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145章 夾擊虎牢關

第1145章 夾擊虎牢關

諸葛亮接到了胡奮的急報後,仔細一琢磨,立刻發現了不對勁.火急火燎的就往虎牢關前線趕。

有一說一,諸葛亮終究不是萬能的,他不可能提前預知到魏延會領兵攻打虎牢關,戰前的戰略部署中,也不存在攻打虎牢關的計劃.此時的諸葛亮,確實是被這個突然的變故驚訝道了。

但諸葛亮終究是諸葛亮,通過自己的思考,很容易就能預判出,現在這個階段會攻打虎牢關的人,大概率只有魏延。

兗州戰事,是南北兩線開戰的形式,徐庶從南往北進攻,魏延鑽入兗州腹地切斷魏軍退路.很顯然,諸葛亮和徐庶之間的軍報傳遞和聯絡一直保持通暢,諸葛亮完全知道徐庶如今的進軍位置,根本沒到虎牢關。

那麼,就只有在東郡活動的魏延,有可能順着東郡西進到河南郡,進攻虎牢關了。

而如今南線戰事順利,徐庶在往北推進,魏延在這個時候卻反其道行之,突然西進攻打虎牢關.這隻能說明,魏延軍遭到了非常大的變故,導致魏延不得不尋求從虎牢關獲得突破。

而這個變故,恐怕小不了魏延再怎麼喜歡用奇兵,基本的用兵概念還是有的,不到萬不得已的時候,他也不會輕易弄險。

所以,諸葛亮預判,現在的魏延,恐怕情勢已經很危急了。

因此,諸葛亮在接到胡奮的急報後,迅速做出反應,丟下手頭所有公務,立刻帶着自己的親衛趕赴虎牢關,親自應戰。

諸葛亮不知道魏延手頭還有多少人,也不知道魏延軍中還剩多少糧草,更不知道魏延是否有足夠的軍械和攻城設備一切都不清楚的情況下,纔是最讓諸葛亮心裡沒底的。

諸葛亮唯一能做的,就是儘快在虎牢關正面發動攻勢,配合魏延前後夾擊,攻破虎牢,這樣魏延等人才能有一線生機.否則的話,恐怕精銳的大漢禁軍,就要折在兗州了。

而更加麻煩的地方在於其實諸葛亮這邊,也沒有做好進攻虎牢關的軍事準備。

戰略上並沒有需要諸葛亮強攻虎牢關的必要,因此諸葛亮在鞏縣留守的一萬人士卒,更多是做的守城戰準備,而不是攻城戰鞏縣守軍,不僅沒有要主動出擊的戰爭動員,同樣也沒有足夠的攻城器械。

如果等到諸葛亮到了鞏縣,再開始一一準備這些事情的話諸葛亮是真的擔心,在虎牢關背後作戰的魏延根本撐不了那麼久。

因此,諸葛亮是真的心裡沒底啊。

諸葛亮難得的再次騎馬出發,一路上急切的趕路,只花了三天的時間,終於是趕到了虎牢關前。

然後諸葛亮終於可以鬆了一口氣了。

當諸葛亮趕到虎牢關前的時候,不僅看到了胡奮已經親自領兵對虎牢關展開了進攻,更是看到了胡奮提前準備好的數十架各種攻城器械。

能思於人前,想人之未及此子果有大才。

諸葛亮確實沒有想過自己也會有需要強攻虎牢關的一天,按照整個戰略部署來說,鞏縣之兵就是起到牽制王凌的作用,並不需要主動進攻,因此諸葛亮並沒有提前準備。

可胡奮居然想到了這讓諸葛亮對胡奮的期待值,頓時又提高了一個檔次。

但接下來吧,諸葛亮多少的,又有點失望了。

本來諸葛亮以爲,胡奮的提前準備,是提前預判到了魏延會往虎牢關撤退的可能.可實際上,諸葛亮親自問過胡奮後才知道,這小子就是想着自己也許有機會可以建功立業,才做的這些準備。

好吧,即使如此,諸葛亮還是覺得,胡奮這種遇事想在前頭的做法,是好事,也是一員名將該有的素質可胡奮的戰術指揮能力,還是讓諸葛亮不得不再次下調對胡奮的評價。

不是說胡奮的戰術指揮水平有多差,只是稍微還欠缺一些經驗。

既然是要配合魏延所部,前後夾攻鞏縣,那麼就必須掌握好進攻節奏,觀察關牆上守軍的動向來決定進攻和退守時機.而在這個時機把握上,胡奮顯得有些稚嫩。

運氣好了,可以跟虎牢關後方的魏延所部形成合力,打的守關的王凌疲於招架,難以應付,但運氣不好,雙方沒有配合上,就純粹是你打你的,我打我的。

諸葛亮本來真沒打算自己親自指揮作戰,畢竟在諸葛亮看來,胡奮既然提前有了準備,自然也會有屬於自己的作戰計劃,如果自己貿然接手指揮,反而可能打斷胡奮的計劃,造成進攻遲滯。

可如今看來.其實胡奮就沒什麼計劃。

他只是想着有機會建功立業了,根本沒想過該怎麼去配合關後的魏延夾攻虎牢關.這樣的話,諸葛亮就不能不接手指揮了。

畢竟,誰也不知道魏延那邊還能支撐多久。

而實際上,虎牢關背後的魏延.說着急也着急,說不着急吧,其實也不是很着急。

這裡面,其實因素很複雜的。

第一個因素,是魏延領兵往西突圍的做法,確實是出乎了所有人的意料。不僅是司馬懿沒有想到,連近在咫尺的郭淮都沒有想到。

畢竟酸棗西面是河南郡,擋在那邊的,可是虎牢關當年十八路諸侯合軍,打了一年都沒有攻破的虎牢關。

誰會覺得那地方是可以拿來到撤軍路線的?!

按照司馬懿的預判,蜀將魏延如果要選擇撤軍,應該會選擇從長垣縣方向突圍,撤入濟陰郡跟蜀賊主力匯合。

因此,司馬懿在離開濟陽後,分兵一萬給陳泰,讓他儘快去封丘佈防,自己則親率四萬大軍,親自去了長垣設伏,準備堵死魏延。

可誰知道,魏延居然會往西邊去了這一下,直接晃到了司馬懿。

長垣,在酸棗東面,而虎牢關,在酸棗西面司馬懿在得到準確消息後,一時半會兒的還真的沒法去追擊魏延所部。

這時候,連司馬懿都有點忍不住的,私下埋怨郭淮.人就在你眼皮子底下往西面去的,怎麼你郭淮作爲當世名將,居然一點示警和提醒都沒有麼?!

而郭淮呢其實郭淮也冤枉啊。

郭淮站在魏延的立場上去思考問題,怎麼也不會選擇往西面突圍,那邊有什麼可取之處?!

郭淮確實看到了魏延往西面而去,但以郭淮的判斷,他認爲魏延這是佯作往西,但最後肯定還會掉頭南下,去進攻封丘.因此,郭淮派出的軍使,是告知司馬懿,一定要先搶佔封丘,魏延主力可能去那裡了。

陳泰接到了郭淮的示警後,一路急趕,總算是趕在蜀賊之前,進入了封丘.可左等右等的,就是沒有看到蜀賊到來。

一直到這個時候,包括司馬懿在內的所有大魏將軍們,才意識到,魏延可能是真的往西面的虎牢關去了。

而第二個因素,也在於魏軍如今的處境,並不算特別的好。

司馬懿搞了一些虛張聲勢的計策,爭取到了兩到三天的撤軍時間,可這點時間,對於一支總兵力超過五萬人的大軍團來說,並不是多麼充裕的撤退時間。

魏軍的身後,蜀賊的主力,始終是在不遠不近的位置吊着,只要魏軍稍有停留,就有可能被蜀賊追上並且咬住尾巴。

所以,司馬懿不僅要考慮到如何分兵去圍剿魏延,還需要考慮到後方鄧艾和龐德率領的追擊軍隊。

鄧艾的主力軍是步卒,司馬懿還能勉強應付,畢竟雙方的行軍速度差不多。

可龐德率領的,那可是騎兵不僅速度比步兵快,而且在平原地形上,天克步兵。

因此,司馬懿縱使得知了魏延的真正去向是西面的河南郡,他也不敢輕舉妄動。

一則,司馬懿現在已經抵達了長垣縣,距離西面的河南郡距離太遠,一時半會兒過不去。

二則,身後的鄧艾率領的大軍,已經佔據了濟陽,馬上就要追上來了,司馬懿根本不敢輕易離開長垣縣,否則酸棗的側翼暴露,很有可能再次被圍。

而同樣的困擾,也出現在陳泰的身上他在封丘,也不敢輕舉妄動,只能是固守封丘,不敢擅離追擊。

因此,唯一能西進去追擊魏延所部的人,就只剩下郭淮了。

隨着蔣濟帶着三萬士卒支援到了酸棗,郭淮手下倒是不缺士卒了.可問題是,如果要他領兵去追擊魏延的話,這點兵力多少還是有點不夠看的。

大漢禁軍是什麼戰鬥力,司馬懿沒有見識過,可郭淮和蔣濟都見識過。

別的不說,常規條件下,讓郭淮帶着郡兵一對一的跟魏延指揮對決,大魏郡兵可幹不過蜀賊禁軍。

而魏延西撤的兵力,郭淮預計至少在三萬人左右,如今酸棗的總兵力,不過是三萬七千人追個屁啊,純送死去吧!!!

因此,郭淮和蔣濟商量了一下,覺得吧,還是暫時按兵不動的好。

現在追上去,蜀賊雖然是在撤退,但本身軍心士氣並沒有太大的影響,而且戰力不如人,追上去也是找揍的。

倒不如稍微等上幾天的時間,等到蜀賊的糧草消耗到一定程度,出現糧荒,軍心士氣出現動盪.那時候追擊過去,纔有事半功倍的效果。

反正吧,河南郡東部的那幾個縣,因爲戰區調整的關係,城內糧草都已經搬空了,蜀賊根本不可能在哪裡獲取補給。

至於虎牢關.虎牢關可不是那麼容易被攻破的。

 

第763章 東吳的想法第81章 衝陣第405章 冀縣密議第838章 試探性進攻第1152章 調兵第374章 滇馬第815章 司馬上奏第976章 巴丘水戰(二)第298章 許褚奪營第189章 置地第433章 巧遇第1150章 劉曄的建議第701章 劉備病重第848章 潼關之戰(三)第405章 冀縣密議第957章 天意第5章 上任第339章 陸遜之計第720章 雍州防務第340章 陸遜攻宜都第678章 君臣一心第1081章 情報可靠性第220章 入城安民第1112章 甄城第427章 人情交換第1101章 勸降第1233章 孫權的壓力第407章 詐第65章 攻擊和防守第611章 戰術之爭第301章 收降第112章 找錯人了吧第911章 過江第523章 又送女裝第946章 洛陽防備第627章 階段性結束第1069章 休戰第772章 拖延第215章 劉循第906章 安撫第1005章 勸降第318章 白衣渡江第188章 再次一換三第309章 江東在行動第970章 御駕親征第436章 合肥失守第704章 挑明第221章 直百錢第739章 私宴第427章 人情交換第414章 劉備的決斷第169章 抵達油江口第565章 畫風清奇的眉縣世家們第17章 糜竺第25章 徐庶第732章 戰事漸息第1239章 進攻方略第670章 休戰退兵第1012章 誘敵第800章 郭淮的疑慮第607章 眉縣攻防戰第861章 潼關之戰(十六)第1193章 蒼山嶺之戰第246章 去成都第14章 奸雄,必須是奸雄第384章 巡視地方第758章 司馬懿的焦慮第204章 名分第894章 撤離第901章 戰後處置第1031章 大漢南軍第169章 抵達油江口第241章 合肥之戰的影響第741章 教子第1182章 曹爽在猶豫第577章 接應第187章 治病第1066章 倒黴蛋張承第1179章 進兵河東第908章 請帖第986章 洛陽隱患第1038章 東吳退兵第317章 武陵蠻動亂第668章 宛城戰事(一)第1054章 水戰(二)第1032章 繞道偷襲第428章 分兵還是不分兵第126章 絕北道第432章 偷襲汝南第1010章 河洛戰事第800章 郭淮的疑慮第231章 治理地方第665章 突圍第1188章 兵出幷州第182章 容後再議第247章 成都述職第805章 奇怪的北軍第1146章 王凌的想法第1137章 司馬懿的後手第320章 呂蒙的決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