責安置這些人就可以了.在沒有正式入籍大漢之前,這幫東吳來的人,連人頭稅都不用交。

如今的荊南,是出了名的地多人少。

潘濬現在是跟呂岱在交州和零陵郡邊境對上了,反正如今兩國是交戰狀態,誰也不用顧忌,來回的拉鋸爭奪,搶奪丁口。

所以啊,張溪所想的弱吳之策,就剩下拉攏江東世家這一條,需要自己親力親爲了。

只是這方面吧,張溪實在是不太擅長,因此,他只能寫信,求教於當年在東吳混的風生水起的費禕,鄧芝兩人,想問問這兩人,對東吳世家大族下手,有沒有什麼好辦法。

鄧芝倒是沒給出什麼好主意,但他還是洋洋散散的寫了一封信給張溪,信中詳細闡述了他在東吳的人脈關係,交給張溪,希望能對張溪有所幫助。

而費禕就靠譜的多了。

他不僅給張溪同樣寫了一封信,還給張溪送來了一個人。也不是外人了,就是現在的戶部左侍郎,張溪的老熟人,馬謖,馬幼常。

馬謖自從進入朝廷中樞後,一直沒有撈到帶兵出征的機會,因此他的腦袋還好好的呆在自己的脖子上,反倒因此獲得發揮政務才能得機會。

如果不是出於朝局平衡的考慮,去年三省六部人選調整的時候,馬謖甚至是有可能出任戶部尚書的。

而費禕派馬謖過來,一方面是利用馬謖荊州人的身份,來給張溪出謀劃策的,另一方面,費禕也把自己對東吳世家的構想,跟馬謖商量過,而馬謖的一些建言,也讓費禕認爲,馬謖是接任自己,對東吳滲透的最好人選。

而馬謖的構想,其實說起來也不算太複雜。

前些年,隨着張溫被孫權流放,大漢的很多商品代理銷售權,比如說蜀錦啦,比如說紙張啦,比如說煤礦,鐵礦啦.基本都被吳中四大家族的人給瓜分了。

畢竟,張氏被孫權盯上了,時不時的打壓,如果不讓出足夠的好處的話,張氏恐怕都無法在江東立足了。

這對大漢有不利的一面,因此失去了一個不錯的合作對象,獲取東吳情報的難度,也變大了。

但是吧,也有好的一面.這些年,大漢的諜報系統,也跟江東的四大家族建立了不錯的關係。

雖然沒有跟張溫那麼鐵吧,但有些情報的獲得渠道,反而更多了。

而馬謖的建議,就是從這方面入手,大量的傾銷給吳中四大家族們蜀錦和紙張,高價銷售煤礦和鐵礦。

低價傾銷給吳中四大家族紙張和蜀錦,是用來收買吳中四大家族的,而高價銷售煤鐵礦,則是用來離間吳中四大家族和孫權之間的關係的。

畢竟,孫權也不是傻子,就算要從蜀漢的南中地區進口煤鐵礦,但也不會假手他人這兩玩意兒加在一起,可是可以製造盔甲軍械的。

孫權除了腦殘了,纔會把煤鐵礦進口這麼重要的事情,交給吳中世家去做。

所以啊,東吳的煤鐵礦進口,全都是掌握在孫權和孫氏宗族手裡的。

可如今,蜀錦,紙張這些消耗品降價,讓世家賺的盆滿鉢滿的,而煤鐵礦這種重要戰略物資卻漲價,讓孫權必須付出更多的代價才能獲得你讓孫權怎麼想。

怨恨大漢?!

當然可以,但如今兩國是交戰狀態,沒徹底斷掉這個煤鐵礦的貿易已經算是大漢這邊在“放水”了,何況區區漲價?!

那不是在情理之中的麼?!

孫權就算怨恨大漢,他要有這個本事,就起兵來戰唄.沒這個本事,就只能憋着這口氣。

可孫權這個人,哪裡是那麼容易憋住一口氣的人。

再加上如今東吳內部的朝爭不斷,內部不穩.孫權要是不找機會對吳中世家下手,一邊剪除吳中世家羽翼,一邊撈取好處,那纔是怪事呢。

所以啊,馬謖認爲,只要這麼做,就可以破壞吳中世家和孫權之間的關係,再加上紙張和蜀錦的拉攏,未必不能收買一些吳中世家爲大漢所用。

張溪聽完了馬謖的建議後,若有所思。

說實話,馬謖的這個建議吧,放在這個時代下,其實還是不錯的畢竟是從利益下手,成功率還是有的。

但是吧,張溪總覺得,這麼做,就算成功了,也不見得有多大的效果。

畢竟,不管是吳中世家還是淮泗集團,他們其實都很排外,而且他們的核心利益都在江淮一帶。

收買個把世家大族確實是有可能,但讓大部分吳中世家放棄自身利益,化身帶路黨就靠這點紙張和蜀錦的價值,可遠遠不夠。

這年頭世家大族是什麼德行,誰還能不知道麼?!

如果不能讓這些世家大族的利益受到根本性的損害,不讓他們跟孫權徹底翻臉,就收買幾個世家,其實毫無意義。

最直觀的例子,吳中張氏,之前費禕餵了他們那麼多的錢財,而孫權又如此打壓他們,也沒見他們拋棄在吳中的產業,跑來荊州投靠大漢啊。

說到底,幾個錢和家業,孰輕孰重,這些人其實分的很清楚。

所以啊,張溪覺得吧,必須要讓這些世家大族受到切膚之痛才行。

辦法吧,張溪隱隱約約有了一個概念。

但是吧,確實只是一個概念,張溪其實不太懂這裡面的實際操作,也不知道該如何操作。

甚至於,這個概念,還有點殺敵一千,自損八百的意思。

這個概念,其實就是——直百錢。

第1056章 水戰(四)第826章 北伐前哨站第1055章 水戰(三)第413章 冀縣城內第189章 置地第902章 折中第809章 蔣琬用兵第1020章 兜圈子第904章 劉禪的應對第837章 歪打正着第1054章 水戰(二)第308章 呂蒙的計劃第653章 進兵策略第987章 議定第169章 抵達油江口第112章 找錯人了吧第932章 司馬懿的預判第1074章 屯田和鑄幣第940章 大變故第902章 折中第1128章 蔣濟的策略第178章 前因後果第1228章 練兵第1064章 羅縣攻防戰第896章 戛然而止第521章 陰差陽錯第1108章 曹叡的困境第744章 掛帥第138章 油江口第88章 被圍第1103章 調整部署第690章 遷民軍屯第771章 擅自出兵第875章 司馬昭的誤判第501章 戰略討論第734章 方向之爭第816章 曹叡的決斷第1227章 對外用兵第578章 決策冒險第1203章 代郡危急第573章 急行第1061章 北上長沙第906章 安撫第624章 好消息和壞消息第739章 私宴第463章 曹仁退兵第414章 劉備的決斷第1060章 陸凱的眼光第1053章 水戰(一)第288章 胡修與呂常第740章 諸葛的苦衷第414章 劉備的決斷第474章 魏諷謀反案第150章 蘄春第1128章 蔣濟的策略第774章 王朗用計第555章 東線戰事第320章 呂蒙的決斷第723章 諸葛回成都第165章 朋友第1206章 兵臨城下第327章 孫尚香的選擇第426章 姜維的動機第1009章 虛實之戰第663章 潼關的差異第4章 主僕第777章 來者可是第402章 魏延的傷勢第521章 陰差陽錯第223章 人事任命第703章 疲蜀之計第11章 鄧艾?!第978章 初聞遷都第1054章 水戰(二)第890章 朱然掛帥第378章 倒黴的小姑娘第631章 單挑第216章 時間線變動第1156章 開始撤軍第158章 送犁第25章 徐庶第315章 退敵第308章 呂蒙的計劃第226章 馳援荊南第295章 兩軍對陣第94章 援兵到來第154章 安置流民第1162章 三年後(三)第457章 換將第994章 猶豫不決的張溪第540章 散關之戰第719章 諸葛到來第353章 故交相見第179章 準備第186章 周瑜病危第1206章 兵臨城下第1227章 對外用兵第122章 夏口軍議第628章 曹丕的無奈第979章 出使變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