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052章 南征序幕

張溪的這個戰略制定的,看似相當的複雜,但其實,不過是在多種可能性之下,制定了不同的應對方式而已。

其實說白了,就是有機會偷襲武陵就偷襲武陵,如果沒機會,拿下江夏長江以北的各縣,保持對東吳的戰略優勢,也就足夠了。

真正的戰局會發展成什麼樣,還得看實際情況而定。

戰事一旦打起來了,那麼最終的結果如何,誰也說不準的。

戰略制定完畢,接下來就看雙方的準備工作進行的如何了。

經過小半年的準備,張溪終於在延熙元年九月下旬,從江陵正式出兵南征了。

根據現有的情報顯示,朱然果然如龐統所料,預判到了武陵郡的防衛空虛,提前派兵增加了武陵郡的防禦,如今武陵郡有三萬五千人左右的士卒防守。

但同樣,也有一個好消息。

朱然爲了增加武陵郡的防衛力量,並沒有選擇從長沙調兵,而是選擇從江夏調兵.現在江夏只有兩萬水軍和一萬五千步卒防守。

這種情況,一旦張溪屯兵烏林,對江夏的威脅,可就太大了。

眼見時機成熟,張溪立刻起兵,親率步兵七萬進駐烏林,與東吳朱然隔江相望。

而江陵水軍兩萬五千人,也立刻出兵,離開江陵水寨,沿江而下,在巴丘西側另立水寨,看住朱然所部的巴丘水軍。

於此同時,石苞,姜維,潘濬等人領兵三萬,在江陵城內引而不發,文岱領水軍五千人駐守江陵水寨,隨時準備接應石苞等人過江。

張溪這邊一動,第一個麻爪的人就是朱然。

從一開始,朱然的防衛重點就在武陵,長沙兩郡,尤其是武陵郡,這是最近幾年,蜀漢用兵的重點所在。

他是真的沒有想到,張溪會屯兵在烏林,而且一下就直接出動七八萬兵力。

這個兵力,不管對長沙還是對江夏,都是極大的威脅。

唯一的好處是,從烏林出發,不管是進攻長沙還是要進攻江夏,都必須要有水軍的幫助。

進攻長沙要跨過長江,而進攻江夏,要擊敗屯駐在夏口的江夏水軍.而江陵水軍,目前應該沒有這個兩線作戰的能力。

但有一點,朱然看不太懂,那就是江陵水軍的水寨位置。

一般來說,張溪屯兵在烏林的話,爲了方便協調指揮,也應該把江陵水軍的水寨設置在烏林附近纔對.可如今江陵水軍的水寨,就在巴丘西側,跟自己的巴丘水軍隔江相望。

長江很寬的,不是朱然靠着一個水寨就能徹底封鎖,連過都不讓過的。

江陵水軍屯駐在巴丘西側,很顯然,這不是要去烏林跟張溪的主力陸軍匯合的意思,江陵水軍的作戰目的,就是要看住巴丘水軍而已。

那麼問題來了沒有水軍的幫助,他張溪靠什麼來渡過長江或者漢水,進攻長沙或者江夏?!

靠漁民的舢板漁船麼?!

朱然現在是真的看不懂,張溪到底要幹什麼。

而張溪嘛,這時候正在不慌不忙的排兵佈陣着。

先是讓州泰先行出發,領兵一萬,進攻江夏郡竟陵縣。

竟陵是江夏諸縣中,唯一在漢水西側的縣城,讓州泰引兵進攻這個地方,目的就是吸引諸葛恪的注意力,讓他判斷漢軍要進攻江夏,從而收縮江夏水軍回防夏口,不敢輕易在漢水流域遊弋。

緊接着,張溪讓文欽,毌丘儉兩將,各領兵一萬,北上從華容縣靠近漢津渡,在漢津渡那裡等到文聘的襄陽水軍南下。

文聘領水軍抵達漢津渡之後,會先接應文欽,毌丘儉的士卒渡過漢水,進入江夏郡北部沒有江夏水軍的阻擾,這個任務應該不會太難完成。

之後,文聘會繼續領兵南下,兵壓夏口,而文欽和毌丘儉兩人,則會在進入江夏北部後,分兵攻略雲杜,安陸,南新,西陵等縣,掃清長江以北的東吳軍勢力。

這個難度其實真的不大,江夏目前只有一萬五千步卒和兩萬水軍。

面對七萬漢軍的威脅,諸葛恪不太可能還繼續分兵駐守各縣,必然是集中防備夏口和沙羨兩個縣,防止張溪從西面的竟陵直接突破.江夏北部,應該剩不下多少士卒駐守的。

而等到文欽和毌丘儉在江夏北部鬧出大動靜,文聘又率領襄陽水軍抵達夏口外圍的時候,張溪就不相信,朱然還能在巴丘坐得住。

漢軍的前期作戰準備,完全是按照龐統制定的應對計劃,在進行着。

朱然現在倒是還沉得住氣,可諸葛恪有點坐不住了。

諸葛恪這個人吧,雖然自視甚高,但他到底還是有點本錢的。

張溪屯兵烏林後,諸葛恪確實如張溪預料的那樣,選擇直接棄守漢水西岸的竟陵。

沒辦法,蜀軍在烏林屯駐了七萬兵力,哪怕諸葛恪把一萬五千江夏陸軍全部派到竟陵去守城,也未必能守得住,而一旦守不住,江夏就只剩下水軍作戰了。風險太大,不如直接棄守竟陵,讓竟陵守軍退過漢水,同時收攏江夏其他各縣郡兵,總計一萬兩千人,全部屯駐沙羨防禦。

但諸葛恪也沒有徹底棄防江夏北部,他至少在江夏北部的雲杜,安陸,南新三縣各自留下了一千郡兵守衛。

雖然擋不住大軍,但如果蜀漢只是小部隊渡過漢水作戰的話,這三個縣的守軍,提前示警,堅守一時等待援兵的作用還是有的。

同時諸葛恪在趕走了張承,無視了孫盛以後,徹底掌控了江夏水軍的指揮權,也沒有下令江夏水軍龜縮在夏口防禦。

相反,諸葛恪下令,在蜀漢大軍壓境的情況下,加強了漢水巡邏。

諸葛恪其實也怕張溪分兵,從漢水流域其他地方渡河,威脅江夏郡北部。

諸葛恪的眼光和應對還是沒什麼大問題的,也展現出了一些他的個人能力和戰略眼光。

但他最大的問題,依然還是戰場經驗嚴重不足.並且,他太過於自信,以至於完全沒有察覺到自己的問題所在。

當初在郢縣,諸葛恪只安排了三千人截殺州泰的突圍部隊,對自己所部兵力的戰力沒有清晰的認知.這一點,是諸葛恪讓州泰突圍而去的最大敗筆。

但那時候,到底是州泰棄城而走,他諸葛恪是勝利的一方.都贏了戰鬥了,哪怕些許敗兵突圍,也不是什麼大不了的事情。

諸葛恪壓根沒有意識到是自己的問題,他只是覺得,州泰的運氣未免太好了些而已。

這就導致了,諸葛恪到現在,用兵依然還有些自以爲是。

他居然認爲,一千士卒守衛的江夏城池,可以拖延蜀軍的進攻時間,等待他派兵前去救援。

再一個,諸葛恪的水戰經驗,比起他的陸戰經驗,更加缺的要命。

諸葛恪確實看到了漢水的防守隱患,安排了江夏水軍在漢水流域來回巡邏,但他根本不懂水軍作戰的套路,還是把水軍當成陸軍在指揮。

沿江巡視,在諸葛恪的理解裡,就跟陸軍派出斥候去偵查敵情是一個意思.他沒有按照水軍戰法,派蒙衝戰艦爲主,大小戰船爲輔的組成艦隊出水寨巡邏,而是利用清一色的走軻作爲巡邏主力。

按照諸葛恪的理解,走軻的速度快,靈活方便,用來巡邏漢水流域很方便。

但問題是,這樣的巡邏固然能提前發現文聘的襄陽水軍南下,但面對文聘的水軍大部隊,全部由走軻組成的江夏巡邏隊,根本沒有拖延襄陽水軍南下的資本,連主動靠近都不敢,生怕被襄陽水軍直接包圍了。

因此,江夏的水軍巡邏隊,除了給夏口示警外,什麼都做不了,只能眼睜睜的看着文聘領軍佔領孟津渡,把文欽和毌丘儉所部全部運過漢水。

因此,當朱然還在琢磨張溪到底要幹什麼的時候,諸葛恪已經提前知道了襄陽水軍南下,並且運兵渡過漢水,攻略江夏北部的事實了。

諸葛恪頓時急了,他立刻做出了自己的應對。

第一個命令,是讓雲杜,南新兩縣的守軍全體後撤,放棄兩縣防禦,集中三千兵力,據守安陸,擋住蜀軍橫掃江夏北部。

第二個命令,讓江夏水軍主動出擊,在漢水流域截殺文聘所部的襄陽水軍。

只要水戰獲勝,重新控制了漢水流域,那麼過江的那些蜀軍的後勤糧草就算是斷了,自己再派陸軍主力去增援安陸,一樣可以悶死那些在江夏北部肆虐的蜀軍。

第三個命令.向屯兵在巴丘的朱然求援。

襄陽水軍兩萬人,江夏水軍也有兩萬人,雙方兵力相當,並不佔優勢。

而如今江夏的生死存亡,可能就在於這水軍一戰,這讓諸葛恪也不敢託大。

必須要有足夠的水軍過來助戰,確保漢水一戰的勝利,這樣才能更加穩妥的守住江夏。

諸葛恪雖然自大,但戰略眼光看是有的,他知道江夏的重要性,絕對不能失守江夏,爲此,他就算再不情願,也必須向朱然求援。

而接到諸葛恪求援的朱然,同樣深知江夏的重要性,他也很想去支援江夏.可他的西邊對岸,還蹲着一支兩萬五千人的江陵水軍呢。

自己要是讓水軍全部去漢水助戰,那麼這支江陵水軍必然會主動出擊,尾隨作戰。

或者,索性就讓自己的水軍離開長江水域,江陵水軍直接運送武陵屯駐的蜀軍過河,進攻長沙。

兩種做法,都會讓朱然投鼠忌器,根本不敢輕舉妄動。

最後,朱然權衡再三後,決定分兵。

分出一半的巴丘水軍,在丁封的率領下去漢水助戰,自己率領剩下的一萬巴丘水軍據水寨而守,阻擋江陵水軍和烏林的蜀漢陸軍。

同時,未雨綢繆之下,朱然開始思考,要不要讓呂岱分兵過來支援長沙。

眼瞅着蜀漢的大軍基本都已經聚集在了烏林和江夏地界了,連襄陽水軍都來了不太可能會進攻武陵郡了吧?!

嗯.這也有點說不好.

第949章 孫權的固執第1222章 經濟戰第21章 新官職,新工作第679章 黃元叛亂第664章 槐裡之戰第494章 違令第849章 潼關之戰(四)第644章 議事(一)第211章 豪賭第287章 攻克宜城第492章 巡視漢中第178章 前因後果第129章 破騎兵第971章 曹叡的鬱悶第636章 將軍成長中第5章 上任第246章 去成都第655章 背鍋俠滿寵第698章 坦白第377章 戰後處置第258章 朴刀和苗刀第740章 諸葛的苦衷第144章 張機第1059章 偏師出兵第527章 老友聚會第889章 孫權的顧慮第294章 關羽的策略第220章 入城安民第968章 遷都第212章 投石車第1065章 姜維東進第503章 誰謹慎?!第695章 祭祖前後第558章 魏延的奇計第411章 冀縣平定第823章 重泉縣內第549章 毌丘儉的計策第1159章 分工第1089章 陰差陽錯第1010章 河洛戰事第405章 冀縣密議第994章 猶豫不決的張溪第774章 王朗用計第160章 孫尚香的奇妙冒險第775章 漢軍軍議第84章 沉船截江第620章 潰敗第416章 騎虎難下第602章 大昌集搏殺第1174章 佯攻朝歌第123章 聯軍第1216章 兗州攻防戰第887章 龐統訓姜維(二)第1112章 甄城第483章 賈詡之計第292章 軍令狀第394章 矛盾第1250章 攪局者(三)第285章 馬鳴閣道第637章 日薄西山第1120章 秦朗第1204章 猶豫第1233章 孫權的壓力第469章 南陽戰局第906章 安撫第617章 吳懿突陣第127章 謀取荊南四郡第1117章 孟達的決心第995章 真正的戰略第1156章 開始撤軍第972章 迴歸江陵第471章 蘇則的選擇第1182章 曹爽在猶豫第832章 曹休出兵第1014章 寇封來援第12章 秘方第923章 水軍統帥第634章 張遼決意第317章 武陵蠻動亂第770章 曹魏動向第1068章 朱然突圍第6章 這個世界不太對勁第949章 孫權的固執第660章 曹真的顧慮第6章 這個世界不太對勁第1170章 魏延的疑問第684章 各自打算第719章 諸葛到來第678章 君臣一心第1104章 鬱悶的曹肇第576章 截擊第314章 騎兵突襲第947章 互相試探第960章 洛陽攻城第816章 曹叡的決斷第622章 謀士和武將第696章 合議第466章 再次僵持第1176章 郭淮的盤算