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072章 丁口

延熙三年,六月,荊州桂陽郡。

經過了近兩年的休養生息,張溪這個荊州牧,終於第一次巡視了桂陽郡。

倒不是張溪偷懶,都快兩年了還沒去桂陽看看實在是桂陽這個地方的道路交通條件太差了。

去武陵郡,長沙郡,零陵郡,基本都有大道可以通行各縣,巡視起來很方便。

可到了桂陽郡呵呵,進出桂陽郡只有一條大道,而這條大道,只能通往桂陽的兩個縣,一個是耒陽縣,一個是郡治郴縣,剩下的桂陽郡各縣,要去的話,不僅要走小道,有時候甚至還要坐船通行。

要知道,桂陽郡一共有十一個縣吶.這得巡視到什麼時候去?!

因此,這次張溪巡視桂陽郡,也是打算先去一下耒陽縣和郴縣,其他的地方,看實際情況再考慮要不要去。

說起這個耒陽縣吧嗯,歷史上龐統還在這邊當過一陣子縣令,然後因爲不理政務被劉備免官了,最後還是魯肅寫信給劉備,表明龐統的能力,再加上諸葛亮背書,這才被劉備重新啓用。

真不是嫌龐統醜,而且歷史上的龐統也不醜。

當然,這個時空,龐統可沒來這地方當過縣令,是直接被張溪推薦給劉備,一上來就直接重用的。

不過嘛.在抵達耒陽縣之後,張溪總算是明白,爲什麼龐統會不理政務,同時《三國演義》裡會描寫,龐統用一下午的時間處理積壓了三個月的公務,把張飛給驚的目瞪口呆。

原因很簡單,這窮地方,它就沒啥要緊的公務要做!!!

整個縣總人口居然都不到一千戶,居住的大多比較分散,而可耕種土地的規模,加起來也就是長沙郡那邊三四個村那麼多百姓在土裡刨食一年都不一定能養活自己呢,誰能有心思作亂?!

就算想靠作亂生存,就桂陽郡這周邊的環境,誰不比誰窮的,耒陽縣已經算是僅次於郡治郴縣的大縣了,其他地方比耒陽縣還窮,誰搶誰去啊!!!

有那閒工夫,百姓還不如老老實實種地呢。

耒陽縣的縣令一年到頭最大的公務,大概就是在春耕的時候到各村莊巡視,督促桂陽百姓種地了。

從某種程度上來說,耒陽縣也好,郴縣也好,張溪這一路走過來,確實都能稱得上是“政通人和”了可這樣的“政通人和”,別說張溪,就是桂陽太守蒯祺也不想要啊。

蒯氏派遣蒯祺分家南下,目的不僅僅是兩頭下注,也是希望蒯祺能重振荊州蒯氏一脈的往日聲望.這要是一輩子困在桂陽郡,一點成績都做不出來,那蒯祺還談什麼重振蒯氏?!

所以,至少在桂陽郡太守的任上,蒯祺還是兢兢業業的,想要把桂陽郡發展的更好。

可惜這破地方,真的太難了。

蒯祺不是沒有能力的人,自從上任桂陽郡以來,他就沒怎麼歇着,四處巡查桂陽郡政務,想要尋求一些可以讓桂陽郡自主發展的辦法。

然後蒯祺就發現了很多的問題。

耕地太少,土地太貧瘠,地裡的產出根本不足以養活太多的百姓。

各縣丁口太少,想要發動徭役修築道路,改善交通,連基本的勞動力都湊不齊,而道路不通,也就導致了商業無法繁榮,不能給桂陽帶來太多的便利。

桂陽郡的本地資源也不足,只有砂礦值得一用,但同樣受限於糟糕的道路狀況和丁口規模,這些從前漢時期就開始開採冶煉的砂礦,連運出去都難,更別說給桂陽百姓帶來收益了。

蒯祺那個鬱悶啊.難怪在荊襄九郡之中,桂陽郡的存在感最低。

哪怕是宜都郡,也有個協防江陵郡的用途在裡面,就桂陽郡的這個丁口數量,耕地規模,交通狀況.真的,有沒有桂陽郡對荊州來說,真的沒啥區別。

因此,這次張溪巡視一到郴縣,蒯祺忙不迭就跟張溪訴苦啊。

桂陽郡慘吶,缺錢啊,缺糧啊,缺人啊.張使君可得想想辦法,救救咱們桂陽郡的百姓吶!!!

給張溪無語的真的,有那麼一瞬間,張溪都懷疑,這個蒯祺是怎麼當上諸葛亮的姐夫的。

這個姐夫和小舅子之間的差距,怎麼就那麼大的呢?!

可等蒯祺真正訴苦完畢後,張溪才明白.差距雖然也有,但,真沒那麼大。

蒯祺的訴苦是真的,但相對應的,他的訴苦,就是他的請求。

蒯祺想要保證桂陽百姓的生活衣食.但他沒糧,也沒有足夠的土地可以種出這麼多的糧食出來。

蒯祺想要修建道路,改善交通,發展商道但他沒人,順帶有人了他也沒糧。

蒯祺想要重建前漢時期的煉砂廠,提取砂礦鑄錢.他還是沒人也沒糧。

所以,蒯祺其實不是沒有辦法發展桂陽郡,他已經有了辦法,可現實的情況,逼得他只能向張溪哭訴——別的可以緩緩,但是,能不能給桂陽郡遷徙一點丁口和糧食過來啊。

這個問題真的,張溪也想找人哭訴一下啊。

他也缺着呢。

荊南缺丁口,這個事兒不是什麼秘密,這兩年的時間,不管張溪想了多少辦法,都沒辦法在短時間內,給荊南帶來太多的丁口。讓世家大族釋放隱戶哪有那麼簡單,引導五溪蠻族出山耕種也不是一朝一夕的事情兩年的時間,張溪連洞庭湖周圍的改造耕地都沒有填滿丁口耕種呢。

這幫世家大族們,那是真的胃口越來越大,釋放隱戶要換取的耕地面積越來越多鬧得現在是張溪不肯換了,把這幫世家大族餵飽了,這個荊南可就不知道誰說了算了。

至於五溪蠻族的出山,哪怕有石苞擔任荊南都督作爲擔保,有潘濬和習宏的威望作爲抵押,但五溪蠻族和漢人之間的互相信任,也遠沒有那麼容易建立。

民族融合的事兒,不是以一兩年爲單位的,起碼得是以一二十年爲單位如今的南中地區,夷人和漢人之間的壁障都沒有完全打破,怎麼可能苛求五溪蠻現在就能完全信任大漢呢。

所以啊,對張溪來說,他現在也缺丁口,蒯祺問張溪要丁口,張溪還想問諸葛亮要呢雖然很不現實,但張溪真的這麼想過,是不是可以從蜀地或者是河洛地區,遷徙一些丁口南下,來荊南充實丁口。

甚至張溪都想好了,他不僅可以給這些南遷的丁口們免稅三年,還可以分給每戶至少十畝土地.夠大方了吧?!

結果這個本子遞給諸葛亮,諸葛亮直接給張溪打回來了你這是把河洛和蜀地百姓當成流民了吧?!

嗯,反正是沒戲了。

張溪也實在,他沒跟蒯祺端着,而是當着蒯祺的面,告訴蒯祺,自己真的搞不到他想要的丁口。

而就在這個時候呢,蒯祺突然小聲的跟張溪說了一句話。

“交州紛亂.使君有意乎?!”

“嗯君且細言之。”

作爲荊州牧,不可能對附近的東吳州郡沒有任何的防備,因此交州發生動亂的事情,張溪還是有所耳聞的,但具體如何,張溪其實也知道的不是很清楚。

可蒯祺知道啊。

一方面,蒯祺主政桂陽,他和零陵郡的潘濬一樣,對南面的交州天生有防禦的責任。

另一方面呢,襄陽蒯氏雖然這些年沒落了一些,但還是有着不小的關係渠道的,在交州其實也不是沒有人脈渠道。

因此啊,蒯祺對這事兒,多少知道一點詳情。

而這事兒呢,其實還得從東吳徹底佔據交州說起。

當年士燮選擇臣服孫權,而孫權也給了士燮禮遇,讓他繼續擔任交州刺史,對交州只是進行名義上的統轄。

只要士燮每年能提供足夠的錢糧給到孫權,那麼孫權就默許士家繼續統治交州。

可隨着士燮的過世,士家的兒子士徽接任交州刺史,給孫權看到了把直接把交州納入統治範圍的機會。

士徽的能力不咋樣,但心氣卻挺高,總覺得自己老爸臣服東吳有些太過窩囊了,因此他打算奮起一把.然後就讓呂岱奮起了一下,直接平定交州士徽叛亂,封侯拜爵。

本來事情發展到這個地步嘛,其實也沒什麼,交州的世家家主和各部蠻族首領也做好了東吳入主交州的準備.但偏偏這個時候,呂岱幹了一件腦殘的事情。

當初平定士徽叛亂的時候,呂岱並沒能直接攻滅士燮,他是派士燮的族兄士匡去勸降了士燮,並且允諾保證士家一族的安全但轉眼,呂岱就把士家滅族了。

這下,直接把交州的世家和各部蠻族首領給幹蒙圈了。

士徽雖然是個傻子,但士燮在交州統治了幾十年,聲望極高,交州世家和各部蠻族首領,基本都受過士燮的恩惠。

而呂岱這個允降又殺降的舉措,不管是放在哪裡,哪怕是在蠻族那邊,都是不可接受的行爲.偏偏呂岱真的就幹出來了。

當時交州的局勢就有些不穩,不過是礙於呂岱輕易平定了士徽的叛亂,軍鋒正盛,交州各部勢力暫時不敢擅動而已。

如果這種情況下,呂岱能在交州呆上幾年,重新建立東吳在交州的威望,安撫住這些交州世家和各部首領,那這個交州也不一定能亂的起來。

可偏偏這個時候,周瑜發動了江陵戰事,人手不夠,孫權只能又把呂岱從交州給調回了荊南。

然後,呂岱就再也沒有回去過交州。

而孫權任命的交州刺史戴良,既沒有呂岱的手段,也沒有呂岱的能力,根本就壓不住交州的各大世家和各部蠻族。

交州,再次陷入到了一片動亂之中。

第805章 奇怪的北軍第86章 攻城第265章 蝗災第167章 攤牌第360章 庲降都督第847章 潼關之戰(二)第950章 諸葛亮的冒險第410章 王異的掙扎第1127章 魏延的計劃第161章 出門在外皆不易第107章 魯肅第1037章 曹叡的選擇第955章 下下之策第303章 修改戰略第665章 突圍第578章 決策冒險第817章 關中亂戰第231章 治理地方第157章 鹽鐵和制度第1115章 “河東大捷”第508章 將帥不合第493章 密議北伐第53章 蹴鞠第194章 示範區第609章 到來第596章 正面較量第117章 鐵索連舟第399章 偷襲計劃第707章 治理雍州第1077章 北伐之議第1020章 兜圈子第559章 王平與朱贊第288章 胡修與呂常第244章 王炸組合第79章 巡視防務第392章 魏王曹丕第413章 冀縣城內第1097章 壞消息第776章 詭異的魏軍動向第1048章 戰備第598章 要命的巧合第269章 清閒第1028章 桃園重聚第576章 截擊第69章 江夏變故第434章 江東二連擊第599章 突破第709章 異動第967章 潁川的處置第404章 姜冏和樑緒第191章 長沙赴任第456章 反攻第233章 佐官第441章 退守街亭第1113章 失算第586章 險計第655章 背鍋俠滿寵第1058章 過江第969章 佔便宜的東吳第741章 教子第80章 水戰第1167章 主帥人選第311章 曹操頭疼第293章 于禁的決策第851章 潼關之戰(六)第1081章 情報可靠性第290章 戰報第1103章 調整部署第32章 江夏第799章 陸遜的心態第665章 突圍第189章 置地第606章 回軍第823章 重泉縣內第349章 樊城保衛戰(二)第89章 救援魏延第845章 特殊兵種的作用第932章 司馬懿的預判第1245章 接連敗陣第854章 潼關之戰(九)第20章 被搶了第5章 上任第146章 回府第1251章 順流而下第1091章 孟津渡第707章 治理雍州第584章 失敗第1186章 河內變化第1146章 王凌的想法第324章 激將第237章 巴東郡保衛戰(一)第298章 許褚奪營第948章 各地局勢第132章 攻取荊南第305章 收取襄陽第394章 矛盾第480章 孫權的想法第287章 攻克宜城第298章 許褚奪營第654章 奇怪的三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